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问题

试析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问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9:05:00
试析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问题
时间:2013-12-18 19:05:00     小编:

"

论文摘要: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的阶段,这对于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已经不能适应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需要,成为制约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障碍。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和健全高校教师终身继续教育体系是解决高校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教师;继续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Martin Trow)教授最早提出的。他指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继续教育“是对已获得一定学历教育和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学历教育的延伸与发展,使受教育者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需要,是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的背景很特殊,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时代并存。在这个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持续大量出现,这给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的教师在观念、知识更新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高等学校和政府在完善和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方面还有很多缺憾。因此,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我们当前首要的任务之一。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动机的功利主义色彩。在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起步较晚,教师没有培养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部分教师没有完全领会继续教育的意义,不了解继续教育是教师的权利,更是教师的义务。他们的动机往往是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忽视了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背离了继续教育的本质和初衷。即便是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其目的也是为了自身学历的提高或者是为了职称的评定,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如果没有“学历”或经济利益的驱动,高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主动要求参加的人很少,尤其是已经被评为副教授或教授的教师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功利思想支配下,教师很难保证投入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和加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往往是只注重与考试有关内容的学习。一旦考试完成或者培训结束,他们就不再继续探讨,很难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继续教育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意义。

2.知识更新面临危机。我们身处在全球化的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知识更新迅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全面素质教育对教师知识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世纪高校进行的教学改革和新的挑战和机遇,高校教师更应适时提升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例如,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除了英语相关的能力应该具备,其他相关知识如计算机的继续教育也应该具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学方式更加灵活,教学效果更加有效。另外,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对于国内外文化精粹的了解更是必不可少。而现阶段高校教师知识结构陈旧单一,跟不上国际学科前沿的发展。

3.高校教师终身继续教育体系不健全。我们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目前,我们大部分的教师只是在努力考研,攻读博士学位,提高自身的学历。因此,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目前还基本是个空白。诚然,学历教育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方式,但更多的是能力提高型的非学历教育,重点放在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科知识的更新和补充等方面,其继续教育的模式可以也采取分散型、小规模和互联网的远程教学等手段。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途径

我们必须从更深层次去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有必要在充分考虑现代社会实际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高等学校的特殊性来审视教师的职能。通过继续教育提高高校教师素质,使之胜任并出色完成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是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应该着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为社会培养大量人才的同时,也使高校在培养社会新型人才、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教育示范和引领前沿的作用。而发挥这一作用的主体—一高校教师的道德状况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师德教育是核心问题,新时期师德观教育既要坚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师德教育的内容,又要把师德教育与教师的切身利益与发展、立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否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密切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积极向上的精神,要有甘为“春蚕”的崇高境界。因此,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提高他们面对困难的能力,使他们勇于探索,乐于奉献;要加强师德修养,通过设立各种教学奖项等措施,激励教师在教学上不断取得进步,成为教学能力强、思想品德高尚的高校教师。

2.强化教师的专业化教育。当今社会是知识型、学习型社会,现代社会信息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汲取最新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发展自我才能免遭淘汰,这对我们高校教师显得尤为重要。大学教师肩负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为此,我们必须要不断持续地获得新知识,拓宽专业领域,才能实现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多维的知识结构,如坚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是高校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专业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只有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把握好所从事专业的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沿发展,才能成为高校学生的知识向导。“只有具备了专业能力,教师才知道如何解决工作中层出不穷的问题;教师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教育情境里作出最佳的教育行动决策,并能根据行动结果,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动步骤;教师才能完整地考虑教育情境的各个层面,能理性地与学生沟通和互动,才能在有专业自信的同时,又能用理性且开放的心胸接纳别人的意见,不固执己见”。着力培养“教学学术”观念,对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激发教师对教学的兴趣与重视程度,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在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并把这种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使之以学术的形式公开发表,让更多的大学教师获益,促进教学,两者相得益彰,最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

3.健全高校教师终身继续教育体系。高校教师终身继续教育体系,应该是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而不断变化。在形式方面,应以中短期培训为主,更新高校教师的教学知识、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以满足其工作需要。在培训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教师的创造性,增加科研方面的进修培训。在时间安排上,要灵活,要宜短不宜长,甚至可以采取自学的方式。对于学历教育要有科学的谋划,不能以学历教育代替继续教育。即使是获得最高学历的教师也要接受继续教育,只是形式、方法和要求不同而已。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要根据各自学校的人才结构情况,针对实际工作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其实施方式。在此,应以引入教师积极接受继续教育的竞争机制为前提,采取多种多样的多层次的继续教育形式,使得继续教育的结果既要适应工作需要,又要适合各级教师的知识水平。由于各级教师的层次不同,继续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应各有差异,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甚至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讲授方法,也应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在途径方面,要坚持教学质量和实用效益并重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受训教师的工作需要,选择不同的学习途径,如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班、高级研修班或出国进修访问等。但是,要以校内、国内为主,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各取所长,使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效益最大化。

因此,对于每一名高校教师,都应该在其工作生涯的各个不同阶段,为其设计相对应的合理有效的继续教育方式,全面而深入地推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