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我国应对全球产业转移的路径(1)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我国应对全球产业转移的路径(1)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17:45:35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我国应对全球产业转移的路径(1)
时间:2023-08-06 17:45:35     小编:

摘 要:资本逐利性和要素价格均等化诱导世界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周期性转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路径必然选择可持续协调发展,即: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道路,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在有条件的区域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做强做大内源型经济,做优做强外源型经济。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创新战略;产业升级 Abstract:The capital profitability and factor prices equalization promote the global industries to make periodic transfer in the whole world.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point,the acceptance path of global industries transfer of China is necessarily choosing sustainable and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i.e.,the path is from made in China to created in China,self-innovative system mainly based on enterpris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perfected,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 should be promoted at the areas which have the condition for cluster development,inward-oriented economy should be enlarged and consolidated,meanwhile,outward-oriented econom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optimized. Key words:industry transfer;industrial structure;innovative strategy;industry upgrade

自上个世纪

六、七十年代,技术革命的成功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转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金密集型产业,由于已经不能创造更大的附加价值,不得不从发达国家陆续向外转移。

(一)中国在全球产业转移中的角色和地位 1.中国在全球产业转移中的角色。

(1)全球产业转移流向中国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服装、鞋和金属制品等产业和初级电子组装、测试活动,向电子、化学、运输工具以及机械等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活动转化。这几个产业是全球零部件和中间产品贸易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从1986年的27%增至1997年的43%。

(2)股权参与的外包形式引人注目。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乃至非主要框架的设计活动,都分别包给成本低的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去完成,不仅减少了固定投入成本,而且达到了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最优资源的目的。

(3)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在国际生产的网络或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领导企业为核心,全球范围内相互协调与合作的企业组织框架。通过这些国际生产网络,生产能力的转移速度和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样,市场竞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生产体系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程度和影响范围大大增强了,中国正成为该体系的重要环节。 3.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上升。中国产品竞争力的上升,表现在跨国公司不断加大对中国产品的采购比重方面。2001年,沃尔玛采购了1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分销到世界各地。2002年,沃尔玛甚至把年销售额1900亿美元的商品全部交给深圳这个全球采购总部及所属的采购网络负责。同时,商业巨头家乐福也已完全把亚洲的采购中心从印度和东南亚转移到了中国。家乐福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2002年该集团在亚洲的采购额中,中国市场占了61%的份额。再以中美贸易为例。自2000年起,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对美出口最大顺差国家。2002年,美国宣称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增至1250亿美元,结果给美国造成了103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2003年,按照美国的统计,对华的贸易逆差已达1240亿美元,同比增长20.3%,已经远远超过当年对日本的660亿美元的逆差。

二、全球产业转移对中国未来产业格局的影响

全球产业转移既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有一些原先融入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企业开始摆脱依赖的角色,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自己的形象。这表明通过示范和学习效应,一些国内企业不仅仅满足于做生产能力转移的接受者,也在向自主性的国际生产方向努力。

3.更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工业区位的选择既不一定要靠近原材料供应地,也不一定要靠近产品销售市场,而需要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目前我国工业投资的区位选择,最大的优势就是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形成了产业集群,在这些地区设厂较易获得上下游产业和辅助产业的配套与支援以及知识和信息的外溢。这有利于我国更广泛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

4.加速引进了大型跨国公司,为提高我国市场经济程度和企业竞争能力提供了标杆。经济全球化的微观基础,是跨国公司在全球投资的大幅度扩张,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引进跨国公司。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热潮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揭幕,近年的投资力度更明显加大。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同时对我国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大批跨国企业的进入对一些开放程度较低的传统产业和一些受到关税保护较大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冲击巨大,值得重视。

就影响和挑战而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国公司只是希望利用东道国的静态比较优势,而不热衷于培育发展动态比较优势,因而有可能使比较优势固定化,难以升级。我国所从事的生产链,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或装配活动。即使是技术或资本密集型的产品,我国从事的也是劳动密集型的工序。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与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差距,停留在劳动密集阶段,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也低。同时我国发达地区的人工成本也开始升高,低成本的优势将不能充分体现。

2.国外企业或本地关联企业与国内的产业关联松散,容易变成出口飞地。制造业配套能力差,出口加工区往往是出口飞地,与国内经济关联差。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地使用权创新

印度崛起的影响因素及战略意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