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单元模块教学的教学设计

浅谈单元模块教学的教学设计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1 00:50:40
浅谈单元模块教学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01 00:50:40     小编:

" “语文单元模块教学研究”课题通过研究科学地把握语文单元模块教学的内涵、特征和功能,进行语文教学论的理论探索,更好地指导教改实践。

(1)我们引进了当代科学研究的成果,运用美国贝塔朗菲提出的系统论的观点,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整体优化理论体现在语文教学中,使本课题在理论层面上有所突破;

(2)我们引用了现代课程论的观点,现代课程论要求变静止的、分割的、单一的教学为动态的、整合的、开放的新的教学体系。基于以上理论基础,我们在本课题中构建了教学研究的理论框架。

学生非常欢迎语文单元模块课,他们觉得跟原有的语文课堂形式有很大的变化,他们可以在模块课程中充分表现学习的自主性和语文学习的能力,而且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每一个单元结束后,同学们都写单元小结,对这一课程表示极大的兴趣。

华美小学语文教研组通过近两年单元模块教学实验,在《老师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研究》课题引领下,开展的一项拟在探索一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学模式研究,我们在小学语文单元模块教学中,引导学生会自定向、自运作、自调节、自激励,不断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我们在单元模块教学中指导思想,在教学中以单元模块为突破口,以“教师主导”过渡到“学习主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我们根据新课标和新大纲的要求并结合新教材的特点,把“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为实验指导思想的本体论基础,吸收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并以系统科学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充分汲取了现代教学理论的优秀思想资源,进行“单元整体阅读教学”实验。“单元整体阅读教学” 是以一个单元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紧扣单元训练项目把课文相关知识联为一条教学线索,融听说读写训练为一体,使单元整体运转。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展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主动发展,注重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教给方法,培养能力,以训练为主线”为体系的教学思想,学生的个体主体性定能达到很好的尊重和展现,实现“得法课内,得利课外,受益终身”的学习目标。其实施步骤分四步:单元通读→典型示教→强化巩固→迁移运用。以讲读课文(每单元第

一、二两课)作“示范篇”示法,以阅读课文(每单元第三课)作“巩固篇”得法,以独立阅读课文(每单元第四课)或课外导读作“运用篇”用法。体现“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回归。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一、 单元模块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1、 转变观念,整体把握。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理念。

单元模块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皮亚杰曾经这样讲过:“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的优秀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教育改革也会在实践中失败。”从“语文单元模块教学研究与探索”课题形成开始,它就给语文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语文教师不能只精通教材,要特别重视自身素养全面发展;

(2)不能只关心语文学科的局部,要有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胸襟;

(3)不能仅靠经验的堆积,要具有智慧才能和机智敏捷的反应能力;

(4)不能仅是教学的主导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和合作伙伴;

(5)不能只是固有知识传授者,还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批判反思能力;

(6)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要从自身做起,构建创新思维模式,为学生学习、研究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7)不能只沿用原有的一些教学手段,要充分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

(8)不能只满足于学科成绩,要乐于把学生引进现实生活的大舞台,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哪怕不能立竿见影显现所谓理想的分数;

(9)不能仅定位在做好一名教师,而要自觉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有志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努力成为学者型老师;

(10)不能局限于个体的教育研究实践,提倡教育科研的团队精神,“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启迪借鉴”,逐步提升个体教育科研水平,形成自我风格,又整体提高课题组的研究水平。

所有这一切都基于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师必须做到专业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双翼并举。理论和实践之间活跃往返,往往能产生出色的实践,并能使自己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成为教育实验的先锋。

“单元整体阅读教学” 是以一个单元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紧扣单元训练项目把课文相关知识联为一条教学线索,融听说读写训练为一体,使单元整体运转。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展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主动发展,注重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个体主体性定能达到很好的尊重和展现。

2、 由主导到主学,坚持自主发展。

正确处理好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两者的关系

在单元模块教学中,课题组成员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仍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老师精心策划的,脚本写好,舞台搭好,只等学生上台尽情表演。应该讲,这比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常常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在经过了几轮单元模块教学以后,就有学生提出可由他们自主安排单元模块的学习,包括单元的选定,单元内容的取舍,单元活动的组织,单元评价的实施,老师一起参与学生的讨论,必要时可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老师的位置从主体退到主导,既而又退到指导作用。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充分的提高。

同时,教师和学生在单元模块教学课程中主导和主体之间常常相互作用,交互推进。教师和学生建立起一种新的学习文化,他们在一个单元模块中共同探究文化知识、思想感情、价值观念,共同享受探寻过程中跌宕起伏的情感历程。单元的内容不是绝对客观的稳定不变的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是作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单元目标也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而是师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参考,随着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思维、情感、行为的变化而随时进行调整和重构。当一个单元模块结束,教师和学生会有获得全新感受的体验,获得在教与学的互动中达到引人入胜的崭新境界后的满足与喜悦。

3、 坚持开放的、活动的、具有探究性原则。

单元模块教学现有“五性”的鲜明特征,“五性”即整体性、活动性、开放性、主体性和综合性。整体策划单元教学、着力组织各类教学活动、全力开放学习场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努力寻求学科自身和学科间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这些使学生从封闭的教学空间走向了社会大课堂,从单一的课本信息来源变为多渠道、全方位的感知、接受,所以学生充满好奇充满渴望,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和非凡的创造力,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在“名城文化,魅力永恒”的名城介绍单元中,学生自由组团,收集资料,拍摄照片,采集民谣,绘画配乐,编制导游图,从课堂走向社会,又从社会回到课堂,学生收获不浅;在“读画品文”散文单元中,学生把优美的语言文字用画笔转换成生动形象的画面,然后再通过画面来引证语言文字的精美;在“女性形象纵横谈”小说单元中,学生浏览文学长廊中的女性形象,评析古今中外经典女性形象,书写当代女性形象;在“咀嚼老古话”的古文单元中,以老古话戏说、老古话新说等别出心裁的形式,让初读文言文的小同学读得有滋有味。

单元模块教学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全方位培养,比如观察能力" 、表达能力、编辑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摄影绘画能力、学习评价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等。单元模块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运用各种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各方面能力进一步得到培养和提高的过程。这一做法摆脱了以往语文教学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生活,千篇一律机械操作和训练的怪圈,从语文教改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科学高效之路。

4、妥善解决单元模块的相对独立性和教材内容系统性的问题

一直到中期报告,课题组还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好语文单元模块教学中模块与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问题,它们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如何在三年初中和三年高中有序、有层次地完成,从去年开始,课题组在通盘研究了整个初中教材的体系,排列了初中三年的知识,情感、能力三条线,有效地保证了模块教学的相对独立性和知识能力目标的完

整性和系列性。这一工作,为进一步进行系统性研究提出了基础。

二、 单元模块教学单元教学设计基本结构及课型

在整个实验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我们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概括出了“以学生自土学习”为核心的单元模块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详细材料见附录)。这一基本结构由背景导入、实践创新、评价反馈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组成。在这一基本模式结构中,学生的活动构成了教学过程的明线,通过自主学习、实践探究、评价反馈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教师的设计活动则变成了教学活动的暗线,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背后确定单元主题,通过参与学生活动而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引导,通过激励手段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很好地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精神,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单元整体阅读教学” 是以一个单元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紧扣单元训练项目把课文相关知识联为一条教学线索,融听说读写训练为一体,使单元整体运转。其实施步骤分四步:单元通读,整体感知→典型示教,合作探究→强化巩固,把握规律→迁移运用,自主练习。以讲读课文(每单元第

一、二两课)作“示范篇”示法,以阅读课文(每单元第

三、四课)作“巩固篇”得法,以“积累·运用”或课外导读作“运用篇”用法。体现“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回归。

1、 单元导入、

单元通读,组织学生通读全单元的课文(从单元“导读”读到“积累·运用”),引导学生从单元整体入手,引导学生从单元整体入手,初步了解“学什么”即: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其中《鸟的天堂》《第一场雪》是讲读课文,《索溪峪的“野”》《鹿和狼的故事》是阅读课文,四篇课文中有的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有的讲述了发人深省的故事;一篇《读写例话》;一个《积累<I>&#</I>8226;运用》。“怎么学”即: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序列为:单元通读,感知内容→小组合作、填写学习卡→汇报交流→质疑问难。

2、 主导主学、

典型示教,合作探究——“学法课”

典型示教。在典型课文(一般是本单元的第

一、二两课)教学中紧扣单元训练项目兼顾本课的教学目标教给学生读写方法,通过教学得到落实。其步骤:小组合作,课前预习→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3、 自学辅导、

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精读课文(这里是指“讲读课文”),也可以“整体输入,整体输出”。因为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凡入选的课文都反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语言美、思想美、情感美。读一篇文章的目的,从理解讲,就是要全篇的思想内涵,理解字、词、句的目的也是为了能读懂全篇。从运用讲,学了语言就是要学会表达,学会说话、作文,学会遣词造句,也是为了能作文成章。因此,从整体上把握,才能体现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在精读课文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其大致教学流程为:

在典型课文(本单元的《鸟的天堂》《第一场雪》)的教学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语文课堂的特征,优化阅读教学课堂结构,紧扣单元训练项目,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在《鸟的天堂》一课的学习,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让学生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在学习《第一场雪》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构建,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4、 实践创新、

5、 评价反馈

迁移运用,自主练习——“总结课”

迁移运用。这一阶段是在前三种课型教学的基础上回归单元整体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方式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在“积累·运用”中自主练习。

单元 年级 主题 整体目标 整体活动设计文言文 初一 咀嚼老古话 培养初读文言文的兴趣

1、读读老古话

2、画画老古话

3、戏说老古话

4、老古话新说新闻 初二 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掌握新闻的基本要素,并能够实际应用

1、接触多媒体的新闻样式了解新闻的共性和特性(报刊、广播、电视、网上)

2、每一位学生根据提供的一段校园新闻撰写一份三分钟的电视新闻稿,并与电教室合作编制一条电视新闻

3、组成采访小组,采访正举行的少代会

4、召开新闻发布会

5、每一位学生出一份有主题的新闻小报,并谈编辑思想

6、评报(新闻内容、新闻评述、排版)议论文 初二 小议身边事 初步掌握议论文知识,关注身边事,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1、关注身边事,每天一小议

2、学习议论文,掌握议论技巧

3、做议论文剪贴,有独到点评

4、根据生活实际,拟辩论题

5、开辩论会电影文学 高一 靠近电影文学,过一把编导瘾 掌握电影文学的特点,能够欣赏、评价电影并尝试电影文学的改编

1、请影视学院的专业老师上课2" 、比较《林则徐》电影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

3、欣赏电影《林则徐》并写影评

4、欣赏电影《简爱》并写影评

5、改编小说片段《项链》或《最后的长春藤叶》宋词 高二 诗范奇葩话宋词 学词诵词评词写词

1、听讲座,广泛了解词人流派风格

2、看录像、听吟诵,全方位感受音律、语言、图画、舞蹈的艺术魅力

3、写评析,用编小报的形式在班中展示

4、开朗诵会,抒发对民族文化深挚的爱

5、学填词,编辑年级学生词集

三、 单元模块教学设计的实施

1、 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教师应密切关注社会上流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动向,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仔细观察、分析学生的思想动向,进而有针对性地去广泛搜集、深入挖掘、妥善处理教育素材,使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密切联系现实。只有学习那些与学生的实际密切关联、具有典型性与鲜明性的教育素材,才能引起学生的信任、重视与共鸣,从而达到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中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抽象性、深刻性、独立性、创造性、批判性日渐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越来越丰富,态度与价值观也日趋深刻、成熟和稳定。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努力给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努力发挥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使他们进行坦诚、和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交流。

2、 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和教法的调整。

(一)较高的成就动机

“主动发展”的学生有较强的成就动机,这种成就动机源于“成就需要”,他们具有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内心需求;渴望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掌握本领。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任务,把失败看作成功之母,把成功看作进步的起点,学习中高度投入,乐于接受挑战,不断进取,努力实现自我提高的需要。

(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主动发展”的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喜欢学习,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勤于请教;喜欢读课外读物,积极参加课外兴趣小组,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切切实实地掌握和运用。

(三)稳定的学习情绪

“主动发展”的学生学习情绪稳定,不受或很少受外界刺激如奖励、惩罚、成功、失败的影响,始终能保持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善于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治理。不因取得一点成绩、得到某种荣誉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不因受到挫折、遇到某种不愉快的事而心灰意懒,垂头丧气;能孜孜以求地朝着目标不倦地进取。

(四)顽强的学习意志

“主动发展”的学生意志坚强。为了实现自己的成就动机,能自觉地、独立地按照计划认真学习,基本不需要老师,家长的督促和管理;有毅力,学习中不怕困难,能认真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常常表现出百折不挠的良好品质;自制力强,乐于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并迫使自己全力完成,同时又能抵御不良环境的诱惑,心定神聚,精力集中。

(五)较强的学习能力

“主动发展”的学生自学能力强,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科学、有效。他们爱好提问,善于思考,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独立地思考问题,并在思考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探究知识的规律,并形成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思维品质良好。有较强的批判思维能力,能对认知对象有严密、正确的分析、评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它是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元认知能力较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

(六)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归因品质

“主动发展”的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能正确地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学习困难,能及时地总结经验,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并能制定新的努力目标。这些人有良好的归因品质,当学习成绩不佳时,能冷静分析,把它归之于努力程度不够,并对今后的学习持乐观态度,并坚持努力,取得学习主动权。他们最推崇自我努力感,强调努力会带来兴奋、自豪,而不努力会产生内疚感。不论学习成败,都会促使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显示出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六个因素分为情意领域和认知领域两大结构。前四种为情意领域,后两种为认知领域。可以用以下函数式表示:A =F(B,C)

其中A 为“主动发展”的水平,B表示成就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等情意水平,C表示学习能力、自我意识和归因品质、元认知能力等认知水平。也就是说,主动发展的水平主要取决于这六种心理水平,提高这六种心理品质,就能不断提高“主动发展”的水平,要提高这些水平,必须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致力于提高这六种心理品质,发挥它们的整合作用,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

为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意志。良好的自我意识等心理品质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探究与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评价能力等“可持续发展”的心理能力,我们认为应当实施以下四种主要的教学策略:

(一)激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策略

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称。如果说,智力因素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工作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动力系统。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把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放在首位,重点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顽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激发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1、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价值。布鲁纳说:“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他感到这个学科值得学习。”要逐步树立并不断提高为国为民,以实现国家和全人类的宏伟目标作为个人努力学习的目标为抱负的志向水平。

2、正确运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奖励具有促进的力量,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得学习预期的满足。

3、采取适当的竞争方法,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竞赛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的方法,即争取今年的成绩要比去年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的进步;也可以暗中选某一同学为目标,在学习上同他比赛;还可以采取集体竞争的方法,组成班与班、组与组的竞争,在竞争中激发互帮互学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4、建立互尊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见裴姊娜:《发展性教学论》)。因此,教师要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更不能歧视差生,班级要形成关心理解的亲密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班集体彼此尊重、共享快乐,从而真正满足主体的最大需要,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强烈愿望。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