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网络课程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保持策略设计

网络课程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保持策略设计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25 02:00:22
网络课程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保持策略设计
时间:2022-11-25 02:00:22     小编:

摘要:网络课程是建设学习型社会不可或缺的,但是网络课程中针对自主学习的驱动器――学习动机的策略涉及很少,导致网络课程的使用效率降低,实际学习效果也随之下降。本文探讨了网络课程学习中激发和保持学习动机的策略,以维系学习者在网络课程学习中的动力。

关键词:网络课程;学习动机;激发和保持策略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网络教育理论的实践应用,已有越来越多的学习者选择网络学习作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但是,目前网络学习的发展现状表明,网络学习者学习效果不佳,且有很多学习者中途退学。学习者学习动机不足是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人结合初高中教学特点,谈谈几点认识。我们知道,要激发与保持网络课程中学习者的动机,就要从内在需要(如本能、需要和驱力等)、外在诱因(如目标、外在奖惩等)、自我调节(归因)入手,促使内在需要和外在诱因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相互协调。据此,本人有以下建议。

一、 优化网络课程的体系结构与组成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网络课程与一般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不同,它是学习者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学习的教材,根据网上教学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完整的网络课程应由如下几个系统构成。学习内容系统:包括课程简介、用户指南、目标说明、教学计划、知识点内容、习题库等。学习环境系统:包括相关内容、参考文献、资源、网址、多媒体素材的提供等学习资源和字典、词典、资料库、电子笔记本等学习用具。学习活动系统:包括自主学习活动、协作学习活动。协商交流系统:包括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聊天室、讨论室、教师信箱、问答天地、疑难解答等。学习评价系统:包括系统评价、学习者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等。整体结构(如并列结构、层次结构、网状结构等),可通过结构图或概念地图的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概括,打破只有一种树状结构的设计思维模式,提供课程内容组织的多种结构视图,同时允许学习者进行线性学习和跳跃式学习;优化的网络课程结构使用方便,也有利于调动与保持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所

以,优化网络课程的结构,也成为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一大策略。

二、 分析学习需要,激发与培养内在需要

需要是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乏、不平衡状态,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根本内在动力。因此,只有在认真分析学习者需要的基础上,在网络课程中不断地满足学习者需要,这样才能在整个网络课程学习中保证动机不灭。

三、 合理地设置和应用外部诱因

外部诱因主要是指行为目标和奖惩。其实,想要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在没有严格而明确的教学要求下自觉地进行学习,几乎是幻想。合理地设置和应用外部诱因就是通过设置目标和奖惩等手段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设置目标。确定目标不是随意的。要求做到:首先,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结合起来。 学习者长期目标的制定体现了为之努力的目的和方向,有助于学习者在既定的学习方向上前进。短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一个下属目标,是学习者近期需要达到的目标,短期目标的实现可以使学习者逐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将大目标分成多个小目标,并一一记录完成学习任务的具体情况,包括使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对课程学习的资源和认知工具要求,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动机情绪。将大的学习任务分解为几个具体的小的学习任务,具体学习任务的完成可以让学习者逐渐感受到自己的学习进步,增强其继续学习的信心。

(2)应用强化。强化主要是奖赏的作用。奖赏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物质的如奖金等,一种是精神的,如表扬、鼓励等。除了奖赏还有惩罚。有时候失败的威胁同样可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惩罚要慎用,对学习者动机的激发以内在动机为主。因为副作用大,有时会使学生产生焦虑,从而破坏学习动机。

四、 完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学生学习支助服务包括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的人际面授活动和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媒体的双向交流两大部分。它的基本功能是在整个远程学习过程中为学生与辅导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学机构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提供便捷的渠道和工具,以此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因此,除在由软硬件支撑的教学平台上及时提供辅导、答疑、讨论和作业评比等动态教学资源和信息外,还要提供远程学习咨询,以及由导航、内容浏览、查询、实时和非实时交互教学,网上的教务、考务管理等构成的完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增加教师角色对网络学习的参与度,要求教师从目标的确定、路径的选择到减少学生困惑、如何获取相应的学习资源、搜索引擎的选择、培养和激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动机等方面提供帮助,并且配备站点教师,提供充分的在线及时交流和异步交互,使学习者实施良好的自我监控,逐步适应网络学习。

五、 加强交互性、协作性

网络课程中的交互一般分为三种:学生和学习材料之间的交互、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第一种交互是为了满足学生认知内驱力的要求,第二种交互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附属内驱力的要求,第三种反馈为了满足学生的自我提升内驱力。三种交互相互结合,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网络学习是自主学习,但绝不是孤军奋战,它有多种学习方式: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和集体学习。设计网络课程时要清楚各种学习方式的优缺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这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基础。个人学习可以自定步调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这是网络学习的一大特色。可以通过有效支持工具,提高个人学习的效率。如应用学习文件夹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和学习者的瞬间灵感。这些零碎的记录是学习者进行自我反思的重要资源,也是促成有效性学习的关键。教师要定期检查学习者的学习文件夹,并针对学习者的疑问和笔录做一些适当的评价,能够帮助学习者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促进学习者的求知热情。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是由4~6个具有相同学习经历的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将学习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它主要体现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每一章学完后安排一次讨论,形成小组作品。集体(班级) 学习。集体(班级) 学习是具有相同专业更大规模的集中学习。小组学习和集体(班级) 学习模拟传统的集体学习,使学习者能够感受到归属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课程设计时要注意提供适当的激励措施,例如将学习者的发帖数和发帖的质量同学生的成绩挂钩。

六、 提供明确的学习评价方式

学习评价具有激发学习者行为动机,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作用。明确的学习评价标准,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以前的学习评价反馈,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效率动机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方式必须具备下列性质:①尽可能提供肯定性的评价。肯定性评价能使学习者受到鼓舞,产生成功感、自尊感和自信感,从而不断地提高成就动机,焕发热情,做出更大的努力。②实行激励性、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对学习者的评价,尤其是一些差生以及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降低评价标准,在其取得相对较小的成功时,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倡导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尽可能挖掘学习者的长处,给他们充分展现自己长处的机会。评价要努力着眼于指导和帮助被评对象改进学习,以取得更好的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限度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③提供对学习和进步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当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个人成就时,他们就学会了在其能力限度内进行学习。开始学习时,就把总的学习评价方式明确地告诉给学生。

小结:网络课程不同于传统课堂,交流是通过人――机进行的,比课堂教学中容易分神或产生厌倦情绪。要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而,在网络教学活动设计中进行动机设计是很必要的。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针对网络课程的特点,利用网络技术、现代多媒体技术等的支撑进行动机激发与保持策略设计时,应注意把动机理论分解到可操作性层面,各动机要素渗透在网络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各个动机要素之间相互促进,彼此影响,形成良性的循环影响,那么就更能使学生的动机保持在较好的状态,从而使学习更有效。这需要对课程设计人员、相关技术支持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涉及的各方面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付丹.关于动机设计与网络教学活动设计整合的思考[J].现代教

育技术,2004(5).

[2]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