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会计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会计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6-11-07 11:34:34
会计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时间:2016-11-07 11:34:34     小编:黄昌继

1 中职会计实训的必要性

1.1 符合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中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综合性应用技术型人才,旨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和服务等事业提供相关的专业意见和技术支持。这就要求中职学生既要有专业的会计知识,也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而会计实训的教学目标是帮助中职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1.2 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实力

会计实务成绩是检验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会计实训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处理账务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会计实训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实力、促进整个教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中职会计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2.1 培养目标不够精准

中职院校会计实训的培养目标不够精准,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过分依赖于课本,重复灌输专业知识和理论,直到完全灌输完毕之后再进行实训课程的训练。这样完全不符合会计的发展形势,也不利于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掌握,只是让学生学到了一些基本的理论和简单的操作。在这种状况下,中职学生毕业之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走上相应的工作岗位也无从下手,完全不能尽快地投入工作。当他们在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通常表现为束手无策。

2.2 教学方式呆板

很多中职院校采用上机实验的方式完成会计实训。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只是按照课堂笔记或例题机械化地操作,以至于学生根本不会独立思考,更无法有效地整合相关信息,这就会让会计实训的效果大打折扣。由此可知,会计实训的方式和方法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2.3 师资力量比较单一

会计实训的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同。中职院校中的会计老师很多都是财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走的是学校到学校、书本到书本的客观通道,缺少相关的专业实践经验,再加上中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常常用理论知识判断具体的经济业务,缺乏权威性和实践性,而教师在业务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欠缺,这些都不利于会计实训教学的有效展开。

2.4 会计考核手段单一

会计实训教学是将理论知识变为实践操作能力的过程。很多中职院校在学校内模拟操作,要求每一个学生采用手工记账的方式计算出产品的成本,最后完成会计报表的编制,这种惯用的会计实训手段并没有体现出中职学生对会计专业信息的整合和分析能力。由此可知,会计考核手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现有考核手段完全不能让中职学生更好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不符合企业对管理型会计的客观需求。

3 中职会计实训对策研究

3.1 培养目标定位精准

应将中职院校的会计实训作为院校的品牌特色,积极树立品牌效益,把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实用性技术型人才作为中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尊重培养人才的客观规律,突出实用性、重视实践性,强化学生的综合技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积极帮助学生就业,更好地为社会、企业服务。

3.2 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

高素质双师型的专业队伍为中职院校的会计教学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学校要积极引导专业教师到相关会计企业挂职锻炼,积累教学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会计工作各阶段的实务操作,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把会计业务的最新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会计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会计实训的兴趣。

3.3 建立完整的实训考核手段

中职会计实训内容是由中职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的,需要客观、公正、公开地进行,也需要科学地评价会计教学中的实训内容。在会计实训中,要建立评价学生的指标体系,从态度、方法、技能、时效、创新和综合能力几方面综合考核;要建立评价老师的指标体系,从目标、内容、效果、反馈和管理等几方面作综合评定。根据双向考评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积极改进实训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推动会计实训教学课程的发展。

3.4 多元化的会计模拟实验

积极完善中职院校会计模拟实验的环境,将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和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结合在一起,建立全方位的模拟会计工作流程、岗位环境和专业模拟会计实训室。在会计实训过程中,要加入对专业财务软件的操作,比如用友和金蝶等,从而提高中职学生会计的实践操作能力。

3.5 实现校企合作

为了更好地提高中职学生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中职院校要积极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一些相对比较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定期让中职学生到企业去学习,把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中职学生的理论素养,还实现了中职院校和企业的双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