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双导师制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

双导师制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01:57:45
双导师制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
时间:2023-08-05 01:57:45     小编:

摘 要:双导师制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由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师生在教学实践中的智慧生成,是以项目为动力,以培养学生品性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校内校外联通,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大学教师和校外企事业单位技术员双重指导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基于项目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认知学徒制在我国高等教育本土化实践的有机融合,对当今大学教学如何落实实践育人,实现大学生品格陶冶与实践教学有效融合;通过项目引领,实现主体创造与学术创新有机统一以及构建促进大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交往―合作学习文化等有诸多有益启示。

关键词:双导师制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认知学徒制;实践育人

一、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模式简述

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是2002年创建的以本科生为主体的课外科技活动团队,全称是“基于导师制的人才孵化站”。Dian团队模式是指以本科生为主体,以导师制和导生制为培养机制,通过真实项目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智慧,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为学生的专业阅读、学习、撰写论文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的教学模式。笔者将其概括为双导师制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即以项目为动力,以培养学生品性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校内校外联通,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大学教师和校外企事业单位技术员双重指导的教学模式。

其极具特色的导师制和导生制是该教学模式的特色。Dian团队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在组织结构上由导师组领导团队的发展方向,导师以及一些具有奉献精神的资深队员组成核心层制定团队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决策。团队按承担的真实项目划分为若干项目组,由资历较深、技术水平较高的研究生或本科生担任项目组组长,全权负责小组项目实施,形成导师指导和管理学生、团队,学生管理和指导学生,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共同完成真实项目的模式[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项目的立项、设计、分析、实现和结题整个环节;导师不仅指导学生的专业技术,还关心学生思想动态,及时提醒、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出现的生活、作风问题。通过导师制和导生制,Dian团队以导师为示范,互相学习,加强合作,品性、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极大历练和提高[1]。

二、双导师制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内容

(一)基于项目的本科生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也可以说是探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是在大学本科教学过程中介于接受性学习到自主发现之间的过渡性学习环节,旨在促进学生由学习科学真理的认识过程向发现科学真理的认识过程过渡[2]。有学者则将大学研究性学习界定为,“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运用各种研究方法积极主动地探究未知事物,达到学会学习、形成创新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3]

本文认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是大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科学知识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活动过程,其本质是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最早由布鲁纳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核心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依据教师提供的结构性材料,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实验等多种途径,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模型,学习如何对信息进行转换和组织,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及内部联系,从而获得知识并发展能力[4]。

有鉴于本科教育被忽视的现状,1998年,博耶委员会(Boyer Commission)出台了《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蓝图》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研究型大学要确立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报告认为,所有大学应为学习者提供新的本科教育体验,为此,大学教师、大学生、大学管理者要建立一种共生关系。大学要由那些既传递知识又发现、创造、应用知识的人来教学生,要将本科生从接受者转为探究者,每门课程都应给学生提供通过探索获得成功的机会[5]。报告认为,本科生必须进行积极探索本学科之外的领域,以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大学一二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采取不同方式鼓励学生创新和独立学习,要引导学生揭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关系。基于探究的学习还应顾及联合项目和合作[5]。

双导师制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一项主要内容是基于项目开展的研究性学习。项目的开展为学生在课堂所学和实际应用之间搭起了一座贯通知识与应用的桥梁。项目来源于企事业的真实需求,这就促使学生不仅要尽可能发挥课堂所学知识,还要及时充电,补充项目中涉及的新知识。“Dian团队的实践是对钱学森之问的最好探索,通过在实践中开展项目制的本科研究性学习,较好地回答了本科研究性学习如何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实现较大的规模效益。”[6]受此启发,2006年教育部在实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过程中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作为“质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建设内容。Dian团队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不仅在校内起到示范作用,也直接推动了国家层面的大学教学改革,产生了极大的辐射效应和社会价值。

(二)认知学徒制的本土化实践

认知学徒制,是指“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即专家实践所需的思维、问题求解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的一种教学实践模式”[7]。1989年,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首次提出了融合有效学习环境组成要素的认知学徒制模式,并在数学、物理、阅读、写作等领域进行了系列尝试,在开发有效的学习情境、课程设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7]。认知学徒制强调学习者作为认知学徒,在真实的社会化学习环境中,在专家/教师指导下,通过观察、练习、实践、交流、反思、探究等学习方式,激发内部学习动机,积极参与合作与竞争,以掌握领域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达到快速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

Dian团队模式是认知学徒制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的本土化形式。独具特色的双导师的引导是该模式成功的关键。针对高校缺乏专业理论和生产实习教学均能胜任的老师(即传统意义上的“双师”)的实际,Dian团队依托真实项目引领,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接触大学老师的专业理论教导以外,在项目实施过程当中通过与项目甲方的工程设计人员、项目流程培训人员真实接触,也汲取了甲方人员的工作思路、专业知识和要求,学到了课堂教学当中无法获取的知识和技术,得到了“双师型”的教育培养,这也拓展了传统意义上双师型教学的内涵。 通过真实项目牵引,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校内老师专业指导与校外技术人员和培训人员的技术指导与交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研究,重新构建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展了学术视野和知识面,实现了“做中学”、“做中研”,培养了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质疑精神和创造力。

三、双导师制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对当今大学实践教学的启示

以项目为桥梁,创设一个校内校外联通,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大学教师和校外企事业单位技术员的双重指导的教学模式是Dian团队的成功经验,这对于如何改善当前大学教学实践育人的环境,提高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有很大启示。

(一)实践育人,注重品格陶冶与实践教学的融合

教育学的本质是实践[8]。在双导师制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身经验参与其中,并不断得到反思的活动过程,是一种含蕴德性的实践性教育过程。康德认为,教育可以分为自然性的教育和实践性的教育。“自然性的教育即养育;实践性的教育或道德性的教育则是指那种把人塑造成生活中的自由影响者的教育。这是一种导向人格性的教育,是自由行动者的教育,这样的自由行动者能够自立,并构成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又意识到自身的内在价值。”[9]实践品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大学生作为社会性存在,是在与他人的持续交往中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发展自己的能力,并内化为自己的德性。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去历练品性,就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学生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一个共同学习体。导师的工作作风,企业技术员的现身指导,团队成员的言行举动都会对每一个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图1所示)。

(二)以项目作为教学实践的桥梁,实现主体创造与学术创新的统一

理解优秀教学的关键不在于某些特别的做法或规则,而在于教师的态度,在于他们信任学生有能力取得成功,在于他们乐意认真对待学生,乐意让学生自己控制自己的教育,在于他们负责让所有的策略和做法为主要的学习目标服务,确保这些策略和做法是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协调的结果。如一位学生曾写道:“我有过的最出色的老师总是让你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感受优良。”[11]

一位教学卓有成效的教授讲道:“课程的重中之重在于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让他们充满自信,我们不会试图用某个模型来让你硬套,相反,我们努力帮助你逃脱这样的模型。”[11]

创造性激发是内外部动机共同驱动作用的结果。而且,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导致更高水平的创造性。依托项目这一中介,学生在大学教师和企事业技术导师带领下展开对真实问题的研究,学生主动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也在研究中得到了培养,实现了主体创造与学术创新的统一。依托Dian团队成立的种子班学生李钥参加了在维也纳举行的欧洲量子信息青年科学家会议并宣读了论文,Dian团队的陈少明,朱传联合研发的“多通道超声波无限检测系统”获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在双导师制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中,通过项目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是大学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思考乃至创新的潜能,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大学不重视实践教学,总体上很难培养真正意义上有创新能力的工程科学研究人才[12]。从实践的层面来理解大学教学,“ ‘教’对学生开放,就是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学’对实践或问题开放,就是使学生不仅在实践和问题中巩固学到的知识,而且要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质疑、甚至创新,教师的活动边界延伸到业界或社会。”[13]

(三)重视交往―合作学习文化,共同提高学习质量

大学学习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基于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社会性学习活动,是一种交往合作――学习。这是由大学生学习的社会性所决定的。在双导师制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中,大学生之间积极主动的交往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交往,在人际互动中学会交往,有助于他们的创造力相互激发,思维相互激荡,促进使他们终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学风和人格,并促成合作学习文化的建立,这些也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因素之一。交往合作学习的实现有赖于以下几个因素:对合作性目标结构的适度认同;相互信赖,按照共同目标形成“荣辱与共”的信赖关系;明确学习群体的个体责任;具备一定的社交技能及合作意识;有效及时的小组自评[4]。

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彭恒武教授在回忆大学本科学习时光时提到学友互助对他帮助很大。“前两年四人住一间宿舍,我同屋有数学系、化学系、文学系各一人。他们学习都很好,工作想来定有成绩。高年级时同屋人少。晚饭后散步中交谈,受益匪浅。记得心理系某学长在散步中介绍心理学各流派的代表作,一一借来读。偶尔也登门拜访高年级学长或外系的研究生,向他们请教,这些人后来在中国或外国也都成了教授。”[1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