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重视非智力因素 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重视非智力因素 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9 00:31:11
重视非智力因素 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时间:2023-08-09 00:31:11     小编:

摘要:初中物理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不是单纯以物理学科本身的内容、结构为出发点,而是首先考虑如何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教育。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因素

初中物理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不是单纯以物理学科本身的内容、结构为出发点,而是首先考虑如何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教育。基于这样的教育目的定位,物理教师应时刻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是当前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学生可塑性强,他们的智力因素在中学阶段迅速发展,而非智力因素也逐渐在这一时期形成,并趋于稳定。因此,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于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重视情感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

理想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性,树立远大理想,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在物理的入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从现实生活中来,又应用于现实生活,从而使学生明确学好物理是今后生活、工作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并且利用物理知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认真学好物理知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充分挖掘物理美,激发学生勇于探究

心理学家指出,人们对美的各种形式的感受;能使大脑进入兴奋状态,从而产生愉快的体验。因此,美感的东西最容易被人们接受,而且很难忘记。笔者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物理图形的动态美,物理结构的对称美,数理变换的图像美,应用物理的生活美等,给学生学习物理的一种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的兴趣。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在以往重视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内容和实验形式做了崭新的尝试,探究式学习方式已成为新课程的亮点。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不仅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也能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与热情,领略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在对自然的探索中调动起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毅力,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在讲“大气的压强”一节时,我一进教室就演示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只大试管中装上水,又将一只口径略小的试管压入大试管中并倒过来,小试管不但不会掉下来,反而徐徐上升。现象妙趣横生,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又例如:“有趣有用的物理”中的实验,停止沸腾的水用冷水浇以后会怎么样?手指托住倒置漏斗中向下吹气,球会下落吗?无论是演示还是让学生亲手做,当孩子看到与自己的猜想不同的现象时,也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探究自然奥妙的愿望,老师也要及时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探索的勇气和毅力,以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三、培养学生学习意志,不懈地进行实践、创新活动

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帮助学生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不但能够造就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而且能够进一步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学中,我用一些科学家克服困难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如科学家诺贝尔把自己的一生精力献给人类的科学事业,为人类创造具大财富。数学家陈景润凭着自己超人的意志,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几十年如一日,在枯燥的计算、论证中寻找欢乐,探索真理。著名数学大师华罗庚,凭靠自己的毅力,在贫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勇于探索、最终登上数学的高峰。在培养学生学习意志的同时我还改进教学设计,创造相应条件,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在自己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再发现”、“亚研究”的过程。例如在“电磁感应”一节教学中,在复习电流能产生磁场的基础上,提出能否利用磁场产生电流。把实验器材发给学生,让他们讨论并拟定实验方案,再选择器材进行实验。由于学生带着浓厚的探索欲望,之后再在老师的组织下由同学们进行比较和归纳,总结出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又例如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分别测出壹元,伍分,壹分硬币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出周长时,我又提出树木和圆形水池能滚动起来吗?怎样测出它们的周长呢?迫使学生不得不另辟蹊径,想出了“绳测”的方法。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地提出:将一石子系在绳子的一端,在空中旋转形成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绳子绕一圈吗?学生们经过反复思考认识到“滚动”和“绳测”的方法都有局限性,最后想起先测绳长求直径,再利用公式间接地求出了周长。这样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起学生创新和实践的兴趣和欲望。

教科书中的“想想做做”、“想想议议”与探究活动一样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品质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学生合作的意识,在活动过程当中体验自己获得结果的喜悦和满足。例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中的“想想做做”能使学生发现,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导,还能通过骨头传导;“光的传播和颜色”中的“分解太阳光”等小栏目,都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得到情感的愉悦与享受,培养与大自然的亲切感。

四、充分发挥新课标多元化设计,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促进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课本中设立了“科学世界”栏目,大多选取生活中运用的物理知识作为主要内容,“SIS”中,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展示科学发展的成果。例如对“半导体和超导现象”的介绍,能让学生了解到这两项技术应用于实际,给人类带来的利益;“磁浮列车”的运行,人们盼望已久的“疾驶如飞”的日子到来了。这些都能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对社会、对人类的伟大贡献。还有“光的散射与雾灯”中雾灯的颜色为什么选用黄灯;“眼镜的度数”中眼镜的度数是怎么来的;“不烫手的开水”等内容,都能让学生感受科学发展促进了社会发展,能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物理学的道理,产生将科学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比如,教师在处理“动手动脑学物理”的教学中都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科学的情感。在“电压”一节课后,“用盐水和两种不同金属自制的电池”不仅对电压表的使用进行了练习,还能让学生懂得电池的原理,深化酸碱盐溶液能够导电的认识,也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还有“自制的水果电池”“自制指南针”“牵牛花的茎”“自制收音机”等等,这些课后练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航向。但是,人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重视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还必须重视与智力发展相联系的各种因素,在物理教学中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水乳交融地融汇在一起,寓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于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教学之中,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