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独立设置职技高师在现代职教体系中作用的思考

试论独立设置职技高师在现代职教体系中作用的思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8:57:41
试论独立设置职技高师在现代职教体系中作用的思考
时间:2013-12-18 18:57:41     小编:

"

论文摘要: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作为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培训基地,独立设置职技高师是整个职业教育的支撑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为中、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培训高素质师资的重任。其二,作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至研究生的职教本科院校,独立设置职技高师处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高端地位,引领职业教育体系当中各层次教育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职教师资;独立设置职技高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用型人才

我国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大多数是在上世纪80年代建立起来的。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时期,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曾经独树一帜、集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于一身的“独立设置职技高师”,应该如何在审视30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深刻认识自身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思考这些问题,对这类学校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对独立设置职技高师的客观要求

“十二五”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职业教育战线的主要任务就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1年6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讲话,进一步阐释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成及功能:“中等职业学校应发挥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探索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制度,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

建设好这个职业教育体系,能够在服务经济社会这一职业教育办学的根本点上,顺畅地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形成各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梯队,全面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多样性需求,提升职业教育自主发展的能力。

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成和功能,可以明晰独立设置职技高师在其中的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作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独立设置职技高师是整个职业教育的支撑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为中、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培训高素质师资的重任。另一方面,作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至研究生的职教本科院校,独立设置职技高师处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高端地位,引领职业教育体系当中各层次教育的发展。

(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补充专业化师资人才 但是,高素质“双师型”师资不足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据《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2238.50万人,专任教师84.89万人。其生师比为26.37:1,与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提出的“使中等职业学校平均生师比降至20∶1”相距甚远。根据有关在研课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需求预测分析》前期研究结果,2011-2020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需要补充的总量在43万人左右。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社会对职教师资人才的需求还不止这些。科学地更新关于职教师资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观念,以全时空的视野来看,职业教育是一个“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多种范式的系统,职业教育活动范围不局限于职业学校,至少还应该包括企业内部培训机构、政府职业指导机构、民营培训机构、劳动力市场等方面。以此而论,广义的职教师资是指服务于职业教育活动的专业人员。这个群体在我国大致分为以下6类:

——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授课教师,学校实验实训指导教师以及实验实训室辅助人员;

——各类民营专业培训公司的培训师以及辅助工作人员;

——企业内部的培训师和助教人员,这些人员的培训职能包括对内服务公司人力资源开发,对外服务产品市场开发;

——教育部门所属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

——其它部门、行业所属职业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

——政府和公共机构支持的劳动力市场的职业指导人员和培训师。

尽管现今留存下来的独立设置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只有8所,每年培养的职教师资不过万余人,不可能撇开多元化开放性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来由这些学校包打天下;但是这8所院校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一支长期坚守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阵地的队伍,在全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当中,他们是中坚,是标杆。"

(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职技高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伴生着学科综合性增强、培养人才类型增加、培养人才层次提升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独立设置职技高师面临招生就业的竞争压力,纷纷更名取消“职业”这一最具职教特色的标识,一度招致了社会对其存在的独特价值的质疑。

事实上,独立设置职技高师在扩大非师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增强培养人才社会适应性的时候,与办学方向的转变和人才培养特色的削弱并无必然联系。职教师资和其他应用型人才本无泾渭分明的差别,而是具有明显的共生性和共融性。

首先,在职技高师教学改革实践中,一些学校把职教师资培养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中。比如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通过集“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职业方向”三位于一体的知识与技能培养,通过“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知识教育、职业方向教育、综合实践能力”五大模块的不同组合进行分流,在面向职业学校培养师资的同时也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其次,从中、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情况来看,他们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强烈的渴求,与企业形成了强烈的竞争;同样,一个技术人员如果具有言传身教的培训能力,对企业来说也是不可多得。

由此可见,独立设置职技高师职教师资的培养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在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层次相对偏低的情况下,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至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要,充分发挥现有职技高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作用和引领整个中、高等职业教育向上发展的作用,这是最佳的选择。

二、独立设置职技高师服务职教的历史选择

任何机构定位的根本目的都是确定自身的利益与长远的发展,但前提是要分晓自身在同系统、同区域群体中的实际地位和价值。独立设置职技高师确立自身地位和作用的参照系主要包括由社会赋予的角色意识、学校办学的历史积淀。

(一)培养职教师资是历史赋予独立设置职技高师的社会角色意识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建立若干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有关大专院校、研究机构都要担负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任务,使专业师资有一个稳定的来源”。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新生事物,是为适应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对师资的迫切需要应运而生。办学之初,无一例外地有非常明确的培养师资、服务职教的定位。比如,1987年,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前身)刚一成立,江西省人民政府就要求 “把学校建设成为全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职教理论研究与交流中心”。1997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为学校题词:“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做贡献。” 培养职教师资是独立设置职技高师的“立校之本”,独立设置职技高师在定位选择时决然不能数典忘祖。诚然,学校可以要求落实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主张招生自主权、专业设置权。但是,培养师资、服务职教既然是社会已经赋予独立设置职技高师的一个角色意识,也就应该是独立设置职技高师面对责任时义不容辞的一份担当。

(二)独立设置职技高师的办学历史积淀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资源优势

独立设置职技高师“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的选择,还来自长期以来办学历史积淀的影响。30年来取得的丰硕教学科研成果已然证明,培养职教师资不仅是独立设置职技高师的“立校之本”,也是他们的“强校之路”。

独立设置职技高师最直观的办学成果是为我国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师资,他们既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相对集中地活跃在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成为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或是中、高等职业学校的管理者甚至创办者,成为维系独立设置职技高师发展的最广泛的“人脉”。

1995年,由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吉林职业师范学院(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和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按农林、工科和第三产业等三大类分工起草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类〉(试行)》,经国家教委正式印发。该目录作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规范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专业设置,引领着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向。

进入新世纪之后,独立设置职技高师对“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量实践,获得一系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比如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行“双证书”制,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双证书”指学生不仅取得毕业证书,还要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一体化”是毕业生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实施“3332”工程,“3332”工程的第一个“3”为“学术性,技术性,师范性”三性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二个“3”为“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合格证书”三证书制度,第三个“3”为“学校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三特”办学理念,最后的“2”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的“双能型”人才质量目标。河南科技学院围绕学生成才实施“四双工程”,“四双工程”一是教学过程突出教育教学技能和专业技能“双技能训练”,二是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型和技师型“双师型素质”,三是实习场所采取校内外教育教学实习和专业实习“双基地建设”,四是学生考核实行学历证书和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双证书制度”。

这些研究开发的“规范”、“模式”以及遍布于职业教育领域的“人脉”,是独立设置职技高师办学历史积淀下来的丰厚资产,通过不断地萃取和凝炼,最终形成一种更高境界,具有凝聚作用、导向作用、规范作用的文化传承。如果我们独立设置职技高师不能在办学实践当中一以贯之,那将绝对不为世人所恭维。历史已经证明,还将继续证明,“举职教旗,走特色路”是独立设置职技高师的“生命之魂”。"

三、独立设置职技高师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内的改革发展取向

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承担了培养培训职业教育教师的重任,但目前颇有些不伦不类,游移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处境尴尬,是一个边缘化的弱势群体。面对以专业化、开放性、高层次化为特征的教师教育转型,独立设置职技高师的建设还有大量的欠账,除了自身奋发努力,需要更有力的支持。置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框架内,独立设置职技高师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将独立设置职技高师的建设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 独立设置职技高师为数不多,屈指可数,国家应该也完全可能把这些学校的建设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根据他们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当中的地位及其所发挥的作用,采取省部共建等方式予以大力支持,增强他们对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和引领作用,保障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独立设置职技高师培养培训的校企合作机制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强调,构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体系框架,提升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整体水平,要“以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校企合作机制为突破口”。

职技高师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的两种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适应产业的不断变化,赋予教育训练新的内涵,充分满足培养学术性、技术性、师范性“三性合一”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基本理论的研究表明,从培养目标确定、教学计划制定、师资队伍建设、学员实训开展、企业权益保障,到政府目标实现等职教师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培训的全过程,校企合作的多方具有共存性、共愿性和共赢性。

虽然校企合作在职业院校普遍推行,但多数是处于一种随机性、松散型、浅层次的状态。独立设置职技高师要在政府的指导和法律的保障下,创新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校企合作机制,主动寻求具有战略眼光、社会责任感和行业代表性的企业,以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集团、联盟、共同体等各种形式,把校企合作关系提升到长期性、紧密型、深层次状态,形成校企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持续发展的格局。

(三)加强体现职技高师特色的基础能力建设

目前,实训条件差和师资专业实践能力不足是影响独立设置职技高师提高办学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以职教师资培养实训条件论,独立设置职技高师大多是办学起点低,政府扶持力度小,一些学校在培养职教师资的过程中是“用过去的设备,培养培训现在的师资,为将来服务”。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教学实训设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可能简单地与高校本科教学科研的实验设施共享,也不可能由企业实践基地的生产设备替代。因此,独立设置职技高师要在学科建设的同时,挤出资金用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实训设施的补充、完善和更新;要努力争取政府支持,筹建面向区域服务的大型综合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实训中心,使职教师资人才在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上掌握与岗位能力要求相适应的专业实践技能。

其次,独立设置职技高师要转变人才观念,通过制定有效的制度和切实的措施,形成有利于高素质“双师型”教学人员成长的环境,要像引进高层次学术型人才一样引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像支持教师访学进修一样支持教师下企业实践,像重视科研成果一样重视教师指导学生技能实训的成果。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独立设置职技高师应该率先垂范,打造出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的培养培训职教师资的师资队伍。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