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2001年高考作文评析中学生作文能力

从2001年高考作文评析中学生作文能力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9 15:21:26
从2001年高考作文评析中学生作文能力
时间:2013-12-19 15:21:26     小编:

"

参加2001年高考评卷后,我针对考生的作文情况,结合中学生作文能力评价,对今后中学作文教学有如下的思考。

一、关于审题能力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要求只有两个:其一是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其二是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大多数考生对话题作文掌握较好。话题作文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只限定作文范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这一特点区别于命题作文;二是既可涉及原寓言材料,也可抛开材料只写引发的相关的联想、想象、想法、感受等,这一特点区别于材料作文。根据话题作文的这两个特点,考生对切入口的选择,以及对立意、文体、写作人称等选择,没有优劣之别。只要所写内容在"诚信"的范围之内,就符合题意。由于考生对话题作文的这些特征理解较好,所以,考生的选择丰富多彩。有沿着寓言续写下去的;有对寓言中年轻人抛弃诚信后的结果进行推测而引发议论或编写故事的;有就诚信与其他6个背囊之间的关系谈看法的;还有完全不涉及寓言原材料,直接编写一个与诚信有关的故事,或直接去针砭当今社会商务活动中的种种不诚信现象,等等。文体多种多样,有论证型议论文,有就事说理的议论文;有议论性散文,也有记叙性散文;有寓言,有纪实,有故事;还有诗歌等。异彩纷呈,各显所能,富有个性。

今年的高考作文离题的很少。但在审题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核心词"诚信"理解不准确

有的考生将"诚信"引申为忠诚、服从、老实(不聪明)、信任、信奉……这些理解只达到基本符合题意的水平。

(二)陷入"有弃有取、有失有得"的误区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审题难度低,惟一的陷阱是艄公的第二句话。但有的考生竟连这一点难度都攻不破,偏偏就抛开"诚信"谈取舍,谈得失。这部分考生审题失误,有审题能力的原因,也可能有独辟蹊径的心理因素,想创新而弄巧成拙。

(三)套作

历来有部分考生有"背"而来,依赖套作对付高考作文。这部分考生通常是害怕作文,担心无话可说。他们审题,考虑的是怎样与背好的文章联系上;考虑开头怎样戴帽,中间怎样搭桥,结尾怎样穿靴。今年高考作文题提出"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这一要求,正是针对套作而设的。因此,凡套作的文章都不切合题意,达不到作文要求,得分不高。其实,有些戴帽穿靴的套作文章,从戴帽、穿靴、搭桥部分的文字和技巧来看,考生的作文能力不差。他们若能放弃套作的依赖心理,大胆应试,也能写出比套作更好的文章来。

二、关于突出中心

高考作文是急就篇,在紧张的状态中写出中心突出的文章,需要考生具有很娴熟的写作技巧。从评阅情况来看,中心突出的文章不多,多数文章处于中心明确的水平。影响文章中心突出的因素主要有:

(一)中心不集中

有的考生把话题当作中心,围绕着"诚信"东拉西扯。例如有一篇文章,一段写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一段写年轻人抛弃诚信失去一切,一段写布什不诚信,一段写诚信是求职成功之本,一段写狡诈商人不诚信。全文虽在诚信的范围内,但表现的主题不单一。一篇800字的短文,主题不单一,怎能中心突出?

中心突出的文章,全文内容一定写得很集中。如有的只从做人这一点论诚信很重要;有的仅从务商这一角度谈诚招天下客的道理;有的仅从惩治欺诈探讨信用机制;有的仅写一事谈诚信体验等。切记,话题只是范围,不能沿着话题范围扯一个圈,而应该从一点突破,进入话题范围里面去。这样写话题作文,才会中心突出。

(二)未写深透

口子小,开掘深,是文章致胜的法宝,否则难于取胜。例如一篇以诚信重要为中心的文章,全文九段。开头三段感叹抛弃诚信可悲,中间三段从个人、家庭、国家三方面论述诚信重要,第七段写抛弃诚信最终一无所有,第八段写诚信者既受人尊敬又发财,第九段呼吁珍惜诚信。由于段落多,每段只有百字左右,段段内容都写得肤浅无力。下面引其中一段评点。

"诚信"是何等的重要。失去"诚信"就等于失去了所有。我想那个抛弃"诚信"的年轻人,他的另外六个背囊恐怕也会随着"诚信"而去。他最终一无所有。如果那个年轻人最初抛弃的不是"诚信",而是"金钱"或"荣誉",我想不用多久,"金钱"和"荣誉"还会回到他的手里,因为"诚信"还在。

这里三个推断都太简单,没写出推断的理由和根据,缺乏说服力,难以置信。不深不透的论证,怎能将诚信重要这一中心突出呢?

(三)文不达意

一篇文章的诞生,要经过双重转化。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者头脑转化。第二是作者的认识、构思向文字表现转化。高考作文,考生审题、立意、选材是第一重转化,将想到的内容写成文章是第二重转化。有些考生,本来想得好好的,但写起来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偏移了,写出的文章跟原来想的意思不一样。第二重转化技能差,就会文不达意,影响文章的中心突出。例如有个考生由诚信联想到报纸上所登外来工患白血病需移植亲人骨髓再生的事。这个考生第一重转化是准确的,因为事件中外来工的胞姐原先承诺无偿献骨髓,但后来其姐夫要索赔10万元,弟不敢应允,胞姐竟不顾手术中的弟弟死活,不守信用,离院而去。胞姐重金钱而轻诚信是卑下的。可惜其第二重转化写出来的文章,却成了贬姐颂妹的主题:姐取金钱舍弟命,卑下;妹取弟命舍腹婴,崇高。该考生对偏移题意全然不察,还上书质疑评分不准确。复查后才知是文不达意惹的祸。

第二重转化下意识犯错的现象并不偶然,下面请看一段议论: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泰戈尔也曾说:"让信任坐到你的对面。"秦穆公坚持在之战后不换将,才会有后来的灭晋功绩。李斯特力保肖邦,才会成就一代大师。假若他们不是含有一颗诚信之心,

何来明

君、伯乐之号?诚信之下,有才华才可显露,名誉金钱才会到来。一个光有才华而不诚信的人,无法成就大业。季布就凭着一个"信"字保全了性命,而与他同朝为官者因无诚信之美名都倒在血泊之中了。

这段议论,作者本意是论诚信的作用,但写起来却与诚信若即若离。第一句引文是论诚信,第二句引文却论信任去了。秦穆公、李斯特两例说的不是诚信之心,而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接下来的两句议论分别说诚信的道理和诚信的作用。这段文字一半写诚信,一半写信任。这类第二重转化中的缺陷,很值得注意。今后很有必要加强中学生第二重转化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关于内容充实

内容充实不但体现了考生的写作能力,而且体现了其综合素质。因为文章的内容充实,主要来源于写作主体的知识积累和认识积累。从今年高考作文的情况看,考生的知识积累和认识积累有了明显进步,这是教学改革狠抓素质教育的结果。

但是,也有不少考生由于缺乏知识积累,作文时举不出有力的典型论据,编不出细节,或由于缺乏认识积累,说不出充分而深刻道理。请看下面的内容:

有位大学生刚大学毕业。他具有健康、美貌、机敏、才学、荣誉,只是缺少诚信。不久,他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

刚开始,工作风平浪静,他靠着自己的才华向前走着,但因为缺少诚信,大家开始疏远他,他只好独自一人努力工作。慢慢地,他的缺点表现出来,上司对他没有了信心,他总是得不到很好的机会。

后来,另一公司看重他的才华,重用了他。他因为很有才华,把工作推到高峰。但他仍缺少诚信,对公司没有诚信,对同伴缺少诚信,大家都不相信他,他跌到谷底。不久,他又离开了这公司,大家也把他忘掉了。

这三段叙述从情节上看是有波澜的,但这位考生对诚信的认识很简单,因此编造的故事内容也很粗浅。其实起伏的次数不一定要写得很详细,而大学生不诚信的细节倒要写细腻,导致他跌入谷底的过程也有必要铺展叙述。

强调积累,关注社会,拓宽视野,这是从源头上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谁不重视这一点,谁的写作能力就会与别人拉大距离。

关于内容方面还有一点特别值得一提。考生看的书多,积累的关于诚信的故事也多。但是,有些考生在引用他人文章内容时违反引用规则。有的将某杂志上表现诚信主题的故事全文照搬,几乎是默写,这是剽窃。有的仿照他人的故事模式,只是时间、地点、人物略作改动,这是低劣的仿作。鉴于此,今后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引文规则指导,避免不同程度的剽窃现象发生。

四、关于结构及其他

今年的高考作文,文章结构水平大多处于结构完整的二等水平。影响结构严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文体的结构特征不明显。不同体裁的文章,有着不同的结构形态。但考生在作文时文体概念模糊,导致结构不合文体要求。建议今后作文教学加强文体结构形态的知识传授。二是详略失调。不少考生边写边想,开始担心字数不够,拼命展开,以至后来篇幅和时间都不够了,便草草收笔,导致头重脚轻。有的入题太慢,复述原材料冗长累赘。建议对这类考生强化快速整体构思训练,强调全文在胸,按"意"运文。

最后简要说说发展等级。今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发展等级评分办法有两个变化:一是发展分分为四个等级;二是"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一般来说,写记叙文的,通常在"生动形象"或"有创新"这些点上得发展分;写议论文的,通常在"深刻透彻"或"有文采"上得发展分;写散文的,则在"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创新"、"有文采"这四个点上得发展分。据此,考生可根据所选择的文体,考虑自己应该在哪一个评分点上努力发展,争取得更高的发展分。发展等级评分的这两个变化,更有利考生明确追求的目标。建议引导学生认真对照12个评分点,有目的地发展自己的优势,张扬个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