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简述教学时应掌握的几种心理效能

简述教学时应掌握的几种心理效能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9:27:40
简述教学时应掌握的几种心理效能
时间:2013-12-18 19:27:40     小编:
"

【论文关键词】教学;掌握;心理效能

【论文摘要】教学效果的好坏受到教师的责任心、使命感、学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要想使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还应掌握表情、语言、情绪、距离等几种心理效能。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尽职尽责的教,学生尽心尽力的学,使整个教学活动达到和谐统一,不仅能使教师有一种成就感,而且能使之身心愉悦;反之,却会使教师经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好一两堂课也许很容易,但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取得良好效果,得到领导、同事、学生的认可,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教学的成功要取决于教师的高度责任心、很强的使命感、渊博的学识,这是显而易见的。但要想使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还应掌握以下几种心理效能。

一、表情的心理效能

表情好像一张晴雨表一样,他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亲切、真诚、自然的表情,不仅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和敌对情绪,而且会使学生从内心里萌发和增强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从而促进双方的情感交流,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并收到较好效果。有的教师认为教学是一项严肃的活动,和颜悦色只会使课堂纪律混乱,破坏教学的严肃性,板着面孔、冷若冰霜才有助于教师在学生中建立威信。因而在教学活动中,总是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不仅使课堂气氛死板,而且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反感或恐惧心理,以至于不能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上,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其实,表情好也好、坏也好,我想,教师的初衷都是好的,都想把自己的知识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使自己的学生身心受益。但是学生们不一定会这么想,教师的表情给他们暗示好象不喜欢他们、不关心他们,他们由此产生逆反心理,那么教学活动就很难达到和谐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根据不同层次的班级、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气氛等恰当地、情真意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自己表露出的情感富有强烈的感染力,使学生与老师交朋友,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言的心理效能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亲切、自然、通俗易懂的语言,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而且有助于形成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打消其不必要的顾虑。教师应该投大多数学生所好,运用更多表扬、鼓励的话语,恰如其分地给他们戴些“高帽子”,使他们觉得老师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成绩做出了认可,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树立学好的信心和勇气,在课堂上与老师默契配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教师在课堂上动不动就批评人、讽刺人,不仅会降低语言的感染力,而且会使对方在感情上产生隔阂,甚至形成对立情绪和消极心理效应。因为作为学生来说,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尊严,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并树立起自身的良好形象。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位学生想使自己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所以教师语言的运用。一定要注意环境场合,一定要考虑到对方是否能够承受。一句话能激励一个人;一句话同样能够打倒一个人,这样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

三、情绪的心理效能

情绪包括外部表情和内心情绪体验两个方面。通常情况下,情绪总是通过一定的外部表情而有所表现。在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情绪往往反映其对学生的态度,它通过老师的动作、语言、面部表情发出信号交际功能。愉悦的情绪会增进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强烈地感染学生的情绪,创造出轻松、欢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喜怒无常只会使学生们感到莫名其妙,产生反感情绪和畏惧心理,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鉴于此,我们教师就不能把工作上的不顺心、日常生活上的不如意带到课堂上,为一道题不会做、为一个问题不会回答,而把怨气、怒气发在一名无辜的的学生身上。

四、距离的心理效能

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尽量缩小与学生们的心理距离,让他们真切地感觉到我们关心他们、尊重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投桃报李”,把自己的真实感情流露出来。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面部表情,有的放矢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千万不要给学生们造成这样一个假象——就是我们拒他们以千里之外,如果是这样,我们为准备教学内容所花的心血就会付诸东流,我们精心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就难以实施。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