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从市场到法治市场——体育社会公平视角管窥

试论从市场到法治市场——体育社会公平视角管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04:36:20
试论从市场到法治市场——体育社会公平视角管窥
时间:2023-08-05 04:36:20     小编:
"

论文关键词:社会公平 体育 市场经济 法治

论文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社会公平实现的实质是体育社会资源得到恰当分配,人们在体育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利益格局重新得到稳定。体育的市场化改革,极大改变了原有体制下体育资源使用“只求效果,不问效益”的情况,体育社会公平实现得以可能。但在市场化过程中,体育领域出现新的利益集团,威胁体育的社会公平。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完善体育法规体系强调非正式制度建设等途径来保障体育社会公平的实现。

追求公平是人类不懈的目标,人们曾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体育作为一种身体活动方式,被赋予公正的意义,顾拜旦在《体育颂》里高歌:“啊,体育,你就是正义,你体现了社会生活中追求不到的公平合理”!作为公平正义化身的体育自身又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呢?

1社会公平及其实质

在社会生活中,自然的和其他的资源并不是非常丰富,在许多领域都存在着一种适度的匾乏,于是竞争与合作成为人们为适应社会而选择的两种看似矛盾却实质一致的措施。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对于资源的占有和分配方面,人们形成了三种基本的利益关系:第一种是利益完全一致;第二种是利益完全对立;第三种是利益上既有一致也有冲突的地方。对于第三种利益关系,罗尔斯认为:“由于社会合作,存在着一种利益的一致,它使所有人有可能过一种比他们仅靠自己的努力独自生存所过的生活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人对由他们协力产生的较大利益怎样分配并不是无动于衷,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利益冲突,就需要一系列原则来指导在各种不同的决定利益分配的社会安排之间进行选择,达到了一种有关恰当的分配份额的契约。由此可见,人们在社会合作中,在利益一致的情况下结成利益共同体,在利益分配方面需要在公平原则下解决矛盾和冲突。

在社会公平实施途径方面,古往今来,人们经历了从追求“结果均等”到“制度改造”再到“机会平等”的转变。孔子提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表现出追求一个公平、均等的社会秩序的强烈愿望;西汉时期的《礼记·礼运》阐述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博大思想,宋朝王安石推行改革变法,主张抑制豪强,促使社会公平正义,这是试图从制度改造方面追求公正。同样,近代的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孙中山提出用“三民主义”改造旧中国,其民生主义就是要均贫富,使人人有平等的地位去谋生活。当代学者则从和谐社会角度出发,认为社会公平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六个方面。从结果看,社会公平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各种利益之间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社会公平实现的实质是体育社会资源得到恰当分配,人们在体育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利益格局重新得到稳定。

2体育社会公平的愿望与现实

2. 1计划体制:历史的无奈

上世纪50年代,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原因,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将有限的资金、人力和物力集中起来发展竞技体育,在短时期内迅速提高了中国竞技体育的成绩,为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时虽然也广泛开展了群众体育活动,但这种群众性体育活动基本上不占用体育资源或很少占用体育资源,表现为在公共场所或简陋的体育场地上从事篮球、广播操和跑步等活动。这种情况下,竟技体育占用了绝大部分的体育资源,自然无所谓体育社会公平的问题,但这是特殊历史条件下无奈的选择,不仅体育如此,其他领域亦是这样。

但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对于政治疯狂的热情被理性所代替,文化娱乐和健康消费成为人们新需求,体育的社会公平问题,对体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问题开始成为人们讨论的主题。

2. 2市场机制:美好的前景

亚当斯密用“看不见的手”来形容市场在调整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计划体制下,调整利益关系,进行资源分配的主要手段是政府的行政力量。行政力量在资源分配过程中显示出较高的效率,但往往出现为了效率违背公平的情况。

体育领域以足球为突破口的市场化改革,极大改变了原有体制下体育资源使用“只求效果,不问效益”的情况,既重视体育资源使用的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也注重其经济效益,一大批民营企业开始涉足体育产业,在捞取体育市场上第一桶金的同时,也为广大群众的体育参与和体育消费愿望的满足提供适宜的服务和产品。这些民营企业出于自身利益和长远考虑,注重资源使用效率的发挥和个人利益、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平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是否合理的最好评判标准是其是否发挥最大作用,是否取得了长期的良好效益。"

从十几年来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看,体育资源的市场配置已经显示出其优越的一面,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开始进入体育市场,体育资源的配置方式正逐步合理化。这不仅使他们从体育市场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也通过市场的调节,调整各种利益关系,使体育社会公平实现得以可能。

2. 3利益集团:市场后的操盘手

中国经济在改革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成就辉煌,体育领域同样如此。一方面我们应该庆祝在市场条件下体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使其蕴含的巨大能量得到充分释放,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体育领域出现了一群新的群体,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利或资金,和原体制内的一批人结合起来,采取各种手段为自己和小集团谋取了许多不当的利益,这严重影响了体育社会公平的实现。这固然有转轨过程中制度时空错位或缺位的问题,也有利益集团活动的影子。这也是经济学领域经常谈到的设租—寻租——谋取巨大利益三部曲。

“在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大的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已经逐渐形成一个日渐牢固的利益群体,他们掌握着体育有限资源的分配,决定着国家体育资金的流向,建立了竞技体育的训练和选拨机制,这个过程本身又通过师徒关系、上下级关系进一步巩固了此利益团体利益的一致性。实际上,阻碍体育社会公平实现的不仅仅是这些旧体制下原有的既得利益者,也包括新的在体育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占垄断地位的群体,更可怕的是,新旧的既得利益者正逐渐融为一个新的利益共同体。

由于旧的既得利益集团占据着体育资源配置的主动权,在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过程中,他们不愿放弃原有利益,于是他们或者摇身一变,从过去的主任、局长成为了“国”字头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直接成为新的利益群体代表;或者利用手中权力,将资源交由“自己人”代为管理,完成从设租到寻租的过程,共同谋取利益。正是由于这些新旧利益群体共同作用,使“权”与“金”结合起来,使新的利益群体很轻易地获得了该行业的垄断地位,他们可以利用这种垄断地位获得比过去更大的好处。这不仅仅严重影响了体育的社会公平,更打击了人们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热情和信心。

3.从市场到法治市场:促进体育的社会公平

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发生的诸多问题,并非市场本身所导致的,更多的时候是我们过于相信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所造成的。无论设计多么美好的市场经济,它的发展必须由好的制度作为前提基础,没有好的制度条件,市场只能成为谋取私人利益的自留地,没有健全的法规体系,没有强大的法治手段,体育的市场也只能成为权贵和富人嬉戏的游乐场。

要促进体育社会公平的实现,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是进行制度的创新。制度一般指协调、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则、规章等,当前制度文化应包括以人为本,公正平等,效率效益等原则。其中“公正平等”原则指每个参与体育活动者都有平等使用体育资源的权利。由于制度创新的主体是体育行政部门决策者和管理者,他们同时又是既得利益获得者,创新动力不足,而“只有当新的制度能给创新者带来更多的利益时,创新才有可能”,所以进行制度创新,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补偿,使创新者获得更多或更稳定可靠的利益,他们才有更大的积极性,“寻求利益格局调整的最小摩擦值是在和谐社会里构建新体制的重要条件”。

其次是完善体育法规体系,实现市场法治。虽然新中国体育领域的法律制度近几年有了极快增长,但远远跟不上实际需要。一是表现为数量不足,个别领域存在法律空白,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许多问题,急需进行相关的体育立法;二是法规的实际执行难,往往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以“人治”替代“法治”。在立法程序上,应注意倾听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防止利益群体利用其可以影响的立法力量来使自己行为正当化。这就要求在法治化过程中,加强外部的监督,应特别注意利用媒体监督的力量。

第三,非正式制度建设。新制度经济学把非正式制度(文化、道德等)看做是正式制度(法规)的基础,有一定的道理。在体育资源配置过程中,需要使用市场机制激发其内在潜力,需要外在法治来保障这种市场机制在适当的框架内运行。但是,外在的有限的法规和制度未必能解决体育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也未必能完全实现体育的社会公正。在强调法治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道德文化的建设,包括文化、意识形态、社会价值、信仰等。没有内在的道德文化、价值观的升华和变化,无论多么严格的法治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