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初中古诗词教法浅见

初中古诗词教法浅见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21:18:50
初中古诗词教法浅见
时间:2023-08-06 21:18:50     小编:

【关键词】古诗词 品味 意境

古诗词是人类文化艺术长廊中的明珠,也是人类美好情感的结晶。教师教育学生学好古诗词,对继承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在此,笔者就初中阶段古诗词的教学浅说己见。

一、品味古诗词中的音韵美

教学古诗词时,教师要重视读的环节,要指导学生多读、美读、反复动情地读。“高声朗诵,低声漫吟,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以畅其气,以玩其味。”诵读是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领悟诗歌情感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少讲多读,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原则。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充分显示出古诗词的音韵美,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从而激发情感,获得艺术享受。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采用叙述、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创造了一幅富有气势、风格奇峭、色彩绚丽的画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出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把雪洁白、鲜润的特点写得形象生动,也给边塞增添了活力。“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蹄处”,情景交融,给人以无尽遐思。这些只有通过反复地朗诵,才能体会到诗的音韵美、意境美。

二、感悟古诗词中的情感

诗歌尤其要重视它的情感感染力。读诗时要充满感情,领悟诗的情感,这样才会受到启发,受到震撼,引起情感的共鸣。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从秋风吹破茅屋开篇,在叙述了屋漏难眠、彻夜寒雨之后,由己及人,想到丧乱之中的贫苦人士时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眼前何时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博大的胸襟、崇高的理想、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在铿锵有力的诗句中奔涌出来。又如《春望》,表达了诗人忧虑国家、感时怀人的焦急心情。“国都残破,春城草深”,一“破”一“深”,令人触目惊心。诗人在写景中抒发感慨,把国破之痛写得十分强烈,把爱国与伤时之情紧密交织在一起,把国和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诗中体现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高尚的爱国情操,这种无私的情感让学生怎能不受到震撼?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申:那么,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又该如何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呢?这样,诗歌的主题就得到了升华。

三、体会古诗词中的图画美

笔者在教学古诗词时,在抓好重点字词的理解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色和包含的意韵进行再创作,即根据原诗写散文诗片段或作画,充分调动学生创作的冲动,满足学生创作的欲望。因为许多事物往往是无声胜有声,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尤其是对古诗词的理解。如在教王维的《山居秋暝》时,笔者启发学生从景物的色彩、明暗、动静、构图、画外音等方面感知形象。让学生感知这幅画中由明月、清泉、青松、翠竹、红莲、白石所构成的色彩美。而这一切又笼罩在月光下,别有一番奇丽的朦胧美,既有“明月松间照”的宁静,也有“莲动”动静相生的动态美,更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含蓄美。笔者要求学生把想象中的画面用图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学生的想象欲望被唤起,纷纷投人画画。在他们的笔下,一座茅屋背靠起伏连绵的大山,山中松树青翠茂密,山泉飞瀑,一轮圆月悄然爬上山头。茅屋左侧是一片碧绿的竹林,竹林里一群姑娘手挎着衣篮,笑着走着。茅屋右侧是一条开满了荷花的河流,河流中有几叶扁舟正推开荷叶,顺流而归。学生通过想象很好地体会了王维的诗情画意,深刻地理解了诗中宁静恬适的意境,同时又培养了想象力。

四、创设情境以再现意境

诗歌具有意境美。读诗、品诗,关键要领悟到语言以外的意境,通过字面的含义产生联想,展开想象。那么,怎样再现诗歌的意境呢?应从分析意象物人手,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在头脑中形成鲜明、完整的景象,再逐步引导学生去品味,感受意境中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例如在教《夜雨寄北》时,笔者让学生抓住关键性的词语,再现诗词的意境。诗中的巴山、夜雨、秋池、窗烛等物象看似即景点缀,但这些景物把“归期未有期”的沉痛渲染得更浓郁、更形象。尤其是“涨秋池”,诗人抓住这一精细而又富于实感的画面,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使人感到秋池涨的是秋水,也是作者难以解脱的忧愁。“何当”一句,从眼前跳到将来,从巴山跳到长安,写出诗人的遐想,前后两句“巴山夜雨”,前句以景写情,后句以情写景,特别是后句与“西窗剪烛”组成了一幅温暖的动态画,极好地表达出诗人对归期的向往和对“君”的深情厚谊。全诗充满身陷外乡思“君”的郁闷和孤寂的愁情,却无一词一语言愁诉苦,满腔的愁苦全借诗中的种种意象宣泄了出来。学生可凭着这些意象去领悟诗人的愁苦之情,仿佛见到其愁苦之形。

另外,诗歌与生活中密不可分。在平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体验诗歌,感悟诗歌的魅力,让生活充满诗意。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