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尽早打通中俄经贸发展痼疾实现双方贸易大发展(1)论文

尽早打通中俄经贸发展痼疾实现双方贸易大发展(1)论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9 17:38:25
尽早打通中俄经贸发展痼疾实现双方贸易大发展(1)论文
时间:2013-12-19 17:38:25     小编:

中俄两国是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新兴经济体。双方加强经贸合作有利于推动两国关系全面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据悉,两国领导就全面推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达成高度共识。 中俄贸易现状 双边贸易持续增长,贸易规模连创记录。

1998年至今,中俄贸易已经获得了连续10年的持续增长。1999年,中俄贸易额仅为57亿美元,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猛增到568.3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将近9倍,即便考虑到美元贬值因素,这一增速也是相当可观的。

事实表明,最近10年是中俄历史上双边贸易持续增长时间最长、贸易活动最频繁、贸易数额最巨大,增长速度最迅猛的时期。 贸易内容日益丰富,贸易质量不断提高。

曾几何时,中俄贸易处于极度的初级状态,俄罗斯对华以出口农业化肥为主,而中国对俄则以出口低端轻纺日用品为主,贸易品种单一,质量低下。如今中俄贸易内容日益丰富,贸易质量不断提高,贸易结构也得到了初步优化。

从目前的贸易结构来看,俄罗斯对华出口的第一大宗商品是燃料能源,占对华出口总额的50%左右,这与俄罗斯对外出口总体结构基本吻合,在俄罗斯对外出口总额中,能源原材料大致占60%~70%。自2006年以来,机电产品开始取代轻纺皮革类产品成为中国对俄出口的第一大类产品,占对俄出口总额的40%~50%,这也与中国对外出口总体结构基本吻合,在中国对外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占50%~60%。

两国各自的国际竞争优势在双边贸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两国的贸易结构是由两国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在西方经济学界,中国被称为世界加工厂,俄罗斯则被称为世界能源提供者。

双边贸易有效地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按照国别(地区)计算,2008年俄罗斯为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第八大出口市场和第八大进口市场,所占份额分别达到2.3%、2.3%和2.1%。

另据俄联邦统计局统计,2007年中国为俄罗斯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所占份额分别为7.3%,4.5%和12.2%。由此可见,中俄双边贸易在两国对外贸易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这种地位还在进一步加强。

中俄贸易的突出问题 事实表明,中俄贸易成绩斐然。然而,如果进行横向比较,中俄贸易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率都要逊色得多。

对于这样两个地缘相连,发展迅速的经济大国来说,理应有更加密切和广泛的经济联系。当前,中俄在经贸合作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协商和解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

贸易秩序问题。经过双方政府的多年努力,目前两国贸易秩序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有了一定的改善。

但是,一些长年形成的痼疾依然困扰着两国贸易关系的正常发展,这主要表现在“灰色清关”、“包机包税”等问题上,这些做法显然不符合国际贸易通则,而且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损害了两国的经济利益,影响着两国的国家关系和民众关系。中俄政府已就此问题先后进行了9轮谈判,两国海关还草签了相关议定书,建立了解决“灰色清关”问题的磋商机制,还专门成立工作小组,但收效甚微。

近年来,俄罗斯有关当局一再打着整顿“灰色清关”的幌子强行扣押,没收中国企业和商贩的货物,货值动辄上千万美元。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被无理扣押没收的中国货物总价值有数十亿美元之巨。

虽经中国政府和商会组织反复交涉,问题却始终得不到解决。俄罗斯有关当局的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严重伤害了中国企业和商贩的利益,在中国民众中间引起广泛且强烈的不满,并且严重玷污了俄罗斯国家的形象,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对中俄两国经济关系乃至政治关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俄罗斯有关当局在“灰色清关”问题上的表现始终十分暧昧。一方面继续允许俄罗斯清关公司的存在,承认其法律地位,而另一方面又宣称“灰色清关”违法,以打击“灰色清关”的名义强行没收经清关公司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中国货物,这无异于设套逼人就范。

这种行径在当代国际贸易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充分反映了俄罗斯官僚体制的腐败和虚伪。众所周知,“灰色清关”的问题并不难解决,这个问题久拖未决的关键在于俄罗斯当局缺乏足够的诚意和决心。

能源合作问题。多年来,中俄两国在能源方面的合作进展十分缓慢,始终没有出现最初许多人所预料的那样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尽管能源交易额不断快速上升,但那主要是价格大幅上涨造成的假象,实际交易量提高得并不快,其中石油进口甚至在2007年还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下降幅度达到9%,相应地,从俄罗斯的石油进口量占中国全部石油进口总量的比重也从10%下降到7%。

关于建设中俄输油管道的方案历时十多年,几经周折,由最初的专线变为支线,时至今日依然未能最终解决。虽然最近两国政府签署了相关建设协议,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其中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鉴于两国的经济结构和发展状况,能源是中俄之间最具潜力的合作领域,但是恰恰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却开展得十分不顺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俄罗斯石油增产能力有限、运力不足。

近年来随着经济复苏国内能源需求持续扩大,所有这些都影响了对外出口。不过,阻碍中俄能源合作顺利发展的根本性因素还在于价格和互信,前者属于经济层面,后者则属于社会政治层面。

俄方在能源合作上过于强势,要价太高,并且不断加码,致使中方无法接受,有关的商业谈判往往进行得非常艰难;双方缺乏应有的政治互信,一部分俄罗斯人仍然视中国为潜在对手,公开或暗中反对扩大对华能源出口。因此,发展中俄经贸合作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增强互信互惠。

中国是个能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快速增长的经济促使我们不得不努力扩大能源进口,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俄罗斯本应是我们最便捷、最安全的能源来源地,能源合作本身也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但是,现实完全不符合我们的预期,事实证明那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因为俄罗斯这条能源供应渠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恰恰是最难以预测的。因此,为了中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我们应当充分考虑现实,必须使我们的能源进口多样化,减少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过度依赖。

相互投资问题。俄罗斯精英集团面对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始终心存疑虑,因而对于中国企业进入俄罗斯市场一直处于高度的矛盾状态,一方面既想获得中国的资金和某些优势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另一方面又担心中国资本在某些地区、某些领域获得显著优势,进而削弱自己的控制能力,尤其担心随着中国资本的进入带来中国劳动力的大量涌入,对俄罗斯就业市场产生巨大冲击,甚至改变其现有的人口民族结构,进而威胁到其国家安全。

既想借重中国的力量,搭上快速行进的中国经济列车,又怕控制不住发展势头,最终有损自身利益,这种矛盾心理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关政策措施是中俄之间相互投资始终没有较大发展的根本性原因之一。 俄罗斯外交部长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对俄投资有一个优先领域和一个敏感领域。

优先领域是指基础设施建设,敏感领域是指与中国领土接壤的俄罗斯远东地区。这无异于对中国投资公开设限。

中俄贸易发展前景 从理论上来说,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两国人口相加接近15亿,全球没有第二个如此巨大、且地域相连的市场,而且两国均处于快速增长期。

上述因素为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两国的经济结构完全不同,彼此间的互补性十分明显,这也为双方的经贸合作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此外,在创新经济建设、防范金融风险以及建立国际金融新体系等各个方面两国都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和合作机会。当然,将理论上的潜力和可能变为现实还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

合作的关键是严格遵守平等、互信、互惠、互利的原则,只有这样中俄经济合作才能够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