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试析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8:48:17
试析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13-12-18 18:48:17     小编:

"

论文摘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其实训环境和实训任务的真实性,与社会和市场联系的紧密性,以及明显的经济效益性得到了高职教育领域的普遍关注。它是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重要场所,代表了未来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方向。但我国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急需相关理论指导。因此,研究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生产性实训 实训基地 建设模式

一、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进行专业认知、工作过程体验、岗位技能训练、专业知识应用与创新、工作经验获得的必要场所。综观当前国内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以模拟性和仿真性基地为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还处于起始阶段,能够真正在校内做到生产性实习的为数不多,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甚至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意义、建设模式等基本问题认识不清,更谈不上开展建设的问题。

对于什么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综合他们的观点,可作如下定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职业院校利用各种资源在校内建设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通过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等生产经营过程,使基地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际意义如下:第一,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实施“工学结合”的必要领地。高职院校只有通过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才能为学生建立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训练情境,从而使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贴近生产经营实际,实现学习与工作的结合、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二,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教师既是生产性实训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又是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技术骨干,所以必须参与真实的生产过程、企业管理,接受市场的考验,通过真刀实枪的锻炼,造就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第三,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的纽带。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营往往需要校企双方密切合作,共建共享,基地必然会成为加强校企合作的纽带。第四,校内生产性实训能产生经济效益,促进基地可持续发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创造的经济收入可用于购置设施设备、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技术研发等,这样变消耗性实验实习为创造效益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当前,各院校普遍认识到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受理念、机制、资金和师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遭遇重重困难,大部分院校还处于建设起步阶段。因此,探索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模式迫在眉睫。

二、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由学校自身投资建设,也可以由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联合共建。从政府导向和未来发展趋势看,联合共建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主要发展方向,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根据投资主体和运行管理的不同,可以把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分为以下几种:

(一)企业主导模式 2.引进企业主导型。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已引进的或即将引进的企业作为生产性实训基地,如校内超市、食堂、宾馆、邮局、保险公司等。学生可以采取工学交替的方式到这些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习期间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与人保财险下沙分公司合作建设的下沙大学城营销服务部,以及与中国人寿分公司合建的寿险营销部,完全按照保险公司的营业场所进行布局,除少数管理人员外,其余人员均为在校学生,学生作为企业的准员工实地参与业务操作环节。基地通过开展保险产品的销售和相关的售后服务,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校企双方投入较少,合作形式灵活多样,缺点是教学实训系统性不强。 "

(二)学校主导模式

学校主导型实训基地是由学校来投资和运营的,学校可以根据实训需要来建设,实现完全的自主管理。

1.来料加工型。主要是指学校利用实训设备,主动承接社会上的各种产品加工业务,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生产和实训任务。如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基地的数控机床对外承接机械产品的加工任务,既减少了实训耗材,又获得了真实的实训任务,可谓一举两得。采取该模式,基地经营风险较低,管理相对简单,实训耗材投入较少,实训任务多样;不足是基地往往缺乏稳定的加工业务,导致生产性实训时断时续。

2.生产经营型。主要是指利用学校资金、场地、师资等资源,建设具有独立所有权的生产经营型实训基地,如校办超市、宾馆、工厂等。2012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主投资建成了连锁超市校内体验店,该超市由相关院系的领导、教师负责管理和运营,由学生具体承担采购、理货、导购、营销等岗位工作,实行企业化管理。

职业院校也可以以原有的校办企业为基础,通过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将其建成产学研一体、承担学生专业实习与实践的生产性实训基地。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经营和实训的双重需要出发,对原有的校办工厂“咸阳机床厂”进行了改造扩建,添置了一批先进设备,增加了实训场所,强化了校办工厂的生产性实训功能,最终形成了规模大、工种全,融 “实验、实训、生产”为一体的机电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具体包括7个生产实习车间和4个技术实习中心。改建后的校办工厂实训岗位达460个,实习实训能力每天达1000人。这种建设模式投资大,风险高,建设的关键是项目选型,要选择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好且能满足学生技术训练需要的项目进行建设。

3.技术服务型。高职院校通过成立服务所或服务机构,利用学院的设备、师资、图文资料、技术等优势为行业企业及社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如电子应用技术专业可以成立义务家电维修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群众免费修理家电;利用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师资、设备成立计算机安装与服务公司,承接计算机组装及维修等业务;软件技术专业师生可以承接软件开发、网页设计等业务。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师生利用学院的淘宝训练基地承接纵、横向科研课题,积极为当地政府、企业、社会提供网站建设与运营、网络营销等服务,既使师生得到了锻炼,又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政府主导模式

目前,不少学校建设的实训室功能较单一,使用范围窄,设备利用率低,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为避免各院校简单重复建设,在政府的主导下,可以选择高职院校分布密集的区域,建设区域共享型生产实训基地。一些实训条件好、办学规模大的学校可以申请在校内创建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担负起周边院校学生的实训、教师培养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等任务。如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建有国家级流通现代化工程实训基地与国家级食品营养与安全实训基地。基地不但满足了本校师生产、学、研的需要,也对其他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个人开放,完成了相应的实训、技术开发、培训等工作,实现了教育与科技的社会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装备、设施的利用率。

(四)多方合作模式

1.校企合资合作型。主要指校企双方通过合资、合作的形式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并共同管理和运营。学校和企业可以以场地、厂房、设备、技术、原料等作为投资,通过协商明确各自的责、权、利,使实训基地兼顾企业生产与学校教学的要求。这是当前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最主要的一种模式,其优点是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并能实施规范的企业化管理,且技术、设备、产品紧跟市场变化,因而实习实训内容也能及时更新;缺点是校企双方合作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常常会造成不稳定或合作中断。

2.政府资助型。主要指利用国家财政资金资助建设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国家级或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可利用政府提供的专项资金;二是部分重点专业可申请中央财政或省级财政提供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这些生产性实训基地往往由政府提供一部分资金,学校自筹一部分资金建设,建设方案须经学校、政府主管部门的层层论证,建设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

(五)学生创业模式

通过在学校设立“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设施条件,免费或收取一定的成本费供学生使用,使创业愿望强的学生降低创业门槛,参与市场竞争,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例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学生创业一条街”,在学校生活区建设了30多家店铺,由该校学生以低廉的价格承包开店,这不仅使创业的学生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而且形成了勇于创业的校园风尚。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淘宝训练基地集聚了一批乐于创业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建网站、开网店、推广产品,既提高了职业能力,又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该专业部分学生毕业时已拥有多家网店,成为“小老板”,其余学生毕业前全部被企业“订购”。

高职院校只有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出发,结合学校具体条件,统筹内外部资源,广泛借鉴,积极创新,选择恰当的模式建设和运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