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整体设置

论整体设置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07 00:06:09
论整体设置
时间:2023-07-07 00:06:09     小编:

"

论文关键词:整体设置;运动训练;训练方法; 二元训练理论;一元训练理论

论文摘 要:“整体设置”是人体在“复杂调控网络”统率下的一项本质功能。它自动地贯串于运动训练的全过程。正确地研究认识之,会大有裨益;无视其存在和作用,会对训练工作招致重大失误。

Abstract:“The integral setup” is an essential function in complicated human body conditioning system. It automatically act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sports training. It will be harmful to sports training if it was neglected.

Key words:the integral setup; sports training; training methods; the dualistic training theory; the unitary training theory



复杂适应系统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资源,同时取决于其内部的“整体设置”。例如,抗日战争中,沦陷区之转变为敌后抗日区,其它条件无甚变化,主要是“整体设置”变化了(对应于形势不同程度地组织起来了)。拿破仑的滑铁卢失败,从战役上看,主要是“整体设置”的失误(把自己部队分成两部分以致被对手各个解决)。事关运动能力全局的“整体设置”,往往在训练视域中缺失,这有可能形成重大贻误。

1 运动能力和整体设置

在以定距离的速度进行的比赛中(游泳、径赛等等),可以观察到:以同一种速度贯穿全程者,其效果,优于以两种或多种速度相结合而进行比赛者。(在比赛中往往可以看到“后来居上”的情况。这主要并不是“居上者”的速度变化,而是由于对手速度的下降,形成了他的“后来居上”。最突出的表现,可以在2007年3月30日晚的男子100米蝶泳决赛中看到:前半程仅居第五位、而且落后半个身位的菲尔普斯,在最后的百分之几秒中,居然战胜了这个项目的原世界纪录创造者克鲁格,夺得金牌。)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可以用工厂进行比喻:譬如一座纺纱厂,当它以每天500件纱的产量均衡生产时,它的纺纱工人比较恒定,机修工人也比较恒定,工程师和管理人员也比较恒定,伙房等服务工作也比较恒定,原材料、产品等等的运输也比较恒定。整个的人员和材料的配备就比较容易趋向于合理,减少和杜绝浪费;还会在营运的经验中不断提高效率。如果是头天生产600件纱,第二天生产400件,这样变来变去,人员会窝工、材料会积压,效率下降,成本提高。如果变数更多、更大,对效率和成本的影响就更严重,工厂可能由盈转亏。

实际上,人体内部的“设置”,比工厂要繁复、精密得多,成本和效率的意义,也就更加突出。在定距离的速度比赛中,机体使用“单一”一套“速度设置”,比之于“复合”地使用着两套或多套不同的“速度设置”,“成本”较低,“效率”较高。(尤其是,在前程使用超高速度的情况下,会使机体陷入某种“亏欠”状态;以“亏欠”着的状态,对付处于正常状态的对手,就相对地更加自陷劣势了。所以,一开始就使用并不适应于自己的超高速度,这样的所谓“主动出击”,是不合适的。)

训练工作固然内容丰富,过程曲折;但在可能的场合,考虑到有利于向着“单一设置”的“回归”,是会有益的。

2 两种训练观

“二元训练理论”认为:体能与技术分别存在,体能“加”技术构成运动能力。体能又是由“速度素质”、“速度耐力素质”、“偏向速度的速度耐力素质”……等等分功能、分层次的,庞大的“身体素质”(功能物资)体系所构成。“二元训练理论”把“超量恢复”当作训练进步的根本原理。认为训练的作用和效果是“身体素质”的积累。“二元训练理论” 在这里,就相当程度地把人体看作存放各种“运动素质”的“篓子”,把“整体设置”问题完全抹煞了。结果,在训练史上,就出现了“耐力素质”奇高的运动员在万米比赛中落败,“力量素质”较低运动员的链球成绩远好于“力量素质”较高者……等等与“二元训练理论”的本义背道而驰的现象。

“一元训练理论”认为:体能与技术是同一本质的不同侧面,两者不能分离。(“速度素质”……等等的庞大体系都是臆造的,客观不存在的。)“一元训练理论”认为,训练的作用和效果是体内“生命有序状态”的调整。这就是训练进步的根本原理。训练的目标就在于机体的“专项化”最佳发展。为此引进了“熵”概念:专项化程度愈差,“熵值”愈高;专项化程度愈好,“熵值”愈低。“专项化程度”所反映的就是“整体设置”水平。这就在根本上确定了“整体设置”的地位。

3 “整体设置”是人体固有的自动调节功能

人体是“复杂适应系统”,“整体设置”是人体固有的自动调节功能。人体由以“大脑皮层-DNA”为核心的“复杂调控网络”统率之,从而实现“人体内部的矛盾统一”和“人体与环境的矛盾统一”这样双重的矛盾统一。训练,就在于依靠环境与机体的互动,调整环境因素(负荷、空间、时间等等)以促机体内部的调整。“调整”,就在“整体设置”上体现出来。

机械是人造的(他组织的),只能以生硬的局部改变来应对环境变化;例如,美国军车以装甲改变来应对路边炸弹袭击。人体是自组织的,人体是以整体性的美好的通盘调整,而非仅局部器质改变,来应对环境变化。训练效果:看得见的如肌肉肥大,只是整体调整中的小部分末端性“枝、叶”现象;大脑皮层的“内部模式”的构建和改进,等等这些远更重要的根本性发展,却是看不见的。

人体的结构单元数量异常庞大:例如细胞数达百万亿,大脑皮层神经元数达千亿、突触数达五百万亿等等。机体的可变性极大:例如蛋白质有30-50万种,有4级结构,一条氨基酸链能自我扭结成几亿种方式等等。体内的层次很多:从细胞到整体可分5层;细胞本身就属于“复杂巨系统”,内部又存在多个层次;神经系统内部又存在许多层次,仅仅大脑皮层内部也有许多层次(如指挥具体动作的神经结构——“内部模式”,就处于前沿)等等。这种状况,便于通过训练,调整“整体设置”:促使向着专项运动最佳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并相对地“固化”锁定之。“一元训练理论”认为,训练安排的关键,在于“到位”。

试以建筑来比喻:用条石建筑,可调性较小,样式较单一;用砖块建筑,变化便较多;用水泥粉建筑,变化便更多,以至出现螺旋形的几十层超高建筑等等。结构单元的微细化、大数量化、多变可能性等等,对“整体设置”的可调性,提供了有利条件。建筑的总规模没有一定之规,人体的“总规模”是大致确定的(对于具体人更是基本确定的),“可调性”着重体现在身体内部的相对关系上。训练的意图,可能只专注在某一点上;而相应的“整体设置”,却会立即在全身展开。这不可不察。 "

4 目标与条件的统一

“设置”反映了“整体”对资源的调节。体内的资源是有限的,当确定其运作的一定方面时,其它方面必须立即进行调节,以保证生命有序状态的良好持续。例如,运动持续时间,与运动能力的水平,具有应对关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某足球队曾经用两倍时间进行训练比赛,坚持相当时期后发现,实际的运动能力(包括耐力)反而下降了;这种“下降”,正是“整体设置”为了保证“两倍”运行时间之得到满足。有的篮球队以若干小时的超长时间进行了一堂课而自豪,实际上,这只能导致战斗力、尤其是攻击力的降低;这是“超长”运行时间,迫使“整体设置”所立即采取的必要“决定”。

因此,为提高战斗力而进行的专项训练课,对持续时间,必须进行缩短。(同时,对于“专项战斗力”需要有明确的评价方法,才不致使训练课虚掷。)也可进行分割处理:如多曼斯基把中国女足120分钟的训练课分成7段,每段中安排1次高强度攻击训练,这也是可取的方法之一。

“缩短了持续时间的高战斗力”,需要纳入比赛全程和团队全体,进行总体考虑。在足球赛、篮球赛中,都可以看到“僵局”;如何打破“僵局”?办法之一,便是调入“高战斗力”;但是“高战斗力”的持续不能超越它的匹配时间,这就需要其它措施(能调缓节奏、拖住对手、咬住比分的措施等等)的配合投入。“高战斗力”的投入,便像军事战斗中的“后备力量”一样,需要使用得当。技术、战术、精神、高战斗力、拖住咬住比分的措施、……等等,就使球赛的内涵异常丰富和活跃,使教练工作(训练工作、临赛指挥)的科学性、艺术性不断提高。

5 不能离开“整体设置”考虑运动功能

在2007年5月中下旬的电视新闻中反复看到:中国乒乓队教练宣称,在萨格勒布49届世锦赛中,同一运动员有可能参加3个项目的比赛,为此,把体能训练从15%提高到35%。这就是把“整体设置”问题和所谓的“耐力素质”搞混淆了。

所谓的“耐力素质”是臆想的,它的训练,只能给乒乓球的运动能力增加“熵值”。例如,在临赛前大力进行以长跑为首要内容的“体能训练”,“整体设置”便会“下令”全身肌肉不同程度地“红肌化”,这犹如使刀刃“退火”,只能使乒乓攻击力下降。对于实力悬殊的对手,得失可能觉察不出来;对于具有一定实力的对手,便是自弃优势了;47届世乒赛与雅典奥运会男单金牌之丢失,与此或不无关系。

同一运动员在同一赛期中参加多项比赛的能力,这是“体力波”的内涵问题,是广义体力波的“整体设置”问题。应该通过训练安排的相应调整,来争取应对能力的增强。至于是否需要参加多项比赛,这又主要是“比赛学”的问题,而非主要是训练学的问题了。

有些同志认为:“训练好比存银行,比赛好比取钱花”。因此,忌讳专项训练手段(认为它会导致运动能力的“损耗”);热衷于搞“两端”,尤其热衷于超长距离;结果,却是降低比赛能力。这同样是由于“素质”臆想,取代了“整体设置”观念。如竞走,在比赛中出现走到半程就不能坚持而退出比赛的情况。我国有的马拉松运动员每天训练量达60公里(每周超300公里),比赛成绩很不稳定;而曾4次创造女子世界最好成绩、6次夺得纽约马拉松赛冠军的韦茨,训练手段从来没有超出过半程马拉松,周训练总量不过140-180公里。从中可看出,速度水平(强度水平)是“整体设置”的灵魂,应该按“比赛全程的目标速度”进行要求。(为此,训练手段的距离不应超越赛程。)按“比赛全程的目标速度”进行要求,这就是前述的“回归”要求。过高或过低,均不符合“整体设置”的这个“回归”要求。

在百米跑中,强调一开始就全力冲,这就是缺乏“整体设置”观念。“百米跑”是一个“整体”,“整体”就有一个“体力分配”的“设置”问题。“一开始就全力冲”不讲“体力分配”,但是,“人体内在的科学性”高于“人的意识的科学性”,“整体设置”会自动地进行“体力分配”,这就是“前程竭力、后程减速”式的“体力分配”。这种“体力分配”方式,永远达不到百米的高水平。说百米太短,不存在“体力分配”问题;殊不知拳击运动的出拳一击,也存在着“体力分配”问题。

与之相似的设想:从5000米速度“平台”延伸,企图一直延伸成万米;这同样是缺乏“整体设置”观念。尽管“意识”中缺乏“整体设置”观念,但人体中的“整体设置”,还是自动的“客观存在”。“5000米速度平台”就是一种“整体设置”,万米和它的对应速度是另一种“整体设置”;正是由于你已经设定了“5000米速度平台”,就决定了它不可能转变成“万米速度”的“整体设置”。在有机体结构和功能发展的“连续性”中,不存在这样的“跳跃”可能。

若真要想提高万米速度,只能从万米的“整体设置”出发,从有机体结构和功能发展的“连续性”着手。安徒生童话中描述的丹麦的“雪莲花”(并非新疆天山上同名的“雪莲花”),是喜寒的植物。哪怕深埋雪下处在零下40°的低温中,只要有阳光照射,雪化时便会开花。有人居然将它成功地移植到热带,在40°高温下生长开花。并且可以反过来,将它移植返回寒冷地带。关键是,移植过程中的升温(或降温),必须是一点点地逐渐进行,否则就导致失败。(《报刊文摘》2007.4.4第3版:《雪莲花,在高温下绽放》)这“一点点地逐渐进行”,就反映了有机体结构和功能,在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要求。有没有提高万米速度的肯定途径呢?关键就在于训练“万米速度设置”,而不是“5000米速度设置”。“万米”是肯定项,“速度”是求变项,“一点点”是所允许的变化幅度;把前者肯定,后两者结合起来,这就成了“万米目标速度”。在半个万米(5000米)的跑程中(或其它适当跑程中),用“万米目标速度” 进行训练,有助于建设前瞻的、万米的、整体的“速度设置”;这就有可能提高万米成绩;在类似的重复训练中并可使之“易化”。是不是收效呢?可以参加万米赛,或比赛式的训练测验中,来进行检验。如果成功了,就同前述过程一起,共同构成一个进取式的“中周期”。(如果不成功,可以调整安排,能动地争取过渡到成功。)对于适龄运动员来说,这样的训练思路,结合以平行的、细致的“检验与评价”反馈,有希望争取到逐步提高。

认为:“步长×步频=成绩”,这种线性的机械观念,也不符合非线性的生命运动的实际。人体运动能力是“整体设置”的,特定运动员的适宜步长和步频,各也应是特定的(由特定的相宜“设置”所决定),并非可代入数学式任意变换的。

6 “整体设置”的层次性

陈小平教授在《当代运动训练热点问题研究》一书中,关于“反应力量训练”的论述,值得关注。“反应力量”是指“拉长”和“缩短”结合着的力量形态(例如“跳深”)。他指出:不能“忽视肌肉收缩时所特有的‘拉长——缩短周期’的整体性特点”。“反应力量不是‘离心’与‘向心’力量的组合”。“反应力量通过专门的训练”方“得以提高”。这就是说,“‘拉长’和‘缩短’结合着的”、“整体性的”训练手段的训练,能够提高“反应力量”;“离心力量”与“向心力量”手段的分别训练,即使是“组合着”的分别训练,可以分别提高“离心力量”和“向心力量”,但是不能提高“反应力量”。

离心力量训练手段、向心力量训练手段,看起来与反应力量训练手段很相近,但效果不同。这是由于各自针对着运动能力的“整体设置”的不同层次,只能在所针对着的层次上得出反应。

陈小平教授接着指出:“对反应力量具有重要影响,极易形成‘动力定型’,并且在运动员成年后很难通过训练得到改变的‘因素’(主要指“神经支配能力”)”,“不仅应该在训练的‘敏感期’加以重视和训练,而且必须在少年儿童开始训练时得到优先的发展。”上面谈的是空间上的层次性,这里谈的是时间上的层次性。

美国短跨训练,主张上下体均衡发展:通过卧推等手段把上体训练得接近于拳击、举重等项运动员的发达程度,以凑足“上下体平衡”。这是外在的、拼凑式的全面观点,不是内在的、整体性的观点;训练手段不是改善了、而是干扰了短跨运动内在的“整体设置”;结果是,增加了包袱,而不是增加了动力。上体并非很发达的格尔打破了世界纪录,等等这些实例,就足以否定美国的这个理论。刘翔与约翰逊比较,上体的发展状况显著不同,从中可以体会到孙海平教练的钻研的深刻性。"

同样的,使用杠铃深蹲来训练短跑运动员腿部力量,等等这样的手段和方法,严重的弊大于利。“深蹲”和‘后蹬’”,从动作外观到大脑皮层中的“内部模式”,均显著不同,差异巨大;这样的训练手段是干扰而非改善短跑运动的“整体设置”。

美国刊物曾报道,有一位苏联教练逃到美国,带去一块“张风的方布”,这是短跑运动员背在背上进行力量训练的一个“秘密”。可以发现,这种手段设计是针对性的、高层次的、专项化的。显而易见,这是有利于从“力量方面”改善短跑运动的“整体设置”的。不像“深蹲杠铃”对于短跑而言,“牛头不对马嘴”。这中间所反映的体能训练“思路”,很有意思。(“张风的方布”也不妨置换成“成捆的气球”,这对于从短跑到长跑的各项目,都便于使用。)

手段设计应该为训练目标服务。对抗运动项目男帮女训练之卓有成效,就在于,它能够在专项化的、针对性的、总层次的高度上训练运动能力。这促进了“整体设置”的高峰能力。循着这个思路,男子也能找到自己的训练良策。

所谓“素质训练”效果可以“迁移”的说法,实践证明它是无根据的。这种说法无视“整体设置”对于运动能力的决定性意义。由于人体的高度的精密性,“整体设置”是不经过思维意识自动进行的。“速度素质”……等等各种“素质训练”,各自都促使人体进行“整体设置”式的通盘调整,从而相互构成“熵增加”。因此,当比赛对方也实行“二元训练理论”时,似乎是有效的;当对方已经潜在的或自觉的以“一元训练理论”进行训练改革时,就必处下风了。朱建华之胜过布鲁梅尔,就是明证。半个世纪以来,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西方足球训练,对“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由高度重视到迹近无视的发展,就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训练进化运动”的必然结果。

7 “整体设置”与“体力波”

“二元训练理论”关于训练手段在时间进程中的安排,就是“周期学说”:由体能训练、专项训练及其间的衔接过渡,划分成阶段,构成年度或半年的“训练大周期”。专项运动能力,在体能训练阶段必然下降,到专项训练阶段再逐渐回升,形成“先退后进”的曲线,以谋求运动成绩的一次性的(或极有限次数的)“或然的”进步。“一元训练理论”认为,这个“学说”不符合人体生命运动的规律。人体生命运动具有“连续性”。“体能阶段”、“专项阶段”等人为分隔,违反了“连续性”。长时间的“不提高、反退步”现象,反映了“连续性”遭受干扰和破坏的后果。从而:“先退”,这是事实;“后进”,若非空头支票,也是得不偿失的大弯路。

人体生命运动的连续性是一种有节奏的连续性,这是“整体设置”在时间过程中的反映。对于体育运动来说,最重要的“节奏”,就是“体力波”。这是“整体机能的波浪式涌动”,在连续性中包容着发展性。运动能力通过“体力波”这个“环节”,在涌动中实现“连续-发展”。这个客观规律的主观运用,就是“训练波”。“训练波”可以有进取性、维护性、康复性等区分。

“训练波”有两个基本的因素和标志:身体健康;运动能力。身体健康反映体内矛盾运动的统一性——“基本生命运动”的统一性,它具有“健态”、“亚健态”、“病态”等等不同的“状态量度”。运动能力由“波峰”表现出来,它反映体内矛盾运动的斗争性——“运动能力运动”爆发时的可能规模;运动能力“水平”,就是它自身的“状态量度”。

两者在“训练波”内互动:运动能力的发挥必须依靠身体健康的支持。在支持中身体健康被迫向“亚健态”(甚至“病态”)的方向“倾斜”发展(其中又内在地包含了在将来推动“恢复”的动力);必须等待身体健康的完全恢复(这种恢复甚至能改善身体健康原来的状况),才能达到运动水平再次发挥的需要;这就形成“训练波”的“波谷”。(在“波谷”中同时叠加完成的“运动能力运动”的恢复,是“基本生命运动”统一性的内在组成部分。)若然做到了“身体健康”和“运动提高”这两个标志的基本实现,这就实现了一个“进取性训练波”。若然做到了这两个标志在每个“波浪环节”中的基本实现,那么,“训练波”就是持续滚动着的。(“训练小周期”,一般是与星期制结合着的,可能包含一个或几个“训练波”;也可能是不与星期制结合的单个“训练波”。“训练小周期”与“训练波”,一般可以等义看待。) 当然,对于世界级尖端水平的运动员,是否需要不停顿地滚动着提高成绩,这就需要对效益和风险(如过度疲劳、偶然致伤等等)进行评估。这是更属于“比赛学”而非更属于训练学的问题了。若赛情允许,可以让运动员在次一级的水平上进行维护性训练,而非进取性训练:强度是次高的,身体机能是良好的,过度疲劳和伤病风险非常低,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可以“悠然地”结合穿插一些技术和体能方面的局部修正和/或补充。)当需要时,通过极少几个进取性训练波,就可以进入发挥最高水平的准备状态了。(在近

二、三个年度的刘翔的训练安排中,可以看到这种策略的身影。)

上述莱顿的前后共四天的进展,具备“进取性训练波”的两个必要条件:第一,与有菲尔普斯参加的美国男子队进行对抗,点燃了“应激”;第二,身体健康处于“健态”。这就是说,3月30日莱顿的成绩属于正常发挥,并非超高水平发挥,因而隔3天身体即得到恢复。这说明,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适度应激”是争取进步的关键。

运动进步的具体实现,可以有种种丰富的内容:技术的改善、战术的改善、体能的提高、心理状态的调整、临赛状态的掌控、……等等。在训练工作中,种种这些丰富的内容,全部都需要深刻探讨,精心掌控。运动能力,是包括技术、战术、精神……等等因素在内的“统一体”。在现实中,体能因素是不能脱离“统一体”的其他因素而孤立存在的;但在理论研究中,不妨有条件地单挑出来研讨。

生理学研究认为,主观意志的最大努力只能运用人体运动能力的80%;剩余的20%,是被保留、保护着的,意志力不能动用的。(这种状况,是“整体设置”的一种反映。从这里也可以知道,意识只是人体的“外交部长”,不是“统帅”。)这就预设了运动能力的可开发性、可进步性。生理研究认为,“应激”可以动用被保护的那部分运动能力。所以,从体能角度来说,“适度应激”水平的专项手段,就是争取“运动进步”的关键性训练手段。(经过“适度应激”对运动能力的“动用”,促“整体设置”进行调整,使意志“能”运用的运动能力得到提高,促成运动能力的进步。)

一般地说,这个手段,就是发挥水平的比赛本身。所以,莱顿的上述过程,就表现为“比赛促成进步”。这是争取成绩进步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比赛不是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又是较难掌控的。(然而,这并非不能进行、不能掌控。近年来,中国女网就主要依靠多参加国际比赛,积极地提高了水平。田径方面,最近非洲某有名的长跑运动员,劝中国同行多参加国际比赛,以争取提高成绩。当年度参赛甚至接近上百场时,比赛方式就成为主要的训练方式了。针对于运动技术基本完善的运动员来讲,这是可予着重考虑的。)

相对于比赛的艰巨性而言,有没有比较容易掌控、又能较可靠地到达运动提高的途径和方法呢?这是训练学所要探索的一大课题。可以对人体运动“多指标”的“组合状况”进行“切割”,使一部分形成为训练手段的“依靠”,另一部分形成为运动提高的“目标指向”,以构建“适度应激水平”的有效训练手段。上述的用半程万米距离训练“万米目标速度设置”的方法,就是可供选择的一种方法。

“适度应激水平”的训练手段在一堂课中,只能是单次的(或极有限次数的)。在“进取性训练波”中,并没有“平均强度”(例如举重中的所谓“厚实训练法”)这一类的地位。如果热衷于“平均强度”等类,就会矮化“波峰”,取消“进取性”,使总的“目标指向”偏离运动提高,反而成为“指向”低水平——促成退步的“训练波”。

以上所论述的是“分割”方法的一种,还可以有其他的方法。例如,举重训练中的“多课次”方法:把完整的举重动作分解为“拉”、“翻”、“举”等“分解动作”,在保持“依靠”的完好性的前提下,对“指向”进行“切割”,使“进攻面”缩小、集中,使“目标水平”相对地更容易实现。(当然,接着需要及时地转回到完整的举重运动中,使“收益”得到肯定和巩固。)游泳的陆上训练,也是对“体能训练”进行“分割”,以谋求收益的一种方法。 "

8 技术与体能在“整体设置”中的重合

近来,由国外体能教练传入了“核心力量”概念:克服过去力量训练中存在的“枝节”和“支离”现象,使人体力量更好能成为整体的。视角上关注髋及躯干与四肢连接的包括各小肌群在内的必要协同发展;方法上采取非稳定环境(例如站在充气不足的变形球上),使用多种徒手和轻负荷手段,提高平衡和稳定能力。其实,这种概念,关键点不在于“力量”,而在于其“技术”方面(肌肉使用的布局方面)。这是对力量训练注入了整体技术观,是“整体设置”在“力量训练”上的某种程度的反映。同时,这也反映了技术与体能在“整体设置”中的重合。巧的是,这与“太极”的以“胯”为中心的“协同、和谐”的体系性训练,形成映照。从中可以发现,“经验进化”在“高处、深层、大的方面”,存在着“趋同”取向。而“太极”的极富灵气的“开合”运转,看来更深了一层。这些,值得有志于训练学的人士深入钻研。

“动作技术”在机械运动方面反映人体与环境的矛盾统一。在外部,反映力学合理性;在内部,反映生理合理性。生理合理性由“复杂调控网络”自动形成;力学合理性由意志参与调控,由“内部模式”相对地固化锁定之。力学反映“技术侧面”,生理反映“体能侧面”,两者在本质上统一。技术的“水平”,决定运动潜力的发挥程度,必须高度重视。

技术可以在经验中改进;也可以在力学分析中认识改进之。经验在对比中“渐进”,缓慢而实际;但是,由于“内部模式”(动力定型)的相对锁定作用,不良技术也会得到巩固。力学分析存在“出错”的风险(如认为“后蹬是跑的唯一动力”,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如果搞得“好、深、透”,有可能超越经验,夺取胜利。所以,两者需要结合起来,互相校正。从新近对动物动作的研究报道中可以看到,内中的力学、数学问题,是非常复杂和深刻的。与之对照,体育运动的力学研究往往存在简单化的毛病;简单化就有可能导致偏差。所以,优秀运动员的杰出创造,有可能超出某些所谓的力学分析的框框。(这种创造,可能是自觉追求的成果,也可能是“天赐”的机遇。)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对优秀运动员的创造,应予高度重视。

9 “整体设置”和运动寿命

“运动寿命”与运动成就具有密切关系。“运动寿命” 的短促,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循序渐进的“急火饭”;另一方面是由于技术上的伤病或身体上的伤病而提前退役。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

训练工作以人体为载体。人体生命全周期的存在,决定了“运动训练全周期”的存在。若以运动退役作为训练工作的终点,则可能处在人体壮年的中后期。

“运动训练全周期”本身属于复杂适应巨系统。它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实行是主观的。其最高峰的“峰值”,依赖于两点:系统安排的合理性;生命周期利用的充分性。

“二元训练理论”原本无视“运动训练全周期”的存在,又由于其训练内容互增“熵值”,再加它“反对早期专项化”,就使它更加站在反面。然而,这一切对于“运动训练全周期”的否定,被邓亚萍、贝克尔等等越来越多的优秀运动员的成长史所再否定。

大脑皮层内的五百万亿突触连接,极大部分是出生后建设起来的(否则孕婴头颅将通不过产道)。人们的知识技能“成就”,反映突触连接的组织水平的“构成高度”。这取决于其内涵的系统性和对成长期的充分利用。在这里,可以看到它与“运动训练全周期”的映照关系。 澳大利亚的优质皮鞋用皮之牛,是在蚊帐中养大的,以避免被虫子咬出伤疤(因此价格十分昂贵)。在优秀运动员的“五百万亿突触连接”中,很大部分构成了“体能技术统一体”的指挥核心——“内部模式”。在如此宏富的群落、阵列中,同样需要避免“伤疤”的存在。这就是:“存在着偏差的基本功”、“错误技术”、“落后技术”,以及不能满足战术需要的“技术空白”,……等等。而这一切,就使人生的敏感优质期,一定程度地被“空壳化”、“垃圾化”了;徒然地“白了少年头”,难以回补。并且,由于运动技术水平随着时代发展的不断提高,而变得越来越难以回补;可以从十九世纪末科举和学校之争中吸取教训,当时,培养方法几乎发展到了使人才有无的决定性程度。中国乒乓的优势,很重要的就产自这里;而中国足篮球田径等项的薄弱,很重要的也是产自这里。(北京时间2007年6月2日凌晨土伦杯青年足球赛,葡萄牙运动员技术优势明显,露出亮丽的发展前途;中国国奥队虽靠战术和拼劲1:1踢平,但很难肯定地看出运动员成年后必具高超一流的前途;缺乏早期技术优势的的一茬一茬,反映出对“运动训练全周期”的“整体设置”的认识缺失。)

10 进步原则

对于适龄运动员来说,训练就是为了进步。这应该是训练工作“整体设置”顺理成章的要求。如果经过若干“训练波”而无进步(甚至训练了一二年而无进步),说明训练方法与运动水平之间出现了“平衡”。这就需要警觉起来,对之进行审视和改进、改革。没有这种改进和改革,运动水平就会停滞,运动员就可能埋没了。[从2007年5月NBA休斯顿火箭队止步于季后赛首轮中,评论界大多谈到范甘迪训练方法(包括临赛指挥)与这个“止步”间的“平衡”关系。2007年5月16日中国国家队和国奥队分别各进行了一场比赛,从电视结合报纸可以看到:杜伊科维奇的战术,是具有具体结构的战术(拿刘建宏的话来说,场上运动员是“组织的”)。内中还包含了对运动员的竞争性的激励。国家队的战术,停留在对各个位置的一般性要求,欠缺具体结构(拿刘建宏的话来说,场上运动员是“个体的”)。同时,也欠缺竞争激励。打平新加坡、败走泰国,是否与这种战术要求状况,存在“平衡”关系呢。]总之,运动水平需要与训练方法联系起来认识。

当然,训练工作是活生生的,有可能碰到各种情况,包括遭遇病伤和其它挫折等等。这既需要预防,也需要应对,包括穿插运用“调整性训练波”在内的等等措施,以求改善。

[限于篇幅,不能展开,有兴趣的同志,请参阅拙著:《备战北京奥运会训练方法紧急献策》,载《体育与科学》(南京)2007年第1期。]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