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高职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高职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9 00:45:17
试析高职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3-08-09 00:45:17     小编:

"

论文摘要:高职创业教育存在教育理念缺失、师资与课程匮乏、教育对象错位、效果评价偏颇四个问题,这直接制约了创业教育的发展。为保证创业教育的落实,高职必须更新观念,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完善师资和课程建设;对全体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重视创业实践教学。

论文关键词:高职 创业教育 问题 对策

作为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可以缓解高职的就业压力,同时有助于提高社会的就业率。创业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高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创业教育,但成效却不明显。对高职创业教育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有助于高职创业教育的发展。

一、高职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业教育理念缺失

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当前高职在教学时强调专业对口,过于强调“岗位式”的人才培养,培养目标突出学生胜任某一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大多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理念缺失,没有开设创业相关课程,也没有开展创业类活动,创业教育只是作为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一个补充。2012年8月,教育部发布《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要求本科院校必须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但在高职院校,创业类课程仍由各院校自行决定是否开设。 2.创业师资队伍与课程匮乏

目前高职创业指导教师极度匮乏,从教师指导学生的时间来看,校外创业指导教师不可能与学生长久相处,较短暂的指导行为居多。要进行长期、有效的创业教育,还必须依靠校内创业指导教师。当前校内创业指导教师主体是从事管理学教学或学生就业指导的教师,由于自身创业经验的缺乏,这类教师难以解决大学生实际创业中存在的问题。而校外创业指导教师管理的相关制度并不完善,这制约了这类教师作用的发挥。国外大学在选聘创业指导教师时特别谨慎,他们不仅选用学术上有相当造诣的教授,而且还根据创业教育课程的特点,特别注重选聘有实践创业经验的教师。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创业教育着眼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创业学、经济学、财务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为一体。庞大的内容使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复杂,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难度较大。席升阳教授主编的《中国创业学系列丛书》由“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践”三大模块组成,共计十门课程。目前,创业并没有作为专业进行设置,对学生开设如此多的课程势必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创业课程进行有效整合,才符合当前高职的实际教学情况。同时,高职创业教育起步晚,其课程体系尚未建立完整,教材内容总体空洞,针对性不强,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都制约了高职创业教育的发展。

3.创业教育对象错位

当前,高职院校只重视少数人的创业活动,忽视多数人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在当前高职院校只是少数学生的行为,而没有形成普及态势。高职创业教育聚焦于少数学生的商业策划与运作上,而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的创业教育。为培养学生老板,当前高职的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报告、创业培训只容纳少数学生参加,只是一项针对少数学生的活动,创业教育没有成为针对全体学生的常态化行为,这不利于培养全体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

高职应该通过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其成为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的思维质量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对浙江省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调查表明,全校只有10%的学生参与创业课程学习,尽管很多学生对创业教育感兴趣,也期待自己能够创业;全校的创业类大赛只有3%的学生真正参与,甚至有的学生都不知道学校有创业大赛,大多数学生只是创业教育的被动旁观者,而不是主动参与者。国外创业教育覆盖面广,层次也在不断地提高。美国社区学院的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形式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学习模式。

4.创业教育效果评价偏颇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深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创业教育基本上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过于突出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中心,过分推崇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当前,高职的创业教育局限于理论教学,忽视学生能力的提升。创业能力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其培养必须与实践紧密相关;将创业教育局限于知识层面不能培养创业能力,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创业教育不仅需要理论教学,更需要创业实践。创业能力是一种社会实践能力,其培养与创业实践活动有着内在联系。目前高校评价体系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不利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创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创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能力。用这样的标准来评价各高校的创业教育,很容易能够看出它们与现实的距离。 "

二、高职创业教育的对策分析

1.更新概念,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 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强调,“高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使毕业生“不能只是工作的求职者,而且更要成为岗位的创设者”。高职院校并没有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只是将创业教育视为就业教育的一种补充,将创业教育当做解决就业问题的权宜之计。创业教育在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形成常态化的教学行为,只是少数高职院校的一种教育探索行为。

教育理念决定教育行为。创业教育应为下一代人设定创业的“遗传密码”,应以造就最具有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为基本价值取向。这种教育理念,其本质是面向“创业革命”、开发人力资源的创新行为。创业是将创意转变为行动的能力,它包括创造力、创新与风险意识及计划和管理项目,从而达到目标的能力。因此,创业教育是每个学生必须接受的教育,创业能力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创业能力不仅对学生从事具体的创业工作有益处,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从事就业岗位上的工作。创业教育必须纳入教学体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完善创业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

解决创业师资匮乏问题的根本在于培养合格的专职创业指导教师和完善创业校外指导教师制度。加大创业师资专业的培养力度,培养专业的创业指导教师,而不只是把对在职教师进行在岗培训当成解决师资问题的根本出路。同时,必须完善校外指导教师制度,实行企业家带徒授业制,促进大学生就业,以“传、帮、带”为指导思想,签订导师带徒授业协议,促使大学生获取创业经验,学习管理方法,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创业成功率。

高职院校不仅要完善创业课程,而且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课程结构。加强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可从三方面着手。首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创业公共课,有条件的学校可结合地方经济和自身办学特色,开发编写校本创业教育教材;其次,结合专业开设创业必修课,使学生在熟悉的领域创业,以提高创业成功率;再次,将创业理念渗入各课程之中,注重创业课程与各课程的衔接,同时拓宽基础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对全体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的教育,创业教育的成效与学生是否从事创业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将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企业家,误解了创业教育的内涵。高职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合理、科学地理解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的本质根植于人才培养,在教学时必须要突出学生发展这一核心目标,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成长。创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老板,还要培养所有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即使将来不从事创业活动,在创业教育中所培养的责任心、自我管理能力也必定使学生终身受益。

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业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新型人才,创业教育应面向全体高职学生,而非针对部分学生所进行的精英教育。创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开拓性的、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为创业型社会的构建提供智力基础。创业教育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摒弃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老板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全体学生成为岗位创业者。岗位创业者也称 “内创业者”,是指在现行企业体制内,发挥自己的创业精神、革新能力与风险意识来促成公司新事物产生,从而使公司获得利益的管理者。创业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教育,是每所高职院校必须开展、每个高职学生必须接受的教育,高职必须将创业教育纳入整个教学体系。

4.强化创业实践在效果评价中的作用

为了能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高校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创业教育是一种能力导向的教育,更需要注重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学生从“学业”到“创业”,必须要有勤工俭学、创业尝试等实践活动作为中介,这是大学生创业人才成长的基本模式。过于依赖于理论教学,一味强调显性知识的学习,忽视创业实践的开展,这不利于高职创业教育的发展。

实践教学是我国高职创业教育与发达国家差距最大的地方,是制约创业教育成效的最大颈瓶。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学局限于校内的“自娱自乐”,很多创业大赛最终都“异化”为激情四射的演讲比赛,重形式轻内容的活动违背了创业教育的初衷。外部系统的参与程度较低,这直接导致了高职创业教育成效不明显。为加强创业实践的有效性,高职必须开放办学体系,将创业实践活动推向社会,使其直接在市场化的环境中成长。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