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俄欧经贸关系发展中的美国因素(1)论文

俄欧经贸关系发展中的美国因素(1)论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20:34:19
俄欧经贸关系发展中的美国因素(1)论文
时间:2023-08-05 20:34:19     小编:

[摘 要] 俄欧关系是当今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而俄欧经贸关系又是双方关系的重要内容。但俄欧经贸关系的发展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既有经济的,也有政治的和军事的;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

而本文只对美国对俄欧经贸关系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论文关键词】 俄欧 经贸关系 美国 俄欧经贸关系发展受美国因素的影响非常大,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表现的形式及其所起的作用不同,但美国对俄欧经贸关系的影响却是深刻而久远的。

一、冷战时期,美苏对抗人为地割断了俄欧之间的经贸联系 二战以后,美苏两个大国凭借它们在战争中取得的优势,极力扩大对世界的干预能力,都把对手视为敌手,双方在各个领域的摩擦和矛盾逐渐暴露出来。美国为了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通过马歇儿计划对西欧的进行经济援助,在欧洲为苏联培植了最强硬的竞争对手。

而苏联对此反应迅速,利用在二战期间所形成的巨大政治优势,把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积聚在自己周围,共同与西欧展开对抗。 由于在冷战期间,东西方对抗是主流,包括经贸关系在内的一切关系都服从于东西方对抗中,因此俄欧经贸关系降到了最低点,这从俄罗斯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贸易国别方向上可以得到验证。

见下表: 资料来源:转引自朱冰:苏联外贸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4:37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冷战期间大部分时间里俄罗斯与经互成员国的贸易占到了一半,而与欧共体国家的比例比较低,没有充分发挥双方经济互补性的作用,影响了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

二、转轨期间美欧分歧促进了俄欧合作,使俄欧经贸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 1.美欧分歧。随着欧共体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与美国的矛盾和分歧越来越大,特别是对待俄罗斯的问题上,究其原因: 第一,冷战结束,欧美合作的战略基础出现了松动。

冷战期间,由于共同对付苏联的需要以及西欧在经济上需要美国的援助,在安全上需要美国的保护,因此西欧国家没有独立的地缘政治利益,其对外战略完全从属于美苏之间的地缘政治战略。苏联解体后,美欧所面临的共同威胁消失了,欧洲有了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而且综合经济实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因此欧盟希望自己能主导欧洲事务,有独立解决欧洲事务的权利,因此欧美合作的战略基础出现了动摇。 第二,转轨期间,欧美在对待俄罗斯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欧盟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通过塔西斯计划对俄罗斯进行了大量的经济援助,通过经济援助对俄罗斯的转轨施加影响,突显欧盟在欧洲大陆的地位。而美国则不同,它的利益诉求就是要俄罗斯彻底转轨,把俄罗斯完全纳入到西方国家的发展轨道,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更需要一个虚弱的、没有任何竞争能力的俄罗斯。

这从侧面反映出了美欧对俄罗斯的不同态度,也折射出了双方在对俄罗斯问题上的重大分歧。 第三,冷战结束,美欧双方争夺欧洲安全事务领导权的意图更加明显。

美欧竞争由来已久,即使在冷战期间,西欧国家在经济上需要美国援助,在军事上需要美国保护时期,双方的竞争都没有停止。一直以来,西欧各国希望通过发展经济,增强势力,形成整个世界强有力的一极,能主导整个欧洲事务,而不是充当美国的“小伙伴”。

但美国似乎并不愿就此放手,而是乘苏联解体之时,利用超级大国的实力一意孤行地推行霸权政策,利用北约干预欧洲安全事务,希望把欧洲的安全事务牢牢地把持在自己手中,双方在战略利益上发生了根本分歧。 第四,一直以来双方在贸易领域里摩擦不断。

欧盟和美国都是WTO的主导者,都希望通过WTO为自己争夺更多利益,它们表面上是自由贸易政策的推动者,而事实上都是贸易保护政策的操纵者,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集团的利益在农业、香蕉、牛肉、音像制品方面都存在着摩擦,同时欧元的流通与美元也形成了竞争的态势,使贸易摩擦已延伸到了金融领域。 2.俄欧共同利益。

随着俄罗斯的转轨,俄欧双方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分歧已不存在,在对待美国的问题上双方存也在着许多共同的利益。 第一,在对待美国单边主义方面双方存在共同利益。

美俄之间的对抗多年来始终围绕着对欧洲领导权的争夺,苏联解体使其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其军事力量仍然有着很强的竞争力,而欧盟虽然经济势力雄厚,但军事力量却不足于与美国抗衡,而俄罗斯是一支可以借助的力量。同时俄欧双方都对美国推行单边主义有着强烈的不满,对美国插手欧洲事务更是耿耿于怀,共同的利益拉近了俄欧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双方在政治领域的合作。

第二,俄欧双方希望从经济合作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俄欧经济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在冷战期间,意识领域的对抗,双方没有从中获得经济利益,俄罗斯的转轨,使双方更加关注经济领域的合作,特别是经贸领域的合作,是双方经济利益的根本之所在。

3.俄罗斯转轨以来,其对外贸易方向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以前主要对经互会逐渐转向了欧盟,俄欧经贸关系得以恢复与发展。见下表: 资料来源:根据俄联邦国家统计局网站资料整理 从上表可以看出,俄罗斯与经互成员的贸易比重不足10%,而与欧盟的贸易比重稳定在三分之一左右。

这表明俄欧经贸关系出现了恢复性发展。

三、 2000年以来美欧俄关系互动促进了俄欧经贸关系迅速发展 2000年以来国际形势复杂,但对俄罗斯而言,无论国际还是国内,似乎变得更有利,特别是能源价格的上扬促进了俄罗斯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的,也成为俄欧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础。 1.美欧合作。

普京执政后面对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对内不断加强中央权利,对外强调外交要为国家经济振兴服务,而美欧认为普京的做法有走向集权和独裁的倾向,是民主化改革的一种倒退,在这点上美欧的立场是一致的,同时进入2000年以来美欧双方虽有矛盾,但在许多方面也有着共同的利益。 第一,在车臣问题上美欧立场相同,美欧对俄罗斯以武力解决车臣问题的做法横加指责,并认为“人权高于主权”。

第二,美欧联手共同实施北约和欧盟双东扩对俄罗斯战略空间和经济空间进行挤压,把前苏联势力范围内的国家尽收囊中。 第三,在俄罗斯入世道路上美欧双方利用自身在WTO中的绝对优势,不断向俄罗斯要价,共同为俄罗斯入世设置障碍。

美欧在对对待俄罗斯的问题上共同立场,使俄罗斯外交陷入了困境,但普京努力在寻找突破口,从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出发,不断调整俄罗斯对外战略。 2.俄美合作。

俄美之间虽然矛盾重重,但在某些方面还需要与美国合作,同时俄罗斯自普京执政以来,外交战略进行了调整,使得俄罗斯一切的外交活动都应当为本国的经济发展服务。基于外交战略的调整,俄罗斯一方面要考虑其与美国的战略竞争,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与美国的经济合作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俄罗斯与美国的经济互补性比较强,相互有需求,特别是能源领域是双方经济合作的基础。 3.俄、美、欧关系互动。

普京执政后,在处理与欧美关系方面,采取灵活多变的政策,周旋于欧美之间,努力寻找与它们的共同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利益。 第一,普京执政开始,大力提升俄欧关系,将其定位在俄罗斯外交战略的“重中之重”,并把双方战略合作锁定在经贸方面,但同时又不放松与美国的经济合作。

第二,在共同对付美国的单边主义方面,俄欧寻找到了战略合作的共同的点。 第三,美欧在防范俄罗斯、遏止俄罗斯方面虽然有着共同的利益,但对俄罗斯的能源资源方面双方又存在着矛盾和竞争,三方间的利益博弈是复杂和长期的。

4.俄欧经贸关系迅速发展。进入2000年后,随着俄欧美三方关系的互动发展,特别是欧盟东扩,使俄罗斯与欧盟的经贸关系开始迅速发展。

见下表: 数据来源:俄联邦国家海关网站 上表的数据表明,俄欧贸易总额占到了俄罗斯贸易总额的一半,双方经贸关系紧密。 美国在俄欧经贸关系发展中依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俄罗斯已不是原苏联,欧盟也不同于过去的欧共体。

从经济体制上来看俄罗斯与欧盟都属于市场经济的国家,意识形态的对抗也已经不存在,而且经济的互补性能使双方在相互的经贸关系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因此在未来俄欧双方会用一种更加理智的态度处理二者的关系,会更加注重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在政治领域寻找更多的共同点。

可以预计在将来,美国对俄欧经贸关系的影响会随着俄欧双方紧密的经贸关系的发展而逐渐弱化,但它所形成的影响是久远的。 总之,美国、欧盟和俄罗斯作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三方间的政治与经济博弈是极其复杂的,任何两方关系的发展都受到第三方的影响,也会影响第三方,特别是美国,其对俄欧关系的发展始终是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Владими Шенаев,НиколаяШ меелев.Россия и евросоюз---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партнерства[EB/01] В.Кудров.Экономика россии и трех европ[J]Мировая экономика и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у отношния,2005

(11) 《РОССИЯ В ЦИФРАХ》,Информацонно-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центр статистика россии,2005 必 娴:美欧与俄的利益博弈路径[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7月19) 陈俊锋 张金梅:俄欧关系由冷转热[J].瞭望新闻周刊,2000

(24) 范 军 刘 军:90年代以来的俄欧关系[J].俄罗斯研究,2003

(4) 冯绍雷:欧盟东扩与大国博弈[J].俄罗斯研究,2004

(2) 刘 军:俄罗斯与欧盟经济关系:状况、问题和前景[J].世界经济研究,2004

(2) 罗志刚:欧美竞争与欧俄合作[J].武汉大学学报,2005

(3)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