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汉语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正迁移

汉语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正迁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08 00:50:18
汉语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正迁移
时间:2023-07-08 00:50:18     小编:

汉语在外语教学中的迁移作用不容忽视,也是每一位外语教师都关心和在教学中必然面临也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以以往学者的研究理论为支撑,结合教学的实践多方分析母语在外语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汉语母语外语迁移积极因素

迁移(transfer)属于心理学的一个术语,原本是指在学习新知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理论提出了“母语迁移”这一概念。所谓母语迁移,是指在学习语言过程中,母语对所学语言的影响。那么,将母语语言习惯运用到外语习得中,如能促进外语学习和应用,则称为“正迁移”;比如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初级阶段,它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学习者对外语的实际运用。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单词基础后,学习者很容易翻译一些句子。例如,西安是一个美丽的城市:Xi’an is a beautiful city.等。相反,当母语的语言习惯干扰、阻碍外语习得时则产生“负迁移”。 比如很多学生在表述中很容易出现这样的句子:I buy a book last week.(我上周买了一本书。)等。任何人在学习第二外语时都会遇到母语习惯迁移的问题。

一、迁移的因素

一般认为,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有两种:结构因素和非结构因素。结构因素包括语言中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如语音、句法等。例如,英语的语法是一个很令学习者头疼的问题,原因是汉英语法结构有很大的不同。在运用外语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会将汉语的语法概念转移到英语中,从而造成一些失误。比如,汉语中名词没有格和数的变化,动词没有时态的变化,这一缺损易造成负迁移。所以初学者易犯“two book”“He love game”之类的低级错误。另外,在动词使用上,还有的学生将“他去广州都十年了”译成“He has gone to Guangzhou for ten years”,很显然,这是由于没有搞清楚,汉语词汇中瞬间动词与延续动词之间的区别不如英语那么严格。非结构因素是是指语言以外的因素,比如英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它因素也会影响语言的迁移,例如学习者的年龄、对语境的了解程度、语言的共同性、语言距离(语言的相似程度)、类型性、标记性等。与此同时,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语言水平、心理类型也会影响语言迁移。就文化影响来说,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总是倾向于用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别人的言行和思想,并总用自己的母语习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忽略了第二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因而交际失误屡屡发生。比如中华文化中“尊老爱幼”的思想根深蒂固,假如让你的学生打招呼时,直呼老师或长辈的名字,这恐怕是不可想象的;同样的是,当英语国家人如此称呼我们中国人时,我们也可能会感觉受到了轻视或侮辱而大为不快。

因此,有关语言迁移理论的研究有利于对外语教学及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我们清楚地认识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语言错误类别和趋向、语言学习障碍的原因、语言与环境、社会及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关系梳理,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习外语,特别是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正迁移,克服负迁移,更好地学习第二语言。

二、教学中的正迁移

1.促进认知,提升思维水平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对新事物的观察、认识、判断,对新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都在一定程度依赖于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换个角度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学习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结构直接影响新信息、新知识的过程。Newmark & Reibel的“无知假设”认为,人们在学习一门新语言的初期,由于很多东西学习者还没有学会,他们只能依赖已知的(母语)去弥补不知道的(目标语)。]桂诗春也曾指出:外语学习不是零起步,而是以母语为起点。人们在学习一门外语以前,母语的学习规律和使用习惯已经形成,并会不自觉的以其为起点来理解和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和结构。在缺乏外语环境、没有很好掌握外语语言的情况下,学习者会经常不自觉的将母语思维、知识、习惯运用到外语学习中。

因为虽然各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语言特点千差万别,但又不失其共性。对大多数人来讲,学习外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用它表达自己在母语环境下的思维成果,因此在传递自己思想的时候,不可能不带上母语思维的烙印。英语语言自身的发展也在印证这样一个道理,外语思维和母语思维在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最终在母语国家产生一种新的带有母语思维烙印的外语国别变体是非常自然的,如北美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印度英语、牙买加英语等。同样,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也表现出一些中国特有的方式,也就是一种“本地化”的、“中国特色”英语,即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官方的定义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one country ,two systems;Veg-etable basket project”等这些具有显着中国特色的英语表达。在英语的教授和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总是无意识的、不可避免地将汉语和英语结合起来,通过翻译、对比、联想等办法来理解、记忆英语词汇或用法,如“tank”(坦克),“hamburger”(汉堡包)等音译词;“Microsoft”(微软),“hardware”(硬件),“pen-friend”(笔友)等英汉意义完全对等的词为学习者记忆词汇提供了捷径。因此教师应该敏锐地、大胆地使用这类联想、类推等学习方法帮学生举一反三,不仅能迅速扩大英语词汇量,更重要的是曾经了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成长。

2. 突显共性,求同存异

英国语言学家 Ellis认为,在人类千差万别的自然语言当中存在一些共同的“核心”规则。“这些规则构成了普遍语法,而普遍语法则是人类每一种语言特定语法的基础 ”。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在本质上都是对某一种语言符号系统的学习和使用,他们的差异体现在学习者的起点、学习环境、认知水平、学习动机及语言自身规则及其文化背景等方面。

基于语言所具有的共性,任何民族的人在学习和掌握母语的过程中对语言共性即“普遍语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外语过程中会把通过学习母语而获得的对语言共性的认识,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到外语学习中去,从而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并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由此观之,人类语言的共性对外语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据调查,中国人学习英语和汉语成绩的相关系数呈正相关系。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有一种强调“标准化语言”的倾向,一味追求学习者要达到用外语思维的目标,特别是中国英语是一种低水平的、不标准的东西。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从实践上看,用外语思维主导外语学习的效果并不很理想,从理论上看,它对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理解不透,片面解读心理语言学与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Bosher、Cumming、Lay等学者的研究充分证实了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母语思维的依赖;80%的学生都用母语构思文章内容和结构,有的还先用母语写提纲,有的学生甚至先用母语思维,用母语写,然后再翻译成二语文章。因此,充分利用汉语和英语在许多方面有共同或者相似之处,通过掌握相关的汉语知识将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速度和水平。

3.过滤不良情愫,改善情感学习策略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与其相应的行为反应。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有很大关系。积极的情感对语言学习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相反,消极情感,包括焦虑、抑制、害怕、愤怒、胆怯、沮丧、厌烦等,则会阻碍语言的学习。对此,Elsa Auerbach就特别强调母语在英语教学中起到的不可比拟的作用:“用母语教学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安全感,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已有知识来帮助新的语言的学习,同时也能使其大胆地开口表达自我。这样学生才愿意去冒险、去尝试使用英语来表述,从而克服怕犯错误的心理,达到外语学习的目的。”

对外语初学者来说,坚持使用全外语上课,当学习者收到的外语信息量超出了他们现有的理解、接受能力时,他们就会产生担心、忧虑、茫然、失落等情绪。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不一致,因此教师如果用全英语教学时只有一部分学生能跟上,没有听说基础或基础较差的学生想听听不懂,想学跟不上。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产生挫折感,失去信心,失去学习兴趣,不会参与课堂活动,及至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放弃学习英语。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本身英语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对全部使用英语的课堂持一种强烈的排斥心理,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会感觉自己完全被拒绝在外,所以他们不可能融入其中。时间长了,有的学生会干脆就不去上课,以及转专业甚至产生退学回家的心态。在对一所初级中学的调查表明85.6%的学生认为在英语课堂上使用汉语能使他们在心理上感到更放松。在调查中,高达88.7%的学习者认为在外语课堂中当他们感到迷茫时使用母语能让他们在心理上感到更轻松、更自信。由此可见在外语教学中我们还需要适当使用母语来解释文化背景知识,讲解复杂语法结构、难句句型等,来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让其以轻松的心态进行学习,这也会大大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效果。

因为我们相信学习的兴趣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情绪表现,一种重要的内在动力。它不仅能使学习者积极、主动、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而且具有一定的智能价值。

4. 文化对比与传承,促进英汉共荣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是文化的载体,记录并反映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它特有文化的载体和沉淀,也是它传统的积累。语言的使用会受到文化的制约,他们的风俗习惯、传统和思维方式等都反映在语言之中。所以,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会在某种程度上受本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影响和干扰,往往会不自觉地把本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搬到英语学习中去。中国人在第一次见面时一般会说“久仰大名”,但在英语交际中却不能说:I have heard your name for a long time.只能说Nice to meet you.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它所产生、使用的文化氛围和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这样有助于提高文化敏感性并能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语用失误,有效提高其目标语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研究表明,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对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束定芳、庄智象曾指出:“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些。同样,如果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结构越相近,文化背景越相似,交际能力的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

与此同时,这种不同文化差异和对比也能充分促进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当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不同时,利用文化对比教学,能帮助学习者正确理解目标语文化,增强文化差异意识,避免在外语交际、双语翻译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失误。同时,当两者含义相近时,比如,在汉语和英语中有很多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表达方式: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隔墙有耳(walls have ears),同舟共济(in the same boat)等,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就可以充分利用母语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就能很容易的理解、记忆和运用这些英语表达,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

三、结束语

如前所述,母语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完全避开母语是不实际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母语的正迁移对外语习得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帮助学生找出英汉两种语言的共同点和相似之处,以促成正迁移的形成,不失为一个事半功倍的有效办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