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国企有效开展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策略研究

国企有效开展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策略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4:03:59
国企有效开展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策略研究
时间:2013-12-18 14:03:59     小编:

国企有效开展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策略研究

一、引言

经济责任审计是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产生和逐步发展起来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一项审计监督工作。自1985年我国开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以来,审计主体一直以政府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组织为主。近些年来,随着国企改革逐步深化及经济责任审计不断发展,国企内部审计部门也逐步开展了相关工作。国企内管干部是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正确评价内管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对于促使内管干部全面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完成企业经营规划目标、逐步完善廉政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看出,国企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是国企深化改革和不断 发展的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

但同时应该看到,由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的时间较短,目前还处于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过程和结果往往流于形式的局面。最新发布的《指南》,以国企内部审计部门为审计主体,结合企业特点,分阶段、全过程规范了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以进一步推动内审工作的深入开展,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发展的重要契机。国企内审部门应抓住这次机遇,切实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而如何在新规范的指导下顺利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如何进一步创新审计理念和方法加强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就成为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二、国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出现的问题

综合分析我国国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以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不够,定位不准

很多内管干部对实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缺乏认识,错误地认为对其审计就是不信任,不能将经济责任审计理解成一种常规的经济监督形式,进而产生不配合甚至抵触行为,给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内部审计机构因本身的地位独立性不强,也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往往流于形式。再者,企业内部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认识不够清晰,片面地认为经济责任审计等同于财务收支审计,定位不准确,也起不到有效监督和管理干部的作用。

(二)审计内容不全面,审计方法落后

一直以来,企业内管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不够全面,审计范围不够广泛,基本上停留在财务审计范围,对于经济管理及监督职责、贯彻国家经济工作方针政策、执行重大经济决策、设计和运行内部控制等方面涉及较少,不能全面地反映被审者的经营业绩,起不到有效监督和管理干部的作用;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方法方面,仍然采取传统的审计方法,不能突出审计的重点,仅仅单纯地采取抽样审计复合审计等基础方法,通过统计企业账目、证书、会计表格等内容汇总成为审计报告,无法达到应有的审计深度。另外,传统的审计方法在企业内部控制测评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陷,手段上的落后也造成了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潜在风险。

(三)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工作和重要环节。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结果是对被审对象进行审计评价,供单位选拔用人提供参考。但目前国企内管干部涉及的部门多、领域广,多数单位对他们的经济职责和工作标准尚没有明确的规定,从而在审计工作中如何界定现任责任与前任责任、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缺乏规范的可操作标准,使内部审计人员难于对被审内管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价,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准确性。其次,要作出较全面、客观的审计评价,就要有科学的审计评价指标及合理的指标评价标准。目前审计评价往往采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但定量评价指标偏少、不统一,使得内审评价工作操作性不强,经常出现模棱两可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机制不健全

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关键在于审计结果的正确处理和运用。现有规范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用于通报和作为对企业内管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以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制度建设。但在实际工作中,从结果运用来看大多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审计往往滞后于干部任用工作,“边离便审”、“先离后审”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审计结果与干部任用相脱节,严重削弱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其次,审计结果的运用主要是人事和纪检等部门的工作范围,客观上造成了审计与结果运用的分离。而审计部门因审计项目过多,无暇考虑审计结果的运用,虽然工作上付出很多,却收效甚微。最后,目前审计结果运用渠道过窄,还不能有效地体现出经济责任审计的价值和作用。

三、新规范下有效提升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深化经济责任审计认识

领导重视是做好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前提,提高领导和职工正确认识是搞好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要获得领导的重视及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对经济责任审计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就必须加强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使其正确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内审部门应多汇报,多沟通,多方面取得重视和支持,要加强与其他各部门有效的沟通协调配合机制,增加各部门的联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明确审计内容,改进审计方法

内审部门开展内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审什么,是内审人员最为根本的问题。只有确定了合理的审计内容和思路,才能确定审计范围,抓住审计重点。根据企业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特点,《指南》中明确规定了国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并将其分为在分为四项需要重点审查和一项应当关注的内容,包括了检查所在企业经营发展情况、财务收支情况、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经济管理和监督职责情况、遵守法律法规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内部控制建立和执行情况以及遵守有关廉洁从业规定情况等,内容全面,且指导性、可操作性强。内审人员应该在规范指导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所处行业环境的特点,确定全面、合理、更为明确的审计内容。

(三)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完善审计评价工作

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部分就是内审人员运用评价方法得出审计意见的过程,而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指南》就审计评价内容和方法有了较全面、操作性较强的规定,并采取了定量与定性评价、分类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内审人员应严格按照《指南》的规定执行审计评价工作。但《指南》仍存在定性评价指标不全面、定量评价指标比较缺乏的问题,所以内审人员应在国家指导和规范的要求上,参照自身特点,探索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经济责任内部评价体系,以进一步完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比如,积极会同单位人事部门对被审对象的民主管理、群众威信等指标进行测评;或者,取得单位纪检监察部门配合,及时了解被审对象任期内有无违纪违法、群众举报、查处结果等事项,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被审对象任期内的德能勤绩。

(四)探索审计结果运用渠道,加强运用效果

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有效转化和运用,是内部经济责任的最终目标,也是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作用充分发挥的重要体现。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不断拓展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渠道。首先,审计公告范围有待扩大。现有规范中,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主要用于适当的通报和作为对企业内管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加强了干部管理和监督制度建设。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一方面审计通报范围有限,使审计结果仍难以转化为审计成果。审计结果不公开、不透明,随意性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责任审计与领导干部任用脱节的问题,不利于将员工监督与审计监督相结合;其次,将审计结果运用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或相关的专项审计中,大大提高审计效能,并能更好地体现出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和价值。

另一方面切实保障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效果。首先,先离后审的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组织人事部门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干部监督管理的机制,使经济责任审计成为考核干部的必经程序,真正将“先审计后离任”这一制度落到实处;其次要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与内部管理机制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健全的监督体系,在工作中可以把纪检监察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审计部门联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保证分工明确、联系紧密、协调有力、高效运转。通过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加大审计结果的可用性;最后,审计部门要注重审计结果的积累,不定期的对被审计单位整改结果进行抽查。关注企业管理的发展变化,为以后审计过程提供更好的审计思路。

四、结语

经济责任审计在国企运营过程中的作用越明显,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就变得越重要,相应地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也变成当前内审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综上所述,国企内管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从认识、审计内容、方法、过程及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控制,才能产生实质性的效果,提高审计质量,为组织部门考核、任用企业内管干部提供强有力的审计支持。

新形势下内部审计部门面临的挑战和要求也在不断加强。国企内审部门要想在这种形势下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就必须加强对相关法规和实施细则的学习和遵守,统一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同时结合所在企业的特点,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知识的广度、深度,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适合本企业的审计方法和评价体系,不断创新,以使经济责任审计能更好地发挥保障企业经济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