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学案导学法

试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学案导学法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9 14:53:48
试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学案导学法
时间:2013-12-19 14:53:48     小编:

"

论文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学案导学法 课堂导学

论文摘要: 学案导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主题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以借助学案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导学为方法,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共同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当前的应试教育存在许多弊端,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教师一味地归纳整理,使学生对教师形成一定的依赖,从而无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题海战,在思维和能力上得不到更大的发展。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以及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基于学生的特点和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案导学的优势,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尝试运用了学案进行教学。

什么是“学案导学法”?学案导学法就是借助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实际上就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体系的建构。学案则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传统教学大多沿用“教材—教师—学生”的知识传递过程,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缺乏自主探索和学习的动力。学案导学则建立起“教材—教师—学案—学生”的新型传递过程,这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导向性和目的性,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化学虽是理科,但具有文科的特点,知识点多,琐碎;有些知识表象容易,但应用较难;而且有其它学科的渗入,尤其典型的是物理,以及数学思维方法的应用。根据化学学科的这些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学案来进行知识的梳理和补充,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加以课堂的导学,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

一、学案导学的关键是学案的编写

一个学案能清楚完整地反映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能力,也有利于更加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在学案上教师分层提供不同题目,学有余力的学生就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如果学生把每份学案认真地整理起来,就是一份复习指导材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在复习阶段进行查漏补缺。学案使许多知识都落到了纸上,并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做小结的地方,解决了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例如原电池原理中正负极的判断,电子的流向等内容,有些学生感觉比较简单,疏于记忆、整理,到学习电解的内容时就容易出现混淆。

一个好的学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必须潜心研究,分类突破,来挖掘学案的潜力。备课组可以在集体备课的前提下,两人一组设计出学案,比较并加以修改、充实。教师不能把学案当成变相练习,否则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会加重学生负担,与素质教育相违背。

二、学案导学的落实在课堂

高质量的学案和高质量的课堂导学是相辅相成的,高质量的学案为课堂导学提供材料依据,学案中包含的知识、学法指导、能力培养要靠课堂导学去实现。教师可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带着问题走向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组织学生就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适时地参与指导学生的讨论,避免讨论流于形式。在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教学重点、难点,就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练习。教师的精讲精练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课堂上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提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对此,教师不可拘泥于学案而置之不理,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并对其问题灵活处理。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后对学案进行消化、整理、补充、归纳,同时对课堂上未完成的部分也在课后完成。教师要及时讲评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且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在课堂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运用新颖充实的内容、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案就能体现一定的优越性,例如结构模型、工艺流程等一些难以表述清楚地知识就可跃然纸上,一目了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即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授之以渔。教师要在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因为发展能力是启发式教学的归宿之一。教师要注意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合理地运用设疑法、寻思法、研讨发、故谬法、暗示法、点拨法、对比法、类比法,给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动脑想、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说、动手做,积极地参与,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获取知识,运用知识。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从疑入手,巧设悬疑,启发学生思维,也就是说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提问,它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动因和兴趣。例如硫酸性质这一学案中我通过“黑面包”实验引入。对于看到的疏松多孔的黑色海棉状物质和闻到的刺激性气味,学生无法理解。我再通过胆矾的吸水性实验,启发学生讨论原因,同时加以验证性实验,确定产物,最后明确硫酸的脱水性和氧化性。

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要善于处理好放与收、问与答、个体与全体、学生与教材等几方面的关系,既要使学生畅所欲言,又不能浪费时间,做到活而不乱,难易适中,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学案导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学生创设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使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熊祥胜.化学学案的设计和运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12.

[2]闰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

[3]张天宝.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