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精心育人?静待花开

精心育人?静待花开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02:39:38
精心育人?静待花开
时间:2023-01-06 02:39:38     小编:

摘 要:班级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有针对性地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的正确引导,从而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沟通

1 常规管理卓有成效

确立班风。在开学之初,引导学生拟定了班风“ 团结奋进,勤学自律 ”,确立了大家共同的心愿:做最好的自己,创优秀的集体。这样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建立管理组织系统。管理组织,是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作为班主任我不直接任命班委,而是在自我报名,民主选举表决的基础上产生班委,我直接参与指导管理活动。所以,我们班的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常务班长、团支书和班委会成员一起管理班级,同时又各负其责。班委每天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学生到位具体情况,便于班主任及时掌握后进和先进学生的情况。

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好好写字,每天书写一篇,学习委员检查,并登记在册。每个学生在书写上都有一定的提高。

2 岗位责任增强意识

我们学校是职业学校,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所以在管理中我把责任制引入进来。定岗定责首先从班干部做起,在班委组建之初,在班干部会上我就班级事务明确分工,让每个委员明白各自的职责是什么,什么时间该干什么,这样他们在干工作时就会目的明确,方向准确,效果也很好。例如班长的职责是负责全面工作,督促各个班委搞好自己的工作;付班长的职责是对每天的违纪和做好事情况落实到人,同时根据学生手册把操行换算成分数贴上墙。其次对每个学生我也根据每学期计划,课程计划,要求他们根据自身特点两声定制学期计划,明确学期学习的责任。

通过以上举措,增强了班干部的管理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3 关注个别敦促进步

每个班级都有待优生。所谓待优生,指那些行为习惯等方面有毛病的学生,就是人们口中的“差生”。这类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心灵深处都渴望被他人肯定,都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他们也绝对不是一无是处,如有的学生篮球打得好,有的学生音乐很棒,有的擅长跑步,有的热心助人、热爱劳动,有的善于交际,有的喜欢整洁等,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做个有心人,做个伯乐,尽可能多地发现待优生的优点和长处,有时甚至要用放大镜来看他们的优点,尤其要看到待优生的一点一滴的进步,不管进步的幅度有多大,只要有进步就应给予必要的表扬和鼓励。“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意义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有时,教师忘记了表扬是多么重要。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从来不对学生说一句好话,这种行为是不可原谅的。”(《教学心理学》盖杰和伯令纳著(美国教育家)) 例如我们班的邓安清同学,经常旷课、睡懒觉,接嘴快不经过大脑,对任课年轻教师不礼貌,有一次从六楼的天台翻窗进教室,视生命如儿戏。我经常找他谈话,直接指出他的问题,给他提出要求。例如,有一次上刘婷翠老师的课,他对刘老师不礼貌。当我知道这一情况后就找他谈话。开始他很不服气,认为老师就是针对他,认为对老师没有不礼貌。我就跟他讲你的哪些行为是对老师的不礼貌,讲过长达一个小时的争吵式的交流后,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还从言谈举止上指导他怎样给刘老师道歉。从这次以后,他认识到了对长辈什么言行是不礼貌的行为。翻窗事件发生后,我及时的和家长、招生老师沟通,在家长、招生老师和我的教育下,他认识到了错误。利用《学生幸福成长手册》,我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好交际,喜欢表现,头发衣着整洁,这个月做到了不旷课,上课回答问题积极,学会了尊重老师。但是还有大的缺点:赖床,迟到。这段时间他一碰到我就对我说:“老师,我没有旷课了。”“老师,经济学老师说我发言积极。”

对待待优生,老师的赞扬如冬日的暖阳,温暖他的房。

4 寝室家常温暖人心

我常到寝室与学生拉家常了解学生情况,让学生感觉温暖。每周我力求到寝室三次以上。与4

1

4、415和419的女生聊天,女生间有什么都会跟我讲;发现303寝室的姜权同学和王智鹏同学很勤快,经常主动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发现305寝室值日的经常不倒垃圾,那周我就每天去督促,结果比较理想。还与他们交流一些班级的问题,征求他们的意见。这样就拉近了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温暖了离家少男少女的心。

5 家校沟通共促管理

与家长的沟通更有利于学生管理。例如学生周末回家后,就想多待一天,让家长帮请假。这时候我就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明白学校要求学生星期天晚七点归校的意图,请求家长帮助学生遵守纪律。这样,绝大多数的家长都能配合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工作永无止境,它是个细活,只有我们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规律,关注细节,倾尽心力才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