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注意的几大问题

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注意的几大问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06 12:16:00
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注意的几大问题
时间:2015-08-06 12:16:00     小编:

【摘要】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发展至新阶段,单纯依靠大规模削减审批事项和审批流程无法满足改革需要。在未来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要注意几大问题:要着重解决好四大关系、注重改革战略工具的选择、做好配套措施的同步改革。

【关键词】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几大问题

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该地方经济发展极其重要,政府管制与市场投资环境密切相关,也对提升城市竞争力至关重要。在地方政府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今天,取得的成绩显著,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地方政府未来的改革要注意以下几大问题。

一、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着重解决好四大关系

地方政府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过程,从某一层面上讲,就是要把握好地方政府的定位问题,因此,地方政府要处理好以下几大关系:

首先,地方政府要处理好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在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中央与地方的互动容易陷入集权与放权的循环,这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以及放权标准。因此,必须完善相关法法规,制定明确、科学可行的放权集权标准。其次,要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改革就是为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审批制度,而这关键是要解决好两者的边界问题,原有的行政审批制度中,很多的审批都是超出了政府管理市场的边界,因此在改革过程中,首先就是要界定好与市场的边界,它决定着改革的深度与方向。另外,要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这需要政府加大力度培育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他们的力量,影响着政府放权的考虑。最后,要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政府管制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自身利益的实现,而是为了企业服务的,因此,要建立起政府与企业更为对等的法律地位,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

二、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选择好改革战略工具

首先,要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战略。要实现政府职能从管制的主体转为服务的主体,以补位形式弥补市场不足,为市场发展提供良好发展环境,要突出政府的服务职能。要正确处理好政府的“退位”和“补位”的问题,在如今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因此,政府要在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环境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扶助等领域做好补位工作。

其次,引入绩效管理,以结果导向为后果战略。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容易陷入边减少,边膨胀的怪圈。因此,要引入绩效管理,以绩效评估的方式对新增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评估,对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另外,将绩效管理结合奖惩措施,对公共部门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另外,将以人为本、顾客主权为顾客战略。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引入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实现管理对象从被动的管制角色变为主动的顾客角色,这必然能够提高审批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顾客的满意度。要加强与审批服务对象之间的交流,建立互动机制。此外,还要为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与偏好,开辟多样化服务。

同时,要以权力下放、重心下移作为改革的控制战略。权力下放的途径主要有三:其一,是通过组织授权的形式;其二,是通过缩减层级,将权力下移至一线;其三,是通过社区授权的方式,将行政权力外移至社区。我国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中,存在严重的条块分割、部门对峙等问题,这不利于审批权限真正下放至服务大厅。因此必须打破这一格局,真真切切的将权力下放,实现功能前移,赋予政务中心真正的处置权。

最后,要把服务文化作为改革的文化战略。传统的管制文化,严重阻碍了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的推进。因此,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首先要革去这种管制文化,除去唯有靠政府经济才会发展、社会才会进步的错误思想,要将服务型文化彻底贯彻于政府的头脑里。

三、要同步进行改革的配套措施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

权力必须在法律控制范围内,否则容易滋生腐败,政府内生的政治强制力和扩张冲动,必须要靠外部的制约机制,即法的制约。首先,全面清理已有的法律法规,要提高立法质量,通过立法来平衡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要建立保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的法律法规。政府要努力出台《管制基本法》、《监督举报法》、《舆论监督法》等,还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改《行政诉讼法》。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行政审批是政府通过审批权限,实现对社会的管理,从而实现政府的经济职能、社会职能,政府活动在由微观管理转为宏观调控,在有政府管制转向注重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原有的行政审批过宽过滥,不利于政府职能实现这一转变;另外,在某一程度上来讲,转变政府职能能够很好的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使改革成果持续、长久。

(三)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在我国的行政审批中,存在大量因利益的驱使而歪曲行政审批活动,而公务员队伍作为行政审批的主体,公务员的素质、能力与权力行使的效果有着密切关联,因审批行为拥有大量的自由裁量权,其自身素质建设就更加重要。首先,要加大对公务员队伍的培训,要加强公务员的服务理念、责任理论、廉政意识。其次,要完善公务员队伍的内部竞争机制。最后,要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多渠道、多样化、全方位、全时效的监督形式。

(四)加快对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的培育

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路径之一,就是下放政府审批权力,作为接收审批权力的主体: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其力量的大小必然对政府的放权决策有影响。首先,必须要通过相关立法,通过法律的途径来明确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的地位,并且要对下放的审批权限、内容、范围、具体的操作要求。其次,政府要加强对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的建设与管理,加强支持的力度。另外,政府部门还要积极引导和监督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最后,要帮助中介组织与行业协会社会公信度建设。

(五)塑造服务型文化,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中,有一些是不利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因素。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中,有着严重的官本位思想,以及重人治轻法制思想,都是不利于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的,因此,政府必须重塑行政文化,实现全能行政文化转向有限行政文化、人治行政文化转向法制行政文化、管制行政文化走向服务行政文化的转变。将服务文化内化成政府工作人员自觉的文化素养,使其在内心认同服务文化,自觉、主动的为人民服务,增强政府对社会的服务意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