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新时期我国高职教育的四重过渡

试析新时期我国高职教育的四重过渡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8:54:28
试析新时期我国高职教育的四重过渡
时间:2013-12-18 18:54:28     小编:

"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在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面临重大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客观上需要高职教育实现四重过渡:学制系统从封闭模式向开放模式过渡,发展重点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过渡,办学模式从学校单独办学到校企合作办学过渡,人才培养从强调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过渡。这四重过渡的根本实现,需要通过深化教育学制、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来推进。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四重过渡;体制改革

十多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迅速发展,在培养大量社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与此同时,从社会需求和高职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又面临着一些重大现实问题。着眼于这些问题的缓解,我国高职教育在新时期需要进行一些重大转变和过渡,在根本上又需要深化高职教育的体制改革。

一、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可供借鉴经验不多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职教育由于起点低、探索时间短和快速的规模扩张,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现实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生源问题,表现为生源质量不高,数量初显不足。众所周知,现行招生考试制度和人事制度安排的结果是,高职教育只能接受最差的生源,而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职教育在规模不断扩展的同时,生源质量一降再降。尽管如此,许多高职院校在完成招生计划上仍越来越困难。虽说由于高中普及率的提高,高职教育的生源似乎尚有较大空间,但因为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在一些地区滋生蔓延,加上2008年起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呈下降趋势,高职教育的生源堪忧。

二是质量问题,表现为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尽管我国高职教育也有成功的例子,但总体质量不高,要么是停留在中职水平上,要么是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结果是无论采用何种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其质量都是不高的。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质量对高职教育越来越具有生命线意义,高职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其质量的优势首先在于形成自身的不可替代性,然而在排除体制性因素的条件下,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尚未真正确立自己的生存空间,用生态学的原理解释,就是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高职教育还没有找准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态位”。

三是就业问题,表现为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从近年一些调查研究来看,采用国际统计贯例(学生毕业后半年进行统计),我国高职教育的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般在80%以上,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就业率差距越来越小,问题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和起薪点在降低,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越来越多地去挤占中职毕业生的岗位,且就业的稳定性差,非正规企业和非正规岗位就业、临时就业甚至“被就业”现象增多,毕业生本人对自身就业的满意度普遍不高。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表现也不够满意,他们常为招不到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犯愁。

四是社会服务问题,表现为高职院校直接从事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较低。作为大众型高等教育机构,高职院校在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紧贴地方和产业的优势,广泛开展各种职业培训,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为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服务。然而由于办学思想和教育体制束缚、办学基础薄弱和资源短缺等原因,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还不强,服务水平还不高,在职业培训方面离社会的期求尚存在较大差距。

二、新时期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四重过渡

要解决以上问题,我国高职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审时度势,在改革与发展中逐步实现以下四重过渡。

(一)学制系统从封闭模式向开放模式过渡

我国高职教育实行的是2至3年的学制,在过去一直被严格限制与中等和更高层次职业教育以及普通高等教育相通,因此是一种封闭模式的学制系统。在这种学制框架下,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成为一种终极教育,接受2至3年高职教育的学生无法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也被限制接受普通高等教育,这既不利于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吸纳优质生源,又不利于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和高等教育的分类发展。一方面,我国现行人事制度强化了本科教育的优越性,使学生不愿意选择没有上升空间的高职专科教育。尽管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推行了自主招生改革,但面向高中的自主招生情况仍然很不理想。另一方面,由于学制系统中没有本科层次以上的职业教育,致使许多以“升本”为战略目标的高职院校拼命向学术型、理论型本科教育靠拢,其结果往往损害了高职教育质量,不利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制约着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社会适应性。

因此,我国高职教育现行学制系统必须通过改革,从封闭模式向开放模式过渡,这也是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等高职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普遍经验。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在探索架设与其他教育之间的“立交桥”,与中职教育之间的衔接正在打通,但从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解决生源问题的需要来说,还要进一步扩大高职教育学制的开放性,打通与普通高等教育和更高层次职业教育之间的体制阻隔。

(二)发展重点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过渡 近年来,高职教育的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政府和高职院校自身的重视,控制规模扩张、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质量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主题。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2010年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明确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在中央政府的引导下,各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围绕提高质量的目标,停止了大规模扩张,着眼于把高职教育发展的重点转移到提升质量上来。 "

(三)办学模式从学校单独办学到校企合作办学过渡

除行业院校以外,我国大量地方高职院校由于受计划体制的制约和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办学模式比较封闭,在总体上还是学校单独办学,与企业的合作还不够深入,这使我国高职教育具有典型的“院校模式”特点。多年的实践证明,离开企业的广泛参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质量都会受到制约,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之所以举世瞩目,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深层次校企合作。从这些年我国的实践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需要,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不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程度不深,在一般情况下局限于为高职院校提供学生实习场所和师资、设备等,在缺乏奖励措施的情况下,积极主动性不足,随意性大,自然谈不上深层次的合作。

(四)人才培养从强调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过渡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受狭隘职教观的影响和现行教育体制的束缚,局限于学校实施的学历教育,排除职业培训。受此影响,高职院校在生源充足和办学条件紧张的情况下,主要以适龄青年为教育对象,忽视社会上其他人群的教育需求,这既不适应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需要,也不适应个人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来说,忽视职业培训既不利于学校及时掌握人才培养的市场信息,并据此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又不利于高职院校应对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减少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持续推进带来的生源减少问题。

三、深化体制改革,助推高职教育的四重过渡

在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实践中,正在进行以上“四重过渡”的探索,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要从根本上实现这“四重过渡,”必须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来推进。

(一)改革教育学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高职教育学制系统要实现从封闭模式向开放模式过渡,依赖于对我国整个教育学制的改革。我国高职教育学制的封闭性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和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客观上需要打通与其他层次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阻隔,构建起纵横相通的、开放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使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深造的机会,还能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自由转换。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吸引力,提高社会地位;才能确保高职院校办出职业教育特色,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从而抑制全国高校的同质化趋势,实现整个高等教育的分类、科学发展。因此,在打通与中职衔接的基础上,我国一方面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职教育发展状况,允许部分高职院校举办本科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并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引导整个职业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另一方面,还要与普通教育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发展需要适时做出教育类型的选择和调整。当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作出了“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试点的部署,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二)改革办学体制,推进校企合作办学 三)改革管理体制,统筹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