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简论高职生“隐性逃课”背景下的教师因素分析及对策

简论高职生“隐性逃课”背景下的教师因素分析及对策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8:47:36
简论高职生“隐性逃课”背景下的教师因素分析及对策
时间:2013-12-18 18:47:36     小编:

"

[论文摘要]高职生“隐性逃课”现象较为严重和普遍,且不易于发现和引起重视,危害极大。高职生“隐性逃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文章主要从教师层面探讨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引起任课教师的重视,从而改进教学,为避免高职生“隐性逃课”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与参考。

[论文关键词]隐性逃课 教师因素 对策

高校逃课现象已经成为众人皆知、司空见惯却又屡禁不止的现象,在高职院校,逃课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逃课,另一类现象——“隐性逃课”比“显性逃课”更加严重和普遍,且不易于发现和引起重视,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成效、高职生素质的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优良学风的形成。引起高职生“隐性逃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学校、学生自身都有责任。本文仅从教师层面分析其原因,以引起任课教师的重视,从而改进教学,为避免高职生“隐性逃课”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与参考。

一、高职生“隐性逃课”的含义、表现及其特点

1.高职生“隐性逃课”的含义。“隐性逃课”是相对于“显性逃课”而言的。“显性逃课”指学生在正常教学时间内因非正当理由而旷课的行为,即不到课堂上课,人在教室之外的公然逃课。而“隐性逃课”是指学生身在课堂心却在外边,学生按时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课,但实质则“形在而神不在”。

2.高职生“隐性逃课”的表现。高职生“隐性逃课”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学习其他科目、赶作业、练字、看英语、看自考或相关专业的资格考试书籍的;有看小说、杂志、报纸等课外读物的;有玩手机(打游戏、网聊、发短信)、听MP3的;有聊天、吹牛皮、侃大山、传纸条的;有摆弄物品的、吃零食的;有织毛衣、绣十字绣的;有发呆、想事情的;还有睡觉的等。不可否认的是,也有部分学生上课伊始对听课饶有兴趣,但一段时间后,思想便开起了小差。当然大学之大,学生之多,创意无限,“逃”法也就无限了。

3.高职生“隐性逃课”的特点。一是涉及面广。在高职院校,“隐性逃课”比“显性逃课”更加普遍,涉及范围更广。几乎在任何时间任何教室,所有在校高职生身上都发生过。二是波动性大。高职生的“隐性逃课”是有选择性的,并不是全部的高职生都出现“隐性逃课”的现象,并不是每节课或整节课都在逃,在课程、时段往往出现不同的变化特征。从课程角度看,基础课高于专业课,专业课高于公共课,选修课高于必修课,理论课高于实训课,人类社会形态文化类课程高于理工类课程,专业必修课逃的人最少,公共选修课逃的人最多;从学生群体看,大二学生“隐性逃课率”明显高于大一与大三学生,文史类专业高于理工科专业,男生高于女生;从教师群体看,女教师课堂上学生“隐性逃课率”高于男教师,年老教师高于年轻教师,外聘教师、兼职教师高于专任教师。三是危害性强。“隐性逃课”较“显性逃课”相比,危害性更强。“显性逃课”显然与校纪校规背道而驰,而“隐性逃课”则不明显,比起对待“显性逃课”的点名、刷卡等措施,教师对“隐性逃课”大多持默许态度。在课堂上,任课教师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指责学生,而逃课者有时往往也不能察觉到自己是在逃课,所以“隐性逃课”者大多是在毫无意义的时光中消磨着青春、消磨着生命。一旦养成这种“隐性逃课”的习惯,对学生建立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有百害而无一利,另外也有可能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性格特点等,而且容易感染和影响他人,长此以往则恶性循环,造成学习风气不正,败坏学风和校风。“隐性逃课”现象对社会、学校、教师、学生自身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要对这种现象予以重视,并通过合理的对策加以矫正和改善。

二、教师原因分析

课堂教学是开展教学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优良、浓厚的学风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高职生的“隐性逃课”原因还要从上课说起。从教师方面来说,人各有所好,不可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对某个教师的讲授产生兴趣,但是,学生既然来到了课堂,为什么不能认真听课、汲取知识,反而会“隐逃”?这里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如学习动机的缺乏、意志力的不坚定等。然而,作为课堂“导演”与“主持”的教师,如果“收视率”低,就应该从教师的职责、素质等方面反思自身,改善这种状况。

1.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部分高职教师责任心不强,缺乏对课堂秩序的必要管理。对大多数“隐性逃课”情形,部分教师常持默许态度,对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的表现视而不问,只要不影响授课,就可彼此相安无事,所以一般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存在敷衍心理,根本不考虑学生听与不听,爱听与不爱听。还有些教师认为管理严格怕影响到师生关系,或学生期末给教师评教分数太差,或有些学生在课下会寻机报复老师等,对高职生的“隐性逃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教师教学内容不适当。教学内容不适当,主要表现在内容的陈旧、落后、无用,不适应高职生发展的需要。许多高职院校往往是由原来的中专、技工学校或小师范合并、演化而来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教师又不注意与时俱进,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使得教学中往往显得迷茫不知所措或“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学中缺乏学术底蕴和思想火花。教学内容不适当还表现在课堂内容的难易、分量方面。理工科的高职生在课堂上感到吃力,跟不上教师的思路,或是根本就听不懂而选择“隐性逃课”。人文、社科的一些内容则因老生常谈或纸上谈兵或教非所需而让学生提不起听课的兴趣。有的教师上课理论性太强,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有的“只图热闹、不图门道”;有的打着“实用”的旗号,变相调整正规的教学内容,弱化学科的系统性;有的甚至滥竽充数,以低级媚俗的所谓“热点”充斥课堂代替规范的课堂教学。这也是削减学生学习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

3.教师教学方法不灵活。有些教师教学方式呆板枯燥,单调乏味,往往只顾教材,不顾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别是学习兴趣的激发。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各种实践操作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但由于有些院校设备条件所限,大部分的课堂教学仍是“讲授+粉笔”的现状,课堂教学过于沉闷,课堂行为过于单一,使得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缺乏灵气,缺乏生动活泼的场面,成了没有创造性的堡垒。课堂上只有教师一人在讲授,而缺少师生之间情意和心灵的交流。学生听着索然无味,犹如绵绵之音,让人昏昏欲睡,上课走神成必然。

4.教师考评方式不完善。现在高职院校一些科目的考试仍是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时学生记的笔记为考试内容,甚至部分教师在考试前还划定复习范围,给学生印发复习提纲,使得很多学生认为听不听课一个样,只需考前突击即可。文科学生这种情况更是普遍存在。有的选修科目或公共科目属于考查课,开课之初就会有学生询问或教师直接告知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就毫无压力感可言,学生认为学不学无所谓,到最后照样及格。

5.教师自身人格无魅力。“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除了渊博的学识外,自身的人格魅力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的高职生,审美观、价值观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教师自身的形象从外到内都不能吸引学生,那么学生在他(她)的课堂上是毫无兴趣可言的。有的教师不修边幅,有的教师谈吐俗不可耐,有的教师过于严肃呆板、缺乏亲和力,有的教师在生活中不检点等,致使教师威信丧失,学生往往避而远之。

三、教师应采取的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高职教师的教学观念应该与时俱进,更新旧的教育教学观,适应社会的要求及高职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一时代的教育也应是全新的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内容,学习的目的、时间、地点、方式等都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所有这些都要求教育者必须有发展的眼光,摒弃旧的思想观念,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市场的需要出发,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高职教育的改革,应树立新的教育的理念,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管理方式、评价机制等。

2.提高综合素质。影响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在教师,教师会教,学生才能会学;教师乐于教,学生才能乐于学;教师善于教,学生才能够学得好。高职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等,要求教师要具有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做到因材施教。高职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素养及职业修养,包括教师的专业背景、人格特质、价值观念、社会态度、精神状态、行为表现,以及外在素质的全面发展等,以名师风范、人格魅力和渊博知识作为“招牌”,从而全方位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使学生悦纳课堂。

3.改进教学方法。高职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专业特点、学科特点、内容特点、课堂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改变单一的“传授知识”的模式为“启发式”,真正实施主体式教学。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的介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角”。要实施个性化教育,尽量创造多种多样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以满足高职生的多种需要,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要大力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实践机会,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4.优化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合作的过程,是思想交流、碰撞的过程。紧张、沉闷的课堂氛围会造成学生思维僵化、心理恐惧、情绪低落等,影响着学生系统知识的获得以及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高职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严肃活泼、积极向上、心理相容的课堂氛围,课前应积极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以大方的仪表、饱满的热情、乐观的心态、激扬的语言、得体的教态、满腔的期待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如沐春风、如鱼得水,使课堂变成理想的乐园,变成师生共同向往的精神家园,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其乐融融。

5.完善管理制度。高职教师在课堂上要严格管理,对学生上课的情况进行监督、提醒,必要时还要做详细的记录,发现“隐性逃课者”应将其记录在案,将考勤的结果量化,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总成绩,记录在案次数过多者应该给予重修的处罚。完善考评制度,不管是考试还是考查,口试还是笔试,都应坚持考试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在考试的内容上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的能力等,同时,教师也应在规范化操作的前提条件下,对那些以死记硬背的形式来答题的学生,在最终的总成绩上做相应的扣分。另外,要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课堂回答问题的表现、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等因素来综合评定他们的成绩。

高职生的“隐性逃课”现象是严重的,需引起全方位的关注。作为任课教师,要高标准地要求自己,从自身寻找原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改善课堂教学的现状,降低“隐性逃课”率,为高职生的健康成长创设有利的条件。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