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荔枝种植户农药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荔枝种植户农药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2 02:15:36
荔枝种植户农药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12-22 02:15:36     小编:

一、引言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资料显示,世界范围内农药所避免和挽回的农业病、虫、草害损失占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1]。农药作为促进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2],近20年来,我国农药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农药使用量从1996年的114.08万吨,增长至2014年的180.69万吨。随着农药使用量的增加,农药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随之出现,主要包括农药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两方面,其中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令土壤、水质和空气等自然资源受到污染[3],对人体的影响主要通过使用过程直接接触和环境污染间接接触来影响人体健康。农药属于有毒有害物质,其使用步骤应该严格按照一定的规范来进行,使用后的废弃物也应该妥善处置[4]。

从传统观念的角度出发,农户往往认为只要加大农药使用量,防治效果就会增强[5]。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即便出现施药设备漏药而增加施药量的问题,农民也会忽略这个问题[6],这些情况的发生都与农户对农药的认知不足有关[7]。我国大部分农户对于农药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使用方式不规范、对农药的危害认知不足、农药废弃物随意处置等。根据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广东省稻农认为农药对环境有危害的只有38.24%,认为比较有必要回收农药废弃物的还不到一半[8];在对苹果种植户的调查中,基本不了解或者完全不了解农药安全程度的农户占30%,能完全了解农药残留概念的只有30%,从来不曾听说过农药残留的为13.35%,认为农药残留基本不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有将近20%,不了解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的超过40%[9]。在对江苏省农户的调查中,虽然农户普遍认为害虫问题严重影响生产,但他们当中有超过三分之二并不清楚农药的毒性,也不了解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种类[10]。在对江浙地区农户的调查中,还有3成受访者从未听说过农药残留,9成人不知道农药会残留[11]。

目前为止,我国许多学者对农药的认知进行了研究,在农药认知衡量标准上,有学者将一般农药残留的认知情况作为农药认知的衡量标准[11],左两军、蔡键(2015)以农药环境危害性和农药废弃物回收必要性两方面的认知作为农户农药认知的衡量指标。[12]在农药认知的方向上,麻丽平、霍学喜(2015)认为农药选择及施用规范认知和农药残留是农药认知研究的方向[9]。在农药认知情况的测量上,王绪龙、周静(2016)从农药残留认知、农药残留对身体危害认知、使用农药对环境危害认知、新型替代农药重要性认知以及无公害农药、绿色农药、有机农药认知等7个方面进行测量农药认知情况[13]。孔霞、朱淀(2012)不仅从农户对农药毒性的认识来衡量农户的农药认知情况,还从农户对虫害压力的感知、农户对虫害管理的知识了解农户的农药施用认知[10]。这些学者从衡量标准、测量尺度、研究方向上对农药认知进行了界定,但是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定性研究,很少从定量的角度出发对农户的农药认知情况进行研究,也很少有文献从荔枝等经济作物出发对农户的农药认知情况进行研究。为了解荔枝种植户的农药认知情况,探究影响种植户农药认知的相关因素。本文以广东、广西、海南三省的荔枝种植户为调查对象,首先从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打药记录对荔枝售价的影响、农药包装回收的必要性、农药使用培训的必要性四个方面探究荔枝种植户对农药的认知情况,然后通过差异性检验探究影响荔枝种植户农药认知的因素,最后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年龄、种植规模和收入水平三个因素对荔枝种植户的农药认知的影响。

二、荔枝种植户的农药认知现状

(一)样本数据说明

2016年8月,荔枝龙眼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团队分三组对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荔枝主产区的农户进行调查。此次调研采用分层重点调查的样本选取方法,尽量扩大了调查的深度和广度。其中,广东省主要调查茂名、阳江、湛江三个主产区,广西省主要调查玉林、钦州两个主产区,海南省主要调查海口、儋州、澄迈三个主产区。在所选择的市区中,采用重点调查方法对重点县(市、区)进行调查。例如,茂名地区主要调查了电白、高州、信宜;钦州地区主要调查了钦北区、钦南区、浦北县、灵山县;海口地区主要了调查琼山区。再结合当地生产情况,抽取部分乡镇及村庄进行重点调查,在所选出的村庄中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随机选取农户进行调研。考虑到种植户的文化程度,为确保调研质量,主要采用调查员与农户一对一访谈并由调查员代为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最终用于本文研究的荔枝种植户共有266户,其中茂名试验站54户;湛江试验站46户;玉林试验站63户;钦州试验站67户;海南试验站36户。

(二)样本基本特征

数据来源:国家荔枝龙眼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团队。

1.荔枝种植户以男性为绝对主体。调查样本中男性有254人,占比95.49%,女性仅有12人,占比4.51%。

2.荔枝种植户年龄以中年为主,集中在41岁-65岁。年龄在41岁-65岁的有208位,占比78.2%;18岁-40岁和65岁以上的种植户相对非常少,其中18岁-40岁的有27位,占比10.15%,65岁以上的有31位,占比11.65%。种植户健康状况普遍良好,身体健康的种植户有232人,占比87.22%,健康状况一般的有33人,占比12.41%,不健康的只有1人,占比0.38%。

3.荔枝种植户文化水平以初高中为主。初中水平的有107人,占比40.23%;高中水平的有89人,占比33.46%;小学或者以下水平的有43人,占比16.17%;高中以上水平的有27人,占比10.15%。

4.荔枝种植户的种植规模集中在1000株及以下。在1000株及以下的有178户,占总户数的66.92%;1001株至4000株的有66户,占比24.81%;4000株以上的有22户,占比8.27%。

5.荔枝种植户收入水平集中在20万及以下。在20万元及以下的有187户,占比70.3%;在20万至40万水平的有35户,占比13.16%;处于40万至60万、60万至80万和80万至100万这三个水平的分别有13户、7户和3户,占比分别是4.89%、2.63%和1.13%;收入在100万以上的有21户,占比7.9%。

(三)荔枝种植户的农药认知现状

关于荔枝种植户的农药认知状况,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衡量,调查结果如上表所示。总的来说,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认知与打药记录对售价的提高影响认知相同,农药的包装回收必要性认知和农药使用培训必要性认知基本相似。

1.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认知有待提高。认为农药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种植户有134人,占50.57%;认为农药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有97人,占36.60%;认为不清楚或者说不清是否有影响的有34人,占12.83%。可见很多荔枝种植户对农药和环境关系的认识仍然不足。

2.打药记录对售价的提高影响认知有待提高。觉得打药记录有利于荔枝售价提高的有135人,占50.94%;不认为打药记录有利于售价提高的有92人,占34.72%;说不清楚的有38人,占14.34%。

3.大部分荔枝种植户认为回收农药包装具有必要性。认为回收农药包装有必要的种植户有217人,占81.89%;认为没有必要回收农药包装的种植户有36人,占13.58%;认为说不清楚的有12人,占4.53%。可见在回收农药包装问题上大部分种植户是持肯定意见的。

4.大多数种植户认为有必要开展指导农药使用的培训。认为进行农药使用培训有必要的种植户有239人,占90.19%;认为进行农药使用培训没必要的有22人,占8.30%;认为说不清楚的有4人,占1.51%。结合农户对农药的环境认知的访谈,可能大部分农户的农药知识比較缺乏,在如何合理、正确使用上农药上面还有所欠缺,因此希望有相关培训给予合理安全用药指导。

三、荔枝种植户农药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荔枝种植户的农药认知影响因素的交叉统计分析

综合考虑获得的数据情况和相关文献的研究情况,本文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认知作为衡量荔枝种植户对于农药认知的标准。首先从描述统计的方面观察不同分组下种植户的认知情况是否会有明显差异。具体的统计结果如下表。

数据来源:国家荔枝龙眼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团队。

1.男性和女性对农药环境影响的认知没有明显差异。在肯定度上男性和女性都一样为50%,在否定度上稍有差别,男性比女性少14%,男性持中立意见的有14%,女性无人表示中立。

2.年龄对农户的农药环境认知有一定影响。年龄越大的种植户越倾向于农药对环境没有影响。65岁以上种植户的否定率为51.61%,肯定率为38.71%,而18岁-40岁种植户的否定率为25.93%,肯定率为62.96%;41岁-65岁种植户的否定率为35.7%,肯定率为50.7%。

3.不同受教育程度农户之间的农药环境认知存在一定差异。否定度最高的是小学41.86%,其次是高中39.33%,接着是高中以上学历37.04%,最低的是初中学历32.08%。肯定度最高的是初中56.6%,其次是高中50.56%,接着是高中以上48.15%,最低的是小学37.21%。意见差异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之间,两者在否定度上相差约10%,在肯定度上相差约19%。其他受教育程度之间看法差异不明显。

4.地区对种植户的农药环境认知有一定影响。按照海口、玉林、钦州、茂南和湛江这样的顺序,持否定态度的比例呈逐渐减少趋势,持肯定态度的比例大致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否定度最高的是海口,有48.57%,其次是玉林,有38.71%,接着分别是钦州35.82%、茂名33.33%,最后是湛江29.79%。肯定度最高的是钦州,有59.7%,其次是湛江,有53.19%;接着分别是茂名51.85%、玉林46.77%,最低的是海口,只有34.29%。

5.种植规模对种植户的农药环境影响认知有一定规律性影响。种植户的种植规模越小,肯定度越高,否定度越低;种植规模小于等于1000的种植户肯定度为54.8%,否定度为32.2%;种植规模在4000以上的种植户肯定度为36.36%,否定度为54.55%。

6.不同收入水平种植户的农药环境影响认知各有不同。收入处于40万至60万、60万至80万和80万至100万这三个区间的农户,表示肯定态度的比例普遍较高,均超过一半,其中40万至60万这一区间的比例最高,达到76.92%,其次是80万至100万区间,为66.67%;持肯定态度比例最低的收入区间是100万以上,只有19.05%。相应的,持否定态度的比例最低是40万至60万区间,最高的是100万以上。

(二)荔枝种植户农药认知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检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这些差别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文运用了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了差异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因为年龄阶段、受教育程度、种植规模、收入水平和农药对环境的认知情况均为有序等级型变量,所以卡方检验结果以线性和线性组合的检验统计结果为准;而区域和性别属于类别变量,所使用的检验方法为秩和检验。

通过上面的描述来看,不同个人特征、不同地域特征和不同生产特征下的农户对于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认知情况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只有年龄阶段、种植规模和收入水平3个变量通过检验,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区域未通过检验。也就是说,农药对环境的认知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种植规模和不同收入水平下具有显著差异。正常情况下,受教育程度对认识会产生影响,此问题值得后续进一步探讨。

(三)荔枝种植户农药认知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1.模型选择及统计量说明

从前文的分析可知,农药的环境影响认知在年龄、种植规模和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差异。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三个因素是否会对认知产生影响,下文将使用SPSS19.0采取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验证,相关的变量赋值情况如表5所示。

本文采用SPSS19.0对农户的数据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得到回归结果如表6和表7所示。从表6的模型拟合信息可知,模型未引入自变量时,-2倍对数似然值为112.027,引入自变量以后模型的-2倍对数似然值减少为91.535,似然比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15。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该结果表示,模型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的偏回归系数不为0。平行线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902,即无论因变量的分割点在1还是2,回归系数不变的概率为0.902,由此可推测这次有序逻辑回归的结果是稳定可靠的。

从参数回归结果(表7)来看,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只有收入水平和年龄通过检验,种植规模未通过检验,也就是说,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收入水平和年龄对种植户的农药认知程度有显著影响,而种植规模对农药认知程度没有显著影响。

(1)收入水平对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认知只有细微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收入水平为40万至60万和60万至80万的种植户比收入水平在100万以上的种植户更倾向于认为农药对环境有影响;其他收入水平的种植户与100万以上的种植户相比,对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认知并无不同。这一分析结果可能与销售情况有关,收入低的种植户一般只是兼业生产荔枝,规模较小,销售收入的高低對其家庭总收入影响不大。收入水平高的农户一般生产规模较大,具有稳定的客户,因而也不用担心其销售情况。因此,收入水平在两端的种植户不太在意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年龄越大的种植户更倾向于否定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两个年龄阶段均通过检验,青年和中年种植户的估计值均为正,而且青年的估计值比中年的估计值要大,可见年龄越小的种植户会更加认为农药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反之年龄越大的种植户会更倾向认为农药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年龄越小的在环保意识更强,他们通过外界接受的信息也更为丰富,因而更加了解农药对环境产生的危害。

五、结论

1.当前荔枝种植户对于农药对环境的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但是种植户已经开始有意识的认识到农药会对农村环境以及荔枝生产影响。在农村环境方面,他们希望可以有专门的机构进行农药包装的回收。在农药使用上他们也希望得到相关的培训,以帮助其合理安全高效使用农药。

2.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分析验证,收入水平和年龄会对农户的农药认知产生影响。荔枝种植收入在40万至80万之间的种植户更倾向于认为农药对环境有影响,种植收入低于40万以及高于80万种植户在认知水平上差异不大,不认为农药对环境会产生太大影响。但是青年种植户的农药认知水平比较高,与之相反,年龄越大的种植户对农药对环境影响的认知水平就越低。

3.本文样本数据并未对性别、受教育程度和生产区域的差异性检验提供实证支持。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