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内部审计职业化的发展方式选择

内部审计职业化的发展方式选择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4:14:28
内部审计职业化的发展方式选择
时间:2013-12-18 14:14:28     小编:

内部审计职业化的发展方式选择

在当今这个时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员配备的继续完善,职业化已经成为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实现内部审计职业化,将内部审计推向市场,将社会审计管理机制、经营模式引进内部审计工作,使内部审计更具活力,是内部审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必要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审计体系从一开始就被定位于“一体两翼(或一主两辅)”模式,即以国家审计为主导、内部审计为基础、社会审计为补充的三者关系。基于这种构想,作为从属地位的内部审计也就顺理成章地应该接受国家审计的管理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政府转换职能,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行政模式的内审管理体制仅适用于国有或国家控股企业,非国有经济成分也要迅速发展,我国内审机构和人员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相对停滞和萎缩,内审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依然普遍,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内部审计人员社会地位不高、工作阻力较大的状况尚未有根本扭转。因此,我国内部审计的行业管理和内部审计职业化这一尖锐的课题已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二、职业化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选择

自中国加人WTO十年来,会计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内部审计的发展也要以新的思维和视角来审视。通常所讨论的职业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职业意识,即企业中的管理者或员工能准确定位自己在组织中的角色;第二,职业道德,即按本行业应遵循的规范做事;第三,职业技能,即某一行业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职业化的最高境界是“敬业”,这一方面要求从业者对事业热爱、执着、高度负责;另一方面要求从业者有极强的胜任能力。这两方面的要求都是保证内部审计职能实现的必要条件。

(一)职业化将产生“双赢”的局面

职业化的目的,是将独立审计管理机制、经营模式引人内部审计,使内部审计更具活力。一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在重要合同、投资决策、财务规划等诸多方面都非常需要内部审计的支持与服务。二对于审计人员个人发展而言,职业化也有着重要意义。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在人力资源市场竞争中更能立于不败之地。另一个角度看,独立性问题一直是公众对内部审计发挥职能的疑虑所在,若能在公众眼里树立起“职业顾问”的形象,则更大可能地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

(二)职业化将强化内审核心职能

认证和咨询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两个核心职能。认证即对事务或信息的再确认,这一职能可以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适用于企业运作的各个方面,而不仅限于财务审计和经营审计。IIA在其2000年的准则框架中将咨询作为一项独立职能予以提出,与内部审计以往只具有认证职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内部审计的职业化无疑能够使得内审人员具有提供咨询服务的能力和素质,这比认证服务更具创造性,能够为企业增加价值并比外部审计节约成本,从而吸引管理当局注意。

三、职业化的内部审计特征与标准

(一)职业化的内部审计的特征

职业化的内部审计与传统的内部审计相比,应具备一定的、独特的特征。

1、独立性

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是困扰我国内部审计发展、危及内部审计生存的大问题。内部审计业务组织应该是非隶属http://wWW.LWLm.cOM于企业经营者,内部审计人员应由社会组织管理,其业绩评估、奖惩、职务晋升等都由其社会组织决定,那种领导被领导关系应变为委托与受托关系。

2、公正性

一般审计从业人员应对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充分性,审计工作底稿的完整性、系统性负责,高级从业资格的人员应对审计评价意见、审计报告负责。在工作中违反审计准则、发表不适当的审计意见、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不但要承担行政责任,也要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以此保证内部审计发表意见的公正客观性。

3、社会性

传统审计体制不具有社会性特征。只有在内部审计职业化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社会性组织,形成与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相近或相同的管理模式,通过打破企业和部门的封锁,做到内部审计人员资源社会共享,真正反映其社会性。

4、服务性

内部审计工作范围将跳出单纯为企业管理当局服务的圈子,成为企业管理当局的服务对象,成为为企业服务、为投资者服务的最终所有者。内部审计的这种服务性,不仅体现在它是企业监督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和重大决策的有效成分。

(二)内部审计职业化标准

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审计人员资格认定、审计业务的取得以及审计程序的执行等必须按职业化标准加以要求。

1、内部审计职业化人员及其业务活动的专业化标准

内部审计理论中对内部审计专业性工作有明确规定,内部审

计职业化人员应该是一批专业从事内部审计专业工作的人员,而不是身兼多种工作的其他人员。内部审计业务活动专业化,衡量内部审计工作是否专业化有两个标准:一是理论标准,二是法规标准。凡是内部审计人员从事审计或其他相关法规明确规定属于内部审计业务范围内的都属于内部审计专业工作。

2、内部审计职业化的组织标准

内部审计专业化必须有较完善的组织机构,一般是由内部组织和社会组织两部分构成。我国现行的内部审计机构都是隶属企业总经理或董事会,负责内部审计业务、管理项目决策等工作。

3、有健全的内部审计职业化法规

为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职业化、规范化、科学化进行,必须建立和健全内部审计职业化法规。我国现行的法规体系中已有《内部审计法》、《内部审计准则》以及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但还不完善,因此急需加快内部审计立法工作的进程。

四、加强我国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的对策

(一)健全内部审计控制制度、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企业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合理的审计工作组织体系

机构的设置模式很多,但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存在差异。第一种是内审机构隶属于财会部门;第二种是内审机构隶属于总经理;第三种是内审机构隶属于监事会;第四种是内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第五种是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模式上看,第五种模式最为科学、有效,这种组织模式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最佳模式,它的领导机构和经营管理机构是企业的主要领导机构,这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内审的权威性。

2、加强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

加强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就是在内部审计的全过程中,每项工作都应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内审部门可根据内审制度制定具体的《内部审计工作手册》,对内部审计各级机构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遵守的原则标准、目标和方法、程序等做出具体的规定。

3、建立审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审计岗位的设置既要符合本单位实际需要,更要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真正做到不相同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每一个在岗审计人员都有相应的岗位责任,权责分明,审计人员的岗位要定期轮换。

(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1、配备符合条件的专职审计人员,在任用、培训、定岗、升迁等环节做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

2、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与职业道德素质。应当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培训,促进内审人员加强学习,更新、充实新的财政财务管理知识,提高其审计水平和业务能力。

3、完善我国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评审制度,设置我国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保证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便于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管理。

(三)加强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建设

我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建设要以“服务立会、服务兴会”为方针,做好服务工作,全心全意为广大会员服务。首先,要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其次,要努力拓展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品种。再次,要大力加强内部审计成果的宣传,重视信息服务工作,办好协会网站、会刊,积极与政府领导、审计机关、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沟通,增进社会各界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为我国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理论研究;密切关注内部审计环境和审计实务的变化,加快完善具体业务准则和操作指南的制定。当协会有了经济基础,就有条件拓展服务领域和创新服务品种,就有能力整合社会资源,增加对服务工作的投资,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从而进一步增强协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促进我国内部审计事业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