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国家级省级重点中学数量对人口迁入的影响

国家级省级重点中学数量对人口迁入的影响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31 02:40:05
国家级省级重点中学数量对人口迁入的影响
时间:2022-10-31 02:40:05     小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逐步趋强并渐显高度活跃态势,迁移流向趋于多元化,而教育逐步成为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基于2009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我国137个城市的重点中学数量对市际人口户籍迁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137个城市范围看,重点中学数量对于一个城市的人口迁入有着正向作用。但是,这种正向拉力作用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西部城市的教育发展水平相较于中部、东部城市吸引作用较小。

关键词:教育水平;重点中学;人口迁移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除了经济发展水平、收入、迁移距离等,教育也逐步成为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迁入地的教育水平发展程度影响着迁入人口的数量,这多体现在户籍迁移中,教育水平越高,公共服务质量越高,通过升学实现迁移的数量会增加;二是迁移人群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代表其获取信息的能力、资源及迁移成本的承受能力越强,迁移的可能性越大。[3]

我们发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第二个方面,研究受教育年限对人们做出人口迁移决策的影响,即教育程度与人口迁移的关系,少数研究则是以迁入地受教育平均年限作为该地教育水平的体现,而我们的研究着手点在于以重点中学数量作为教育水平拉力因素的代表。因为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和重点中学升学率宣传效应,人们可能为了下一代升学更有意向重点中学数量多的城市迁移。

二、文献综述

前人研究大多是从微观层面角度,加以人口迁移理论分析,得出个人受教育程度与人口迁移成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对于个人受教育程度与劳动力流动的研究占多数,且数据来源多是人口普查或者人口年鉴,重点在人口非户籍迁移,而研究教育资源与人口迁移率的关系的很少;我们的研究则将重点中学数量加入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拉力作用,且重点在户籍迁移。本文将基于2009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我国迁入市重点中学数量与市际人口户籍迁移的关系,从而探讨教育发展水平对于人口迁移的影响与城市化问题。

三、概念界定、数据来源测算与数据分析

(一)概念界定

人口迁移率是衡量人口迁入、迁出变动的相对程度的指标,反映人口在地区间移动的频繁程度,[15]包括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人口总迁移率、人口净迁移率。迁入(出)率是指一定时期某地区迁入(出)人数占该地区总人口数的比率,总迁移率指一定时期某地区人口移动总人数占该地区总人口数的比率,净迁移率指一定时期某地区迁入迁出人口之差占地区总人口数的比重。 教育资源作为公共资源的一种,自古以来被视为厚德载物的载体,承载着人类理想和社会公德,具有公益性质,受教育者即公众始终是受益主体。教育资源是公共社会资源和市场经济资源的混合体,具有公共社会资源与市场经济资源的双重属性和功能。市场配置教育资源,就是按照市场运作规则,将教育资源的经营、管理、收益等权利,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赋予教育主体――学校以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其中,重点中学作为教育的重要承载体,承担着建立准入标准、分配教育资源的责任,国家级、省级重点中学数量一定意义上则衡量了该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辐射程度,体现了该地区教育水平的平均发展程度。

(二)数据来源与测算

市际人口迁入率来自中国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方案(2009)》的数据,数值等于出生时非本地户口、现为本市户口人数除以本市户籍总人口。《城镇住户调查方案》是为全面了解城镇居民生活现状及变化情况,满足各级政府制定政策计划和进行宏观管理的需要而制定的,统计调查单位为城镇住户,采用住宅框选取调查户样本,主要调查指标有代表性的样本量为65400户,调查内容主要有各调查市县的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现金收支、消费支出、非现金收入等。

国家级省级重点中学数据来源于中国示范性高中信息库,经过数据整理与匹配而得。将市城镇居民平均国家级省级重点中学数作为该市教育资源的体现,具体测算方法为本市国家级省级重点中学与省级重点中学总数量除以本市城镇居民总人口。

(三)数据分析

四、模型设定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拟通过建立以下回归模型,考察和分析国家级省级重点中学数量对人口迁入的影响,

β3*aeduc+u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

应用OLS回归的实证结果如表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