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探析国有企业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

探析国有企业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07 14:06:44
探析国有企业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
时间:2015-08-07 14:06:44     小编:

【摘 要】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其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了新时期国有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国有企业的管理角度出发,对当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策略,希望帮助国有企业改善管理,从而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

一、前言

在我国,国有企业一般指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投资控股的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体现在:第一,大型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第二,大型国有企业是抗衡跨国公司的主力军;第三,大型国有企业是我国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第四,大型国有企业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

然而,目前的国有企业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是缺乏创新精神,竞争力较低。其次,大部分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且腐败丛生,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有企业想要获得良好发展,必须建立全面的管理体制,规范内部管理,保障生产经营的有序进行。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1.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

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一般是由政府任命的,造成部分国有转制公司的产权关系和责权利不明,缺乏明确的法人治理结构。而在国企内部,决策权通常掌握在管理者手中,员工只需对上负责,而无需对事负责;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混乱,负责企业监督工作的监事会和董事会没有发挥实质的监督作用,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得不到有效建立或有效运行。部分企业虽然有一定的内部控制观念,但在企业内部却缺少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或是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因此,当前我国国企的内部控制体系多根据管理者的想法而建立,缺乏有力的环境支持。

2.内部控制观念落后

我国国有企业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大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制度制定者缺乏对内部控制的全面和深刻认识,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还停留在单纯的内部控制或内部监督阶段。另外,由于国有企业深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多采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因此大多把精力放在对外部风险的关注上,对内部风险则没有关注或关注较少,导致大部分国有企业管理问题频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内控制度的建立缺乏规范性

从我国开始推行内部控制制度起,到现在已经有几年时间,虽然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的企业在制度建立时,缺乏对内部控制的深刻认识,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容易忽略重要因素,甚至出现只考虑有利的方面而忽视疑难点的现象,导致建立起的内控制度缺少良好的理论基础,无法在实际操作中发挥有效的作用。有的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则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在制定制度时以自己的想法随意进行,忽视了理论的指导作用,缺少对制度可行性的严格分析和研究,只有需要时才对相关资料进行追补,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发挥控制作用和规范作用,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4.内控制度的建立缺少员工参与

由于国有企业中只有高层管理人员拥有决策权,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经常忽视员工在其中的重要性,制度的建立总是缺少员工的参与。直接导致了员工不知道如何执行已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甚至有员工对企业已建立起内部控制制度一事毫不知情,严重阻碍了内部控制的执行。

5.内控制度更关注会计审计

在大部分已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国有企业中,其制度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会计控制的,目的在于为企业的会计审计工作服务,因此内部控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企业管理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国企的会计工作也越来越复杂,出现了很多财务信息不实的现象,有些是因为会计核算不实造成,有些则是人为故意修改或捏造而造成的,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围绕会计审计而做,会计工作的混乱最终导致了内部控制的混乱。

三、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指影响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建立执行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因素,一般包括: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员工的基本职业道德、法人治理结构和高层管理者的决策等。其中,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是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的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管理者的风险管理意识,对管理者在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应承担的责任进行明确。

内部控制是动态的管理过程,即通过制度执行实现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最终达成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管理目标。而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能为企业的顺利运营提供有力保障,因此企业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企业应明确制度的实施办法和奖惩办法,并成立相应的监管部门。同时,要注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制度建设,增强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做到职责明晰,按规执行。

2.建立良好的内部监督机制

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离不开良好的内部监督机制,国有企业应该按照工作流程,建立并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选择并设置好关键控制点,各岗位的设立必须遵循相互制约的原则,确保各个工作环节都能被内控机制所监督,保证监督机制的有效。同时,在企业内部也应该建立相应的反馈体系,实行对企业内部的全面监督。内部反馈体系是企业内部最为有效的监管体系,能够降低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当出现内控目标偏离的现象时能够及时进行整改,管理效果较为明显。

3.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要强调完整性和统一性

国有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可以把企业的总发展目标分解为小的单元,并把分解出的目标合理分配到各个岗位,之后针对考核指标间相互制约关系,分析出内部控制的关键考核指标,与分解出的目标进行结合,得出关键控制点和关键岗位,以此保证内部控制制度与公司目标的统一。同时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要充分调动员工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明确奖惩制度,规范员工执行动作,保证内部控制结果与个人利益及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统一,从而实现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

4.建立和执行内控制度要遵循成本原则

国有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时,虽然采用的控制方法越多、控制措施越严密,控制效果就会越好,但相应的控制成本也会增加。同时,如果内部控制制度太过严格,控制目标太高,会造成员工间的工作摩擦或相互推诿,阻碍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因此,企业应针对经营管理中的关键和重要目标进行内部控制的制定,同时,对内部控制的经济效益和成本进行理性判断,遵循成本原则,把内部控制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5.建立和执行内控制度要遵循权责对等

权责对等是指对各个岗位的权责进行合理分配,让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正确把握和行驶职责权利,这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因此,国有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要对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进行细化和分解,完善各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的权利和义务,保证责权利相结合。

四、结束语

内部控制是国有企业在管理方法上的创新和完善,加强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改善国有企业管理混乱的现象,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做到严格执行,保障控制作用能够有效发挥,最终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