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国际贸易中的成本分析(1)论文

国际贸易中的成本分析(1)论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9 17:34:24
国际贸易中的成本分析(1)论文
时间:2013-12-19 17:34:24     小编:

摘 要:交易成本在国际贸易中广泛存在,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经济浪潮当中,考量一个国家的贸易成本的大小,不仅可以揭示其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更对一个国家的贸易政策有现实的意义。在对成本理论对贸易的影响分析,以及国内外学者对贸易成本测度的研究方面,找到一个基于融入双边冰山型贸易成本的多边一般均衡贸易模型,以此为基础的改进的引力模型,对中美双边的贸易成本进行了计量。

其结果与中国入世后贸易壁垒不断下降,贸易成本不断减少的现实相吻合。 论文关键词:贸易成本;Novy模型;成本测度  1 贸易成本的分析 1.1 贸易成本的内涵 贸易成本越低,贸易双方之间对商品流动的阻碍越小,商品越能以较低成本实现跨国转移和交易。

Anderson和Wincoop(200

4)的分析认为,这种阻碍贸易的贸易成本包括取得商品所要付出的、除了生产商品的边际成本之外的所有成本,包括天然和人为的贸易壁垒、保证合同实施的费用、克服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支出、货币兑换的费用与汇率风险、进口国法律和管制费用以及进口国批发和零售的配送成本等等。对发达国家而言,贸易成本平均为商品价值的170 %。

在所有贸易成本中,容易识别的部分包括天然的贸易壁垒和人为的贸易壁垒。 1.2 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

(1)直接法:根据贸易壁垒直接测度。 贸易壁垒越大,贸易成本越高。

直接测度贸易壁垒的指标有很多,比如关税税率的高低、各种非关税壁垒(NTBs)的覆盖比率以及汇率黑市升水等。 这属于一种“事前”的测度和比较,虽然非常直观,但却存在着缺陷。

首先,虽然已经对贸易成本有所了解,但却很少有关于贸易成本的性质、规模与结构方面的具体证据。我们可以举出一系列的贸易成本,但很难直接对贸易成本进行测度。

其次,在经过多轮双边以及多边磋商以后,各国承诺的名义关税尤其是制造业关税已经或将要大大降低,非关税壁垒越来越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但非关税壁垒很难精确量化,并且不同形式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作用也不一样。

再次,忽略了各个进口国国内存在的贸易成本,阻碍商品贸易的因素并没有因为商品的“到岸”而消失,进口国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贸易有着重要影响。对市场建设尚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或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的转型国家而言,这种因素尤其重要。

最后,每个指标在应用上都有各自的局限性,由于测量方法的不同,很难给出一个一致的结论,从而影响直接测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间接法:根据实际贸易流量推算 由于应用直接法对用贸易壁垒刻画的贸易成本过于片面和主观,因此就有了从其影响即实际发生后的贸易流量“事后”间接推算贸易成本的高低,这是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何贸易成本均会通过影响商品价格影响到实际的进口和出口。具体地,这种方法根据理论模型剔除了影响均衡贸易流量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从而能够计算出包括双边距离在内的“综合”的贸易壁垒。

 目前,研究者在对贸易成本进行测度的时候,主要是依靠间接法。其中,贸易法和价格法是两种主要的间接测度贸易成本的方法。

国内学者李坤望、黄玖立(2006)在对《中国贸易开放度的经验分析:以制造业为例》中采用Harriga固定效应方法对中国贸易开放度进行测度是价格法的一个应用;而在采用贸易法间接测度贸易成本时,大多数研究者都选用引力模型。例如,构建一个双边贸易流量模型并使贸易流量与代理变量相关从而推出贸易成本。

其基本含义在于双边贸易流量的规模主要由贸易成本等因素来决定。这种方法模型被称为传统的引力模型方法。

但是这类测度贸易成本的方法已经遭到广泛的批评。第一,这类方法通常在事前就决定了贸易成本的基本构成,然后将其纳入引力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从而由于遗漏变量的存在使得结果可能是有偏的(Novy,2006)。

第二,由于缺乏理论基础,传统引力模型方法根本无法进行比较静态分析,无法让人们考察在移除某些贸易壁垒后的效应(Anderson和Van Wincoop,200

3)。第三,传统的引力模型没有考虑多边阻力的影响。

具体说,就是一个区域与其他所有区域贸易的阻力越大,则它越会被推动与一个给定的双边贸易伙伴开展贸易。即两个区域之间的贸易取决与他们之间的双边贸易成本与它们和所有贸易伙伴之间的平均贸易成本之间的相对值。

显然,传统引力模型方法对多边阻力的忽视使得估计结果产生偏差。 简而言之,现有间接测度贸易成本的方法都不太令人满意,改进的方法值得期待(Anderson和Van Wincoop,2004)。

 在对利用贸易法并使用传统引力模型对贸易成本进行测度的基础上,Novy(2006)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并且方便易行的引力模型,是对引力模型的最新发展。 2 方法和数据 2.1 Novy模型介绍 模型是基于一个融入双边冰山型贸易成本的多边一般均衡贸易模型,该一般均衡贸易模型与标准模型框架存在着三个显著的差异:首先,它从双边模型扩展到多边模型;其次,它考虑到了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最后,模型中融入了Samuelson(1954)冰山型贸易成本和Krugman(1980)垄断竞争框架。

由该一般均衡模型推导出的引力模型形式如下: 为了能够方便的测度贸易成本,假定双边贸易成本是对称的(τjk=τkj),而且双边可贸易品的份额也是相等的(sj=sk),这样就可以得到贸易成本的计算公式: τjk=τkj=1-EXPjkEXPkj(GDPj-EXPj)(GDPk-EXPk)S212P-2

(2) 很显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双边贸易增加,那就意味着双方开展贸易相对较容易,贸易成本下降;而如果产出增加并没有带来双边贸易的增加,则实际上意味着双边贸易成本上升了。 可见,采用Novy(2006)的模型和方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可改善传统引力模型的缺陷,而且在数据可获得性上比较方便可行。

 2.2 数据来源和参数选取 利用方程

(2)测度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成本,首先就需要获取中国与美国的相互实际出口数据、各自的实际总出口以及实际 数据。IMF的DOT数据库提供1948年以来世界上超过190个国家相互的经出口数据和各自的名义总出口数据。

通过它可以很容易的获取所需要的数据。本文中选取的样本时间跨度为1990~2006年。

 另外,还需要确定方程

(2)中的两个参数S(可贸易品的份额)和P(替代弹性)的取值。对于参数S,Evenett和Keller(200

2)认为,可以进行贸易的产出大概介于0.3~0.8之间。Novy(200

6)和Jacks等(200

6)将s定为0.8。因此,我们也简单将S定义为0.8。

 而关于替代弹性ρ,也很难有一个确定的值。Anderson和Van Wincoop (2004)总结了现有的各种文献的估计结果,认为替代弹性P很可能介于5~10之间。

这里为了考察和计量的方便,我们直接将ρ的值定义为8。 2.3 计量结果 在遵循Novy(2006)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上,利用中美双边贸易数据测度1990~2006年中国与美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变化。

下表1给出了S=0.8,ρ=8时,测度得到的中美两国的双边贸易成本。 从表1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成本随着年代有逐年降低的趋势,从1990年的45.45%到2006年的26.74%。

特别是在2001年以后,中美两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的入世效应,表明中国在加入WTO以后较好的履行了各种义务和承诺,并享受到了WTO成员国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待遇。

 3 结论 通过计算得到的数据和现实经济中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逐渐减少贸易壁垒,努力控制交易成本相吻合,说明Novy(200

6)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对贸易成本的测度有一定的说明性,中国正加速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当中。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建立在对贸易成本的测度分析上。

 参考文献 [1]李坤望,黄玖立,施炳展.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自由度——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一个衡量[J].世界经济文汇,2006,

(4). [2]钱学峰,梁琦.测度中国与G-7的双边贸易成本——一个改进引力模型方法的应用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

(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