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临沂市都市农林业发展战略

临沂市都市农林业发展战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23:09:58
临沂市都市农林业发展战略
时间:2023-08-06 23:09:58     小编:高曦

1 都市农林业的内涵

1.1 都市农林业的概念

都市农林业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者提出了与都市农林业相关的都市农林业区域和都市农林业生产方式的概念,这是较早的关于都市农林业概念的探索。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给都市农林业下的定义:主要分布在城区或城区周围的土地或水域上集约利用农林业资源的产业,其产品主要面向周边城镇或都市的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消费。

国内学者方志权认为:都市农林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在整个城市区域范围内形成的依托并服务于城市、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功能多样、业态丰富、产业融合的农林业综合体系,是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都市农林业是主要分布在城市及周边地区,通过利用城市集聚的丰富资源,以服务城市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农林业,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同时注重绿色生态、观光休闲功能。

1.2 都市农林业的范围

关于都市农林业的范围,一种观点认为,都市农林业的主要范围是分布在城区内部的农林业用地;第二种观点认为,主城区和接近主城区的区域应包括在都市农林业的范围内,这种观点扩大了都市农林业的范围。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都市农林业的范围包括主城区、近郊及其外围辐射圈的区域,刘伟明等持这种观点。

上述观点都是对都市农林业的范围从不同认知角度进行的研究,代表了不同研究阶段对都市农林业的观点。通过比较这几种观点,结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本文认为第二种观点比较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也符合临沂市当前的农林业发展水平。

2 国内外都市农林业研究进展

2.1 国外都市农林业

国外都市农林业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当时德国农林业经济学家杜能在其代表作《孤立国》中,提出了农林业区位论。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在19世纪末提出花园城市理论,其内容是要限制过大的城市规模,并保留城市四周原有的农林业用地,尽量保留各种功能的绿地系统,如蔬菜种植园、果树园、牧场等,在城市的中心布局一个公园,以放射形或环形的林荫道分布其四周,这是最早的都市农林业理论的萌芽。20世纪初,美国城市学家路易斯提出城市与乡村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日本东洋大学矶村英一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都市第三空间理论。

2.2 国内都市农林业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学者开始对都市农林业展开研究与实践探索。这一时期,俞菊生、方时姣、方志权等国内学者对都市农林业一词的起源进行了研究,党国印则对都市农林业的类型及中国都市农林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随着我国都市农林业的发展和研究的开展,出现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表述的都市农林业的定义。例如,齐永忠认为,都市农林业是处于都市或城市群影响范围内的农林业生存、发展方式,是与都市或城市群的经济、生态、社会融为一体的城乡一体化的区域性农林业。

关于都市农林业的功能,方志权将其表述为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3项主要功能;也有的学者认为都市农林业的功能除了上述3项主要功能外还具有服务功能。

关于都市农林业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都市农林业评价进行了有益探索。韩士元用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科技贡献率、农林业劳动生产率、农林业商品率、生态环境指标等8个指标定量评价都市农林业总体发展水平。

3 国内外都市农林业的主要实践

3.1 国外都市农林业

国外较早开展都市农林业实践的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如德国、美国等,这些国家技术先进、农林业生产力发达,都市农林业的发展是由于城市和市民对农林业土地所具有的生态价值及自然美感的重视和对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精神需求,其主要形式是市民农园。而荷兰的都市农林业注重农林业生产的标准化、工业化,其生产过程由高度有序的一系列工业流程组成,基本走上了工业化生产的道路。

3.2 国内都市农林业

国内都市农林业的实践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较好、消费能力较强的城市内部或近郊,如北京、西安等。北京市都市农林业的实践以观光农林业为主,其主要类型有观光果园、垂钓乐园、森林公园、观光牧场、民俗农庄和少儿农庄等。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蓝调庄园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庄园以休闲体验为特色,以农林业文化创意为核心竞争力,已发展成为北京市展示创意农林业的窗口。

4 临沂市都市农林业发展现状与必要性

4.1 发展现状

临沂市近年来把构建现代农林业产业体系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台了一系列现代产业推进计划,临沂市农林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提高,对提高生活质量和发展多功能的现代农林业有了新要求。同时,以园艺化、设施化、规模化为标志的现代农林业有了长足发展,着力推进沂河沿岸生态高效特色农林业长廊建设,加快建设优质农产品产业园区[1-2]。2014年,新建优质农产品产业园区65个,新增种植业基地面积1.83万hm2,新培育品牌84个,新认证三品一标110个,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

4.2 大力发展都市农林业的必要性

都市农林业促进了农林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把传统的农林业生产与现代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通过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各个环节联结起来,形成一个高效运作的系统,提高了传统农林业的综合效益,也加速了近郊农林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促进了传统农林业向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都市农林业的转变。而且通过把农林业规划纳入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的总体发展规划,形成农林业、农村和城市的协调发展与相互兼容,既保证了城市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又加强了城乡的融合[3-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