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新形势下技工院校文化基础课改革

浅谈新形势下技工院校文化基础课改革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6-12-16 10:34:42
浅谈新形势下技工院校文化基础课改革
时间:2016-12-16 10:34:42     小编:边丽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成为进一步深化技工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只能靠高质量的技工教育来实现。近年来,技工院校不断深化专业课教学改革,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使得这个目标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文化基础课,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推进教学改革,是需要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

二、技工院校文化基础课的功能定位

长期以来,受传统技工教育理念的影响,人们对技工院校文化基础课程的功能定位认识,主要停留在为专业课程服务这一层面上,强调够用的基本原则,围绕专业课程设置文化基础课程,文化基础课的设置依据就是专业课的需求,文化课的实用特点体现得较为明显。随着人们对职业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逐步认识到文化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这一功能定位的局限性。这一认识弱化了文化基础课的地位和作用,使文化基础课成为专业课的附属物而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工院校文化基础课的发展,影响了其应有作用与功能的发挥。国务院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决定》强调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文化基础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其功能定位、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

三、目前技工院校文化基础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由于对文化基础课的功能定位认识的不到位,缺乏对文化基础课进行教学改革的动力,专业课和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出现一头沉,或者是基础课教学改革严重滞后的问题,造成专业课教学与基础课教学的不平衡发展。

第二,课程设置缺乏特色。目前,多数技工院校的文化基础课设置方案都较传统,教学计划基本沿用普教形式,由德育、语文、数学、外语、体育、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构成。课程设置虽然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有些微调,但根本性的变革不多,没有充分体现技工院校的特色。

第三,讲授方式较为传统,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传统的授课方式,无法满足信息时代学生的求知需要。

第四,教学内容不能完全适应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技工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课底子较薄,基础较差,学习文化基础课的主动意识欠缺。而教学内容的安排基本上是高中课程的压缩版,造成学生厌学,教师难教。

四、技工院校文化基础课改革创新的思路

第一,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理念,构建具有技工院校教育特色的文化基础课程体系;首先,在原有课程设置基础上,加大素质教育内容,增设时事政治、通用素质训练、心理健康教育、自我管理、团队合作、礼貌礼仪、创新创业等素质教育类课程;其次,分析总结提炼学生职业素质的构成要素,对应要素需求,提炼知识要点,围绕要点,对所有课程进行整合,打破学科限制,逐步探索项目式、模块化、课题研究教学及团队式授课模式,形成具有技工院校教育特色的科学化、系统化的文化基础课课程体系。

第二,坚持全过程的教育理念,把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彻全过程,调整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计划和安排;首先,要打破只在一年级新生班开设文化基础课的旧有模式,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制定每个学年度的教学计划,把文化基础课教学覆盖学生在校学习的始终,强化教育教学效果;其次,要处理好正课与课外活动的关系,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情感特征设计课题,与学生的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实现一、二课堂的融会贯通,以弥补正课课时的不足。

第三,坚持创新发展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首先,要广泛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主动贴近学生兴趣点,增强教学效果;其次,要把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式、情景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到各科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文化基础课的吸引力;再次,创新文化基础课的评价方法,由单一的书面闭卷笔试,逐步向多元方式过渡,可尝试通过专题讨论、案例分析、主题活动等开放性的平台,让学生在自由、自主的状态下,在师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坚持实践性的教育理念,把文化基础课的课堂延伸到企业第一线。中国制造的未来走向、打造技能强国的战略,对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这种变化;首先,要提升文化基础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文化基础课教师要从封闭式的教学环境走出来,走向社会、企业,利用到企业轮训的机会,充分了解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技术的创新、科技的进步、企业的发展等对技术工人的素质要求,并把所学所得转换成教学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反哺学生;其次,文化基础课教学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企业实训中,结合学生实习岗位、专业需求,通过设计公共职业素养课题,引导学生完成课题任务,从责任、团队、忠诚、创新、纪律意识的培养角度,在企业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引领和教育。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