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读中感悟,写中提升

读中感悟,写中提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15 00:48:28
读中感悟,写中提升
时间:2023-08-15 00:48:28     小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写的训练,既是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的重要途径,又是各种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是在教学即将结束时,让学生将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写下来,或沿着文章的思路进行拓展延伸,或是借鉴文章的写法模仿创作,而不是将写的训练贯穿于教学的过程中,导致“写”没有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真实需要,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表达水平的提高。我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设计了三次“读写训练”,将“读”与“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人物形象,于“写”中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首写:感知文本内容,树立人物形象

师:通过抽查,我发现同学们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很不错,课文中难读的句子也都能读懂了,真了不起!一个故事一般都有起因、经过、结果。关于诺曼底号遇难的故事,你能不能用几句话简要地写出来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尝试着写一写吧!(学生静静地阅读,然后动笔概括。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典型)

师:同学们写得很投入!现在谁愿意来读一读自己概括的故事?(教师将学生写的内容投影到大屏幕上)

生:起因是1870年3月17日夜晚,“玛丽”号撞向了“诺曼底”号的侧舷,将船身剖开了一个大窟窿。经过是船上的人们惊慌失措,船上一片混乱。结果是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果断指挥,使得船上的人全部获救。

师(边点评边帮学生修改)你写了三句话,把事情基本交代清楚了。老这有两个建议:一是删去“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这样三句话就连贯了。二是船上的人是全部获救了吗?请你再听听别人的概括,然后自己改一改,好吗?

生1870年3月17日晚上,大海上雾气弥漫,“玛丽”号撞上了“诺曼底”号的侧舷,将船身剖开了一个大窟窿。船遇险后人们惊慌失措,船上一片混乱。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果断指挥,使得船上的其他人全部获救,只有他自己随轮船一起沉入深渊

师:我觉得“玛丽号”前应加上“全速前进”四个字,“将”字的后面还得加上“诺曼底”号,这样表述才更加清楚。你觉得呢?(生点头)

生:老师,哈尔威船长没有脱险。但他是不愿离开诺曼底号才会沉入深渊的。

师:恩,这点很重要!他是自己不愿离开的,加上去!谁还想来交流?

生:1870年3月17日晚上,大海上雾气弥漫,全速前进的“玛丽”号无意中撞上了“诺曼底”号的侧舷,将“诺曼底”号的船身剖开了一个大窟窿。从睡梦中惊醒的人们惊慌失措,船上一片混乱。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果断指挥,使得船上的其他人全部获救,但他决心与他的船共存亡,结果他与“诺曼底”号一起沉入深渊。

师:恩,这就是起因、经过、结果。现在老师建议大家吸收别人的优点,再把自己概括的内容仔细改一改吧!(学生快速进行修改,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学生的初读感受是弥足珍贵的,因为这时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最具个性的。此时让学生将这种感受表述出来,能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提炼和概括语言的能力。在学生初读课文后简要写出故事内容,实际上也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走进文本,感知文本内容。这第一次设计的写,是借写话练习理解课文,并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现了理解与表达的有机统一。这时的写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深入理解文本的大门,为学生与文本展开进一步的对话奠定了基础。接下来在师生的对话交流中,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表达存在的问题点拨引领,使学生写的内容不断得到修正,同时又催生了新观点,激活了自主学习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渐渐深入文本,潜移默化中习得了语言表达的方法。

再写:深入文本对话,感悟人物精神

师:刚才同学们谈到了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文中的哈尔威船长确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们深受感动。感人至深的文字需要静心体会。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十至四十四自然段,将自己读后心中一动的词句画下来,并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出自己的感受吧!(学生默读,书写,教师巡视并点拨)

师:同学们学得这样专心,老师很感动。下面我们来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写的感受呢?

生:当我读到“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这几句时,我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很镇静,他并没有慌乱,而且有一种奋不顾身的精神。

师:你能从句子中读出哈尔威船长的精神,了不起!对这几个句子,你们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生:我读到这里,心想:危险来临时,哈尔威船长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多么伟大啊!

师:你是用自己的心来体会的,所以很真切!

生:我对“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这句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哈尔威船长并不是把自己给忘了,而是从危险发生的那一刻起,他就决心与诺曼底号共存亡了!

师:大家认为诺曼底号有希望得救吗?

生:没有。因为“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可见局势已经万分危险了,船沉没只是时间问题!

师:说得好!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其他人表现如何呢?

生:“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师:对其他人惊慌失措的表现的描写,你认为有什么作用吗? 生:这些描写与哈尔威船长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乱。

生:这样一比较,让我更加敬佩哈尔威船长了。

师:同学们的感受完全正确。局势已经万分危急了,可是哈尔威船长心中想到的只有其他人,唯独没有自己,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牺牲精神呀!现在大家再来朗读,大家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评析】教学不应是告诉,而应当是学生的发现、体验、探究、感悟的过程。真正的自主阅读是需要学生真正用心投入,认真倾听文本的声音,真切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正成为“一种精神上的相遇”。这第二次写,不再是简单的复述,而是让学生“将自己心中一动的词句画下来,并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是学生与文本展开心灵对话的过程,也是一种理解感悟,将阅读后内心的感受、想法转化为外显的语言的过程,有利于生成具有个体色彩的语言和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潜心品读,赏析文本中精彩的语句,自得自悟,文中的语言和情感会在学生心中沉淀,增强语感,增加文化底蕴。接着再通过师生的对话交流,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种读后感式的写,不仅检验了学生对语言文字意蕴和情感内涵的领悟程度,还可以总结、梳理其阅读的体会和收获;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果,增强学习动力,还能有效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三写:丰富精神世界,提升语文素养

师:(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哈尔威船长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让学生先默读,在文中写出自己想问的问题)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哈尔威船长?

生:人们为什么不把哈尔威船长也拉上救生艇?

生:哈尔威船长,你为什么不离开?难道你不怕死吗?

生: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而是犹如铁铸,纹丝不动,最后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呢?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想一想,这三个问题中哪个才是核心问题?

生:(思考后回答)第三个问题。

师:大家赞成吗?(生答:赞成)

师:好!我们就来思考这个问题。请你再仔细读一读课文,深入地想一想,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看谁思考得更深刻。(学生潜心思考,写出自己的理解,然后进行交流)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应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这方面来看,语文教育不仅仅要训练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陶冶人性,建构人格,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语文课要关心学生的精神世界,要通过阅读、鉴赏文学作品,使学生感受到人性的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第三次的练笔,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进一步与文本对话,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与文本的精神进行融合,亩发展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先出示文本内容让学生默读,然后在文中标出自己想问的问题,最后由核心问题指引学生重新深入文本揣摩感悟,再动笔写出自己的感悟。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将学生的思路由感性的理解引向理性的感悟,由语言文字的赏析品悟转到精神世界和语文素养的提升的过程。这时的写,不仅是学生经历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感悟、内化、生成的过程,也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悟人物形象的过程。在写中,学生会经受一次精神的洗礼,得到一种精神熏陶,在心中真正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最后通过交流反馈,完成知识的传递与精神的升华,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其生。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