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9-11-06 22:44:39
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时间:2019-11-06 22:44:39     小编:

[摘 要]机械单调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往往会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学生乐学善学尤为重要。

[关键词]问题 生物教学 求知欲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80111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求学、学有所成。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的心理特点,从课堂导入、课内延伸、重难点突破等方面设置相关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设置有效问题,快速导入新课

理科类的学科导入往往单调乏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了。因此,在导入新课时,笔者试着采用设置疑问,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

例如,在学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一章节时,由于所学内容微观、抽象,理论性强,理解难度较大,所以如果在上课伊始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那么势必会影响相关内容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设置了以下问题:①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最本质区别是什么?②两性生殖细胞是怎样形成的?③两性生殖细胞是不是通过进行有丝分裂产生?

通过对知识回顾,学生很容易认识到,如果两性生殖细胞是通过进行有丝分裂产生,那么生物通过不断繁殖,其后代个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将成倍增加变成一个天文数字,这与物种染色体数目恒定是相悖的。这时,可设置问题:两性生殖细胞到底是怎样产生的?这样设置问题,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延伸课内问题,升华学科知识

目前采用的生物学教材,由于受编排体系、篇幅及编者的理解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许多概念、原理并没有充分展开,但在高考试题中,往往又考查相关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学生传统的“尽信书”的思维模式,通过延伸课内问题,引领学生将已有知识进行适当的升华。

例如,教材中将“基因”的概念表述为“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学生在理解了“有遗传效应”的含义后,已是“树欲静”,其实“风不止”。那么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个问题:RNA病毒能否控制某种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其相对性状?在这一问题设置之后,学生就可以据此将基因的概念进一步理解为“具有遗传效应的核酸片段”。

这样设问质疑,学生不但可以完善相关知识,而且会产生冲突,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适当设问提醒,还原经典实验过程

不少高中生物实验是许多生物学家毕生智慧的结晶,其设计科学合理,分析推理过程严谨,而且取材巧妙,因此成为历年高考试题涉及的必考内容。但是由于教材编写条件的限制,很多版本的教材只是对这些实验的重点内容进行选取,而忽略了一些原本不可或缺的实验步骤。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流程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时,大多数学生只是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几个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和结论。这时,教师可以设疑:课本里普里斯特利的实验步骤完整吗?学生听后反问:难道教材里的经典实验还不完整?这时,教师趁机提醒他们:只从教材里表述的几个步骤,普里斯特利就能够发现蜡烛不容易熄灭、小鼠不容易死亡吗?因为前两节课刚做过探索酶的高效性的实验,学生很快就明白过来:还应该设置对照实验。教师接着追问:哪位同学知道对照实验应该如何设置?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补充完善实验,让学生明白科学的严谨性的同时也对生物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巧设问题串,拓宽学生探究角度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因此教师有必要创设问题串引导学生拓宽思考角度,并重新设计实验步骤,以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结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例如,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之前,教师不妨设置问题串:除了紫色洋葱表皮外,用无色透明表皮做实验,现象会是怎样的?能不能用其他材料来替代?用低于或高于30%的蔗糖溶液做外界溶液又会出现什么情况?除了蔗糖溶液,用其他溶液(如NaCl溶液、KNO3溶液替代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将红细胞置于上述溶液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并让学生逐一通过实验来探究,然后得出结论。这样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拓宽了学生的探究角度。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课堂教学实际和知识点、立足于学生的接受能力,设置与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收获,以此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