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09 00:20:12
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11-09 00:20:12     小编:

"

论文摘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调研资料为依据诠释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体现与危害,解读网络道德失范的形成因素。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2004年以来,笔者连续3年都在本校学生中开展网络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调研工作。本文以2006年调研为主体,结合前两年的相关资料展开剖析。2006年5月份,笔者分别在全校4个年级,随机下发问卷1000份,回收950份,其中有效问卷864份。结果显示,网络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学习方式、生活习惯,从而催生出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如信息意识、时效意识、竞争意识、自律意识、诚信观念等,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传统道德规范。但网络对传统道德规范造成的负面冲击,以及导致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不容忽视。综合而亩,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主要显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剽窃他人网上成果而侵犯知识产权。笔者在与学生的长期交流中发现,大学生随意下载软件、下载网络文章、侵犯知识产权是一种普遍行为。不少大学生曾经多次把网络上的文章直接下载稍作变通即当作业交给老师。在笔者组织的一次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主题是结合校园实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如何体现和谐校园和校园爱国主义行为。结果发现,有近一半的同学存在网上随意抄袭论文“应付差事’的行为,甚至很多同学共同抄袭一两篇“经典”论文。而毕业前夕,在网络上购买学士、硕士论文,更是近年大学校园一个公开的秘密。

随意作假、不愿在网上透露真实信息。甫68.3的大学生表示“在网上聊天时说真话要视情况而定’;38.2%的同学认为是旧惹麻烦,一般不会在网上填写个人真实资料”。部分参加社会活动较少、,性格孤僻、心态失衡的大学生,更长期沉溺于网络中。

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和情感冷漠b,在“网络对个性发展的消极性”.选项中,50%的同学承认迷恋网络会“导致情感冷漠和自我迷先”.。其余依次是“学会虚伪和不诚实,形成多重人格”(24.1%),易于形成自我为中心盼存方式”(16.4%),网络语言失范(9.5%)。有同学表示,“由于个人自控能力较差游戏玩多了,产生迷失,生活变得很单调、无聊。”由于现实生活与理想中的网绍生括相差太远,容易使大学生对现实生括产生消极的看法,容易将社会上丑恶现象扩大化。”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内在动因

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上的虚拟社会中失去约束力。在校大学生由于心理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道德辨别为较差道德意志力不强、自制力较差,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较弱,互联网的隐匿性造成盼道德约束力和道德意志力的不断弱:化,成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根本原因。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目前学生的思想教育内容和形式都存在与时代脱轨的状况,大学校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形式主义现象严重,尤其在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问题,道德教育只强调抽象的道德原则,而不太重视人格的培育。郎把道德当作知识的倾向严重存在,忽视道德习惯的培养。最基本的品德素质的培养出现空缺,使一些不讲信用、不讲良心、相互欺骗的行为得以存在,以至人们的某砦道德行为失去了规范的约束。当代大学生中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道德行为缺乏有效的控制、约束和引导,难免产生扭曲的道德人格。

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负面效应。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中,伴随而来的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知识经济也有双重效应。构成知识经济主要内涵的高新技术,既给青年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物质环境,又可能助长重智轻德的倾向+。全球化时代对大学生的能力提出_特殊要求,具有更高智力的。人才成为国家教育的目标同时,良好的智商也成为就业的关键。从而助长在校大学生“重智轻德”倾向的蔓延,鄙片面重视知识的学习、技

能的提高和智力的开发,忽视道德情操和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甚至导致个人利益膨胀和高科技犯罪,给社会带来危害。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化。首先,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新的社会现象、社会冲突的涌现,整个社会心态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置身于校园的大学生在商品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下,心态也产生相应的变化。一大学生脆弱的心理难以适应社会冲击,于是产生心理困惑与障碍,从而导致浮躁化、世俗化甚至庸俗化的网络道德言行。其次,部分大学生对目前的社会风气不满意倾向日趋严重,在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基本发展方向有较高评价的同时,对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贫富差距加重与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表观出较强的忧虑和不满,难免在网上充分显现如来。再次,面对就业政策的转变大学生的高期望值与现实工作条件形成强烈反差,好工作越来越难找,使不少大学生工作前后普遍有一种失落感。为了平衡这种失落感很多人投向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更多同学习惯把网络当成消遣对象,无节制地上网,逐渐丧失道德主体性,个体理性不断弱化,甚至沦为工具客体的危险。

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对互联网韵渗透。从学生成长面对的文化环境来看,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是全球化趋势的一个重要特征,特别是西方文化对大学生往往带有极大的诱惑网络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上的绝对优势,在有限的时空投放密集的信息容量,进行信息轰炸。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更是把互联网作为渗透、煽动和破坏的重要工具,或借助网络论坛、聊天室、虚拟社区、新闻跟帖等方式,散布种种自由化言论,攻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或利用热点和敏感话题,蓄意制造谣言,以偏概全,煽动社会不满情绪,破坏正常社会秩序;或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和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等等,对思想道德认知能力很不稳定的大学生产生较太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

校园内外不良文化的误导。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复杂多样,很容易受_-些非主流文化、不良文化因素的误导。与传统文化相比,校园非主流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个性、表达情感的机会,但其对形式和感觉的过度追求,容易导致大学生对社会的参与被限制在直观、感性层面,缺乏理性思考与鉴别使道德认同变得困难,一道德约束趋于松懈。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危害性

长时期以来,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生的上网行为给予了较大关注,并通过各种途径寻求解决之道,但对于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原因是认为大学生属于成年人,应该有足够的辨别是非和鉴别真伪的能力。实际上,日益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同样是个严峻的考验,危害性日益凸现。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危害性体现在以下内容.

影响正确“三观”形成。由于网络的虚擞性,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间接性的特点。长期面对多媒体画面的“人机对话”交流方式,容易使人产生精神麻木和道德冷漠,并失去现实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断能力,影响正确“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韵形成。一些学生沉湎于网络环境;不能自拔。不负责任的网上言论引发出颓废、消极、,缺乏诚信等病态,使其养成觉得无味但又放不下的“鸡肋”心理,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任其在互联网的虚拟时空里堕落、

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紊乱。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在网络的冲击下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社会的价值观念也难以保持统一,以至于社会道德生活中呈现出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社会现实又造成政府、学校甚至社会一直灌输的传统道德观念,仅仅成为人们众多道德选择中的一种,丽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所起的支配性作用则不断弱化,导致道德评价失范、道德相对主义,最终必然导致青年道德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较少,对于经过伪装的思想和言论的识别能力较差,加之特有的好奇心、猎奇心,他们会比较容易被诱导,进而产生错误的价值倾向。久而久之,还会把错误的伦理道德倾向带到现实生活中。更甚者,还容易对现实世界的伦理道德标准产生排斥与抵触心理。

导致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一般而言,人们在传统社会里的道德意识较为强烈,道德行为也较为严谨。然而,由于人们的道德行为常常是做给他人,特别是可能对自己有影响的人“看”的,自律意识较差,所以一旦进入互联网这个.“自由时空的视域,舆论和感情筑成的防线放松。而网络行为的·。‘‘数字化”、’“虚拟化”的特点,很难对网络公民的道德行为加以管理和控制。加之网络本身追求自由、公平效率,使之运用它的一些大学生还不能从精神境界上与之匹配,难以鉴别真伪,很容易造成道德人格的缺失。

产生对现实生活疏离感。网络的出现,使人同时生活在网络和现实两个空间中,在虚拟和现实之问,需要进行角色的转换和行为的协调。如果这种转换和协调失效,就会出现行动变异、心理错位、生理失调,甚至患上网络综合症,如网络上瘾、网络孤独、迷恋电子游戏等。过分地沉溺于网络空间,人就有脱离现实社会而成为网络奴隶的危险。尤其当大学生在虚拟世界获取的快乐比现实世界多时,就可能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交往中。而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更加倾向在网络中寻求安慰。久而久之,这种循环很可能造成大学生只愿意在网络上演绎虚拟“完美”的人生,而消极地对待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加之在就业、经济、情感等多重压力下,使大学生躲进网络里去构想自己的生活,用虚无来证明自己。更加缺少自信心,加剧个体行为麻木、冷漠,缺少社会责任感,甚至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和更多的心理疾病。"

影响大学校园普及先进文化。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威胁。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威胁。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又产生虚假;其交互性特征既传播信息文明,又生产信息垃圾;其开放性特征既给人广阔自由,叉带来伦理道德失律失范。。因此,.网络文化严重威胁与挑战大学校园的主流文化。

四、厘清大学生网络道德建构中的几种关系

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的关系。从道德发展的历史继承性看。网络道德不能简单地承袭传统的道德内容和形式,把现实社会道德简单移植副互联网,显然行不通。网络道德建设应当有新的价值观念、新的道德标准和新的建设模式,人在虚拟的网络生活中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虽与现实道德存在着不同的规律,但蕊种道德表现必然相互影响。因为网上信息资源仍旧是对现实信息资料的重新处理,它取之于现实材料,源于现实生活,最终也将服务于现实生活,而相当一部分网络道德问题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上的具体体现。也即个人在现实中具有什么样的道德素养,在网络生活中也会表现出同样的道德素养。因此,网络道德建设仍然离不开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道德在网络时代应当发扬光大。在网络时代,更加需要诚实、守信、不欺诈、不剽窃、不作假。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道德形成的主体与客体关系上,传统德育方式更多强调对大学生德育知识的灌输,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德育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的道德生活。这种灌输道德知识与道德信条的培育方式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道德生活。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应定位于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内在动力,唤起和激发其内在的道德需要,培育自我教育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尊重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只有尊重个体的主体地位,才能使个体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也才能学会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更好地达到道德教育目的。

治标与治本的关系。这里主要指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的关系。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相对忽视主体的道德践履活动,只能治标,难以治本,因而往往难以取得预想效果。在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的关系上,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践履能力。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道德生活,如”活动性德育”(或“体验型德育”)应视为青年道德教育的最佳选择。这种德育是在活动中展开的,使德育过程建立在直接性、动态性、体验性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变化发展中学习、思考和领悟,从而形成与时代相对应的道德品质。如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帮助学生主动参与构建校园网络环境,从而争取主动权,增强网络的可控性,使学生成为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主体,用网络技术来推动道德建设。

网上和网下的关系。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既要提倡网上的工作网上做,也不能忽视网上工作网下做的必要性。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在网络上、尤其是校园网上,对道德和不道德的行为做出评判,表明爱好和憎恶的态度,促进和强化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认知能力。这种道德情感的渲染可以借助于网络本身的力量,达到大量、快速地传播,把大学生对互联网的热衷之情逐步迁移到对网络道德的遵守。另一方面,做好网下的道德教育工作,解决网上道德问题。

网络道德建设与法纪教育的关系。在现实的社会中,法律对道德起着保护和促进的作用而在互联网世界,如黑客的袭击、病毒侵权黄色信息的传播等,目前还难以有效制止并受到惩罚,法律无法保护网络的安全和可靠性,这是网络道德建设必须克服的难题。但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法律和道德都是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制建设层面,既通过立法使网络的运行规范化、程序化,设立专门的机构来保障网络法律的有效执行;又要从技术角度控制和过滤违法与有害信息的散布。而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强调遵守法律是道德的基本要求,把重要的道德规范纳入到法律当中,融入到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当中,融入到大学生各种守则、公约当中。让大学生网民懂得,网上所有言行必须遵守现实社会的法律法规,都要具有“网络法制”观念。此外,大力发展“网络警察”,也是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网络警察”作为阿络的有效监管者,其法律威慑力将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施行起到重要作用。

防堵与疏导的关系。针对网络文化的两面性,尽可能克服消极面,发挥积极面。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建设,对于遍布校园周边的各类网吧,“关不如管”。与其一味“防堵”,或简单、粗暴地将学生从网络中“赶出来”,不如通过多种渠道,对其进行合理引导与规范。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