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高校资金使用效率

浅析高校资金使用效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8 00:14:45
浅析高校资金使用效率
时间:2023-03-18 00:14:45     小编:

摘 要:从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呈现多样性和政策性两大特点入手,分析现阶段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现状,得出普遍存在资金效率使用不高的结论,提出如何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几个建议。

关键词:高校;资金使用;效率

高校是高等教育学校的简称。从学校类型上讲,高等学校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等。高校财务管理是指在高校范围内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工作,重点是对高校的资金筹集、分配、使用、结算等过程的管理。高校财务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学校行政、教学、科研、后勤等各个方面工作的开展和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校未来事业的发展。本文着重结合公办高校财务管理的自身特点,分析公办高校资金的使用情况,探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方式方法。

一、高校财务管理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高校办学思想中逐步显现。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企业化明显,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有一定的相似性,即“花小钱办大事、多办事”。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其实质是有区别的,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而高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在各高校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强化高校财务管理,开源节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对于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管理内容呈多样性

公办高等学校属于国家事业单位,使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所处的环境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财务活动呈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如收入渠道的多样性。收入渠道包括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费收入、经营性收入以及其他渠道收入等。目前,经营性收入以及其他渠道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经营性收入和其他渠道收入主要来源包括校办企业、房产招商、设备及场地出租、服务性收费等。高校收入渠道的多样性必然导致财务管理的多样性。除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外,大多涉及到相应的行业财务管理(如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等),这种特性就要求高等学校财会队伍具有较高专业管理知识和能力。所以,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容多样性的特点已显现。

(二)财务管理政策性强

国家财政对高等学校的拨款、学校对财政博拨款的使用,国家财政部门和学校主管部门有着严格的政策规定。学校从社会有关方面建立的各种基金的使用、学校按照学费的一定比例收取不同专业学生的学杂费、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开展科研、社会服务活动取得的资金,也严格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和开支,学校不得任意提高收费标准,也不能擅自提高开支标准和扩大开支范围。可见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有着很强的政策性。

二、现阶段高校资金使用效率分析

(一)预算管理不健全是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潜在隐患

高校财务预算是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数量方法,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一般是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指标进行科学地、具体地规划。财务预算的编制以财务决策确立的方案和财务预测提供的信息为基础,是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的具体化,是控制财务活动的依据,科学、合理地编制财务预算是高校资金支出管理的重点。由于部分高校预算管理不健全,缺乏严格的预算编制程序,部分高校仅仅限于依据上年或财政预算拨款来进行“估算”,存在预算范围不全,内容不实,执行不力和约束软化等问题。高校财务人员与开展工作的业务人员往往缺乏沟通,导致编制的预算不能立足于实际,使编制的预算简单化,导致预算执行效率降低。

(二)预算执行缺乏总计划,资金使用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由于高校二级部门较多,各部门预算执行各自为阵,缺乏统一的统筹安排及相应的监督机制。同时部分高校没有健全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资金使用缺乏计划性,使效率降低。主要表现在:各部门争经费现象比较严重;没有协调好学校物质资源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资产资金分配不当;重大支出项目资金往往被分管基建、设备、后勤的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分块管理,这样容易造成实验室建设、重点学科等重大支出项目顾此失彼、有始无终,或者是重复建设、浪费严重,难以做到统筹,保证重点。

(三)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不高

为了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竞争力,高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买实验设备等固定资产。而这些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资金的铺张浪费。而且,我国高校绝大部分仪器设备分属各部门独立无偿占有,有些院系为了自己使用或是出于其他原因而不愿与别的院系共享固定资产,这样容易出现固定资产在不需用的部门经常或长期闲置。而需用的部门又得不到及时使用,只能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购置,从而也会造成重复购置和资源浪费。另外,高校将主要精力投在采购工作环节上,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处置缺乏监督管理。目前的状况是管理体制不健全、责任不到位,对固定资产没有定期清楚、盘点,有账无物,有物无账,账实不符的现象严重,随意报废、处置固定资产,造成固定资产严重流失。

(四)目标不明确导致资金效率不高

我国高等学校往往有一个误区,学校的投入衡量一般是规模的大小,而不是以资金使用的效率为价值取向。办学的目的应该是提高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等综合竞争力,而不是“规模论”。这种竞争力的提升与学校的管理水平有关。其中资金使用效率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高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间接影响其管理水平。而“规模论”却使高校在使用财政资金过程中,往往不计成本,不求效益,资金使用效益的观念十分淡薄,导致财政资金配置不合理或造成损失浪费。提升高校资金使用效率关键在于观念的改变。

三、如何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率

(一)加强预算管理,并对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学校预算是以货币计量的教育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手段,是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学校所有财务管理任务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合理的预算,既要反映财务管理部门根据历史的经验数据,结合计划年度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以及相应的调整所做出的科学的资金需求与可供给量预测,也要按照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优化配置可安排的预算资金;既是事先进行财务预测和控制的手段,也是对全部经济活动进行事中、事后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同时,建立对预算执行的长效监督和考核机制,时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对各部门进行考核。

(二)科学配置学校资源,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综合使用效率

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最终都通过经济的形式反映在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而这种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要求高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科学配置各种经济资源,提高其使用效率,特别是固定资产:一是建立完善资产购置制度。通过统一的设备配置标准对高校的设备进行统一管理。二是建立、健全物资收发保管制度,本着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责任落实到各单位和个人。三是建立、完善资产配置制度,通过调拨、出借、出租、投资等方式,盘活学校资产,提高使用效率。四是完善资产清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五是财务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资产对账,清查盘点,确保资产完整。

(三)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规范校内经济秩序,促进资金效率提升

资金使用效率与资金安全密不可分。贯彻执行国家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下,结合高等学校内部经济活动的特性制定和完善高等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健全、有效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是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为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市场经济下,高等学校经济活动纷繁,经济环境复杂,高等学校必须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或修订学校内部的各种财务制度,规范校内经济秩序,在财务制度的约束下实现其财务管理目标,从而提高资金安全。制定财务制度是进行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保证,也是学校内部各单位开展财务工作和业务活动的依据和准绳,因此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是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

(四)健全分析指标,提高资金效率水平

从偿债能力、资产利用、效益、发展能力等方面考虑,建立一套科学健全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学校财务运行和财务管理状况,发现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为学校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及时掌握学校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利用情况和效率情况,为学校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财务管理,增加收入,降低消耗,节约支出,杜绝浪费,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提供具体的措施和途径;促进加强预算管理,保证收支预算的顺利实现,引导财务管理走向良性循环的道路。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