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浅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11:28:55
浅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时间:2023-08-05 11:28:55     小编:汤勇力

1 背景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各个领域和行业的渗透也在逐渐的加强,计算机技术俨然已经成为社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计算机教学中的一部分,也成为大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过程,很多企业招聘单位也将毕业生对计算机的掌握能力作为招聘条件之一,而且对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深入研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分析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找出一条提高教学质量的可行改革之路,是当前各大高校普遍关注并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为了满足毕业之后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2.1 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各大高校招生政策的调整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对于刚入校的大一新生,由于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等因素,使得他们计算机水平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有些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掌握了计算机常用的一些知识,比如:有些学生对办公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的知识都已经比较熟悉,甚至对计算机专业的更深层次的知识都有所了解。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很少或者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这种情况下,学生听课起点各不相同,对于教师而言,如果教学起点过低,必然会使程度较好的学生受到影响。若起点过高,教学又只能为少数尖子生服务,这会严重挫伤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差生越来越差,降低整体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如何针对这种情况来把握好教学内容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2.2 教学内容更新滞后

由于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也是日新月异,伴随着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的传递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而现在很多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更新却相对滞后,有些内容在社会上正在逐渐被替代甚至已经被淘汰,但我们却仍然能在教学过程中看到他们的存在,教学内容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反应最新计算机的发展状况。同时,有些计算机知识内容脱离社会发展需求,不能满足企业或者用人单位的要求,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发展,而学生对于陈旧知识缺乏兴趣,就会丧失学习的热情。

2.3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仍然采取的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方式,上课时只能以老师为中心,被动的看老师在讲台上操作,而自己没办法动手实践。同时有些计算机的教学内容没能和实际应用以及后续的课程紧密联系,这样就使学生不知道学习计算机技术对他们以后的专业及工作有什么帮助,他们就容易丧失学习动力和兴趣,造成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玩手机或睡觉等现象。

针对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我自身在长期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提出一些自己简单的教学改革思路:

3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思路

3.1 采用层次化和分组化教学模式

可以根据刚入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掌握的水平,教师制定出合适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沟通,加强师生互动,及时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措施。同时也可将他们按照对知识掌握的不同层次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或者班级。对于学习差的小组或班级,可以教一些基础性的东西,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教一些深层次的内容,同时也可以让学习好的带动学习差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从而实现以优带差,共同进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大家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班里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3.2 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和改革的基础,因此针对当前计算__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内容更新不及时,以及不能与计算机和社会发展相适宜这些问题做出改革。首先,教师要有求新的精神,作为一名信息高速发展时代的知识传播者,应时刻站在本学科的前沿,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动态,不断用最新的技术和最新知识充实自己,并把这些知识贯穿到教学中去,使教学内容也紧跟形势的发展与变化,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次,在教学教材的选用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材的版本和内容,让教材能充分反映那些最基本的、社会上推广使用的新技术、新知识。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激发对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感,提高学习自觉性。

3.3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计算机教学中一门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程,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不能像传统课程那样,只注重在课堂上单纯的满堂灌式的讲授,这样学习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很难记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课件把一些枯燥无味的基础知识变为动态的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以及视频,通过感观上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授课内容的印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对理论问题分析讲解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平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学校提供的网络环境,开展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使计算机基础学习与现在网络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课后为了知识更好得以巩固,教师可以对一些重要知识点加强总结和回顾,通过课外答疑辅导和网络共享等多种方法,实现课内与课外密切结合,加强师生交流与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3.4 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要想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就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传授知识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特别是一线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比如:可以定期派青年教师或鼓励教师积极到企业学习锻炼,走出学校,面向企业,了解最新行业动态,站在学科前沿,与时俱进。同时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将科研中的新成果和新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

3.5 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强化实践应用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该实践环节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学过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给学生布置项目作业的形式来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过程。在学生独立完成项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主要起一个引导的作用,遇到问题让他们自己通过查询资料来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作业的形式也可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将所学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练习,达到领会贯通。

3.6 改变考核方式,灵活运用各种考核方法

考核是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的一种手段,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是:实用性极强。所以计算机操作技能就成为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因此在实际考察过程中不应该将理论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体系,让卷面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志。可以采用实践操作能力、卷面成绩和平时表现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纳入到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之中,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掌握,也给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空间。同时也可鼓励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对于成绩优良的,可以相应提高期末成绩甚至免考试,以此来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迅速的发展,为了与市场环境的需求相适应,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这就要求,大学计算机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注重加强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教学,探索出更适合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真正复合型应用人才。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