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刍议如何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刍议如何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4:13:10
刍议如何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时间:2013-12-18 14:13:10     小编:

刍议如何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特点 对策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各级审计部门通过对领导干部职责范围内经济活动的审计,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领导、管理经济活动职责情况进行监督、评价、见证的行为。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特别强调了“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对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作用,必须要依据其自身的特点及存在问题,从经济责任审计的客观规律入手,运用相关审计理论,科学地制定审计内容,合理的运用审计成果。

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是伴随着新时期根据我国政治制度的改革而产生的,是建立在一般审计基础之上的新型方式,同其他审计方式相比,具有如下特殊的性质:

一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单位和组织合成度高。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集财务审计、效益审计、管理审计和法纪审计于一体的综合性审计工作,需要对财务收支、经济效益、管理等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性监督,因此,各级财务部门、组织部门、管理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就成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

二是审计对象掌握较大权力,审计过程受干扰程度大。一般审计都是对事的审计,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不仅涉及单位,还涉及到单位的领导干部个人,是对事和人的审计,通俗来讲说是既查事又查人。同时被审计的对象不是一般的人,他们大都是身居要职的领导,手中掌握较大的权力和资料,对财务信息的把握较为全面,因此审计部门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往往受制于被审计对象的职位,对一些违规违纪行为不敢深入调查。

三是存在较高的审计风险。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审计人员一般都需要对多个部门的会计资料进行审查,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资料的流失或者审计内容的缺漏时有发生,尤其是对一些重大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涉及的范围会很广、需要调查的资料也很多,耗费很长的时间。同时,由于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审计工作难免会受干扰,作出的审计报告也将收影响,一旦审计报告不准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将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项目质量不高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一般是对领导干部任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因此在领导干部卸任歌者调离工作岗位前应进行审计,即我们常说的“先审后离”,审计结果将作为被审计人员任期内的经济考评内容,是上级领导干部最终决定何用审计对象的重要依据。但在现实工作中,却时常出现一些“先离后审计”,与些常规不相符的情况,这种“马后炮”式的审计对发现问题、搜集证据、处理问http://wWw.LWlm.Com题、得出结论有很大影响。而且从另一方面讲,领导干部调任、离任的突然性很强,审计部门在短时间内要完成多个审计项目、大量的工作,审计质量自然就降低了。

(二)审计评价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有其特殊性,是我国社会主义国情的一种全新的审计形式。上世纪80年开展以来,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理论和经验以及具体工作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但与预算审计、绩效审计等比较成熟的审计实践相比,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审计评价方面,审计评价标准的不明确使审计机关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面临诸多麻烦。现阶段,由于领导干部职责的多样性,审计部门对领导干部的责任界定不清,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职位的高低也使审计部门对审计评价的标准难以把握。

(三)审计成果运用效率不高

审计成果运用效率不高主要体现在发布信息的渠道不多,方式方法缺乏,且时间节点不明确。具体来讲,一是由于审计机关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公开的程度不高,渠道不多,群众缺乏对领导干部任期间的财务情况的了解,很难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二是审计部门对评价领导的标准及奖惩尺度不明确,由于考虑到审计风险等因素,主观上没有去加大宣传,而是小范围去发布审计结果,导致形式主义的现象发生。三是干部离任或者调用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发布不同步,有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在离任前进行,但审计结果的发布需要一段时间,此时基于领导干部的工作需要等原因未等审计结果发布审计对象已经履职,致使即使是发现问题,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

三、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一)坚持合力,加强审计各个部门的合作

要想增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效,把握审计时机是最有效的途径,加强与各监督职能部门的沟通,对审计工作提前进行规划,形成合力,避免出现审计秋后算账的情况。具体来讲,适时地进行审计需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各级单位要统一筹划,由审计部门牵头,协调各职能监督部门制定审计计划,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繁重工作进行分工,明确责任。二是将日常财政收支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定期对本阶段时期的财政情况进行审计,使经济责任审计常规化,避免审计时机的滞后。

(二)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就是对领导干部进行审计评价,而评价的关键就是要有一套科学、合理及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现实工作中,如果缺少规范的审计制度和评价标准,审计人员在做出审计评价时就容易因缺少规范的审计制度和评价标准,使他们往往由于被审计人的地位而不敢提出客观的审计意见与结果,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不敢深入调查。为些,要建立完善的审计评价标准规范和审计成果定期分析公开制度,严格遵循“先审后离”原则,定期向群众公布审计成果,将群众监督和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监督作用,并定期举行经验交流活动,总结各部门经验,共同商议解决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利用各种信息手段,提高审计结果公示和宣传效果

现代社会信息发达,人们的沟通渠道越来越广,审计部门在运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手段,在一定范围内发布审计公告,比如:通过互联网、局域网、报纸、电视、公告等各种形式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把审计监督与社会舆论监督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使相关单位和社会大众了解审计情况,通过舆论的压力和督促,迫使各级部门在职责范围内采取有力措施,监督对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合理运用好审计结果。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