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远大前程》中皮普的伦理抉择

《远大前程》中皮普的伦理抉择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9 01:17:10
《远大前程》中皮普的伦理抉择
时间:2023-03-19 01:17:10     小编:陈乙雄

摘要:从文学伦理学角度看,远大前程的伦理结构十分清晰,它讲述了皮普因为伦理身份的改变而陷入的伦理困境,以及后来做出的伦理选择。皮普因为遇到艾斯黛拉被唤醒了伦理身份意识,后来又由于马格威奇的帮助伦理身份得以改变,后来随着真相大白而美梦破灭,面临着伦理困境。但由于正确的抉择,道德伦理得以回归真善美。

关键词:伦理身份;伦理困境;皮普;远大前程

《远大前程》是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讲述孤儿皮普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描绘了十九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这部小说问世以来,得到了极高的评价。人们纷纷从各种角度对这篇小说进行解读,比如从人道主义,人性迷失,成长主题等方面进行解读,而本文拟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对远大前程进行解读。

一、伦理身份意识的觉醒

依照文学伦理学的观点,“在文学文本中,所有伦理问题的产生往往都同伦理身份相关”[1]。这个说法在远大前程中得到了证实,小说的主人公匹普正是因为伦理身份的改变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导致了后来面临的伦理困境和伦理抉择。

匹普是个孤儿,双亲早逝,从小由姐姐和姐夫乔抚养长大。姐姐强悍专制,常常粗暴对待匹普。而乔则善良懦弱,他对乔大嫂百依百顺。但另一方面,乔对匹普百般呵护。当乔和匹普的姐姐结婚时,他要求匹普的姐姐带上皮普一起生活。结婚后,他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处处照顾匹普,比如,当匹普从教堂墓地回来时挨姐姐打时,用腿保护匹普,吃饭时总是给匹普舀肉汁吃,经常和他谈心等等。这时的皮普,对乔充满了感激之情。那时,匹普认为将来和姐夫乔一起打铁,能成为和姐夫乔一样的铁匠,就是种“荣幸”。然而艾斯黛拉的出现却改变了皮普的想法。

艾斯黛拉是郝薇香小姐漂亮的养女,和匹普差不多大。郝薇香小姐是个有钱人,她婚姻不幸,结婚时被人欺骗抛弃,从而恨透了天下的男人,收养了艾斯黛拉向天下男人报复,培养她刺伤所有爱上她的男人的心。艾斯黛拉在郝薇香小姐的这种变态的教育下,变得非常傲慢,古怪。她极端地蔑视匹普,她嘲笑他手掌粗糙,靴子笨重,是一个“愚蠢的,笨拙的小苦工。” “当她看也没看我一眼就把面包和肉递给我,目空一切得好像我是一条丢人现眼的狗,我受尽了羞辱,伤透了心,遭够了贱,气炸了肺,又愤怒,又难过――不知道 是哪一个恰当的词说出这种痛苦才好―天知道是是什么词―泪水禁不住掉出了我的眼眶。”[2]这在郝薇香小姐家的遭遇,强烈地刺激了匹普,他不禁躲起来放声痛哭,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无知,过着“低等的苦日子”,他的身份意识一下被激活了。

随着匹普身份意识的觉醒,他开始对自己的一切感到羞耻。以前尽管姐姐的蛮横无理让他感到不快乐,但乔的存在还是能够使他多少喜欢自己的家,憧憬将来和乔一起打铁会是美好人生的开端,可现在不同了。他对乔开始不满意,开始忘恩负义。乔人虽淳朴,但却没受过教育,大字不识几个,也不懂得上层社会的规矩。乔和匹普一起受邀去郝薇香家做客,手足无措的乔不敢直接回答郝薇香的问话,而是面对着匹普回答问题,这可笑而尴尬的场面让匹普感到丢脸丢尽了。这些事使得觉得苦恼不幸。后来,在拜乔为师开始他的学徒生涯之后,匹普没有快乐起来,反而心灰意冷。虽然他一时半会还说不出自己真正渴望什么,但他知道现在的生活绝不是他期盼的生活,他心中充满着恐惧和羞愧,时刻担心艾斯黛拉会路过铁匠铺,看到他“脸黑手黑地干着最粗俗的事”[2],正是这样的念头,让皮普对自己的身份和家庭感到羞耻。在匹普的内心深处,他爱上了艾斯黛拉,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绅士。但他知道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觉得悲伤不幸。总之,身份意识的萌发使得匹普的内心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他渴望自己身份能够改变,但苦于没有机会和出路。

二、伦理身份的改造

贾格斯先生的到来改变了匹普的命运,他受一位神秘的不愿透露自己姓名的人的委托,来找匹普,这位慷慨的恩主为匹普提供一大笔钱财,要他到伦敦去,成为一名绅士。听到这个消息,匹普欣喜若狂,他深埋于心的愿望就要实现了。他马上要有新的身份了。对于新身份的渴望,使匹普产生了全方位改造自己的强烈愿望,他希望能通过改造自己的身份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他的人生梦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尽快成为一名有着远大前程的上层社会的绅士。另一个是能够娶艾斯黛拉为妻。

匹普到了伦敦之后,他根据贾格斯先生的安排,住进了鄱凯特先生的家里,拜鄱凯特先生为师,接受和有钱身份相称的教育。在伦敦,匹普努力弥补文化知识上的欠缺,随时向鄱凯特先生求助,由他来帮助解疑答惑。慢慢的,皮普养成了每天读几小时书的学习习惯。除了学习知识匹普还开始结交和自己身份相称的新朋友,他首先认识了贾格斯先生的手下的办事员温米克,他负责经手皮普的开销。皮普去他家里做过几次客。皮普的另一个伙伴是斯陶塔普,他们同为鄱凯特的学生。皮普和赫伯特则是“亲密的伙伴和朋友”,郝伯特在一间会计事务所工作。他们成了非常好的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至于艾斯黛拉,皮普又回到了小镇一次去看成年后的艾斯黛拉,皮普心中涌动着对她的爱情,而艾斯黛拉却告诉他自己没有心。后来艾斯黛拉住到了伦敦里士满的布兰德莉夫人家中,皮普又多次出入布兰德莉夫人家中看望艾斯黛拉,追求她,但艾斯黛拉总是与他刻意保持距离,对待皮普“看似十分熟悉,而实际上却没有一丝爱的痕迹”[2]。对此,皮普很苦恼。艾斯黛拉并不爱他。这个现实对于一心追求艾斯黛拉的皮普是一个打击。

如果说皮普得到馈赠前,对乔感到羞愧是因为害怕被艾斯黛拉嘲笑的缘故。那么皮普得到馈赠之后,对乔感到羞愧则是因为乔的行为举止和他这个在上流社会混迹的青年的身份不相称的缘故了。当皮普在伦敦收到乔要来看他的信件时,他的第一反应是“羞耻惭愧”“如果能用钱打发他不要过来,我肯定会付给他钱的”[2]。皮普担心乔会被德鲁莫尔看到,从而蔑视自己。所以皮普对他很不耐烦。当得知乔是为艾斯黛拉带口信的,皮普转而觉得早知如此,应该对他好些。这些心理活动都让我们发现皮普的道德和良知因为身份的转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皮普对乔已经从当年的感激变得薄情寡义了。虽然他几次回郝薇香家看望郝薇香和艾斯黛拉,但却从未曾回家去看过姐姐和乔。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势利,嫌贫爱富,自私自利的上层社会的青年。 三、梦想破灭后的伦理选择

随着马格威奇的出现,一切真相大白了。皮普的恩人不是郝薇香小姐,而是苦刑犯马格威奇,是皮普小时候对他的一次被迫帮助,使马格威奇决定回报他,因此在自己发财之后,隐姓瞒名地培养他成为一名绅士。皮普自己一手绘制的美好梦想一下子破灭了,他陷入到很深的伦理困境之中。伦理困境是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现象,“指文学文本中由于伦理混乱而给人物带来的难以解决的矛盾与冲突”[1]。伦理混乱常常和人物伦理身份的改变有关。真相大白之后,皮普在伦敦的新身份无法继续维持下去,这对他的打击对他可想而知是非常沉重的。匹普面临着伦理困境,面临着何去何从从的抉择问题。但是受到这样的打击之 后,匹普身上的理性反而得以回归。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中,理性是指“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正确认知和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能够勇敢的面对,以理智控制自己的行为的时候,可以称得上是有理性,皮普后来的所作所为证明了他具有坚定的理性意志。

当皮普知道自己的用钱花销来自于马格威奇,一个罪犯的手中时,他打心眼里觉得厌恶。

毕竟皮普是一个清白的英国公民,和罪犯马格威奇是两个世界里的人。即使皮普在铁匠铺里,他也属于贫穷但遵纪守法的英国人,所以皮普是不耻于和马格威奇为伍的,他对马格威奇感到害怕和讨厌,唯恐避之不及。但是,由于马格威奇冒着被绞死的危险回到英国是来看望皮普的,皮普还是强忍住心中的厌恶招待了马格威奇,并为他找了藏身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马格威奇的了解的增多,皮普逐渐谅解了马格威奇。在皮普冒险带马格威奇出逃伦敦被抓,看到马格威奇带着手铐坐在船上时,他开始心中充满真正的感激之情。他向马格威奇保证,“你如此真诚地待我,我也会同样真诚地待你。”[2]随后,皮普写信给相关的官员请求宽恕马格威奇,并经常去看望遭押解的马格威奇,陪他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光。

皮普从知道金钱来源的真相开始,就下定决心,不再接受马格威奇的资助,即使马格威奇主动给他钱,即使他已经负债累累,皮普也拒绝接受。对于今后的生活方式,皮普决定自食其力,不再过寄生生活。他后来加入了赫伯特所在的克莱利柯公司,经过多年的奋斗成为了合伙人,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皮普对乔忘恩负义,以他为耻的心态有了彻底的改变。当奥立克将皮普骗至水闸小屋意欲杀害时,皮普想起了乔和比蒂,对他们充满了愧疚之心,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表明了皮普重新被唤起的良心。在皮普负责累累又身染重病时,乔又出现在皮普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并且帮他还清了债务,乔对皮普的帮助和不离不弃不仅仅使皮普充满感激之情,更重要的是使他能够在身份金钱和感情友谊之间做出正确的判断,乔是皮普良知道德的灯塔,为皮普指明了正确的人生方向。

皮普的转变还表现在他为好友赫伯特向郝薇香小姐要求帮助这件事上。皮普为了赫伯特的生意能够发展,特意向郝薇香小姐提出请求,请她资助九百镑。而那时,他自己已经没有了经济来源,债台高筑,却未曾为自己提出任何要求,而以前他曾经希望郝薇香小姐能够帮助自己,但现在皮普只考虑朋友而不考虑自己。后来又一直向赫伯特刻意隐瞒这件事,直至最后自己成了公司的合伙人才让赫伯特知道此事的真相。这表现了皮普的高尚。此外,在皮普大病初愈后,他梦想回到曾经喜欢过自己的比蒂身边,和她在一起重新开始新的美好的生活。但是,当他回去后发现比蒂已经和乔结婚了,此时的皮普心中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嫉妒怨恨,反而真诚地祝愿他们生活幸福。皮普的宽容还表现在他对待已嫁为他人妇的艾斯黛拉的态度上,小说结尾时他见到艾斯黛拉,内心已归于平静,不再有悲伤和痛苦,并且和艾斯黛拉成为了朋友。

皮普的这些转变,是他的良心和道德回归的标志。是他面对伦理困境所做出的一系列理性抉择,这是皮普成熟的开始,也是其真正的远大前程。

【参考文献】

[1]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M].金长蔚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