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低碳锚杆用钢的研究

低碳锚杆用钢的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09:40:00
低碳锚杆用钢的研究
时间:2013-12-18 09:40:00     小编:

引言

锚杆是锚固在岩体内,维持围岩岩体稳定的杆状结构物。与其他支护相比,其属于一种主动形式[1],具有工艺简单、支护效果好、材料消耗和支护成本低、运输和施工方便等优点。煤巷锚杆的性能要求是杆体材料要有高的强度和高的承载能力,以控制巷道围岩岩体的变形,同时还要求有一定的塑性,以允许巷道围岩有一个卸压和应力重新分布的过程,即适应围岩的变形。控制围岩变形与适应围岩变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特别是在松软、破碎、膨胀性围岩和采动影响条件下,巷道围岩的强度低,变形量大,此时锚杆杆体的塑性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矿井的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可以预计,高强度高塑性锚杆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在保持σb≥800Mpa 的前提下,使煤巷锚杆具有更高的塑性(δ5≥25%)。通常,高强度钢的强度和塑性往往是矛盾的。提高强度时,塑性下降;塑性好的钢,强度则不高。从目前的研究和发展来看,相变诱发塑性(Transformation InducedPlasticity),简称TRIP[2-5],是一种能够同时提高钢的强度和塑性的有效强韧化方法。

1 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及讨论

2.1 不同等温温度对 Si-Mn 系TRIP 钢拉伸性能的影响 从可以看出,不同温度等温1h,各试样的延伸率均达到20%以上,其中在340℃等温时,延伸率最高,达到26%,但它的抗拉强度最低,低于800MPa;而在380℃等温时,它的延伸率达到了25%,抗拉强度达到了最高的850Mpa,同时综合性能σb×δ5 在该条件下也达到了最高,为21250MPa%;在460℃等温时,抗拉强度、延伸率及其综合性能都是最低的。在380℃等温的微观组织图。

由可以看出,在810℃加热保温50min, 380℃等温1h 后,得到的最终的铁素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的三相组织。试样在拉伸时,发生TRIP 效应,使得试样能够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提高了塑性,使得该试样的强度和延伸率达到了良好的匹配。

2.2 不同等温时间对 Si-Mn 系TRIP 钢拉伸性能的影响 从可以看出,随着等温时间的增加,抗拉强度逐渐提高,在等温40min 和60min时,基本不变,随后继续升高;延伸率在等温20min 时达到峰值,然后又随等温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等温20min~60min 时,抗拉强度保持在840MPa~850MPa 之间,在保温120min 时,抗拉强度达到最高的900MPa,而延伸率变为最低的20%;在等温20min 时,抗拉强度为844MPa,但延伸率最好,达到最高的31%。从综合性能来看,保温20min 时达到顶峰,为26164MPa%,在60min 和90min 时,基本保持不变。总体看来,σb×δ5 随等温时间增加先提高然后逐渐降低。等温20min 的微观组织图。

采用该热处理工艺,810℃正好处于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区之间,由于Si 是铁素体形成元素,稳定铁素体,净化奥氏体,加快了多边形铁素体的转变,使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得到提高。当试样在380℃等温时,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碳向未转变的奥氏体中扩散,奥氏体中的碳浓度得到提高,奥氏体也就越稳定,但等温时间延长的同时,贝氏体转变量也就越多,残余奥氏体量减少,TRIP 效应逐渐降低 [8]。Mn 元素除了对钢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还能降低Ms点,提高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9]。试样通过亚温加热和380℃等温两段热处理,确保了残余奥氏体大量稳定的存在,最后得到了贝氏体、铁素体、残余奥氏体的三相组织。当其在Ms温度以上塑性变形时,该组织必然会产生TRIP 效应而对塑性有所贡献,使伸长率大幅度提高。

3 本试验材料力学性能与其他材料力学性能对比

从可以看出,本试样在经过热处理之后,抗拉强度和塑性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其综合性能在表中各钢材中也是最优的。

4 结论

(2)低碳Si-Mn TRIP钢经过热处理后,可得到贝氏体、铁素体、残余奥氏体的三相组织。当其在Ms温度以上塑性变形时,该组织必然会产生TRIP效应而对塑性有所贡献,使伸长率大幅度提高。

(3)试样在380℃等温时,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碳向未转变的奥氏体中扩散,奥氏体中的碳浓度得到提高,奥氏体也就越稳定,但等温时间延长的同时,贝氏体转变量也就越多,残余奥氏体量减少,TRIP 效应逐渐降低。

中国硕士论文网提供大量免费mba硕士论文,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

参考文献

] (References)

[1] 郭宏亮. Ⅰ、Ⅱ、Ⅲ类煤巷锚杆支护(内部资料)[Z].1996. [3] Fahr D,Met.Trans.,2,(19

7

1):1983.

[4] Olson G B,Azrin M,Met.Trans.,9A,(19

7

8):713.

[5] Parker E.R.,Zackay V.F.Eng.Fract.Mech.,5,(19

7

3):147.

[6] 周玉,武高辉.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M].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47,90~91.

[7] 江海涛,唐荻,刘强,刘仁东,严玲. TRIP 钢中残余奥氏体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钢铁, 2007,42

(8): 60~63.

[8] 李壮,王洪顺,李景春,石继红. 低碳硅锰系TRIP 钢热处理工艺的研究, 2000,17

(1): 30~33. [10] 江利,张太超,崔永丽. 现代金属材料及应用[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42~4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