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贫困地区农户生态经济行为的思考

贫困地区农户生态经济行为的思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07 10:13:39
贫困地区农户生态经济行为的思考
时间:2015-08-07 10:13:39     小编:

【摘要】 对于居住地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差的贫困地区而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失为一条实现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贫困地区农户经济行为目标的双重型、生态农业发展与农户经济行为目标的矛盾性以及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内在因素和外部黄精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户缺乏发展生态农业的内在动力,因此,当务之急是强化农户经济行为目标,为实现贫困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机制。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业发展 农户经济行为

一、农户经济行为的运行规律

行为科学指出,人的行为由动机支配,而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行为的产生不是孤立的,是需要、目标、动机综合作用的结果。

对于农户来说,农业生产活动是满足其需要的主要行为方式之一。农户家庭生活需要,引起农户从事生产的动机,如果农业生产的预期效益好,则务农动机强,农户的生产积极性高涨;反之,则减弱。因此正确把握、引导农户经济行为,关键在于确定农户经济行为目标。但即使目标确定后,由于农户经济行为内在约束因素的差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选择达到这个目标的途径、时间、行为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别。

就农户经济行为的内在约束而言,土地、劳动力和资金是影响农户经济行为方向的主要因素。土地是农户进行生产活动的最基本条件和前提,土地数量的多少、土地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户的投资行为。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劳动力的量和质在更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户的经济行为,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资金对农户经济行为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大。资金缺乏不仅限制了农户对现代科技和先进生产资料的运用,还使得农户不敢也没有能力进行风险性投资。就外部环境来说,国家有关宏观经济政策、法律法规既可以激励农户的经济行为,又可以抑制其经济行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农户经济行为机制是由其需要、动机、目标准则、内部约束、外部环境刺激构成的一个完整统一体。如图1所示,这些要素间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构成农户经行为的运行机制,即农户经济行为是从动机产生到目标实现及修订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在动机转变为行为的过程中,内部条件提供可能,同时也形成行为的约束。外部环境可以刺激或抑制投资行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内部约束条件,并且直接制约着农户经济行为的方向。

二、我国贫困地区农户经济行为的实证分析

1、贫困地区农户经济行为目标的特征

农户经济行为的“双重性”目标。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户经济行为存在双重性,一种是为满足自身生存需要而生产;另一种是为追求盈利,实现小康而生产。一方面,由于农户经济行为是建立在以姻缘和亲子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基础上,行为的持久性是以家庭组织的稳定为基础,因而,农户经济行为的目标首先表现为家庭生活的最大满足;另一方面,受独立财产权利的驱动,农户又具有强烈的致富冲动,从而收入的不断增长,财富的不断积累成为农户经济行为的又一目标。

一般来讲,任何农户都必须面对收入稳定和收入增长这双重目标,但随着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农户的目标将有不同的表现,在目前贫困地区农户收入水平低,市场发育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收入增长要求农户进入市场并承担市场风险,而收入稳定则要求农户尽量避开市场风险,从而加剧了双重目标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户的致富冲动,可见现阶段农户经营的内部和外部状况,决定了农户经济行为以收入的不断增长为目标,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受家庭生活稳定这一目标的干扰,农户经济行为必须在保障家庭生活稳定的前提下,才能按市场导向配置生产要素,追求收入的最大化。

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农户经济行为目标矛盾性。生态农业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为其追求目标,通过保持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经济平衡来实现整个系统的良性循环。理论上讲,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农户经济行为的目标是统一的。然而,由于生态环境的无偿性以及生态农业具有的正“外部效应”,导致了两者之间的矛盾性。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无偿性,助长了农户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正“外部效应”,导致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农户经济行为目标与生态农业发展目标之间的冲突,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2、阻碍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1)劳动力素质问题。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所说,土地这个农业生产赖以生存的基础的差异是最不重要的,物质资本的质量差异是相当重要的,而农民能力的差异是最为重要的。由于生态农业的最终发展,只能在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这就要求新一代农民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然而,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各业普遍缺乏有技术专长的劳动者,且随着农村中那些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力的逐步转移,留在农业第一线的多是老幼病妇等半劳力,显然,面对数量庞大、素质低的农业劳动力主体,先进适用的生态农业技术是很难得到有效的接受和应用的。

(2)资金问题。与经济发地区相比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的资金本来就很稀缺。由于资金的逐利性,贫困地区农村资金流失严重。与此同时,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一方面,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的不断撤出,农村金融供给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农民也很难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获得农业生产急需的资金。从1999年开始,4大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并了3,1万家县以下农村基层机构,全国上千家农村基金会全部关闭。因此,在农村农民是很难得到贷款服务的,农民即使有引进新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的愿望,但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资金,仍然不得不维持原有的生产方式,而难以走出生态环境恶化、收入难以提高的恶性循环。

(3)土地问题。就我国贫困地区的现实而言,现行土地政策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经营行为。尽管政策规定土地承包期可以延长至30年,甚至更长的期限,但仍存在一个“变”字,这就难以避免农户因为怕变而引起的掠夺式经营,也难以引导农民对土地进行长期投资,实施集约化经营,势必加剧农户经济行为目标的短期性与发展生态农业的长效性之间的矛盾。

(4)技术问题。要发展生态农业,必不可免的要对传统农业技术进行改造和创新,但却面临着三个问题:首先,由于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导致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不足,在农业新品种,病虫害防治创新方面,不能适应生态农业生产的需要。其次,在技术创新方面,因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引入农业速度缓慢,成果转化或技术转让与效益脱钩,造成生态农业效益低下。再次,贫困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偏低,学习和接受新的农业生态技术的能力弱化,势必阻碍生态农业的发展。

三、贫困地区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农户经济行为优化

1、强化农户经济行为目标,激励农户发展生态农业

层次需求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从低到高组成了一个依次替代的阶梯,只有在较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去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从现实来看贫困地区农户当前亟待解决的迫切需要依然是维持家庭生存和改善家庭生活,只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户目标的不断满足,农户才会自动调整自己的行为目标。否则,如果依靠外部力量强制农民从事那些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不明显的生产活动,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因此,进一步加大中央政府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力度,加大各级政府对生态农业的支持力度,运用补偿措施,引导农户从事生态农业。

2、以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为契机,借鉴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构筑适应贫困地区农村的金融支撑体系

一是根据自愿的原则,贫困地区所有农户都可以加入农村信用合作社,贫困人口和一般农民拥有同样的权利。二是坚持合作社的基本原则,合理设置股权。三是在组建农村信用社的基础上,把贫困人口单独组成小组或中心,以便于国家给与特殊的信贷服务。

至于国家信贷扶贫政策实施,可以通过农村信用社承贷承还扶贫贷款的方式运作。在新的制度中,明晰的产权不仅可以保证贫穷社员在信用社中的平等地位,有利于小额信贷组织的科学建立和扶贫贷款的准确发放,农村信用社的独立产权地位以及与社员间的利益共生及责任连带关系,也有助于减少小额信贷的金融风险。这样,通过实施小额信贷的金融创新,可以有效保证农业贷款和扶贫贷款的正常运转,解决贫困地区农户发展生态农业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3、加强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户发展生态农业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

积极引进农业综合开发,扶贫项目,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改善农业水利,农机具等基础实施,建设标准化农田和高产稳产农田,实施旱地改造,采取水土保护措施。同时,积极发挥政策和舆论导向作用,增强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自觉意识和法律意识,为贫困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创造更有利条件。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