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绩效审计的直接动因和理论基础

绩效审计的直接动因和理论基础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06 02:03:29
绩效审计的直接动因和理论基础
时间:2023-02-06 02:03:29     小编:

摘 要:绩效审计是审计工作 发展 的高级阶段,是当前国内外审计部门的研究热点。绩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表面动因,也必定存在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而这些都是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绩效审计的基础条件,也是向更深层次研究推进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绩效审计;直接动因;理论基础。

绩效审计短短几十年发展成为世界国家审计的主流,必定有其深刻的社会、 政治 、 经济 背景和理论基础,而这些是研究和探讨绩效审计的出发点。从表象上看,绩效审计与外部环境和 历史 背景有关,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外部条件推动的产物;从内在机理上看,绩效审计主要以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为基础,有着坚实的理论根基。

一、绩效审计发展的直接动因

(一)政府职责的转变和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

(二)民主政治的进步和民主意识的增强

随着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多元化、需求多样化、民主意识与参与意识不断加强,公众对财政资金及公共资源的使用情况、使用效果以及政府职能的履行情况更为关注,迫切希望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与他们生活紧密联系的财政支出效益的信息。绩效审计从独立的第三者角度向公共资源的所有者或其代表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提供客观的关于政府获取、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效益的信息,它的出现恰恰满足了公众的这种愿望和要求。

(三)国家审计不断地自身追求

随着财务 会计 活动日愈规范化,违规违纪现象日益减少,导致对传统合规性财务审计需求减少,国家审计机关为了自身的追求,不得不谋求创新和发展,其工作重点 自然 从财务审计向效益审计延伸和转移。何况仅仅从财务收支、违法违纪的角度开展审计,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也无法提高审计的层次和地位。作为推动效益审计的重要力量,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所做出的探索和贡献也不容忽视。

二、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拨开效益审计产生和 发展 的表面动因,效益审计必定存在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这才是效益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源泉和动力所在。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并随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受托责任理论应该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英国学者戴维这样写到:"作为一种近乎普遍的真理,凡存在审计的地方,必存在一种受托责任关系,受托责任关系是审计存在的重要条件。审计是一种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社会控制机制。" 政府是一个社会提供者和所有者(社会公众及其代表-国家 法律 、法规、规章)的约束和限制,必须要对公共资源的分配、使用和管理负责,这就是广泛存在于政府及其管理当局与社会公众之间、政府上下级之间的公共受托责任。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它以新制度 经济 学(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交易成本理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引入市场机制和私营部门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政府行政管理,强调政府绩效,重视消费者,鼓励竞争等等。新公共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分权化管理,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政府主管部门为了完成组织战略目标,对各分权机构制定绩效标准,设计具体程序和绩效测定方法,进行绩效评价,通过绩效评价,可以控制公共服务社会化不会偏离正常轨道。这为绩效审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 政治 环境和技术支持。

参考 文献 : [2]王会金:试论政府绩效审计的若干理论问题.审计研究,2007(01):15~17。

[3]孙成显:财政科技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依据及内容和方法研究. 中国 科技 论坛 ,2007(08):22~24。

[4]陈宋生:政府绩效审计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0~56。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