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西藏索县旅游发展浅议

西藏索县旅游发展浅议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18 00:02:28
西藏索县旅游发展浅议
时间:2023-08-18 00:02:28     小编:

摘要:本文通过对西藏索县旅游资源分析研究,探索索县旅游业发展的开发策略,试图为索县的旅游产业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索县 旅游 文化 养生

中图分类号:G353 文献标识码: A

1索县发展现状

索县位于西藏那曲地区的东北部,怒江上游的索曲河流域,是西藏北部两大地区:那曲地区和昌都地区之间重要的交通节点,位于西藏与西南两省四川、云南之间的交通通道上,是承东西、接南北的藏北要塞。县域总面积为5986平方公里。索县辖2个镇:亚拉镇、荣布镇;8个乡:热瓦乡、若达乡、赤多乡、嘎美乡、加勤乡、江达乡、西昌乡、嘎木乡。

县域空间呈东西走向,亚拉镇、荣布镇由于国道317通过其城镇发展建设较好并辐射周边乡镇;南部各乡:赤多、江达、嘎木等由于受交通条件制约发展较慢。县域内各乡镇的产业基本为农业和牧业,只有发展较好的亚拉镇和荣布镇兼有商贸服务业和建筑业。

2西藏索县旅游存在问题

2.1旅游产业开发滞后

西藏地处世界屋脊,幅员辽阔、山川壮美、江河纵横、风光绮丽,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众多,民族风情绚丽多彩,具有许多世界水平的、且无可替代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开发的潜力和空间非常大。但是西藏虽然被称为“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开发程度最低”的地区 [1] 。索县境内部分传统民居危旧,甚至成为危房,必须立即加以改造。

2.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县城历史街区现状交通混乱,现有路网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交通管理措施缺乏,交通需求的增长及交通方式的改变对民俗文化遗址的保护带来冲击。县城整体建设与现代化城镇存在较大差距。

2.3资源保护意识滞后

当地群众文化保护意识不足,导致部分原有的民族建筑,在形式、风格、色彩等方面越来越缺乏地域性,空间格局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正在逐渐消失,街区整体风貌和居住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3索县旅游发展原则

3.1坚持保护自然与传统文化的原则

3.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旅游产品开发要以市场导向和供需关系为核心,以能否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为准则,要充分考虑当代人对旅游产品的消费趋势和索县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要充分分析当地旅游项目、消费的目标群体和潜在消费群体的空间。

3.3坚持旅游开发项目多样性的原则

旅游项目的多样性可以满足各类消费者需求以及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在旅游产品开发上,要坚持开发多样性原则,争取满足旅游者的各种需求并提高消费者对旅游项目的满意度。

3.4坚持经济性原则

索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地质气候条件复杂、可进入性差、旅游基础设施差。来当地的游客面临着比较大的交通成本、时间成本和身体素质要求,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索县的旅游业发展。因此,在旅游项目的开发上,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旅游者要付出的各项成本,坚持旅游开发成本低、效用大的经济性原则。

3.5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破坏自然是索县旅游项目开发的必要条件。旅游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注重可持续发展,把发展旅游项目与自然良性互动置于首位,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对旅游项目的承载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保持原始生态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做到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4索县旅游开发策略

4.1促进草原林地结合的生态旅游

索县位于藏北高原和藏东高山峡谷的结合部,那曲地区东部、怒江上游的索曲河流域,北接巴青、南临边坝、西靠比如、东依丁青,犹如一条畅游水中的金鱼。境内山峦叠嶂、沟壑交错,有着藏北草原与藏东林地结合部的独特风光,既可领略广袤无垠的草原风光,又可观赏郁郁葱葱的原始林地景色;县城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与当地群众和谐相处;日照时间长,清溪碧水,蓝天白云,夏秋山花遍野、绚丽多姿,冬春雪盖大地、北国风光;河川溪流众多,河谷幽静,生态良好,空气清新,是体现藏北与藏东特色文化的典型地区。

4.2发展怒江文化旅游

怒江流经索县境内,由于两岸高山逼峙,怒江流经的这一河段成了最为险峻的峡谷,河床宽度一般为100米到150米,最窄处几十米。怒江劈山斫石、一泻千里,形成神奇壮美的怒江峡谷风景线。一个“怒”字,体现了此区段峡谷河流的性格特征。深谷中的怒江,不断冲破一座座石门、隘谷和峭壁,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怒江沿线人文资源也较为丰富,因交通相对闭塞,仍保持着独特的民风民俗,民族服饰、建筑、饮食和节庆等文化风俗精彩纷呈,宗教文化和谐共存。

4.3推动宗教文化旅游

索县共有寺庙、拉康、日处50座(处),格鲁派(黄教)、宁玛派(红教)、噶举派(白教)三种教派和谐共存,宗教和谐文化较为浓厚,在索县可以体验到格鲁派、宁玛派、噶举派三种教派文化,还能体验距离索县仅30公里巴青县的苯教文化。境内有外形酷似布达拉宫的赞丹寺,被人们称为“小布达拉宫”;有那曲地区最大的寺庙热登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比西藏最早寺院山南桑耶寺的建造时间还要久远一些的邦纳寺;有由圣水、天然佛像、曲忠绿松石溶洞和布青莲花生修行洞;有传说如来佛的五角法帽形成了石山“甲瓦日阿”,其右侧的一块石头上有天然形成的藏文“嗡啊恕薄“叭嘛呢”六字真言字样和佛像,左侧有天然圣水和修行洞等神奇的自然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4.4催生养生文化旅游

索县的藏医药在那曲乃至青海都比较有名,拥有格尔更松喀查等150多种药丸(剂)生产技术和仁青达乌、多资热嘎、喀多、琼美热嘎4个祖传秘方及1种藏医脉泻特殊疗法。同时,在境内温泉资源丰富,最为出名的有:亚安岩洞温泉和西昌乡温泉。亚安岩洞温泉聚于天然的岩洞之内,泉水深而清澈,底部有一块绿如松石且能发光的岩石,好似镶嵌在泉底的绿宝石,泉中有五颜六色的鱼游畅,景色极美,泉水对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有特殊疗效;西昌乡温泉自然天成,是优良的温泉资源,对胃病等有特殊疗效。

4.5开展民居文化旅游

民居是一个地方建筑和风俗文化的活字典。索县民居别具特色,央达一村的石砌古宅老院最具有代表性。虽然这批民居因世事变迁、村镇发展等等原因,多已成为少有人居的寂寞庭院,但就民居文化的角度来讲,极具沧桑感,不乏艺术性,更有观赏性。这些独特的民居与索县随处可见的许许多多不事雕琢的原生态村落,构成现代休闲旅游项目中不可多得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遗产会显得更为珍贵。

同时,索县的民间艺术与传说构成了索县特色文化的重要因素。索县的雪热巴在藏族热巴舞中独树一帜,包含了33种藏戏技艺,直接反映了藏族文化开放融合的一面;天然形成的格萨尔王马蹄印,格萨尔王与王妃珠姆石像及民间传说更加印证了索县为格萨尔王妃珠姆的故里,历史溯源源远流长。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