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简析高职院外语系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路径选择

简析高职院外语系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路径选择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8:49:10
简析高职院外语系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路径选择
时间:2013-12-18 18:49:10     小编:

"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外语系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通过开设外语专业和招收外语专业学生来培养外语类专业人才;二是在非外语类专业通过开设专业外语课来提高各专业学生的外语能力。事实上,一所高职院校外语系更重要的是要服从服务于所在学校各个专业特别是品牌特色专业的国际化发展。即高职院外语系人才培养的真正目标是高职院各专业的外语化,这是外语系在高职院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的最佳定位,也是高职院外语系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外语系所在的高职院要认同“专业靠外语才能出色、外语为专业才有发展”的国际化办学思路,同时,外语系自身内部要通过转变观念、调整机构、培养师资等途径进行相应改革。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 外语系 人才培养目标

一、问题的提出

近十年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转型,国家对高等教育实施了超常规的发展策略,从宏观层面上将大学生直接推进了市场;但在微观层面,就人才质量上,大学作为人才市场供应者的角色却时常让市场众多需求者很失望,大学生及其家长更是对大学颇多埋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了大学之痛。对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办学压力更大。相应地,作为高职院校内设二级教学单位的外语系(或叫“外语部”,本文对此不作区分;另考虑到大多数高职院校外语系实际上都是以英语教学为主的,故本文所称的外语主要是指英语),其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路径选择上面临着三种困境:一是通过大学英语公共课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代价是外语系的学科专业化空间提高有限,甚至被学生和学校误认为是

四、六级英语考试的培训部。二是通过商务英语专业培养英语应用专业人才,但在理工科为主的各种高职院难脱专业单

一、班级少、女生多等边缘化命运,还面临着其他研究性高校的外语院系和外语类高职院的竞争压力,因此,高职院校外语系自身发展的空间非常狭小。三是通过专业英语课训练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然而英语教师大多是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出身,对本校所开设的各种专业的术语和技能知之不多;并且还面临着外语水平较高的专业课教师开设“双语”课、乃至直接使用英语原版专业教材上课的冲击。

综上,高职院校外语系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分为有两种:一是通过开设外语专业和招收外语专业学生来培养外语人才,二是在非外语类专业通过开设专业外语课来提高各专业学生的外语能力(培养各专业的国际化人才)。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选择决定了高职院校外语系发展的路径选择也不一样。

二、外语的专业化

外语的专业化,即外语本身的语言文字方向的专业化,目标定位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营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培养复合型的外语专业人才是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目前复合型外语教学模式很多,主要有外语+专业(双学位)、外语+副修(主副修制)、外语+专业方向、外语+专业知识等。因此,高职院外语系应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加强课程整合及体系优化,尤其是必须保证外语的核心地位,注重语言训练的效益。复合型外语人才归根结底是外语人才,首先要以外语作基础和先决条件,而其他的专业知识只是增强外语的实用性和多样性。

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必须依托于教师全面素质的不断提高,依托于教师高水平的教学。除了外语教师的外语水平(包括语言水平和技能、语言理论及外语教学理论水平)、外语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之外,外语教师同时要注意调整和丰富自己的相关专业(主要是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这样才能够适应复合型外语教学模式的要求。对外语系广大教师来说,除了服务于本系外语类专业之外,更多地是要面向全校服务其他非外语类专业,这才是高职院外语系和外语教师的真正用武之地,即外语系和外语教师只有从高职院所开办的大多数专业特别是主干特色专业的外语化入手才能在高职院校扎根立足,以专业的“配角”姿态发挥专业的“主角”作用。

三、专业的外语化

专业的外语化,即提高各专业学生的外语能力,目标定位是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为此,必须做到:

第一,转变观念。首先,从高职院校全局发展来讲,学校要认同“专业靠外语才能出色、外语靠专业才有发展”的国际化办学策略,专业需要强化外语,外语必须服务专业。其次,高职院外语系要“跳出外语看外语”,不能故步自封、孤芳自赏。高职院外语系应确立“专业第

一、外语第

二、外语就是专业”的观念。最后,外语教师应树立外语是基础,如果不与本校主干专业特别是不与品牌特色专业相融合则没有生命力的教学理念。

第二,调整机构。从学校层面看,在高职院,外语系是全校最大的系,条件成熟时可以升格成“外语教学中心”,地位介于学校教务处与学校二级办学单位之间。同时,要求所有实施国际化策略的专业的课程均应按专业理论、专业实践和外语训练各1/3的比例开课,遵循学生自愿和办学自主原则,强化学生的外语培养,从而在巩固量大面广的普通就业市场的同时,通过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核心指标就是外语能力)的技能精英去占据高、精、尖的国际技能型人才市场。而外语系自身内设机构,则按照作用功能和承担任务,可动态地一分为三:首先,考虑到公共外语课覆盖全校各专业,光凭外语系现在内设的一个公共外语(大学英语)教研室在教学管理上可能有点力不从心,而且,一般公共外语课教研室的年轻教师也不大情愿长期仅仅就只上这一种公共课,认为难以体现自身价值,也不利于外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系部的和谐。因此,为了保证公共外语的基础性和广泛性,所有英语教师都应上大学英语课,以保证教师教学的通用性,掌握各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情况,为教师从事专业英语教学打好基础,并满足多数学生外语考级考证的需要。同时应下设立公共外语教学部,提高公共外语课的管理级别,统筹安排公共外语课,统管各专业外语教研室承担的公共外语教学事宜。其次,鉴于外语系最重要的任务是大力发展学校各专业的外语化建设,应单独组建专业外语教研室,即非外语类专业开到哪里,专业外语就跟到哪里。相应地,每一位外语教师均应归属到各个专业外语教研室且有各自的专业外语教研方向,确保有专业必有专业外语教师(可由外语教师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主选择自己的专业外语教研方向)。当然也可以针对一个专业群按一级学科分类确定一个综合性专业外语教研室(如工程类专业外语教研室、经贸类专业外语教研室、信息类专业外语教研室等),再在综合性专业外语教研室下按各个专业设立若干专业外语教研组,待该专业发展成熟且上规模时,再单设其专业外语教研室。专业外语教研室既管课又管人,这是外语系内设机构的主体和主流。最后,针对外语类专业,按照外语的专业化思路,成立外语专业教研室,不仅在学历、学术和资历上提出更高的专业入教门槛,而且在外语类专业教师的选聘上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精挑细选外语类专业的专业任课教师。即通过外语类专业任课教师的精英化,来保证外语类专业学生培养的精品化,目标是让外语系外语最好的老师来教外语专业的学生。 "

第三,培训师资。外语教师从教前所受的大学外语教育训练对其从事公共外语课和外语专业课教学是匹配的,因为学外语教外语,对外语教师并不太难。这里所说的培训师资所重点解决的是各个专业外语教师从教之后面临的学生所在专业的知识缺乏问题,这也是专业的外语化面临的最大障碍。一般外语系的教师虽然学历很高,但在其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外语教学上可能还不如其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多。对此,解决之道有三:

一是培养“双语课”外语教师。在高职院校,一个专业的某些专业课特别是专业基础课教学完全可以由外语教师来承担且相对固定,同时,该专业的专业外语课教学也由该教师来承担。如旅游管理专业中,旅游学基础课程由一名外语教师来承担,让承担旅游专业外语课的外语教师在教专业课的同时学习专业课常识,持之以恒,就可保证旅游专业外语课的教学更专业化。但是有好多高职院都允许和支持一名专业老师用外语来上专业课,美其名曰“双语课”,认为专业的国际化通过专业教师开设“双语课”来实施更有效,而且看起来更时髦。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能接受一名一边用母语上课、一边用外语上课的外语教师呢?哪条路才是更可行、更有效率的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之路?稍微观察,不难发现,专业常识的缺失成了学生在专业外语学习上的非语言性障碍,进而影响其外语学习的自信心,现在外语系专业外语教师要花大量时间用母语解答学生的专业常识,并因此为专业课教师背了“黑锅”。事实上,没有完整的国际化专业学习背景的教师开设“双语课”并不具有政策的依据,而且现有的不少“双语课”名实难副,效果并不理想。由于专业外语课的专业知识偏常识性的多,个别专业教师如真有“双语教学”方面的兴趣和条件,完全可以通过专业选修课或专业讲座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专业国际化方面的拓展性知识。当然,专业教师上专业的“外语课”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外语系发展的一个标志,因为该名教师的外语教学就应归外语系管理,即上“双语课”的外语教师和上“双语课”的专业教师都要接受外语系和专业系两个教学部门的管理。

二是培养“双师型”外语教师。为弥补外语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安排外语教师学习专业课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高职院通过奖惩机制和创造条件,让外语教师就其任教的学生专业方向能取得相应的专业资格或执业证书则最好,即外语教师的“双证化”——既有高校外语教师资格证,又有相关专业的技术技能证书。在现阶段,“双师型”外语教师比“双语课”专业教师可能更可行、更管用,也更具有普遍推广价值。

三是培养“双外语”外语教师。高职院外语系不能只限办英语一个专业或语种,应提倡多语种办学,即根据本校专业对口和服务的国际就业市场,开设相应的外语专业,同时对个别专业的条件较好的学生开展专业的双或多外语教学。技能型人才需要的外语可能不止只是单一的英语,如果一所高职院瞄准的是国际高端技能型人才就业市场,则外语系开展双外语甚至多外语培养,必将成为一所高职院校提高专业办学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亮点和高点。

四、结语

高职院既姓“高”(属于高等教育)、又姓“职”(属于职业教育),这种双重的教育属性决定其外语系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系――她和别的系一样有自己的专业,同时,更应该是一个特别的系――别的系专业人才培养要出色、要有国际竞争力不能没有她。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路径选择上,一所高职院校外语系的发展不仅仅依赖自己所开设的外语类专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服从服务于所在学校各个专业特别是品牌特色专业的国际化发展,即高职院外语系人才培养的最佳目标是高职院各专业的外语化,这是外语系在高职院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的最佳定位,这也是外语系在高职院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