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表面奢华现象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表面奢华现象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6-07-29 10:56:59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表面奢华现象
时间:2016-07-29 10:56:59     小编:秦世引

随着对新课改的误解,语文教学出现了表面豪华现象。语文课堂上出现一批精神贵族,似乎越来越追求形而上的内容。笔者截取来自一线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以此呼吁警惕语文教学中的贵族化倾向。

一、人文泛滥化

人文泛滥化指的是追求所谓情感熏陶和诗意栖居,使语文课极尽豪华之能事,语文课已经变成情感熏陶课、生命教育课。语文什么都管,就是不管语文自身;语文教师与别科教师抢起了饭碗就语文而言,似乎成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肉食者却忘了自己的肚子尚未吃饱。

[案例1]某教师教授苏教版必修四《辛德勒名单(节选)》一文时,简单梳理文本基本情节后,就让学生鉴赏体会人性的复杂,分析文本中人性的善与恶。

按:《辛德勒名单(节选)》是教材中独具特色的电影文学剧本,教者试图通过探讨人性来把握人物形象。其实,教者应从电影文学剧本出发,了解电影文学剧本的特点,学习通过镜头转换来分析人物形象,顺带探讨人性话题。

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如某教师教授史铁生《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时,竟然将整堂课变成残疾人奋发图强的主题教学;某教师教授鲁迅《祝福》(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时,竟然在祥林嫂工钱上寻来蛛丝马迹以证实祥林嫂地位的低下;某教师教授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时,竟然以怀念故乡的一草一木为中心目标。

语文教学之所以产生这些现象,是因为对语文课程改革的误读,以机械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解读语文。他们认为注重工具性就是应试教学,认为课改就是提倡人文性,以致过分拔高人文性,以塑造青少年的灵魂为首要的己任,跳出语文教语文,动辄将语文推到诗意或是生命的殿堂,让语文变得什么都像,就是不像语文。这种无限追求语文教育至高境界的主张导致语文被夸大、被拔高、被虚化。黄厚江说:当今语文课,越来越好看了,越来越热闹了。新的理念越来越多,新形式越来越丰富。可是语文课越来越不像语文课了。语文教学贵族化还混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学习的界限,其倾向为置语文学科于不顾,而以活动所涉及的学科知识为目标。

所以,我们应该始终站在语文本位,借助工具渗透人文,不拔高、不虚化,脚踏实地教语文,在教文中立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诗意栖居、生命感悟等必须在学生眼前所得的基础上逐步渗透,绝不能硬贴上人文的标签。

二、对象精英化

对象精英化指的是漠视多数学生实际情况,追求精英教学。

[案例2]某四星级高中一位语文老师教授一堂记叙文素材积累的写作课时,开始就让学生鉴赏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诗歌《沉重的时刻》: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无缘无故在世上哭,在哭我接着,让学生理解这首诗其实就是写每个人的人生。最后,结论就是让学生以季节人生感悟来积累写作素材。

按:从课堂实际来看,该班学生的素质在全校数一数二,但教者故弄玄虚,漠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这首诗在教师讲解前,全班无一人能理解。本节课的目标就是让学生积累记叙文写作素材,为什么兜了一个大圈之后,谈的还是虚幻的东西?为什么不讲授些积累素材的方法或者提供些生活中对写作有利的素材?

我们认为语文课必须注重学生实际,一切围绕教学任务,使学生真正有所得;作为能起导向作用的语文课堂评议更应向平民学生的所得倾斜,这个所得,应该是显性的文和隐性的道的结合。

我们所谓的平民学生,相对顶尖学生而言,主要指四星级学校2/3的学生和三星级学校90%以上的学生,他们语文基础相对薄弱。从中学语文一线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学生在语文读、写、听、说方面的基本能力还没得到有效提高。以笔者调查的四星级高中为例,有的学生语文课上专注度不高;有的学生语文课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小,口齿不清,不能准确表达自己观点;有的学生一篇课文读起来结结巴巴,根本谈不上顺畅、流利;有的学生连基本的教材文本都不能很好阅读,经典阅读、精神涵养又何从谈起;不少学生作文时书写潦草,写作缺乏一定的规范。

诸如此类现象,如果一味要求语文教师用高标准要求学生,甚至整天大谈生命教育、情感熏陶等,收效肯定甚微。如果一味要求学生对抗语文教材,用经典阅读替代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教学,那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一味指责语文教学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又不让一线语文教师从最基本的教学实践中找出解决途径,语文教学出路究竟何在?

所以,我们应该脚踏实地立足一线教学的实际情况,不盲从、不迷信所谓专家学者的形而上的观点,要针对绝大部分平民学生的语文读、写、听、说的实际情况,实实在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如指导学生准确地分析文本的语言形式;加强学生书写训练,规范写作的文体意识,学习谋篇布局等;着重解决学生的听障问题,提高课堂专注度;要求学生准确、流畅、清晰地表达自己观点,大方得体地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兼顾学生的精神涵养、人格熏陶、经典阅读、诗意人生等。

总之,针对平民学生,阅读教学可考虑深文浅教,作文教学可考虑学习各类文体的基本框架,口语交际教学可考虑听一遍的准确率。

三、程序烦琐化

程序烦琐化语文教学环节繁复、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案例3]某教师教授文言文苏轼的《方山子传》(苏教版高中语文《唐宋八大家选读》)时,教学时设置了七、八个环节,从预习检测、成语导入、学习目标展示、课文朗读、解决字词、探究主旨这些环节,再拓展到苏轼的词《定风波》、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谢娜的自信乐观,最后让学生畅所欲言如何面对压力。

按:文言文教学不一定需要那么多环节,无需太多拓展延伸,将课堂变成满汉全席,只会造成营养过剩。本节课只需在重点解决文言知识的基础上探究文章主旨即可。

新课改后,各种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大行其道,甚至到了泛滥猖狂、不可收拾的地步。当诸多教学模式冲击语文教学的时候,语文课套路越来越奢侈,虚假繁荣愈演愈烈。这些教学模式亦如重重大山压得语文教师根本无暇喘息,让语文课堂承受了本身不该承受的重量。所谓大道至简,语文教学目标要明晰,教学程序应简化便捷,易于操作,教学环节更要紧扣目标,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所以,我们应该简化语文教学程序,返璞归真,摒弃模式川套路的梗桔,把那些上面发下来的统一印制的教案尤其是学案搁置一边,明晰语文教学目标,追求语文教学平民化的境界。这样的语文境界崇尚程序简化,从简有序。如果用一个课时教学鲁迅的《药》,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学习本文双线并行的结构以及体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脱离群众,那么,其所授新课的最恰当的教学程序应该如下:

第一环节,梳理明线华家的悲剧:购药、服药、议药、上坟,可见愚昧不堪;

第二环节,梳理暗线夏家的悲剧:被杀、被吃、被议、上坟,可见缺济世良药;

第三环节,理解两条线索并行前进,最后在上坟时交汇;

第四环节,理解华家与夏家即华夏民族,华夏两家的悲剧就是华夏民族的悲剧。

按:如此,四个环节环环紧扣,条理清楚,最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最多,在第三、第四环节之间向同样是两条线索的文本《麦琪的礼物》等作品拓展延伸。

四、手段多样化

手段多样化唱歌、表演、绘画等齐上阵,现代化媒体狂轰滥炸。

[案例4]一位教师在教授胡适的《我的母亲》(苏教版高中语文《散文选读》)一文时,课前开始就以一首满文军的歌曲《懂你》引入。

按:课堂开始看似非常热闹,学生被歌曲M TV吸引住,殊不知却破坏了在文本阅读时最应具有的沉思的品质。

[案例5]某位教师在教授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苏教版高中语文《散文选读加时,讲到国文先生的外貌时,信手在黑板上画起漫画来,并让学生结合文本文字看是否画得像。

按:暂不对该老师的画技进行评判,将文字诉诸于视觉形象,是否有这个必要?能训练思维还是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所以该环节就语文教学而言显得不伦不类。

此外,近年由于现代化媒体的广泛运用,不少语文课上快餐式的读图几乎取代了读文的训练,这又进一步加重了语文教学失魂落魄的症状。问题的严重性尤其在于,这种包装亮丽华而不实的课目前正在作为某种范式而被纷起仿效着。川常见这样的授课形式:一堂课中,教师不停地点鼠标,连续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十几幅甚至二十几幅画面,平均两三分钟一幅画面。试想,学生在这种语文课上能学到些什么?学生语文水平的大幅度下降,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针对当下不少语文课堂求新、求异,变得异常花哨、热闹非凡的现象,我们认为诸多贵族化奢侈的套路必须加以遏制,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回归其本位。所以,我们应该追求语文教学手段的平民化,始终站在语文本位来选择教学媒体,朴实、扎实、有序;千万不要忘了草稿本、笔记本、黑板等传统媒体的特殊作用,不要搞声、色、光、影的狂轰滥炸。

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城市热衷于表面繁荣、豪华的发展模式,忽视对百姓的服务功能,这种贵族化倾向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同理,语文教学的贵族化偏离了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本位,已经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能,让语文教师居大不易,严重水土不服。所以,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去贵族化势在必行,提倡语文教学的平民化乃当务之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