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青少年感恩品质的教育生成策略

青少年感恩品质的教育生成策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9-23 02:23:08
青少年感恩品质的教育生成策略
时间:2022-09-23 02:23:08     小编:

摘 要 感恩是一项重要的传统美德,它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三种成分。感恩品质的生成以心理活动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为基础,是心理过程与社会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可通过案例讨论法、价值澄清法进行感恩意识教育,通过情感体验法、生活随笔法进行感恩情感教育,通过角色扮演法、行为塑造法进行感恩行为教育,进而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感恩品质。

关键词 青少年 感恩品质 教育生成策略

感恩,是一项重要的传统美德,也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研究发现,“感恩对减少青少年的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有积极的作用”[1]。但是,“青少年的感恩品质特别是感恩回报和感恩负向体验的培养亟待加强”[2]。

感恩,作为一种重要的核心价值观,须内化为个体的感恩品质,才能真正发挥导向和规范作用。感恩品质的形成,是一种建构生成的过程,离不开教育创造的交往实践活动。因为,“人是生成性存在,教育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建构生成的交往实践活动”[3]。实施感恩教育,“必须把握基本的感恩心理产生发展的机制与规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4]。感恩品质的生成机制是感恩教育的内在基础,是制定感恩教育策略的根本依据。

一、青少年感恩品质的结构

感恩品质到底包含哪些基本要素?国内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刘利才等认为感恩品质具体包括“感恩认知、感恩的正向体验、感恩的负面体验和回报四个层面”[2]。岳伟等认为感恩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次[5]。美国品格教育的代表人物里可纳也认为品格由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构成,即:“道德认知、道德体验和道德行为”[6]。

可见,感恩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次,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从现象学看,感恩行为的发生建立在一定条件的基础上。首先,个体要有感恩意识,即认识和理解“知恩图报”是一种美德,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同时还要准确客观地意识到自己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关爱。其次,个体要有感恩情感,即有“投桃报李”的意愿,会为他人的报恩行为而感动,也从自己的报恩行为中体验到快乐。再次,要有感恩行为,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以实际行动回报所受到的恩惠,进而形成稳定的感恩品质。因此,系统梳理感恩意识、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的生成机制,是实施感恩教育的基本前提。

二、青少年感恩品质的生成机制

人格品质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它以心理活动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为基础,是心理过程与社会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感恩品质的形成需要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的协同作用。

1.感恩意识生成机制

感恩意识是认识到应该对所受到的关爱给予回报的心理倾向,它的形成与个体心理活动的认知过程密切关联。认知过程指人认识外部世界、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是人类个体心理系统得以成功启动的先决条件。

认知过程对于感恩品质的作用,就在于获得感恩信息、形成感恩意识。青少年只有先感知到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恩惠,才会意识到要有感激之情和做出回报行为。感恩意识是感恩品质的心理基础,是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产生的基本前提。

2.感恩情感生成机制

感恩情感是基于感恩意识而产生的对回报行为的积极情绪,它对感恩行为具有动力作用。感恩情感的形成对应个体心理活动的感情过程。情感过程是一个态度体验过程,反映个体对所接触到的事物、所做的事情、对他人和自己的体验。

感恩品质的形成是一个不断体验关怀、感激之情的过程。施惠者会因关怀他人而产生自尊感,受惠者会因为受到关爱而产生感激之情。在个人不断体验关怀和感激的过程中,感恩逐渐成为个体内心深处的“情结”。

3.感恩行为生成机制

感恩行为是基于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感而产生的回报行为,它的形成对应个体心理活动的意志过程。意志过程是个体调节和控制自身行为以实现行动目的的过程,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个体的意志能力使其可以主动地设定目标、采取行动、克服困难以达成目标。

意志作为调节行为的内在机制,在个体表现感恩行为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意志的行为调节作用,把感恩意识、感恩情感外化为感恩行为,并通过经常性重复而养成感恩习惯,进而形成稳定的感恩品质。

三、青少年感恩品质的教育生成策略

从感恩品质形成的心理机制角度看,感恩教育就是要以感恩品质形成的心理机制为依据,以青少年的生活世界为切入点,以感恩意识、感恩情怀和感恩习惯的形成为目标,以课程和社团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当代青少年知恩、感恩、报恩素养的系统过程。

1.感恩意识教育生成策略

(1)案例讨论法

案例讨论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选取某一典型案例并对其关键性问题进行归纳,而后组织青少年围绕案例针对关键性问题展开讨论的教学活动”[7]。案例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和真实性等特征,对青少年具有自然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案例作为一种间接经验,是对青少年内在的经验系统的有益补充。通过感恩案例主题讨论,可以帮助青少年理解案例内容、提取案例价值、激发行动意向,进而促进感恩品质的形成。

在具体操作中,案例讨论法能有效促进学生交流感恩看法和激发感恩行动。首先可以让青少年表达对感恩案例的感受和看法,比如让青少年讨论:案例人物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和行动?你对案例人物的行为选择有何感想?其次可以通过案例讨论激发感恩行动,比如让青少年讨论: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为什么?你觉得哪位同学的解决方法比较好?为什么?感恩案例讨论可以让青少年对感恩事件的实然状态和应然状态形成整体理解,从而生成感恩意识。

(2)价值澄清法

价值澄清学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选择能指导其行为的价值观”[8]。因此,感恩教育的重点就是帮助青少年明确感恩的价值观,并使其成为行为选择的根据。感恩的“价值澄清”是让青少年对一系列价值观进行价值排序或认同度排序,从而帮助青少年在多个价值观之间确定重要顺序。在此过程中,教师是价值澄清活动的引导者而不是价值观的传授者,学生才是价值选择的主体。 具体操作中,可以把与感恩价值观相联系的词语或句子列出,先让青少年选出自己最认可和最不认可的几个词或句子并说明理由,再分小组讨论确定出小组普遍认可和普遍不认可的词或句子并说明理由,对感恩价值观进行交流和讨论的过程就是青少年感恩价值观逐渐内化、生成的过程。案例讨论法与价值澄清法都强调受教育者主动进行判断和选择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案例讨论法更多选择从身边的生动案例入手,比较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

2.感恩情感教育生成策略

(1)情感体验法

情感体验法“是基于感觉经验而唤醒学生的伦理同情和怜悯,对真实的伦理情境中获得内在心灵化的伦理情感领悟的方法”[9]。感恩品质生成教育的情感体验法,是通过情境活动让青少年体验感恩情感,进而激发青少年的感恩之情、养成感恩品质。

具体操作中,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青少年创造不同的感恩体验,组织青少年对自己的活动体验进行反思和提炼,然后引导青少年自己总结出人际互动、亲子互动、师生互动要遵守的基本原则,进而启发青少年自觉运用活动中的体验和经验。也可利用春节、清明节、儿童节、中秋节、教师节,还有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特别的日子,开展礼物赠送、真情告白等活动。在这些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让学正真正理解这些节日的本质含义,体验节日的现实价值,既开拓了青少年的视野,也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

(2)生活随笔法

生活随笔法是通过让青少年撰写生活随笔来丰富感恩情感的教育方法。“生活随笔是撷取生活中的故事、见闻、感悟而创作的小文章。”[10]生活随笔的素材来源于真实生活,它更生动活泼、真实可感,因而是更直接的培养青少年情感素养的途径。通过日记、散文、随想等形式书写生活随笔,是对零碎的、混沌的生活经验的梳理、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从而把流水式的生活经验整合成结构式的自我经验。

具体操作中,教师要对青少年的生活随笔进行定向引导。比如让青少年写日记记录身边的感恩或关爱行为,可以记录父母每天对自己所有关爱的行为表现,也可以记录自己对父母所给予的关爱的反应,或者是记录自己对父母的所有关爱行为等。生活随笔能引导青少年用心观察和体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察自身情绪的微妙变化,用心去感受关爱之情、表达感激之情。用文字把这生活情感记录下来,会帮助青少年掌握更丰富的情绪词汇,帮助青少年用理性(文字)的力量去整合自身的情绪进而生成良好的情绪素养和自我调控能力。

3.感恩行为教育生成策略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指“运用角色表演的方法,扮演某个具有社会意义的故事,在该故事中,将个人通过角色扮演置身于他人的社会角色中,并按照这一角色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行事,以理解他人的社会角色及自己原来角色的责任,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角色职责的一种心理学技术”[11]。在感恩教育中运用角色扮演法,是让青少年扮演感恩情境中的某一角色,以增进他们对感恩行为方式的理解进而提升他们在生活中表现感恩行为的可能性。

角色扮演的过程是一个换位思考的过程。比如两位青少年相互扮演父子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让扮演者以所扮演角色的身份说话做事,从而丰富扮演者的感恩情绪体验。青少年提升对角色的理解并在行动上扮演角色的过程,也是逐渐习得行为习惯的过程。感恩角色扮演活动在促进青少年体谅他人、感恩他人的品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整个扮演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针对扮演者的言行进行指导和点评,能给扮演者和观察者更多直接学习的机会。

(2)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法,“是通过连续不断的逐一强化,使之更接近目标的行为,同时消退原来的不良行为,从而形成某种新的良好行为的训练方法”[12]。行为塑造法要通过反馈、强化等手段训练和塑造青少年的感恩习惯进而养成良好的感恩品质。

通常,行为塑造要经过目标确定、行动表现、反馈强化、评估改进等环节。首先,要明确感恩行为塑造的目标。其次,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青少年表现出感恩行为,比如倡导青少年通过做家务、为父母按摩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再次,当青少年表现出感恩行为时,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及时强化感恩行为。最后,对青少年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估,帮助青少年保持已经养成的感恩习惯,进而营造相互学习、积极向上的感恩文化。

感恩品质是一个包括感恩意识、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的系统,其形成是社会实践和心理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感恩教育要通过案例讨论法、价值澄清法激发感恩意识,通过情感体验法、生活随笔法培育感恩情感,通过角色扮演法、行为塑造法养成感恩行为习惯,进而建构起完整的感恩品质。

参考文献

[1] 喻承甫,张卫,曾毅茵.青少年感恩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4).

[2] 刘利才,许燕.我国青少年感恩品质现状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5(1).

[3] 岳伟.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一种新的教育目的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 杨新颖.感恩的心理解读及教育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

[5] 万卫华,祁正新.学生感恩教育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24).

[6] 托马斯・里可纳.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M].刘冰,董晓航,邓海,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7] 邵贞.案例教学在经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4(24).

[8] 杨韶刚.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学校道德教育转向的心理学思考[J].教育研究,2004(1).

[9] 唐代兴.情感・认知・行动:伦理教育方法论[J].重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7).

[10] 叶艳芳.谈谈生活随笔的写作[J].采写编,2013(5).

[11]韦慧.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

[12]张庆林,史慧颖主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