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学语文集合教学初探(上)

中学语文集合教学初探(上)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9 15:04:31
中学语文集合教学初探(上)
时间:2013-12-19 15:04:31     小编:

" 中学语文集合教学是从现代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出发,以叶圣陶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为指导, 将数学教学的结构特点引进语文教学,依据语文学科的内在规律,把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具有相同属性的教材 内容组成一个集合体,指导学生探求其一般规律,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集合教学以课堂为基点,把课堂教学过程变成让学生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借助教材学会知识,掌握并运 用规律的过程。在这种教法中,集合体属性的归纳、规律的总结类似数学定理公式的导入与证明;而以教材为 例子,运用规律进行阅读分析又类似数学中运用公式分析例题的过程。集体教学使中学12册教材所包含的分散 的、零星的语文知识理性化、条理化和简明化起来,易于学生明确重点,学会方法,把握学习的主动权,使学 生学习语文具有一种像解答数学的综合题那样的快感,从而渐入“不需要教”的佳境。

寻求规律——集合教学的起点

任何一门知识都有其系统性、联系性和规律性的,语文学科也不例外。但是,由于语文这门学科的知识结 构是横式的,从表面看,各个知识点之间,各篇教材之间联系松散、各成体例,似乎无规律可言。其实不然。 语文既是以语言和文字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就有其内在的规律的。这种规律是通过构成语言三要素的语音、 语汇、语法和文字的特点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各种表达的特点而呈现出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就直接体现 了这一规律,而12册语文教材就以此规律,由浅入深,自易而难、由点到面组合而成,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首先教材是按单元编写的,每个单元虽自成体例,但又互相联系,成线连片,构成一个有机构的整体,以 高中6册教材为例,共有40个单元149课,内容庞杂,但从知识构成的规律着眼,它们却是按规律编排而成的一 个有序的整体。如下表所示:

单元分类单元名称(加点者)

上表清楚地呈现各个单元之间的互相联系,既有个性又具共性。从集合的概念出发,诗歌、散文、小说、 戏剧四个子集统一于文学体裁的母集之中;就表达方式而言,散文、小说和戏剧文学以其叙事性的特点又归于 记叙文的母集之内;记叙文(指新闻体裁)、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则又包含于实用文体的母集;从语文特 点而言,现代诗文和古代诗文又分置于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母集之中。

从各个子集来看,各个元素,即各篇教材“末异而本同”。以小说子集为例高中教材有古今中外的小说篇 目18课,虽内容写法各异,但都具有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 会生活,表现主题思想的这一共性,由此而归纳出阅读鉴赏小说的一般方法与规律。

从6册教材的整体而言,又以语言基础知识、理解阅读、鉴赏分析三个相关的集合为线索,把各个母集组成 一个有机整体。

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直接呈现为语文教材)是有一个明晰的系统的规律。如果语文教学脱离了这个规律, 在处理教材教法时看不到这个规律,只是就课文备课,就课文上课,把篇篇教材孤立起来,停留在每篇课文的 繁琐重复的讲读上,讲文字,读文章,千篇一律,千课如此,就势必导致耗时多而效率低的后果。在这种既无 重点,又无针对性,更不讲联系、规律和方法的教法下,学生得不到要领,学不到方法,只能是茫茫然、昏昏 然,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就会对语文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怕学情绪,语文学科也就成了学生心目中的 “不可知”和“无从学”的必然王国。

集合教学法就是试图从这里走出传统语文教学的困境,从研究并掌握事物内部规律及事物间相互联系这一 哲理高度出发,寻找语文学科知识结构的规律,按规律施教,以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强调预习——集合教学的前提

集合教学法首先强调的是课前的预习。预习是集合教学的前提,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规定的要 求,参考每篇课文前的“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自己动手动脑以求了解教材。这种预习包括通读有关课 文,翻查工具书,识字认词,写笔记,解题质疑,作分析、综合、比较的初步阅读。由此积累感性认识,为归 纳一类课文的共性,找出规律做好充分准备。总之,集合教学法要求的预习是学生“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以下简称《论集》)

下面以高中语文第二册叙事散文的集合教学为例,具体说明这个问题。

【叙事散文集合预习作业】

本集合包含:

一、阅读本集合所含的5篇课文,查词典,扫清文字障碍,做好词语手册。

三、温故。上学期我们已学过这类叙事散文,叙事散文的阅读重点是哪些?复习后把阅读重点写在下面。

四、自读答题。上面归纳的阅读重点正是这个叙事散文集合具有的共同的属性。请同学们认真自读集合的 课文,试析下列问题。

1.归纳出各课的中心思想。

题目

(1)你能从中找出一点规律,即归纳一篇叙事散文中心思想的一般方法吗?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提 示:这是归纳一篇叙事散文中心思想的规律和方法。】

2.明确各篇中心后,就要研究分析它们是如何围绕中心选材剪材的。

题目

(2)仔细阅读P.53《单元知识和训练·记叙文的材料》。回答问题:选材的依据是什么?剪材的依据是 什么?【提示:这就是本集合在选材剪材上的共同属性,这一规律对我们的写作将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题目

(3)运用这个规律来进行具体的阅读分析。首先仔细阅读《记叙文的材料》,揣摩它是怎样运用这个规 律来具体分析《包身工》一文在选材剪材上的特点的。然后自己动手,具体分析《琐忆》一文是如何围绕中心 选材剪材的。

3.明确各篇所记的材料后,就要进一步分析它们是如何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 题目

(5)仔细阅读各篇,从语言标志上找出每篇课文的线索,写在下面。注意线索与中心的关系,确定它们 各属题目

(4)中的哪一种。【提示:记叙有线索,线索有规律是本集合的共性,但具体的内容又各不相同,这是 各个元素特具的个性。】

题目

(6)明确线索后,还必须注意叙事的顺序。温故后回答:叙事的顺序一般有哪几种?分别从已学课文中 找出例子。

题目

(7)由此确定本集合各篇叙事的线索和顺序。【应注意的是,尽管各篇记叙的线索和顺序不尽相同、各 具特色,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目的都是为了便于组织材料,更好地表现中心。】

题目

(8)我们已经分析了各篇课文在选材剪材上的特点,又明确了它们各自记叙的线索和顺序,现在我们就 要从整篇文章的结构着眼,综合地分析它们是如何围绕中心组材的。请以《琐忆》为例进行综合分析。【提示 :综合分析一篇文章在组材上的特点,是阅读分析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它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个题目在老师 示范分析《包身工》后再做,要注意老师是如何运用规律来进行综合分析的,进行综合分析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

4.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本集合的又一共同属性。

题目

(9)复习旧知,然后填充,文章常用的表达方式有___、___、____、___和___5种。 叙事散文主要是通过___来表现主题,反映社会生活的,所以,叙事散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___和___ 。但是,为了___,为了___,也经常运用其它表达方式。

题目

(10)从已学的叙事散文可知,议论是常被运用" 在文章中的。回答以下三个问题:①叙事散文中的议论 是否像议论文中那样进行推理和论证的呢?它有什么特点?②叙事散文中记叙和议论结合的形式有哪几种?③ 不论哪种结合形式,这种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题目

(1

1)除议论外,抒情是叙事散文必不可少的,回答问题:①抒情在叙事散文中的作用是什么?②就你 所知,抒情的方式有哪几种?

题目

(1

2)以上两题的内容就是叙事散文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共性和规律。现在我们来运用这一规律来对本 集合的课文进行试析,先试析《包身工》一文是如何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来表现中心的。然后看老师是如何 分析的,注意总结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5.从预习题二中,我们已明确本集合中有一个子集是以写人为主的。写人,就要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而 要展示人物的性格,就要用到各种人物描写的方法。

题目

(1

3)就你所知,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几种?最好能举出例子。

题目

(1

4)仔细阅读3篇以写人为主的课文。体会它们在人物描写上的共性,然后参考“提示”和“思考练习 题”,具体分析《猎户》和《琐忆》两文在人物描写上的特点。【提示:从中我们可学到一些人物描写的新方 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的写作将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五、质疑:把你在预习、阅读、答题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

六、归纳总结:在结束本集合的教学后,完成以下习题。

题目

(1

5)通过本集合的学习,你知道叙事写人的文章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你已经掌握了哪几个阅读分析的 方法?【提示:这些规律和方法可指导我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我们阅读分析的能力。】

题目

(1

6)完成本集合阅读重点一览表的填充。

很清楚,上述预习作业设计,实质上已包含了集合教学的全过程。说明预习是集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脱 了这一环是无法进行的,预习作业是按教时分段完成的,有课外做的,更多的是在课上进行的。这种预习已突 破了以往的预习只要求学生熟悉课文这一点。同时它必须强调老师的指导作用,是在老师指导下的,有目的, 有步骤的让学生自己利用教材找规律、用规律进行阅读分析的过程。

实践证明,集合教学法的这种预习彻底改变了学生“临到上课,才翻开课本来,待老师开口讲了,才竖起 耳朵听”的坏习惯,使施教有的放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阅读习惯,加强了自学能力的训练;而且 使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也就好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