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百年语文双重错位

百年语文双重错位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9 15:04:51
百年语文双重错位
时间:2013-12-19 15:04:51     小编:

" ——母语教学反思录

我国近代新课程、新教法实施百年了,然而纵观百年来的母语教学,我们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教材编写和课堂教法存在双重错位,以致历来效率低下,成为“咄咄怪事”(工具说也产生病句)。

我以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要以书面语用为核心。然而,我们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本,统统没有《词语表》!作为课本的仅仅是随机拼凑的“文选”,而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抛到爪洼国去了。可以说,语文教材的不科学首先表现在它的词汇量,连课文资深编辑也心中有数,更何况莘莘学子(此话何意)!语言根基百年来一片茫然,又何以构建扎实宏伟的听说读写的语用殿堂?

时至今日,咱们语文教学的着力点依然还是放在“写什么”的解读上,即所谓“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而对于“怎么写”,则重于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修辞手法之类,而对于更基本、更重要的“用什么写”,即作者借以表情达意的语言材料(思想情感的物化手段)却等闲视之。似乎学习母语,词语运用方面可以无师自通似的。

如今,不少语文课堂虽然打破了教师唱“独角戏”的沉闷气氛,开始出现了学生参与质疑、讨论、交流的局面,但是,这种探讨多数是脱离了文本特定语句的跑野马、侃大山。这种朱自清当年就痛加斥责的与文本“相去很远的变形”“没有什么用处”的言语活动,向来不是太多太多了吗?这种“小儿科”的“下里巴人”的言语活动,直接违背了从课文向语言大师学习典雅的书面语言和精神品格的初衷。可以断言:任何脱离了书面语用训练的“合作、探究”“感悟、体验”,都无异于有声有色,热热闹闹的假把戏;任何脱离了书面语用训练的“人文性”表演,只能是一文不值的空头支票!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应当首先和主要体现在课堂上的语用交流之上。要想方设法紧紧依托文本所提供的“虚拟世界”和重点词语,激发学生的语用兴趣,各显神通地进行语用尝试,进行联词组段、复述仿写之类的当堂语用。无论理解、感悟、体验,还是积累、探索、交流,都不能脱离课文的重点词语“信口开河”“胡说八道”。语文课堂训练的第一要务,不是重复学前时期就靠“敏因”习得的4000个口语词汇,而是凭借名家名篇加速理解、积累并及时尝试运用6000个左右典雅的书面词语。请想象一下吧,倘若我们每节语文课能够让学生掌握两个书面雅词(但都是毫无生命的死词),那么高中毕业生就会有五六千个优雅的书面语词,届时他们的表达将会怎样地令人刮目相看!

当堂的语词运用操练,还势必促使课堂教学充满无穷的生命活力。它不仅带来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也会促使教师角色的变化和要求的提高。在“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尝试语用过程中,师生双方都全身心地投到情境交融的创造活动而乐此不疲,因而课堂充满了人文性的关怀与生命活力。按照这样的理念来改革我们的语文课,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一篇篇课文不再是师生分析讨论的中心,而真正变成学生的语用蓝本和示范性“例子”;教师也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语霸”或教参“传声筒”,而是语用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平等参与者。

凡此种种,不正是新课标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吗?

对我而言,这确实是一篇适时的文章。我想就是“工具说”的代表也不会同意他的观点,更不要说“工具人文说”的人同意他的“假人文”了,他们之间的官司可能要打很久也没有结果。如果按他的观点来教我们的学生,我宁愿回到“工具说”的阵地上去。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颜福双老师发表在《南方周末》上题为《语文就是语文——与余杰等商榷》的文章。文中有这样几句话,摘录如下:

1、语文不是文学,更无关人文。

2、对语文而言,需要讲授的是字、词、句、段、篇、章以及修辞、逻辑等与语言文字使用规律、习惯等有关的问题。

3、语文不是人文。语文本应该是一门纯技术性的课程,跟数学一样,是一种解释、分析事物的工具和手段。其本身不具有教授文学、人文的功能,只是因为教授的“样本”具备文学或人文价值,让人误解。

4、语文本来就是技术。如果连分析母语的能力都没有、连从一段话中归纳主要意思的能力都没有,又如何与母语“血肉相连”,又如何去奢谈人文和文学?

5、因此我们要对语文教育进行改革,首先应该剥离这些强加在语文头上的枷锁,给语文正名。否则,语文教育的改革又将走向另一个误区,不仅无益而且可笑。

这是颜老师在文中表达的基本观点。我在此不作评论。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工具人文说”派的观点:

庞大岳老师在2004年第一期《语文教学参考》上的《在实践中学习 在学习中实践》一文中说:多少年来连自己的学科性质也缺少一个合理的、明确的、科学的界定,以致语文学科教育改革摇摆不定,强调思想教育时,几乎把语文当作语言学来教,活生生的一篇文章被支解得七零八落、索然寡味。教了一辈子语文的老教师也摇头叹难,不知何去何从。新课标从多年的语文教育改革实践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融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语文学科的实情出发,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新的科学的界定,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新判断,并且在“总目标”部分对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了具体的表述和落实。

抓住了语文课程的实质和核心,也就抓住了语文学科的关键,语文教学就有了明确的指向。作为教学母语的学科,工具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它自然承担着识字写字、造句写话和口语交际的任务,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实践的责任……但是语文教师的职责不只是传授基础知识,不能只是围绕“知识”中心转,我们的根本职责是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他们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舍弃了人文,就舍弃了语文这个工具,语文教育就会走向失败;当然,语文的人文性必须通过语言文字载体来实现。和谐地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但同时我们仍然看到一些怀疑分子在开历史的倒车,当然,这样的事情哪个朝代没有?这也许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我不想对上述观点多作评说,只想指出前者过多地关注应试而忽视了人的本质,后者关注人的同时仍因受到应试的束缚而保留了语文的工具性,是一种折中主义,那么应试教育有一天要取消的话(我认为一定会取消这种落后的制度,就像当初科举制的废除一样),那语文的性质应是什么呢?

对错误的东西花一些精力,不如在正确的路上多走一步。

我想说出我的观点:语文的性质是“人文母语”(因为我认为的人文包含文学,所以“语言文学”说也就不作讨论)。语文本质上不是工具,当然也不是文学,而是包含文学和科学工具的人文,之后才是母语(要强调的是,这里是说“母语”而非“语言”,这也是体现人文的一个方面)。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文?

人文,一般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和思想现象。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进入近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机械论”、“唯科学主义”又一次扭曲了人的认识,许多有识之士看到了由于科技时代“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而造成对人的“异化”乃至“奴役”,又一次呼唤“人文精神”。尽管在不同时代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其内涵并不完全一致,但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其本质都是唤起对人的尊重,崇尚民主和创造,追求人的自我完善与个性解放。

我们说的人文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它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 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人文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性教育,它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体现的主要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人文教育是对培养人文精神,致力于人的道德精神价值领域的一切教育的高度抽象,因此,很显然,它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而我们一直不愿不舍不忍放弃的工具说,其本质是科学教育的范畴。在这里我想就“新人文主义”揭示“人文母语”的语文学科本质。

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包含“工具性”的科学教育的局限性:

它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教育自身并不能保证人类在实践中应用科学教育的成果,它也不一定能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人们曾一度对科学产生过崇拜,认为只要依靠科学技术,就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然而,在人的道德精神和价值领域中日益发展起来的野蛮和贪婪的特性,却使人类一再地把科学技术成果用于邪恶的目的,从而出现了所谓“科学的野蛮”。二是科学教育的片面发展不仅无助于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以及人内心的不平衡等世界性问题的解决,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这些矛盾和冲突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由于科学主义强调向世界索取,强调把他人自然化、物化、对象化,这就直接导致了向世界索取,向他人索取,通过和他人竞争来强化自我意识的思想观念的产生。因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对自然的一味征服、改造和利用,使得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日益加剧,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彼此之间不理解、不信任,冷漠无情,自私自利的情况日益普遍;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严重失衡,孤独、苦闷的情绪日益滋长,并由此产生了诸如吸毒、淫乱、赌博和暴力行为等各种社会问题。

从大的方面讲是这样,从小的方面讲也是这样。

让我来看一个所谓“工具与人文”结合的范例。

如《珍贵的教科书》的第四段写张指导员临牺牲时的情景,这是本课的重点段落。教学时,老师抓住省略号的几种不同用法,启发学生反复咀嚼、体味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在认识省略号作用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请看教例:

师: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地喊:“指导员,指导员……”这里为什么用上省略号?

生:这说明“我”喊指导员不止喊了两声,而是喊了许多声,所以用上省略号。

师:为什么喊那么多次呢?生:因为指导员伤势很重,没有马上醒过来。

师:好半天,他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这里又为什么用了省略号?

生:指导员一醒过来,首先想到的是书,但他伤势很重,说话没有力气,因此声音很轻,断断续续的。这里的省略号表示断断续续。

师:课文中又写到,当“我”要背指导员回村时,“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说明什么呢?

生:(感情激动)指导员“摇了摇头”,意思是不要背他;“两眼望着那捆书”,意思是一定要把这捆书背回去。

师:最后,指导员“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这里一连用了三个省略号,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经过思考)“第一第二个省略号都是指说话断断续续,因为指导员快要

牺牲了,说话没有力气了。第三个省略号说明指导员还有许多话要说,可是没有说完就牺牲了。”

师:想一想,指导员还有哪些话没有说完呢?

生:(纷纷回答)

有人评价说,这位老师将语文知识的教学和人文教育非常自然地熔于一炉,学生不只是懂得了省略号的几种用法,更重要的是通过省略号和一些词语,理解了课文内容,明确了中心思想。他们从革命前辈为了保护书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以及对下一代殷切的期望中受到了思想教育。

这是机械的二结合。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工具性”所表现出来的功利主义色彩。

如果要真的实现二者的结合,我们可以从伟大的科学史作家乔治·萨顿的文化整合观中得到启示。他认为文化整合机制的前提是两种文化的相通性或相容性,而关键点则在于科学的人道化,并要力图使人文文化围绕科学形成“新人文主义”的文化精神。他说:“科学和学术的每一门类都是既同自然有关,又同人文有关。如果你指出科学对人文的深刻涵义,科学研究就变成了人们所能创造的最好的人道主义工具,如果你排除了这种意义,单纯为了传授知识和提供专业训练而教授科学知识,那么学习科学就失去了一切教育价值了,无论从纯粹技术观点来看其价值有多大。如果不结合历史,科学知识就可能危及文化,如果把它同历史结合起来并用崇敬过去的精神加以节制,它就会培育出最高级的文化。”他认为这种高级的文化,就是他极力主张的“新人文主义”文化。他说:“新人文主义不会排斥科学,它将包括科学,也可以说它将围绕科学建立起来。科学是我们精神的中枢,也是我们文明的中枢。它是我们智慧的力量与健康的源泉,然而不是唯一源泉。无论它多么重要,它都是绝对不充分的,我们不能只靠真理生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新人文主义是围绕科学而建立的原因。科学是它的核心,但仅只是核心而已。新人文主义并不排斥科学,相反将最大限度地开发科学,它将减小把科学知识抛弃给科学自己的专业所带来的危险,它将赞美科学所包含的人性意义,并使它重新和人生联系起来。它将使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和圣徒结合成单一的教派,它将进一步证实人类的统一性,不仅在它的成就上,而且也在它的志向上。”

乔治·萨顿的“新人文主义”主张虽然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的色彩,但他所阐明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容性与互补性、使科学人文化,并力图使人文主义围绕科学建立起来的思想,却是文化整合机制的深刻内涵。实际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整合,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具有本质的一致性。两种文化的整合从根本上讲要以两种教育的整合为前提,即以教育的整合促进文化整合。

1957年,英国学者C·P·斯诺在剑桥大学发表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在西方知识界和高等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他所说的两种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是两种类型的专家(文学方面的知识分子和科学方面的知识分子)所各自形成的文化,实质上是两种类型的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所各自形成的文化。斯诺认为,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不理解的鸿沟,并认为产生文化分裂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对专业化教育(即科学教育)的过分推崇和我们要把自己的社会模式固定下来的倾向。他还指出了实现文化整合的方向:“所有这一切只有一条出路,自然这就是重新考虑我们的教育。”而教育改革的重点则是要改变教育因过分重视科技发展而产生的过于专门化的倾向,因为这种倾向使人类的知识体系支离破碎,它并不能使一个人能最快地在某一领域内达到深入的境界。可见,斯诺是希望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来促进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整合的。这对于我们分析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阐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思想是有指导意义的。

所谓整合,通俗地说,就是通过交融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浑然一体的关系。因此,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不是两者的简单调和,也不是教育的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的二元相加,而是它们在高层次上的结合。这种结合是全方位的,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而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这样看来,我们的争论多少没有弄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它们之间却并非并列的关系。人文性包含表现为“工具性”的科学教育。人文性是最终目的,而工具性" 是手段,是实现人文性的手段,它的前提是人文性,而不是考试,不能为了工具而工具。工具性的出发点必须以“人”为基础,以“人文”为旨归,如果脱离人文性,只能是纯粹的科学教育,它违背了人的发展规律,是不可取的。

“人文母语”的工具性是由“母语”二字来体现的。它不是简单的语言学,而是包含着人文性的语言,是人文化的语言。工具说和人文化的母语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打个比喻:

我们渴了想喝水,在野外,我们没有工具,可能会用手掬起一捧清流而饮。在家里,我们渴了,会拿起一只杯倒水喝。喝水是我们的目的,而杯子和手只是我们用来装水的工具,我们喝了水,身体得以生长发育。在此过程中,我们没有必要去研究如何用手拿杯子,更没有必要研究杯子的生产过程。作为母语的语言,大家也认为需要研究,我也这样认为,但我认为的研究和大家认为的研究有所不同。

对于语文来说,语文教育是人文精神的根基,学语言,本质上就是形成人的独立精神本体,就是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人的自我精神与人格,就是陶冶人的情感和情操,就是建立一个绝对不同于他人而且与他人与社会、与时代文化相融合的真正自我,一句话语言即人,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这样的人就是一个完整的、充满血肉的人,而不是一个感情苍白无力、思想贫乏的、精神异化的支零破碎的人。

新课标上提到“实践”一词,但很多人仍把它理解为课堂上的组词仿句的实践,这不能不说是对“实践”一词的曲解。岂不知我们还有更广阔的教室外的空间,还有广阔的生活空间?很明显,这还是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还是没有解放语文。从这层意义来说,课堂要解放,在广阔的人文背景教育下实现母语的“实践”,才不会真正割裂人与母语的关系,一旦这种母语的感性情结被理性的科学教育工具性割断,我们也就无法知道什么是母语了,至多能认识到还有语言的存在,要知道人文语言具有混沌性、隐喻性的特点,不如科学语言精确和清晰。只要割断这种联系,语文的任何改革都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文母语”。至于如何“实践”,下文有述。

“人文母语”与“工具人文说”一个最明显的区别是:前者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后者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工具人文说,主张的还是先在课堂小范围内,面对考试的模拟题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实践,走的是“分析——实践”的路子。而“人文母语”走的正好是相反的路子,它强调先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与阅历经验让下一代自行去体验,其范围不一定指课堂或仅有的几本教科书,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而在此基础上,才进行以校正规范为目的分析引导,走的是“实践——分析”的路子,但它在内容上与前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方式,比前者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论其内容、形式还是目的,其本身就体现“人性化”,关注“人”,符合“人文教育”的特点,从而实现真正地掌握运用母语这个目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文母语”的一个特点。

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学科最具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优势,如果我们忽视这一点,实际上就是对整个人文素养培养的漠视。这是教育的无知,是教育的盲点。

中学生人格和道德的发展规律表明,中学生处在人格和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更加关注社会、关注自我,知识日益丰富,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逐步形成。他们独立性强,不盲从教师,乐于从丰富的知识中、从与社会和人的接触中感悟人生。一方面,人文教育必须依据中学生人格和道德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加强人文教育对塑造学生的人格道德、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我们不去评判应试教育的功与过,但长期从事语文教育的老师们的确体会到:多年的教育似乎并没有把大多数学生培养成热情活泼、喜好语文、充满幻想和人情味的学生,反而压抑和束缚了孩子们的天然感觉、想象,荒芜了孩子们纯真的情感,僵死乃至戕害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精神生命。最终不但语文能力根本难成,精神和情感也贫乏了,个性也混灭了。不尊重个性又哪来创新?中国传统强调个人服从社会、尊重权威,而欧洲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提出了思想自由、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口号。至今中国的教育都还缺乏这种浓厚的人文精神氛围。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也是着眼于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规律的探讨,侧重于语文基础知识及其结构研究,追求功利性,淡化了大纲和教材的人文精神,淡化了语文科的人文特点,处理教材削弱了人文内容,所以学生缺乏丰厚的文化底蕴:感情苍白、思想僵化,对人类文明、祖国文化了解也不多,更谈不上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的满足。于是离社会发展的潮流——尊重个性,强调创新能力愈远。

没有开放的语文课堂创新就没有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语文人文教学的核心,几年来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开展使大家对这些观点都能理解和接受。但却少有人挖掘过创造性的发挥依靠何物?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人文精神为内涵的语文教育就谈不上学生整体的、全面的发展,也不会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说的语文性质应该是“人文母语”而非其他。

人文母语,你应该理直气壮地用几千年来的人文精神去指导我们的母语、去丰富母语,赋予母语以浓厚的人文色彩,大力弘扬民主、自由、平等、进取、和谐的人文精神,来达到教育人、激励人、培养人的目的,进而促进全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也许有人会说这会让人笑掉大牙。是的,从古至今掉下的大牙还少吗?再掉几颗又如何?如果在大牙掉下去的地方长出多一些的人文精神我看也没有什么不好。

现在只是刚提出要关注还没有关注就引起如此轩然大波,而瑞典的教育已经开始关注全人类了,但有几个教育家对我们教育发出悲鸣?即使有,又能登大雅之堂吗?

只有多一些人文精神才能产生人文素养。北京社会科学院上官子木老师在《人文素养比数理能力更基础》一文中说得十分深刻: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比数理能力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这种支撑表现在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内涵。

我们的孩子被课堂过早地扼杀了天性,先是被灌输给他们的知识,接着便是被他们写在试卷上的天赋。要想使我们每一个中国孩子有一个美好的前程,现在每一位中国父母惟一要做的,也许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应是和学校一起发起一轮科学的教育变革。

语文新课标就是这场变革的产物。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审议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她以自己几十年的从事语文教学的亲身经历,谈了审议语文课程标准的感受,发表了对语文改革的见解。她说,语文课程标准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对人的培养,重视情感的、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参与先进的文化建设,使素质教育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我们不难看出于老师“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的原因,她终于看到了语文教育开始对人的重视,开始了胆颤心惊的人性之旅,开始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但愿这场改革不要变成一场如短命“减负”的改良闹剧,更不要再让我们回到“惟工具论”的老路上去。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