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师范生就业现状及应对策略

浅析师范生就业现状及应对策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09 03:08:41
浅析师范生就业现状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11-09 03:08:41     小编:

摘 要: 文章通过自编问卷对高校师范类毕业生进行就业素质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在对调研数据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以促进高校师范生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 师范生 就业现状 应对策略

由于我国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5年已达到749万。目前普通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同样不容乐观。过去的几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由于高中教育的普及需要大量教师的原因,师范生就业形势较好。但近年来,高校连年扩大招生规模,师范类大学毕业生持续增加,并且各中小学校就业岗位存在萎缩的趋势,师范生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某些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通过获得教师资格证,开始涌向教师队伍。在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竞争中,由于师范类毕业生的师范技能尚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仍存在较大的距离,因此他们在竞争过程中并没有太多的优势。因此,师范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如何才能做到以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为基础,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高等师范院校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研究选取长沙某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880份,回收问卷872份,回收率为99.09%,剔除废卷(包括漏卷及不按要求作答的),有效问卷为856份,问卷有效率为97.27%。

(一)调查问卷的内容。

问卷包括“个人求职预期”、“个人求职择业心理”、“针对师范生就业现状的看法”、“对师范生创业的看法”等几大问题。本研究采用SPSS对调查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本次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表1 调查对象性别比例表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就业相关知识了解程度。

根据此次调查显示,大多数师范生对其未来就业情况持有长期且较高的关注度,一进入大学便开始关注就业情况的现象较普遍。53.27%的师范生会在大一时即开始关注就业情况,27.1%的师范生会在大二的时期开始了解就业的相关情况,大三开始了解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5.89%,大四才开始关注的学生占3.74%。

当问及是否了解教师岗位的基本就业程序时,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现出较迷茫的态度,不太了解其基本就业程序的学生占62.15%(如图1所示)。事实上,教师岗位的面试程序一般有笔试、面试、教学能力测试(即试讲和说课)三个步骤。如若不了解就业的基本程序,则求职准备必然是不全面的,因此有些师范生求职困难可想而知。

图1 是否了解教师岗位的基本就业程序

调查中我们看到,现今师范生选择找工作途径这一问题上呈现出单一化的现象,大部分学生仅仅会通过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两种方式,往往忽视诸如网络等现代化的招聘方式。

表2 师范生找工作时会选择哪种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当前师范生对就业的基本知识仍有一定程度上的欠缺,关注就业相关问题过晚、不了解就业基本流程、找工作时选择途径单一等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师范生的顺利就业。

(二)就业技能情况。

1.基础技能:教师应具备的基础技能有普通话技能、口语表达技能、书写及书面表达技能、教学设计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技能、课堂教学实施技能、说课评课技能、班主任工作技巧等多项技能。在对众多师范生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现今师范生对这几项能力是同等重视的,并着重训练自己的三笔字、普通话和讲课技能。

2.教学技能: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当被问及作为一名教师哪些方面更重要时,绝大多数的学生均选择了教学能力,同时,对其他几项较重要的能力,诸如运用现在信息技术的能力等,多数师范生持漠视的态度。而现在科技不断发展,并不断渗透进高校、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几何画板等软件开始广泛地被教师运用。因此,师范生应对就业挑战时仅仅具备普通的教学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德育能力等其他能力尤为重要。

同时联系被调查者对于“期望任教的学校”的选择,我们做了相应的交叉分析(如表3所示)。通过对该表的详细分析我们了解到,多数学生都希望在中学或高中任教,而初高中学校的教学更侧重教学,并不注重科研,因此大多数师范生在备战求职的过程中忽视对自己科研能力的培养。

表3 “期望任教学校”与“看重的教学能力”分析表

(三)就业意愿。

在对“已对未来有规划”学生的进一步调查中,笔者大致了解到目前师范生对未来就业情况的期望。在对工作地点的选择上,约有半数的学生希望毕业之后能够回到原籍工作,选择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比例分别为27%和19%,希望去西部工作的学生仅占4%。但据调查数据,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教师岗位基本上已处于饱和状态,而西部地区的教师资源仍然十分匮乏。这两项数据的对比充分表现出我国教师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此外,对师范生未来工作月薪预期的调查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毕业后师范生可接受的月薪 在师范生就业培养调查中,24%的学生对学校的师范生就业培养氛围不太满意,认为对师范技能的提高并没有什么帮助,这反映出当前的就业指导课仅仅流于形式而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师范生对学校安排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不看好。实际上,学生希望学校提供的是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当下的就业政策、为学生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等,他们认为这能为师范生找到工作提供更直接的帮助(见表5)。

表5 学生希望学校为其就业提供什么帮助

此外,57.48%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适当增加师范生见习的时间。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他们认为师范技能需要通过实践来提升,并且经过较多的实践效率往往更高,因此希望适当增加见习时间。

图2 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增加见习时间

同时,笔者对部分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的去向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如表6所示)。

表6 近三年部分师范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由表6可知,师范生在毕业当年约有一半的学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约有三成的学生会选择读研究生或出国继续深造,其余学生则大多陷入找工作难的困境之中。在详细了解已就业学生的工作情况后,笔者统计分析了他们的就业水平状况。除极少数签约了省会城市的知名学校以外,较多学生则签约了各市附属的县市学校或是培训机构。

“创业”已成为现代大学毕业生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调查过程中近六成的学生表示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愿意自主创业,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他们却有诸多困扰,如缺乏资金、缺乏经验、缺乏管理知识等现实问题。因此学生反映希望学校可以加强对应届毕业生创业的政策支撑和经济支持。

三、促进师范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以能力为导向,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目前,学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以专业知识为考核指标,很容易导致学生只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提高技能。学校应建立一个独立的学生的技能学习档案,将技能培训的考核结果纳入整体的学生成绩系统,并作为择优推优的重要基础,技能考核实行制定目标、分项考核、统一评价的考核方式。制定目标是对各项考核制定考核标准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分项考核以过程性考核为主,主要考查师范生各项技能的达标情况,重在操作与运用;统一评价是对各单项技能考核予以总体评价,形成终结性的操行评定,作为学生毕业和获得教师资格认定的必要条件。将学生的技能列入考核对象,可以促使学生实践知识的学习,促进师范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二)完善就业指导服务系统,增强求职能力。

首先,建立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专业水平高、指导技能棒、富有特点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除此之外,建立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包括及时了解、掌握当前师范生就业情况的发展动态及国家政策,研究预测就业趋势和发展,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求职情景模拟等活动,组织进行职业测评和心理辅导等。

同时,建立全面的就业信息网络,广泛收集招聘信息。学校相关部门应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途径收集信息,主动与当地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利用多种渠道,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提供给师范类毕业生,经常组织校园招聘等,为毕业生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

(三)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大众创业。

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依托“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赛事,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与相关学生组织(如团委)合作,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合理引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有成熟创业计划的学生提供贷款支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四)制定合理的大学生活规划,促进就业能力全面提高。

不论是从事教育工作还是从事非教育工作,都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并非单一培养,而是一个体系,需要在总体筹划中有意识地培养。

现今,某些师范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明确,严重影响他们的就业准备工作及对自己的准确定位,甚至影响他们将来的生活和对社会的适应性。某些师范生没有对将来做出计划,不看重社会实践,缺乏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人际沟通和自我认识的能力。在大学四年的生活和学习中,师范生需要逐步明确个人的大学生活规划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人生规划,确定适当的目标体系,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磨炼自己的心智,在求职的路上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2]王智超.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执行状况调研与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3]黎昌友,赵雪飞,邹莲.师范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7).

[5]潘小春.首届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实施情况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1).

[6]胡玉姣.高校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对策探讨――以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为例[J].教育探索,2014(08).

[7]张芬,沈辉.试论高校师范生就业指导的途径[J].职业与教育,2012,06.

[8]宫贺,孟计,田红雨.培养师范生创新创业能力,做好师范生就业指导工作[J].青年文学家,201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