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国的双重转型讨论

中国的双重转型讨论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02 00:02:10
中国的双重转型讨论
时间:2023-07-02 00:02:10     小编:

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的实践表明,依靠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工业社会是一条不成功的道路。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中国的双重转型讨论”

中国的双重转型讨论

一、中国正在逐步实现双重转型

在传统的发展经济学中,经济转型是指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而计划经济体制的推行则被认为是另一条通往工业社会的道路,十月革命以后的苏联正是这样走的。

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的实践表明,依靠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工业社会是一条不成功的道路。这是因为,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虽然可以建立一批大型工业企业,但效率不高,代价过大,而传统农业社会中的种种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以新的形式凝固化了,所以农业发展是失败的,农村是落后的,农民的生活依旧是艰苦的,农民的人身自由受到很大的限制。

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

什么是体制转型?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

什么是发展转型?就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

两种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是没有前例的,也是传统的发展经济学中没有讨论过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一些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过去在这些地方不曾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所以只出现发展转型,即从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步转向工业社会。而1979年以后的中国则不同,一方面,要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以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这就是体制转型;另一方面,要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使中国成长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这就是发展转型。

总结1979年至今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八项:

(一)双重转型中,重点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要以体制转型带动发展转型。这是因为,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经济的束缚和限制是全面的;既包括城市又包括农村;既包括工业,又包括农业;既包括城市居民,又包括农民。如果不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限制,中国不可能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中国转型的目标(使中国成为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三)双重转型中,必须把产权问题放在改革的首位。计划经济体制下,产权模糊,投资主体不确定,投资方的权利和责任不清晰,是改革的严重障碍,也是发展的巨大阻力。因此在体制转型中,产权改革是突破口,是主线;在发展转型中,产权界定和产权清晰是动力源泉。对广大农民来说,土地需要确定,住房也需要确定,而且确定应当落实到户,这既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也能使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创业。

(四)双重转型中,一定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缩小地方收入差别的重要途径。在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就业是重中之重。考虑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双重转型中需要认真解决的迫切问题,所以在转型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就业问题。同时,由于新的工作岗位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经济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速。经济增长率过高当然不行,但如果经济增长率偏低,则会产生更大的就业压力。

(五)双重转型中,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鼓励自主创新。如果自主创新不足,企业的竞争力不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中国必将丧失自己的市场份额,或者中国又会回到过去依靠资源出口、初级产品出口以获取外汇的境地,这就难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自主创新的成效既取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取决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激励。人力资源政策应得到更大的关心,得到更有效的贯彻。

(六)相对于较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而言,环境压力在中国显得更为突出。中国在双重转型中,必须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979年以来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增长固然重要,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更加重要。经济增长的质量高低,除了结构的优化是标志之一外,还有另一个标志,这就是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资源合理利用和清洁生产。环境是我们和子孙后代共享的,资源是我们和子孙后代共有的,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才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七)城镇化率的提高是双重转型的成果,同时也是继续实现双重转型的助推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化的进度是异常缓慢的,甚至在某些年份还出现了“反城镇化”的趋势,即不但不允许农民进城,而且还把一部分城市居民强制迁入农村。直到双重转型过程开始后,情况才有所好转。提高城镇化率已是大势所趋,这将是今后若干年内最有潜力的投资机会,能保证中国经济增长继续以较高的速度推进。

(八)双重转型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仅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更主要是为了调动民间的积极性,包括调动民间资本的潜力。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无论是“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都不是国家的方针。国家的方针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共同发展,他们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进而形成双赢的格局。这是对国家最有利的。

以上八项经验,说明了中国双重转型之路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这些经验总的说来表明了这样一点: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不根据国情进行转型,什么经验都不会产生。

二、继续以体制转型带动发展转型

双重转型的任务,在中国至今尚未完成。改革需要深入,发展也需要继续,并双双登上新台阶。

那么,改革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仍同过去30多年一样,继续以体制转型来带动发展转型,即继续以改革促进发展,为发展开路。下面分三方面来论述:

(一)内生力量和外生力量

什么是内生力量?这是指一种体制及其所具有的机制所发生得作用。改革就是为了清除新体制或新机制建立过程中的障碍和阻力。

什么是外生力量?这是指外界对经济运行发生作用的某种力量,它从外界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或对经济活动进行刺激,或对经济活动进行抑制。改革就是为了把外生力量的干预减少到正常的程度,不要让外生力量的干预削弱体制及其具有的机制所产生的自我调节作用。

不妨以一个人的健康为例。一个人如果能健康地生活和工作,一定要有内生的机制的完善;如果生病了,自身内部调节机制是能够克服障碍和恢复健康的。外生力量就像必要的时候需要服药或动手术一样。相对于外生力量而言,内生力量毕竟是最重要的。

到现在为止,尽管我们的改革开放已进行30多年了,但内生力量还不健全,主要靠外生力量来调控经济。比如说,我国存在一种“投资冲动怪圈”的现象,从最近这几年的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到:地方政府、各个单位都希望加速发展,因此要求增加投资,增加项目,增加信贷,这样,投资加大了,项目增多了,信贷扩张了,经济也就上去了,结果,发生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发生后,中央政府就依靠外生力量来压抑,地方政府感到困难,财政收入下降,产值下降,企业不振,就业也减少了,中央政府不得已再次启动外生力量调控,刺激经济,恢复经济快速增长。如此周而复始,一会儿经济上去了,一会儿经济又压缩了。这表明内在的机制并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外生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内在力量。

继续推进改革,就是要完善体制,让体制所具有的机制发生应有的作用,让外生力量的调控成为辅助性的。

(二)阶段性成果和目标模式

从1979年至今,30多年,我们在改革开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这些仅仅是阶段性成果,还不能称为已经实现了目标模式。我们的目标模式是明确的:从体制转型方面说,我们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发展转型方面说,我们的目标模式是实现工业化,建立现代化社会,使全国人民走向富裕,使和谐社会得以实现。改革要深化,发展要再接再厉,不可松懈,不可半途而废。中途停止下来,可能前功尽弃。

要知道,经济中很多问题不是靠宏观调控可以解决的,要靠改革的继续和深化。举一个例子:现在出现了“社会阶层凝固化”现象,跟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现在还不如刚改革之时。改革开放初期,77、78、79届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流动渠道是通畅的。社会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是调动人们积极性的主要方式。然而现在,“社会阶层凝固化”造成了水平流动、特别是垂直流动渠道的堵塞,这又形成了另一种现象,即“职业世袭化”。比如说,父亲是农民工,儿子还是农民工,孙子以后也可能是农民工,这就是“社会阶层凝固化”和“职业世袭化”的表现。这种情况要通过体制转型才能解决,宏观调控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

再说,城乡二元体制至今仍未消失。计划经济体制有两大支柱,一个支柱是国有企业体制,另一个支柱是城乡二元体制。过去30多年的改革,主要围绕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而展开,这一改革至今已取得很大进展,当然还有些问题有待于继续解决。虽然城乡二元体制在过去这段时期多少有些松动,但基本上尚未解决。

城乡二元体制不同于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自古就有,而且今后较长时间内还会存在。但城乡二元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1958年户口一分为二,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分开了,城乡被隔离开来,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都不得自由迁移。这种划分,基于使农民处于与城市隔绝的状态,大大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城市二元体制绝对不是依靠宏观经济调控就能消失的,一定要深化改革,才能改变现状。

总之,阶段性成果就是阶段性成果,它绝对不是我们的目标模式。

(三)全盘考虑,统筹安排

前面已经指出,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世界没有先例,必须探索前进。当时有一句很形象化的话,叫做“摸着石头过河”。这在当时是对的。但现在不行了。为什么?因为水深了,摸不着石头了,怎么前进?假如河底的石头布置不均匀,摸着摸着,又摸回来了,又该怎么办?

所以一定要全盘考虑,统筹安排。改革领导者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要有战略家的眼光、胆识、魄力。这就是当前不少人所谈论的顶层设计。

这项改革有三个突破。一是,林权证落实到户,这是一个突破,而不是按学术界某些人曾经建议落实到村,落实到乡,或落实到自上而下组成的林业合作社、林业协会等。事实证明,这些都是没有效的,必须把林权落实到农户,农民们的积极性才会调动起来。二是,林地、林木可以抵押,这样一来,农民承包林地后就有可能经营林场了,一个个家庭林场就是一个个小微型企业。金融活了,全盘皆活,农民林下养鸡,种药材,生产蘑菇、木耳,农民经营林场,日子也富裕起来了。三是,明确林地承包期为70年不变。农田承包,最后用的词是长久不变。长久不变?究竟多长?农民心里还是不踏实。集体林地定为70年承包期,70年,第三代都长大了,爷爷种树,让孙子来砍吧,种树的积极性就增大了。可见,这些突破,没有中央做出决定,地方敢这样干吗?这就是统筹安排的成果。

现在需要全盘考虑、统筹安排的问题很多,包括金融体制如何改革?财政分权制度如何改革?国有企业今后的管理体制如何确定?今后的改革过程中,试点仍是需要的,但重要的是从整体上考虑,要有战略眼光。

三、双重转型中的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是没有止境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随着国内国外形势的变化,以及随着经营管理经验的丰富和经营管理人员水平的提高,今天的结构优化只代表现阶段的结构优化,不能代表以后对经济优化的认识。从这个角度看,结构优化总是相对的,所以结构调整还将继续。

尽管结构优化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但总的说来,在发展的任何时期都有新兴产业这个概念,结构的优化要符合每个阶段的实际,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衡量结构优化程度的标准之一。在发展的任何时期都有产能过剩产业和产能短缺产业这样的概念,所以结构优化要从这些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例的增减程度来衡量,产能过剩产业和产能短缺产业所占比例的下降都反应了结构在趋向优化;反之,如果产能过剩产业和产能短缺产业所占比例上升了,则反映结构状况趋向恶化。因此,在现阶段要讨论中国的结构调整,必须首先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产能过剩产业和产能短缺产业所占比例的下降,以及产能基本平衡产业所占比例的上升。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双重转型过程中,一定要朝着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方向进行结构调整。高污染、高耗能以及其他高消耗资源的产业要进行技术改造,其中有些企业要被淘汰,不能再因此而使环境继续遭到损害,使资源消耗过度。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一定要有决心,否则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难以维持。

在双重转型过程中,地区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也是结构调整方面的重要课题。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结果,东西部发展和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要缓解和逐步扭转这种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必须实行向西部地区倾斜的政策,让西部得到优惠,以促进西部的发展。产业向西部转移和西部改变过去单纯输出资源的状况,是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最重要的两项措施。

关于产业转移,主要同发生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有关。例如用工成本、土地使用成本、企业建设成本、物流成本等,随着工业化的推行,近年来都有逐步上升的现象。而经济上次发展地区则成为产业地区间转移的承接者,他们一般拥有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它们可以发挥这些优势来承接产业的转移,以加速本地区的发展,并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和扩大就业。在这方面,体制改革依然是最重要的。有什么样的体制才会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才能让有责任的、有效率的、讲政府诚信的、重法制的官员在岗位上得到重用。只有这样,次发达地区的经济才有可能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因产业转移到次发达地区之后,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并在增强本地区的企业竞争力方面继续领先。

关于西部(也包括东部发达省内某些次发达地区)如何改变,过去只是输出资源的状况,同样需要在体制和政策上做出新的安排,例如发展资源在本地加工的产业,以增加产值,把收益留在本地。还应当注意到,西部和其他次发达地区在产业转移和发展资源加工产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快培育本地的民营企业队伍。这是因为,当发达地区的企业迁移到西部和其他次发达地区以后,骨干职工可以从发达地区带来,有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也可以一并带来,但配套的生产营销方面的合作却不一定迁入,在西部和其他次发达地区需要有一些能与转移来的企业配套的、为之服务的合作企业。这将有赖于本地民营企业家的努力。由于产业转移和发展资源为加工企业提供了若干商业机会,而且这些商业机会往往是瞬间即逝的,本地的民营企业不抓住它们,很快就被外地的民营企业所获得。

再者,产业向西部和其他次发达地区的转移,只是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阶段。随着西部和其他次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的企业转移后,势必也会促进本地企业和转移进来的企业的产业升级。这是阻挡不住的趋势。也就是说,发达地区准备向西部和其他次发达地区转移的企业,既是为了利用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也是着眼于这些地区的市场前景而决定转移的。而一旦实现了产业转移之后,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及为了开拓更大的市场,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迟早会走上产业升级之路。这也意味着,西部和其他次发达地区的结构调整,不可能只限于产业转移,而可能把今后的产业升级也包括在内。

结构调整,有可能是存量调整,还可能是增量调整,二者各有利弊。一般说来,存量调整见效快,效果也大,这是它的好处;但存量调整的影响面过大,难度较大。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如果强制关闭某些企业,迫使某些企业或某些产品停止生产,这样一来,无论对地方财政收入,本地的就业都会发生消极的影响,从而引起地方政府不得不采取“明关暗不关,明停暗不停”的做法。增量调整,是指在经济继续增长,财政收入继续上升的情况下,进行结构调整。其弊病在于收效较慢,拖延的时间较长,但这样做也有好处。第一,经济仍保持一定的增长率,从而为结构的调整提供更好的条件,以免发生较多的企业关闭、停产和较多的职工失去工作等情况。第二,在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的条件下,可以利用较多的投资支出来改进技术,以便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实现结构的调整,使经济在较平稳的环境中实现经济转型。

实际的做法可以是:经济仍应保持一定的增长率,财政收入大体上也应保持增长的态势,然后实行增量调整,同时也可以有选择地强行关闭某些严重污染和耗能高的企业,或强制它们停止生产某些产品。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相比,增量调整的可行性更大一些。

四、双重转型中,宏观调控应以微调和预调为主

前面在讨论经济运行中的内生力量和外生力量之间的关系时已经指出,要通过深化改革,让内生力量起主要作用,而外生力量则起辅助性作用。在双层转型过程中,这一点是可以逐步做到的。这符合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问题首先在于政府职能的正确定位。政府不可能是万能的,政府调控经济的作用在任何情况下都带有局限性。经济中的变量过多,这些变量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经常是不正确的、难以准确预测的。而且,政府掌握的信息始终有限,政府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全部信息,即使在较长时间内可以掌握到较多的信息,但客观形势在较长时间内可能已经发生变化,政府所掌握的信息中肯定有一部分已经过时了。因此一般来说,政府总是在不完整信息的条件下作出决策的。这就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中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之一。

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另一个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是:政府的博弈对手是公众,政府在同公众的博弈中通常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是因为,政府只有一个,而公众则是千千万万;公众的千千万万双眼睛都盯着政府,政府却无法把眼睛盯着千千万万个公众。于是就必然形成了如下的格局,即政府有政策,公众有对策,或者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众人数众多,每个人,无论是投资者、消费者,还是储蓄者,都根据自己的预期选择自己的对策,从而抵消了政府政策的效果。这表明,来自方方面面的公众的预期和对策,会使政府趋于被动。

政府在宏观调控中还有一个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就是:由于政府总是在不完整信息的条件下作出决策的,以及由于政府政策的推行总是处于同公众博弈中的被动地位,所以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往往会力度过大,矫枉过正,因此造成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一管就死”,是因为政府总是相信自己的力量,所以一紧缩,就把经济搞死了,企业就失去活力;“一放就死”,也是因为政府事后感到紧缩过度给经济造成了损害,于是从紧缩转向放松,而一放松,投资过热,信贷膨胀,通货膨胀又来了。于是政府又感到再度紧缩的必要。

在双重转型中,这种时紧时松、时“死”时“乱”的现象之所以一再发生,既由于市场机制尚未完善,也由于政府职能未能正确定位所致。

由此得出的结论只能是:在双重转型已经取得一些成绩的基础上,政府职能更应正确定位,切不要再像过去那样子认为政府是万能的。政府要遵循市场规律,不要打乱投资者、消费者、储蓄者的正常预期,宏观调控不宜大升大降、大紧大松、大起大落。否则,要么会导致经济中出现大量泡沫,要么经济中的泡沫会突然破裂。这些都会使经济遭到伤害,并使公众对宏观调控失去信心。

经济运行中是会出现运行不正常的预兆的。即使政府掌握的信息始终是不完整的,但通过筛选,仍会发现经济运行不正常的预兆。所以今后政府的宏观调控应当重在微调,并且要尽可能少采取总量调控措施,而要以结构性调控措施为主。与总量调控措施相比,结构性调控措施所引起的震荡较小,效果会更显著。

在今后的宏观调控中,除了应当重视微调以 外,还应当进行预调。宏观调控起始时机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过去,宏观调控起始时机往往滞后,宏观调控的结束时机更可能滞后。这两种滞后都会给国民经济造成损失,也会给后续一段时间的经济运行增加困难。

宏观经济运行中,政府调控原来只是以调节总需求为目标,这主要适应于对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短期调节。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美国发生了滞胀,单纯调节需求不解决问题,仅仅着眼于短期调节也远远不够的。于是美国在先,其他国家随后,宏观调控由单纯调节总需求转为需求调节和供给调节并重,由短期调节转向短期调节与中期调节并重,以及由总量调控转为总量调控与结构性调控并重。这已经成为当前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惯用的调控方式,可供我们在双重转型中借鉴。

在中国,宏观调控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不仅所掌握的信息不完整,更重要的在于政府没有对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进行认真的筛选,从而易于被各地区、各部门汇报上来的报喜不报忧的假象所迷惑,而经济运行中的许多真实情况却不一定能被政府所掌握,这样,宏观调控的时机往往滞后。在今后的宏观调控中,政府应当汲取以往的教训,要尽可能掌握经济中的真实情况,并把预调放在重要位置上,做到今后预调和微调并重。

最后,在这里还需要谈一谈宏观调控中的限价政策问题。既然我们要继续体制转型,那就必须懂得限价政策的局限性,因为这是破坏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手段。加之,在经济生活中,商品价格总是相互影响的,也是互为成本的。在宏观调控中,有时为了控制某种商品价格的上涨而采取对该种商品限价的政策。经验表明,限价政策顶多只能短期有效,但给经济带来的损害却是不可低估的,因为限价政策实行的结果,结构失调现象必然更加突出,更加严重。这是因为,全部商品价格都得到管制,这是做不到的。能够做到的,不过是对某些商品的价格采取限价措施。这样一来,在商品互为成本的条件下,在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可以浮动时,某些商品的价格却被冻结了,那只能使被冻结价格的商品减少供应量,使产业链断裂,使结构更不协调,进而给经济运行带来一系列后遗症。

资源价格的管制所造成的是同样的后果。资源绝对不可能做到无限供给,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莫不如此。中国劳动力资源虽然比较充足,但如果按年龄、技术工种、专业水平、居住地区来分类,依旧是有限供给的。所以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来考察,不能完全按市场需求来制定使用和分配规则,政府在必要时可以实行配额管理。但配额管理的利弊并存,不能随意使用,否则对经济运行不利。至于对资源产品实行价格调节,也应当考虑到资源有限供给的现实性,价格调节也会导致产业链断裂,扭曲结构现状,甚至使结构失调更严重。对于资源产品价格不合理之处,最有效的对策是推进资源价格体制的改革。只有通过这一改革,使资源定价趋向合理,才能避免资源价格不合理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这再一次证实体制转型在双重转型过程中的首要作用。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的双重转型讨论”,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牌”与“渠道”双步转型Unify重塑移动时代企业级通信
发布时间:2022-07-23
对于多年来以“德国制造”著称的Unify(优力飞,原西门子企业通信公司)来说,2015年预示着更积极的转变。 在日前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Unify全球CEO Dean Douglas不断强调,转型势在必行――由硬件业务逐渐全面向软件与服务转型是一......
我国物流业转型升级探讨
发布时间:2022-07-30
内容摘要: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但是在效率和质量上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新零售追求的“线上+线下+物流”融合,打破了物流传统边界,对物流要求更高,智慧物流重要性凸显。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物流业转型升级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关键词:新零售物流业转型升级智慧物流随着经济发展和千禧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军,社会消费习惯逐渐发生变化,日益重视消费的个性化、颜值、归属感,传统零售难以适应消费升级。以.........
“双重贞节”的悖论
发布时间:2022-11-05
《霞村》是丁玲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人,聚焦女性问题的力作。这篇小说以“我”到霞村暂时修养为叙述起点,从“我”和一位宣传科的女同志阿桂进入霞村,察觉到霞村并没有阿桂口述的那么热闹,反而显出一幅枯败、冷清,毫无生命力的......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3-07-12
摘要:中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中国经济也进入高能源消耗、高能源强度的阶段,我国经济的强劲发展是依靠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资本积累所带动的经济增长。目前这种经济增长,已经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环境问......
绿色转型的中国图景
发布时间:2013-12-18
过去两个世纪,中国发生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19世纪初期,中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高达33%。而后中国迅速衰落为弱国,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迅速下降,至20世纪中叶,仅为全球总量的5%。直到1950年,中国才抑制了经......
增值税的转型与转型中的增值税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23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带来了增值税的转型与转型中的增值税,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对您设计论文有所帮助! 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新修订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变化是,消费型增值税取代实行了15年之久的生产型增值税......
关于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双重属性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3-07-25
关于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双重属性的探讨 一、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提出的历史与社会背景 纵观审计的几百年发展,发达国家为客观公正地实行审计监督职能,以保障国家审计机关独立性和权威性为出发点,并且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
论《朝花夕拾》中的双重眼光
发布时间:2023-03-28
论《朝花夕拾》中的双重眼光 当时眼光,是指作者所写事件发生时,他看待人、事的角度,评判的标准及当时想法、爱憎情感等,既包括童年眼光,又包括少年、青年时的眼光。现在眼光,指当下作者看人接物的角度,评判标准,想法,爱憎情感,......
论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司法改革与转型
发布时间:2023-05-31
摘要:我国司法是经过两次初次的改革,分别是在建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在建国时期初步的确定了整个司法改革进程的基本框架,最终确立完善是在改革开放年代以后。中间经过了许多历程,任何一样成功的体制都是经过不断改革实践才实现......
探讨转型时期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6-11-10
在探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时,必须对经济体制与金融体制的关系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货币政策工具的选用和经济体制环境紧密相连,并且随着经济金......
评论民国时期中国戏曲理论的转型特质
发布时间:2022-11-30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引发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诸多巨变。新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旧体制仍然存在,在此转型期,新日文化之间的冲突颇为激烈。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接受西方思想......
中国转型的最大障碍
发布时间:2023-02-09
只有创新,才能打造自主品牌,才能抢夺世界市场的价值高地。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但是,中国的跨国公司能够制造出让全球消费者为之疯狂的品牌吗?一个也没有。 今年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
双重他者:解构《落花》的中国想象
发布时间:2023-03-05
双重他者:解构《落花》的中国想象 双重他者:解构《落花》的中国想象 电影艺术论文 更新:2006-5-15 阅读: 双重他者:解构《落花》的中国想象 美国著名导演格里菲斯(D.W.Griffith)在电影技术上的伟大贡献......
双重他者:解构《落花》的中国想象
发布时间:2023-02-11
作者:周宁 美国著名导演格里菲斯(D.W.Griffith)在电影技术上的伟大贡献,甚至可能掩盖了他在电影艺术上的成就。保罗·奥戴尔在《格里菲斯与好莱坞的兴起》一书中强调格里菲斯作为一位真正的艺术家的"思想"。因为在电影史上,......
国际双重征税问题
发布时间:2023-03-17
国际双重征税问题 国际双重征税问题 国际双重征税问题 目 次 一、国际双重征税问题的发展趋势 (一)避免国际双重征税协定网络持续扩大 (二)区域性税收一体化进程加快 (三)各......
论中职“双师型”教师的成长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育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上,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有一支技术精湛、技能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电子专业实践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提供了平台,同时增强了专业理论教师与......
论西方环境伦理学在中国的转型
发布时间:2014-01-17
论文关键词:环境伦理 环境整体主义 和谐发展论 环境正义观 论文摘要:中国国内的环境伦理学界在移植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重建,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态伦理学——环境整体主义的道德哲学,它既涵盖了整体主义的......
双重他者:解构《落花》的中国想象
发布时间:2023-03-25
美国著名导演格里菲斯(D.W.Griffith)在电影技术上的伟大贡献,甚至可能掩盖了他在电影艺术上的成就。保罗·奥戴尔在《格里菲斯与好莱坞的兴起》一书中强调格里菲斯作为一位真正的艺术家的"思想"。因为在电影史上,格里菲斯处于一个关键......
有关经济转型与国企改革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3-07-19
一、引言 进行了30年的中国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可。而同样实行计划经济的东欧和俄罗斯,它们的转型却带来经济的倒退。在以中央计划为基础的经济体制转换为以市场力量为基础的经济体制的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采用了......
探讨我国内部审计的转型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21
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三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其中内部审计扮演了桥梁的作用。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进行相关的控制与监督作用,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内部审计经历了3......
浅论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修养策略
发布时间:2022-11-24
作为传统道德修养根基的儒家伦理之目的在于追求个体之德的圆满,所谓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的慎独境界。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
中国哲学论文:浅论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修养策略
发布时间:2014-01-09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中国哲学论文:浅论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修养策略,敬请关注!! 道德个体的心性觉解、人格提升是道德修养所要推崇的某种境界,而达此境界的道德修养方法、途径及其过程在本质上则既受制于人们生活所依的微......
对于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发布时间:2023-01-14
" 论文摘要:应通过制定教师发展规划促使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启动“名师工程”,建立兼职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促进和保障师资队伍建设良性发展,从而建立起一支数量足、质量高、专兼结合的“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 论文关键......
全球治理及其对中国的双重影响
发布时间:2023-07-09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全球治理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我们只有在认清全球治理的含义及其产生的背景之后,才能进一步认识其对中国的影响。对于中国而言,全球治理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关键词]全球问题;......
绿色突围:双重困境下的中国低碳路
发布时间:2013-12-18
喧嚣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曲终人散,给国际社会留下无比的遗憾。一场马拉松式谈判,历时两年,达成的只是一个不具任何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气候变化博弈的实质是排放权与发展权的争夺,谈判的结果会对世界各国在维护气候安全背景......
转型中国:悬崖边上的战役
发布时间:2023-05-24
策划前言 中国经济能否在新的发展刻度上写下“优质”二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转型这场“悬崖边上战役”的成败。而在世界“寻找经济新动力”的当下,以去产能、新供给为核心的中国式转型,更显刻不容缓。 中国经济的转型,并非“换......
把握中国结构转型的关键
发布时间:2016-08-23
中国经济的深层病症,主要有三: 一是体制病; 二是结构病; 三是发展方式病。针对体制病,在过去三十年中,笔者曾著有《人本体制论》《广义产权论》和《包容性改革论》三部著作; 针对发展方式病,笔者也曾有《创新立国战略》和《以人的发......
跨国企业的环保双重标准
发布时间:2022-09-06
“绿色和平”10月前公布一项调查显示,在世界500强和中国100强中,有18家中外企业下属的25家工厂隐瞒了其在中国业务的污染信息,包括壳牌、三星电子、雀巢、乐金、卡夫、摩托罗拉、电装、普利司通等跨国企业。 这些企业在其本国断然不会......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一、艺术文化的转型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论中国艺......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一、艺术文化的转型 20世纪是中国历史突变的时代。引起这场突变的因素有来自西方的......
国有企业“双重约束”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4-01-06
当前我国 经济 体制改革而临的一个问题是:在逐渐改变集权式控制并引人 市场 机制后,如何保障企业行为正常化。对此,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提出了改革企业微观经济关系的不同主见:有的主张通过推行股份化,旨在实施“财产约束”;有的......
浅析工商管理在企业转型中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17-06-06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和企业发展模式的变化,各个企业为了能够实现企业长远稳健的发展,纷纷对各自的转型进行了预判,希望能够通过企业转型实现自身经营模式和经营效益的提高。然而,若工商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不到位,便会让部分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铤而走险,做出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工商管理工作作为企业转型中的保护因素,其不断得到自我完善,才能够让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业务的合理化、科学化的扩张。并在新的发展.........
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转型的特征分析与实践探讨
发布时间:2014-01-07
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煤炭 企业 是典型的不可再生资源型企业,在其资源枯竭后,如何生存和 发展 ?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 问题 ,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中国 的大型煤炭企业还具有与一般企业不同的特性,多为计划 经济 时代 建立的......
浅谈中国哲学现代转型的方法论检视
发布时间:2023-03-26
中国哲学现代转型与哲学方法论关系密切。哲学转型需要哲学方法论的支持,而哲学方法论的定位又需要反思哲学转型所蕴含的哲学观的基本问题。这正如成中英所言,中国哲学现代转型需要将对哲学的批判与自哲学的批判,相结合。目前,中国哲......
刍议企业转型发展中工商管理部门的重要性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3
近年来,社会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市场经济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为了适应新形势逐渐转型,然而,单纯依靠合理的规范是不够的,需要工商管理部门给予一定指导和支持,才能够确保企业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企业转型发展中工商管理部门重要性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一、工商管理部门在企业转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1.能够为企业转型提供良好的环境企业转型在迎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促.........
增值税的转型与转型中的增值税
发布时间:2023-03-15
增值税的转型与转型中的增值税 增值税的转型与转型中的增值税 增值税的转型与转型中的增值税 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新修订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变化是,消费型增值税取代实行了15年之久的生......
中国经济转型远未完成
发布时间:2014-01-09
中国经济转型远未完成 中国经济如果能从可维持转为可持续,并且能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则世界经济格局就一定会有所改变。依据中国的近几百年历史与目前的现状,这一天肯定能到来,但至少在30年之后,笔者应该或肯定看不到这一天。 中国经济......
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网点经营转型
发布时间:2023-06-29
一、本文的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突飞猛进的时代,也是中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是经济运行的血液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提......
谈转型期乡村治理中文化认同重构
发布时间:2017-03-31
引言在当下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历史背景下,若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无疑会打折扣。于今而言,乡村问题在中国也许是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士对此争相给出解答方案,许多方面的讨论最......
关于工商管理在企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2023-05-17
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都需要和工商管理部门打交道,企业的转型,工商管理则是重要的支撑和辅助.然而,当前不少的企业对此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只是单纯认为工商管理部门是政府部门,负责政策制定、企业监督等,没有从服务的视角来分析工商管理部门的职能,对其服务职能认识不清.在转型的关键时期,若不能到得到工商管理的引导、服务,必然会有很多曲折.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分析了当前企业转型中面临的问题,指明了工商管理的作用.........
中国粮食“政策型”波动及政策转型
发布时间:2016-05-04
【内容提要】中国粮食市场存在政策型波动现象,其根源在于收入目标、安全目标与政策成本的不协调甚至相互冲突。文章试图构建一个三角动力圈模型对此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粮食政策转型的目标与方向。粮食政策的转型,就是要在......
转型期中国财政政策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4-01-08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转型期中国财政政策的选择”,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转型期财政政策应是一个多目标的政策体系:转型期财政政策必须推动......
市场转型期的中国劳动政策
发布时间:2018-07-02
笔者通过阅读《劳动关系市场化与劳工权益保护――中国劳动关系政策的发展路径与策略》和《市场转型期中国劳动政策和劳动法律制度的转变》做出如下总结和思考。【关键词】劳动合同制改革《劳动法》权益一、1978年至1993年劳动关系市场化进程从1978年开始,我国进行市场经济改革。伴随着1970年末到1980年初的失业危机,政府由此开始放开对劳动力流动性和岗位分配的控制。1978年至1993年,配合着国有企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进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报道(中)
发布时间:2023-02-09
近段时间,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按照《中共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关于开展“推进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方案》的统一部署,在司党支部书记、司长年勇的领导下,全司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有了新提升......
试论研究型大学中教师的转型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研究型大学成为新的建设目标,而研究型大学教师角色的转型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将肩负着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从而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体现现代大学教育的价值目标。 论文关键词:研究型......
试论建立我国双重违宪审查制度(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1
论文论文摘要:宪法的有效实施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而其中关键的问题是能否设立一种权威的、可操作的违宪审查制度。通过对各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比较,本文认为可以“双重违宪审查制”来完善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单一违宪审查制度,即设......
浅谈企业转型中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15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使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在这种背景下,市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导致很多企业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纷纷倒闭。为了改变这种境况,许多企业纷纷开始转型,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长期发展下去,可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进而扩大业务办理的范围,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然而从目前企业转型的现状可以看出,很.........
电子双板在高校课堂中的讨论
发布时间:2023-01-04
音乐课程教学设计是大学音乐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当前该课程的教学手段多以教师讲授和课堂研讨为主,普遍存在着师生互动少、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学生厌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信息技术应用于音乐教育课堂提升了音乐教育的效果。......
论述时间图形的双重本原
发布时间:2016-08-01
康德的时间图形概念,经过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柏格森的发展,到海德格尔那里获得完全的综合,先验演绎的三重综合发展成为四维流形,原始而本真的时间成为四维时间。不过海德格尔不同时期对于时间图形的论述,给人一种至少表面看来矛盾......
苏试:转型升级制造业服务业双轮驱动
发布时间:2022-11-01
公司:由纯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 “实践证明,服务业是制造业的出路所在。如今,我们整个公司都在向服务业转型。”在董事长钟琼华看来,传统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转型,就是要以纯制造业为基础,加快发展制造性服务业,围绕制造业作服......
转型期中国判例制度构建必要性浅论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 要】任何值得被称之为法律制度的制度,必须关注某些超越特定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相对性的基本价值。当今世界两大法系融合借鉴,中国处于转型时期,我国社会发展之迅速对传统法律之建构模式提出挑战。为应对现今之实践,......
ICT 助力中国经济绿色转型
发布时间:2014-01-08
ICT 助力中国经济绿色转型 ICT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利用ICT推动各行业的节能减排?ICT的应用到底能够给中国企业带来多大的商机?论坛嘉宾讨论了ICT的五个领域。中国政府在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前夕订立了中国到2020年......
当代中国的劳资关系:市场转型理论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3-05-07
摘要:通过对相关 文献 的研读及对有关问题的思考,在对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主要是社会学界)有关劳资关系的部分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笔者在文中提出应当结合市场转型相关理论,以工人阶级的再形成、“把工人阶级带回分析的中心”等论点为逻辑......
“双+”战略转型力足TCL手机目标:全球第三
发布时间:2023-01-27
在4月8日深圳举行的TCL 2015春季新品发布会上,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表示,基于“双+”战略转型的顺利推进,未来,TCL集团将定位于“全球化的智能产品制造及互联网应用服务企业集团”。 产品创新为突破点 近年来,TCL通讯在海......
美国337调查双重诉讼浅析
发布时间:2023-02-18
摘要:ITC和地区法院对案件的审理程序仍存在一些差异,会对国外被告造成不利。337调查中的双重诉讼违反了TRIPS协议相关规定。337调查与联邦法院诉讼之程序规则在性质、管辖权、审理期限、审理机关、当事人权利、立案标准、救济措施、......
探索“中国特色”的产业转型道路
发布时间:2023-03-09
有人说: 环境污染和食物安全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存亡(第一产业); 三维打印机的发明将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导致国内不少传统生产型企业灭亡(第二产业); 物联网的出现将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第三次浪潮,取代不少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
如何玩转“双微”?
发布时间:2015-08-13
见别人玩得风生水起,自己的双微却始终“门前冷落鞍马稀”。也由此产生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了解双微的重要性,但如何破解这个迷局?成为很多企业家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让很多企业和个人摆脱了......
浅论《朝花夕拾》的双重内涵
发布时间:2022-11-24
浅论《朝花夕拾》的双重内涵 无论是读鲁迅的小说还是散文,鲁迅总是将一种复杂的情感埋藏于心中,诉诸于笔端。他对他笔下的客观物象既“哀”又“怒”,既喜又厌,怀疑中有肯定,肯定中有否定。这种双重情绪在《朝花夕拾》中,贯穿到了感......
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现代转型
发布时间:2023-05-25
[摘要]植根于 中国 传统文化,并在传统 社会 得到持续 发展 的调解制度,伴随着社会由传统向 现代 转型,其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并因此导致社会对其需求强劲而其自身功能弱化的困境。在追求法治的过程中,调解制度究竟......
论期刊转型中的“开源”与“节流”
发布时间:2023-05-19
摘要:当下期刊正经历管理体制企业化、期刊经营机制市场化以及出版方式数字化的转型。在此转型期中,期刊编辑应创新编辑理念、编辑流程、编辑技术,此乃“开源”;同时应坚持优秀传统与经验,防止无谓的和错误的耗散流失,此谓“节流”。保持特色,与时俱进,期刊方能“源远流长”。关键词:期刊;转型期;编辑;开源;节流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3-0181-004.........
对新世纪中国舞蹈转型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06-02
一、前言 中国舞蹈教育的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借鉴苏联模式与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的。在这条发展之路上,受历史原因的影响,中国特色的舞蹈教育模式仍在摸索中不断改进。无论是苏联还是西方的办学模式只能是借鉴,如何弘扬本民族的......
转型经济国家印度与中国之贸易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4
【论文摘要】 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独立于世界经济之外。无论是从产业部门还是从收入水平、就业和经济增长等不同层面来看,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投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牢固的纽带。印度与中国都是发展中转......
国际避免双重征税协定适用中的争端与仲裁国际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国际避免双重征税协定适用中的争端,主要是指在协定适用的过程中,对缔约国一方在行使对某一跨国纳税人来源于该国的某项跨国所得的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时是否合乎协定所确定的协调原则,缔约双方各自的主张是对立的。由于这类争端是因跨国纳......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转向与哲学基础嬗变的双重逻辑
发布时间:2014-01-23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转向与哲学基础嬗变的双重逻辑”,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以社会批判理论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从20世......
“中国制造2025”需要转型新思维
发布时间:2023-02-27
规划中的“中国制造2025”越来越热。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部署,到工信部近日的规划预热,再到媒体上的高频出现,以及资本市场的热捧,人们对中国制造的关注日益升温。 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不是一个......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转向与哲学基础嬗变的双重逻辑
发布时间:2023-05-23
以社会批判理论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从20世纪20、30年代之交建立至今已经历了80多年的历程,主要表现为三个时期。①从“启蒙辩证法”到“为承认而斗争”,每一时期都表现为理论的转向与哲学基础(方法)的变动,从三个时期的显......
中国农村社会转型及其困境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现代性对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国家政权建设对乡村社会的影响;阶级话语的构建及其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启蒙话语与现代法律的影响;作为现代性后果的物质性公共产品和个人的社会流动。在当前中国农村,......
转型期中国的中央权威:挑战与回应
发布时间:2013-12-18
【原文出处】长白学刊【原刊地名】长春【原刊期号】200303【分 类 号】A3【分 类 名】邓小平理论【复印期号】200308【 标 题】转型期中国的中央权威:挑战与回应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 作 者】王续添【内容提要】维护中央......
浅析当代中国市场转型中的不平等
发布时间:2014-01-26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入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最终确立起来。随着政治高度控制的瓦解与自由经济的发展,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的过渡时期。在此过程中,经济转型是根本,它的完成......
转型社会背景下司法权威的重塑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着急剧变化,社会分化和社会矛盾突出,亟须通过法律途径实现社会的整合,以此促进和谐中国的建构。作为公民权利的保护机制和纠纷解决的重要手段――司法,在近些年来却一直倍受质疑。......
转型视角下的中国国有企业治理法律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关键词: 国有企业/国家所有权/国有企业治理/内部治理/外部治理 内容提要: 国有企业治理存在天然的缺陷,并非简单的“政企分开”和“委托代理”等问题,而是国家所有权的公权力属性决定的。国有企业治理具有相对性;国有企业治理的重点不......
有关中国铁路重载运输的探讨(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13
论文摘要: 重载运输在运送大宗货物上显示出高效率、低成本的巨大优势,是铁路运输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经营的典范。铁路重载运输已成为许多国家追求的现代货运方式。论文关键词:重载运输; 重载列车 一、铁路重载运输的概述(一)、铁路......
略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
发布时间:2023-01-07
" 每当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价值观念的转换必然被提上日程。当代世界正处在一个价值大革命、价值观念大震荡的时代。就西方来说,早在19世纪,就有一位先知式的哲人尼采提出“重估一切价值”的口号,本世纪60年代兴起而现在影响日盛的后现代......
新三板将助推中国经济转型
发布时间:2023-06-09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新三板发展的前世今生、实务操作、投资陷阱案例库等,对于寻求在新三板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寻求投资机遇的投资机构、寻求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经济的政府部门,都是一本很好的指南。 新三板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
论我国从税收国家向预算国家转型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3-03-16
【摘要】没有预算的政府是“看不见的政府”,而“看不见的政府”必然是“不负责任的政府”,“不负责任的政府”就不可能是民主的政府。要建立一个民主的政府首先要让它看得见;要让它看得见,它就得有一个统一的、受监督的预算。因此......
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困境
发布时间:2023-05-24
都说晚清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的画面,无非是东方宗法专制国家向 现代 社会 转型特别艰辛的记录。为什么这样的局面恰恰在 中国 出现? 历史 是斩不断的链条。晚清乃至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如此曲折,根源应该从中国传统......
论《西厢记》张生形象的双重性
发布时间:2023-04-07
摘 要:王实甫的《西厢记》在我国的戏剧史上成就很高,而且在我国的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尤其里面的人物张生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就《西厢记》主人公张生的形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这些形象中也是存在一种对比性的......
试论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发布时间:2022-11-16
摘要:十九世纪以来,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在短短的二百年内,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推进,人们的生产能力、生活水平都有了飞跃性的提高;然而,这种高度发达的生产模式是通过对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过度利用,以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换......
中国戏曲的现代转型与本质回归
发布时间:2013-12-17
戏曲在 现代 尤其是近20多年来的处境颇使人不解和担忧,传统戏曲能否实现现代转型? 有无现代化的可能?一些学者正是持有这种怀疑,而极力反对戏曲现代化,认为传统戏曲作为一种古典文化,应保持其古典 艺术 品格,现代化对于传统戏曲来......
全球环境和国际法转型(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21
论文摘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人类总是为了满足自己无休止的欲望而去肆意的掠夺资源和破坏环境,本文主要从可持续发展,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等方面入手,简略谈到了全球环境与国际法转型的有关问题。 论文关键词:共同但......
从主权的双重结构看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
发布时间:2023-02-05
" 一 主权、人权、霸权的三元互克 1999年在中国内外发生了好几件政治大事,件件都与主权有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国家的主权? 主权涉及内政和外交两个方面。与此对应,理解主权的关键存在于两组关系之中。它们......
浅析建立我国双重违宪审查制度(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5
论文摘要:宪法的有效实施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而其中关键的问题是能否设立一种权威的、可操作的违宪审查制度。通过对各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比较,本文认为可以“双重违宪审查制”来完善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单一违宪审查制度,即设立宪......
浅析中国周边外交的发展与转型
发布时间:2022-07-30
【摘 要】近些年来,中国周边的整体形势比较严峻,单就一个问题就似乎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以往,中国在处理周边外交事务时往往是就事论事,针对性比较强,有时既要考虑到国内因素、又因为一旦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恶化而影响整个周......
转型中的“财富”机会
发布时间:2023-06-26
新经济形势下,烟草的“财富”机会在哪里?行业的发展潜力在哪里?抓住市场拐点、转化动力、逆风飞扬,恐怕是多数烟草企业未来所需要面对的试题。 当潘棵堑目诖渐渐鼓起来,他们开始从淘便宜货转变为追求品质和个性,马云抓住了机会......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探讨
发布时间:2015-09-10
摘 要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既是国计也是民生。而在职业教育中发挥主观性的教师更是不可忽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甚至是一生之久,因此,如何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更好地服务学生这一课题越来越受......
重庆开埠与传统金融业的现代转型
发布时间:2019-12-19
关键词:重庆;票号;钱庄;现代化;转型摘要:1891年重庆正式对外开埠后,重庆金融业随着开埠而发展壮大起来。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并不是两条平行线,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金融业不断向现代金融的方向转化,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重庆金融业虽仍以传统金融为主体,但在逐渐转型过程中明显体现出一系列现代化特征,不仅反映了中国西部城市走向经济金融现代化的发展历史,也折射出了西方列强不.........
市场转型与中国中间阶层的代际更替
发布时间:2013-12-18
本文从宏观结构角度,对市场转型下的两代人进行了。本文认为,市场转型重塑了中国两代人之间的利益结构 :作为计划中间阶层的国营职工、即的这一代中老年人,在市场经济下出现了整体的衰落;而新崛起的一代年轻人,特别是在一些新兴产业和......
中国转型市场中企业营销的预警管理
发布时间:2023-01-23
中国转型市场中企业营销的预警管理 中国转型市场中企业营销的预警管理 中国转型市场中企业营销的预警管理 更多内容源自 幼 儿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企业生存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变化,......
探讨基金管理人的股东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2-10-17
论文一般比较麻烦,连格式都得做好,写论文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也不是很难只要你知道了格式,找到了材料,就方便多了。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
农本思想与当代中国经济转型
发布时间:2014-01-17
前言 去年,香港树仁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办之研讨会中,本人曾以《农本思想与中国现代化》为题,提出论文,向与会诸位学者专家请教。该文重点是从中国历史演变中指出农本思想产生的经过,及其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阻碍。本文可以看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