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考

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7-02-13 11:38:26
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考
时间:2017-02-13 11:38:26     小编:李培军

一、教学问题分析

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学科的核心课程,建筑环境学课程的基础性已经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形成了至上而下的共识。伴随着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的深入开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显。笔者在北京工业大学负责授课建筑环境学课程有10余年,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学生反馈信息,发现该课程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存在有以下的问题:

1.课程内容多,知识点的涉及面广。建筑环境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外环境、空气环境、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评价、声环境以及光环境等多个方面,涉及到热学、流体力学、生理学、心理学、声学、光学、城市气象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2.建筑环境学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够突出。如:空气环境、热湿环境、声环境及光环境这些章节各自独立,众多的知识点没有建立起统一的逻辑联系。

3.对于上述两方面的问题,进一步突出困难的是授课学时的相对不足,仅为32,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掌握建筑环境学课程的理论精髓就显得很困难。

4.从作为教学活动另一主体的学生的角度,建筑环境学课程的被认可程度普遍不高。很多学生反映,翻阅教材后觉得该课程如同一门科普课,在此后专业学习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也没有发挥作用。这显然跟专业指导委员会设置建筑环境学的初衷相距甚远。

5.更为关键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毋庸讳言,学生一直以来都比较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少有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普遍存在抄袭作业的现象。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多停留在表层。

因此,如何把握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的主线,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条理化和系统化的方式向学生传授课程内容,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大学生对建筑环境学课程的参与程度并最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成为笔者在教学中感到困惑的难题。

二、教学研究现状

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建筑环境学课程在各个相关高等院校得到了广泛重视。为此,国内的相关院校相继开展了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研究。综合来看,目前绝大多数的教改都针对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在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多媒体教学手段、实验教学和考核方式等共性问题进行了探索,采取了如论文式考核、科研兴趣小组式教学以及实验教学等多种方式;笔者也尝试开展过建筑环境学课程实验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在零起点的基础上,上述教学研究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建筑环境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完善,然而,鉴于建筑环境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特点,上述的教改研究还无法保证学生对课程内整体的把握。

国外开设相类似课程的学校主要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该校为建筑系的学生开设了一门能源与环境的课程。该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不局限于某本教材,教师在每堂课前都会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相关信息资料并要求学生课后完成阅读;在教学模式上采用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多种方式相互作用、共同并存的形式。其中,实践教学活动内涵丰富,包括习题讨论、课程实验、现场实地调研和特定实验等。除此之外,实践教学活动最主要的内容是以特定项目(Project)为主题的课程设计活动,不同于常规形式的作业,对于课程项目,学生要求以3~4人小组的形式,在助教的帮助和指导下,根据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第8周后的7周时间内,共同完成博物馆建筑立面的遮阳和采光设计。教师对学生每周的工作任务和成果表述形式有明确要求,包括计算分析、方案分析比较、撰写研究报告等。学生对项目的参与状况和完成状况在最后的考核评价中占有很大的权重。

三、项目式教学概要

可以看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能源与环境课程中采用了项目式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所谓项目式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授课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课程中的多个知识点融入到项目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项目进行分析,以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完成项目为主要学习目的,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教师以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项目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正在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内也有高校尝试将项目式教学法应用到计算机类的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与传统灌输型的课堂教学方式相比较,项目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使现有教学从传统强调知识点的传授方式转变为分析型系统思维培养方式,可实现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快速搭接和有机融合。在此教学方式下,学生收获的不再是离散的书本知识点,而是系统的知识链,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可实现从学习者转变为实践者。

四、建筑环境学课程的实施设想

在借鉴上述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笔者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建筑环境学课程开展项目式教学。

1.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根据建筑环境学的课程特点及内容结构,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重组的分析研究,即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独立模块,又都围绕创造健康舒适的环境为中心。这样可从宏观上把握建筑环境学课程结构,同时有助于课程项目设计的清晰合理。

2.课程项目制定与设计。针对各个课程模块,研究分析其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制定本身具备独立性但又同时能以一条逻辑主线反映这些知识点之间物理关联的课程项目;或者以当前建筑环境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为课程项目,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此加以分析阐述。如建筑热湿环境及其舒适性评价的课程项目,既可以让学生掌握不同因素对热湿环境的影响,又可以掌握影响人体舒适性的因素,还可以掌握人体对热湿环境舒适性的评价方法以及进行相关的指标计算。同时,学生需掌握环境参数测试、热舒适测试、问卷调查以及统计分析等多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因此,该项目从多个层面完成对学生的综合训练。

3.课程项目组织与实施。针对已设计和制定的课程项目,从课堂教学组织(章节课时分配、课堂教学与研讨课时分配、教学内容)、评价方式、课程助教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以确保课程项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顺利实施和完成,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对项目式教学有不断增强的可接受度,真正从学习者转变为实践者。

五、结语

针对建筑环境学课程,项目式教学方法的采用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通过课程教学项目的合理设计和运作实践,改变传统的强调知识点的传授方式为分析型系统思维培养方式,确保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快速搭接和有机融合,最终实现学生从学习者到实践者的转变。

项目式教学应从课程模块化、课程项目设计与制定、课程项目组织三个方面来加以开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